Categories: 流動電腦

直撃銀座 Sony Building Sony S1 S2 動手玩

Published by
癮科技
Share

今天運氣真的很不錯阿!雖然對於東京銀座出沒的日本消費者,也許這兩款產品可以動手玩已經不是新鮮事,不過對筆者來說,還真是夠新鮮的了,畢竟這兩款Android平板雖未在第一時間推出,不過可以看出Sony設法讓這兩款產品與其他的Tegra 2 Android 3.0平板做出差異化。

先從會場數量龐大很多的Tablet S開始介紹起吧,如果有持續追蹤先前的報導,這款Tablet S的特色在於特殊的機身曲線。在電視牆播放的影片當中,Sony是把這款平板視為多媒體娛樂中心,當然也包括支援DLNA功能等等,而原廠也推出專屬的定點放置用底座,可以在如客廳貨是書房搭配藍牙鍵盤,當成簡易上網與輕度文書的小電腦使用。

不過這款產品最關鍵的仍是它的捲軸曲線,如果沒有這個捲軸曲線,這款產品就不會因此與眾不同!從展示間的形象影片看到,Sony Tablet S的發想,與小本(跟婊科技的小本無關阿阿阿阿)雜誌翻頁後的自然圓弧感的確有些相似,實際握起來除了不像紙本會有蓬鬆的回彈外,真的有種在拿書籍的錯覺。

 

 

至於Tablet S的實際使用體驗,其實與一般採用Tegra 2的Android 3.0平板沒有太大的差異性,唯獨這款Tablet S以及等下要介紹的Tablet P都是通過PlayStation Certified的產品,這部份等下再敘述。不過造型雖然握感不錯,並且也用顆粒凹痕增加握持的摩擦力,但如果採用摩擦力更大一些的表面材質,例如仿金屬髮絲紋之類,也許能夠讓單手握著閱讀數位內容時更牢靠吧!

Sony Tablet P多大呢,以同行媒體朋友的牛仔褲作比例,折疊後大約跟眼鏡盒還有男性長皮夾相似,說真的還頗可愛的,而且發表當時還被戲稱Sony版的Nintendo DS。Tablet P這款產品在概念上絕對夠嗆!因為利用雙螢幕結合折跌的方式,提供收納小巧與使用時螢幕又充裕的特色,而且Sony其實是有在系統動過一些手腳,讓如電子郵件軟體可以直接左右分割,讓雙螢幕各司其職。

而且Sony也讓雙螢幕都支援多點觸控,也就是說,兩指手勢是可以跨螢幕使用的!你可以食指在上、中指在下進行放大縮小,而PlayStation遊戲模式下,更是發揮雙螢幕的特色!不過不知道是不是雙螢幕輸出影響Tegra 2效能,或是Tablet P已經在展示間被摧殘還是因為Tablet P展示機完成度較低的關係,順暢度相較Tablet S似乎略為頓了一點。

 

 

 

設計方面,雖然Sony已經設法減少雙螢幕之間的邊框,不過畢竟不是無邊框,總感覺好像有點像是畫面被切西瓜了。另外,轉軸的地方感覺不出來內部是否有採用強固一點的材質,單就外觀看似乎讓人有點怕怕的,希望Sony有針對一般使用者的摧殘能力做過測試,不然轉軸斷裂可能會是Sony Tablet P無法預期的惡夢阿…

Tablet S

Tablet P

而現場的展示機提供兩款遊戲,其中提供Playstation的全民高爾夫Everybody’s Golf(對…這才是正宗的,不管是韓國後來很紅的PangYa,或是線在Gameloft那個Let’s Golf都是後來才有的…),而從執行畫面就能感受到兩款平板明顯的差異!

Tablet S就是當初發表PlayStation Certified的那一套全螢幕觸控介面,而Tablet P發揮他雙螢幕的優勢,把控制螢幕移到下方螢幕,保留上方螢幕乾淨的畫面!這一點Sony對Tablet P的優勢就掌控的很好。但是筆者個人是個疑問,有多遊戲公司會專程為了Tablet P將控制按鍵特地下移?這恐怕是Tablet雙螢幕帶來的兩面刃,萬一有虛擬按鍵剛好卡在畫面切割的中間,Sony是否有因應之道呢?今天並非正式的媒體發表,就不多作臆測,待有機會問問Sony怎麼辦吧。

今天短暫體驗後,可以感受到Sony設法在Android 3.0在軟體以及使用者介面有限的框架下,設法在外在創造更多的可能性,Tablet S若是價格漂亮,競爭力應該不差;但反倒是雙螢幕設計的Tablet P,雖然大膽的做出明確的差異性,不過雙螢幕也意味著是否對app的支援會產生些許障礙?

畢竟Tablet P是首款採用雙螢幕的Android 3.0平板,而Android系統對螢幕解析度的支援其實很曖昧,雖然Tablet P仍能把雙螢幕視為一個螢幕,但中間的水溝怎看還是不太對勁阿;另外,如果除了Sony以外,沒有廠商特地為了Tablet P開發軟體,豈不讓Tablet P充其量成為可以折疊好攜帶的Android平板?當然Tablet P的概念是好的,只是Android對硬體開放的優點,Sony大膽的採用折疊雙螢幕,卻也可能是它的致命傷。

來源:http://nccc.cool3c.com/article/50865

Published by
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