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機速試】便攜高清拍片皇 Panasonic GH3

Published by
天恩

如你愛拍片其實 Panasonic GH 系列是個輕便的解決方案,你不會看到爆格或啫喱效果。近日 Panasonic 推出 GH3,廠方把它的消費定位再往上推,注入全天候防護機身更專業,現在讓我這個 GH1 用家為分享一下 GH3 的初步上手感受吧!

重量及體積加碼但相對還是輕

因 GH3 機身前後都使用鎂合金,加上防塵和防水滴功能後令機身重量及體積都有所加碼。有人投訴它已接近入門單反 (e.g  EOS 650D) 的體積,為何還要選擇 GH3?首先 650D 的拍片質素跟本不能跟 GH 系列匹敵,第 2 是 ASPC 的高倍變焦鏡比較重和大,很難有 Panasonic 14-140 HD 這支輕便,而 14-140 鏡頭對焦非常快及寧靜相當適合拍片。

GH3 機身大小配上 14-140 HD 鏡,平衡度相當好。
雖然專業旗艦級的 GH3 比以往機身更大更重,但跟 D800 這類真正專業單鏡反光,還是有一大段距離。
明顯跟筆者所用的 GH1 大了一個碼。
EVF 及機身熒幕都轉用 OLED,比以往更清晰,顏色也更鮮明。

手感提升電池壽命加強

雖然變重了但 GH3 的手感遠比 GH2/GH1 來得要好,因手柄加深了,緊握時比以往的穩定性提高。雖然有防滑膠包著,但握上去還是有點冰冷的金屬感,是非常「足料」的鎂合金機身。GH3 這個機身大小平衡相當好,在男士手上不會覺得太少,女士手上也不會覺得太大。手柄加深後,放置電池的空間也變多, GH3 改用了新的 1,860mAh 電池,提供  500 張的電力 (CIPA),改善上代 GH2 續航力不足的問題。如嫌手感不夠或是電池不足,更可加個官方電池手柄呢!在操作方面,GH3 多了很多按鍵及可自訂 5 個實體按鍵,但在轉盤上取消了「按下」選擇,對舊用家可能有點不慣,但雙轉盤其實在操控上更方便。

手柄比以往更加深更好握。
1,860mAh 電池,提供 CIPA 500 張的續航力。

 

雙轉盤設計,比以往「單轉盤 + 按下」的模式更方便。前方轉盤的 WB / ISO 及曝光補償控制,對專業影友來說是非常方便。

後方的按鍵排列也有所改動,全機身有多達 5 個自訂實體鍵。

Drive Mode 轉盤在機身左側。

GH 傳統「潛優勢」消失

以前很多人購買 GH 系列,可能未必是為了拍片(筆者就是其中一位),因 GH 系列使用了 1 塊比 G/GF 系列大點的  Multi Aspect 的感光元件,影像質素會比 GF 及 G 系高一班,最明顯是 ISO 雜訊控制及動態範圍,因此喜愛 m43 又想有好點畫質都會買 GH 系列。不過在 GH3 上這「畫質大差距」優勢已經消失,因 GH3 所使用的不再是自家的 Multi Aspect 感光元件,而是跟一般 GF / G 系同樣使用 3:2 感光元件,所以使用非 3:2 比例拍攝時就需要在原畫面中裁剪,除了解像度減低外,鏡頭視角也會減低。如同樣以 16:9 拍攝,你會發現同一支鏡在 GH1/GH2 身上會比 GH3 看得 Wide 一點

GH3 雖然使用非 Multi Aspect Ratio 的感光元件。

影像清一點

幸好 GH3 使用了全新設計的 1605 萬像素 Live MOS 感應器,雜訊控制有所提升,另外改善低通濾鏡 (Low Pass Filter) 也有所改善,據官方人員解釋,這塊低通有點像 OM-D 的設計,有效增加影像的仔細度。筆者從測試的相片感覺到,GH3 跟 G5 最大的改善是暗部雜訊,以前在高 ISO 時暗部會有些黃黃的斑點紋,GH1 更會出現些水平的波紋,但 GH3 卻沒有這些問題,畫質是現在 Panasnoic m43 最好的一台。不過說實話一般情況下拍照其實跟 GF5 / G1X / G5 差不多,沒有了以前 GH 那種畫質「大躍進」的優越感。

GH3 提供 ISO 25600 ,但筆者覺得理想的可用 ISO 值為 1600 或以下。
人像測試:ISO 640 , Av , f/4 ,AWB。
靜物測試 : ISO 200, Av, f/4, AWB。
ISO 1600 測試。
ISO 3,200 測試1。
ISO 3200 測試 2。

更 Update 的拍攝功能

作為專業機種,筆者欣賞他提供了縮時攝影功能,用家不用額外購買外接快門線了。另外 GH3 更添加了電子快門,不單提供寧靜拍攝,更有助於減少出現影像傾斜現象,特別適用於商業攝影上。在一些高反差的環境下,可使用內置的 HDR 功能。

無線飛燈更方便

雖然 GH3 有支 GN12 的機頂閃燈,但因為不太夠高,鏡頭長點的話就有機會出現黑影。專業拍攝我相信還是用外置閃燈比較可靠。原來 GH3 加入了內置無線的飛燈功能,更為閃燈分組,雖然這在普通相機上一個很普通的功能,但在 Panasnoic m43 機上是首次加入的。

可連接影樓閃燈同步線。
因為不太夠高,鏡頭長一點的話就有機會出現黑影。
可使用無線 Remote 「飛燈」。
更可以將飛燈分組

改善以往的「雞肋」

GH3 提供 72Mbps 畫質已能滿足很多專業人士的需求,不過筆者反為想講一下 GH3 在收音上的提升,以往 GH1 / GH2 雖然拍片畫質很好(特別是破解後) ,但其實真正使用在拍片後,你會感到它是雞肋,因為很多拍片的外置配套沒有顧及好,例如:

  • 影片不支援 Time Code ,後期有需要作同步比較麻煩。
  • 外置收音時 GH1 / GH2 只提供 2.5mm 接孔,外面的外置收咪十居其九都是使用 3.5mm 或 XLR ,所以要使用轉接線 / 插,很不方便。
  • 欠缺耳機輸出,因使用外置收音有必要使用耳機監聽,以防中途發止爆音或線材接觸不良的問題。
  • 很差的音質處理,筆者發現它內置是以 22khz 錄製,對比一般 16 / 44 的音質有一般距離
  • AGC 是死穴,最討厭的是 Auto Gain Control 功能,當偵測到環境很靜便會自動提高增益,同時也讓雜訊提高,所以拍片時主持人一不出聲時便會出現很大的雜聲。

基本上 GH1/ GH2 雖然可用,但一般都不會用。筆者需要另購 Zoom H1 錄音筆外接收音器材作後期同步,不過在 GH3 上這些缺點都有所改善。GH3 若使用 MOV 格式,則可使用 liner PCM(LPCM) 音訊處理保持高音質、外置錄音亦提供 3.5mm 音源及耳筒 (ear monitor) 插孔、支援 SMPTE 標準 TIME CODE、而且筆者發現 GH3 選項中已經沒有 AGC Level 可以調較,只有輸入 Level 控制,未知是否代表使用外置咪時自動關掉 AGC?這有待更詳測的測試 (現場環境很嘈雜)。不過 GH3 內部的聲音處理上,雜訊是明顯比以往的低很多。

設有耳機、HDMI 輸出,也提供 3.5mm 外置收音連接。

耳機輸出可選擇 RealTime 及 REC Sound。

支援 SMPTE Time Code。
MC-GH3的創意影片模式下,即使進行全高清錄影,用家亦可選擇曝光模式、慢鏡或高速錄影。在曝光模式中,用家可視情況選擇程序曝光、光圈先決、快門先決及手動曝光,拍攝上更得心應手。慢、高速模式則可選擇慢動作 (40% / 48% / 80%) 或快速錄影 (160% / 200% / 300%)。

 

對焦更快更靜

Lumix G 全線系列均使用相比式自動焦系統「Contrast AF」,相對於傳統相位差對焦,即使在低光圈值下仍能保持高速及精確的自動對焦反應。筆者覺得 GH3 比 GH2 對焦表現很接近,各位可以留意以下影片:

 

內置 Wi-Fi 更實用

DMC-GH3 已內置支援 IEEE802.11a/b/g 無線網絡制式,無線功能更廣泛地支援智能電話及平板裝置,除可作遙遠控制器外,更可調較ISO、白平衡、相片樣式以致實時取景之用。Panasonic 更為用家開發了 “LUMIX LINK” 流動裝置應用程式。透過無線技術用家即使拍攝 RAW 格式相片,用可以經支援 DLNA 的影音裝置即時觀賞,亦能傳送至智能電話或平板裝置。這個功能方便了很多攝影師,把拍攝完的相片即時放到大熒幕上跟 Model 或客戶作溝通之用。

總結:真心為拍片設計

以往的 GH1 /2 雖然標榜拍片畫質佳,但其他配套都不符合專業所需。GH3 這次終於真正考慮到專業拍片的需求,還加入全天候防護機身,將 M43 拍片帶入一個更專業的境界。

售價:

  • GH3 單鏡套裝(LUMIX G X VARIO 12-35mm F2.8 ASPH. POWER O.I.S.):HK$18,990
  • GH3 單鏡套裝(LUMIX G VARIO HD 14-140mm F4.0-5.8 ASPH. MEGA O.I.S.):HK$15,990
  • GH3 (淨機身) :HK$10,990
  • 多功能外置電池盒 (直倒手柄) $2,590
  • GH3 電池 $580
  • DMW-FL360L 閃燈 + LED 燈 $2,690
  • DMW-MS2- 立體聲外置收音咪 $2,590

 

Published by
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