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女歐遊】:食水自給自足的希臘小島

Published by
ms. kkk
Share

本週來到希臘小島﹣Santorini。到達旅館時,店主第一件提醒我們的事就是水管流出來的水不能飲用(因為歐洲多數可以直接飲用自來水),而且會感到微咸,但他強調是這是正常的現象。在好奇心驅使之下,我便作了一點深入的調查。

 

希臘是一個有擁有眾多小島的國家,島嶼數量估計介乎1,200至6,000(視乎閣下怎樣定義「島嶼」),有人居住的島嶼為227個,而人口超過100人的則有78個。基於擁有眾多小島,供水對於小島來說一直都是問題,而在2009年之前都是靠船隻把水運到各個旅遊業發達 / 沒有淡水的小島。

 

為了解決不斷上升的飲用水需求及節省運水成本,當時的海運及島嶼政策部長(Minister for Mercantile Marine and Island Policy)Anastasios Papaligouras 於2009年宣佈在13個位於愛琴海域上的島嶼興建海水化淡廠,這個決定終於令這些在夏季遍佈遊客的小島不需要再擔心供水問題,而Santorini 亦是計劃名單上其中一個使用海水化淡技術提供自來水的小島。雖然海水經過淡化程序,而且扭開水喉的水看起來清澈度亦跟在歐洲看到的一樣,但是當真正喝到口裡的時候,還是會感到有一點點的咸味,由其在早上刷牙的時候,味道會更覺強烈。

 

▲希臘其中一個最出名的小島﹣Santorini,每年夏季都有成千上萬遊客來到這裡,很多美麗精緻的藍白色小屋旅館,難想像到他們於90年代島上還會缺水。愛琴海的日落很浪漫、很漂亮,同時亦有很多遊客跟你擠在一起觀看。

 

 

海水化淡技術非常有助缺乏天然食水的地方自給自足,如希臘各個小島、新加坡、沙地阿拉伯等都利用海水化淡技術解決及減少對外來水供應的依賴。長遠來說,亦能減低向別國購買水的開支。反觀香港,我記得小時候在常識科的教科書中提及過香港於70年代也曾經出現海水化淡廠﹣樂安排海水化淡廠,但因其後運作成本上升而被迫關閉(同時亦因為中國改革開放增加東江水供應)。於2011 至 2012年施政案曾提及過建立中型海水處理廠作研究用途,並於將軍澳預留土地,雖然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再提及於將軍澳建海水化淡廠的可能性,但該海水化淡廠的預期產水量只佔全香港用水量的5至10%,看來香港要做到食水自給自足,還是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關於海水化淡技術: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salination

 

關於希臘供水:

http://en.wikipedia.org/wiki/Water_supply_and_sanitation_in_Greece

 

關於樂安排海水化淡廠: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8%82%E5%AE%89%E6%8E%92%E6%B5%B7%E6%B0%B4%E5%8C%96%E6%B7%A1%E5%BB%A0

Published by
ms. k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