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影視娛樂

影評:莫失莫忘香港情 – 《香港仔》

Published by
Yandroid
Share

近期有關本土意識的電影一套接一套,先有《愛尋謎》,再有《那夜凌晨》,五月份彭浩翔也加入來一套《香港仔》。三套電影的焦點定位都有所不同,陶傑的《愛尋謎》著眼於中產階層在英治時期與 97 後的改變,反映出香港的核心價值 ─ 法治、自由市場等 ─ 正逐漸消失。陳果的《那夜凌晨》以科幻片的包裝,帶出了現在香港社會人人自危的縮影,企圖喚醒守護香港的信息。彭浩翔的《香港仔》,可以說是兩者中間,以較生活化的畫面,勉勵香港人的同時,又想警醒著香港人現在已不是居安思危的時代,而是必須要有所行動!(文:沙膽yan™)

 

彭浩翔用了《香港仔》作為片名明顯有著雙重意義。香港仔其實就是香港的起源,鴉片戰爭爆發後英軍首先登陸赤柱,行經香港仔期間被村民告知當地名為香港,這就是香港這個地方的起源。香港仔代表著香港這個地方一切的起點,從前的香港仔是水上人的聚腳點,及至七十年代尾艇家已逐漸消失,上岸生活。電影開首的二十分鐘展示出各主角不同的生活片段,「吸氣、忍住、再呼氣」的主題穿插於零碎的片段中間,差不多近半小時才揭示了各主角平衡線式的片段的交差點 ─ 他們就是在香港仔上岸的一家水上人。

90 分鐘的電影,在揭開了主角之間的關係後仍然以片段式的表達手法去比喻不同的香港現況,當中沒有任何故事主線,只有不同角色從自己角度出發的事件。曾志偉飾演的中年醫生,與妻子只剩下名份及責任,想憑藉出軌找到自己還是年輕的憑證,在道德責任與追求自我滿足的快感上掙扎,最後選擇了”認命”,繼續擔任丈夫的角色,並嘗試再一次接受自己的妻子。楊千華飾演的博物館導賞員,幾十年來一直被自己的心結纏繞,以為母親憎恨自己,其實一直只由自己的角度想像事情,事實根本並非如此。古天樂的角色代表著忘本的一代,今天自己事業有成有錢有地位,便完全選擇性地忘記自己的過去,只怕家人連累自己,摧毀自己今天的成就,甚至想將所有不美好的與自己斷絕關係,認為自己不會生出不漂亮的女兒,但其實卻忘記了最基本的價值:愛與家庭。梁詠淇飾演的過氣 MODEL,即使生活無優仍然貪戀名氣,不服氣自己青春人氣不再,竟然差點看不到人生中最該珍惜的丈夫和女兒,出席明星飯局。片中主要演員都努力地演好角色,但由於剪輯關係都沒有很大的發揮,變成全片最搶眼的又是客串的杜汶澤。

香港仔要說的,也許有很多很多,但電影的表達手法,略為眼高手低。只靠片段去表達主題,香港導演中做得到的只有一個王家衛。以前看彭浩翔的《春嬌》系列,已感覺得到有著隱隱的王家衛風格,愛情片還好,這次想要表達更深層次的主題,片段式拍不出來,唯有夾硬加入了硬生生的比喻和科幻式的插敘,弄得90分鐘的電影更加零碎。整套戲的中心思想其實不算薄弱:那裡可以前往所有目的地?生活就是「吸氣、忍住、再呼氣」。要說這種深層次的主題,開首半小時其實拍得不錯。但電影一路看下去,中心主題越見模糊,到尾部硬生生的呼應電影開首,很是突兀。電影如果是想針對四十歲以上的市場,中間的哥斯拉科幻場面就顯得十分不恰當;如果是想喚醒年輕一群,他們對於中年人士的躊躇又不能共鳴。

自小在香港仔長大的筆者,本來期望在《香港仔》中會看到舊日香港仔的精神─守望相助、共融的社區。無論如何,也很欣賞彭導演想要為香港人打氣出力的出發點,拍了一套給香港人看的電影!

Published by
Y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