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流行音樂

Published by

在小編頭髮還長的時候,當身邊不少朋友得悉小編喜愛音樂後,接近九成以上的都會不約而同地問「你聽開 rock?」「若不是就是 heavy metal 了吧!?」這就帶出了兩個訊息:社會上對搖滾與金屬樂聽眾存在一種刻板印象;他們大多是離經叛道的人。但基於搖滾與金屬樂的出現原因或多或少是為了控訴與抨擊建制,大眾的觀感亦不難理解。另一個訊息就是大眾對此類音樂的認知均停留在搖滾就是搖滾樂,金屬就是重金屬樂的狹隘層次,而小編認為此原因就是導致 Band Sound (樂隊音樂) – 尤其是傾向金屬方面的音樂在本港從未有機會登上大雅之堂的主因。

在外國,不知道是因為背景與歷史文化使然,還是因外國人體內的金屬元素含量較一般地球人高,社會上都普遍接受金屬樂;無論遠在鄉郊的音樂節,還是在家家戶戶都總有一台的電視機內,我們都可以找到金屬樂的影子。在一年一度全歐洲聯合舉行的 Eurovision (歐洲歌唱大賽) 中,2011 年大會就找來旋律黑金屬樂隊 Keep of Kalessin 與接近世界級的小提琴手 Alexander Rybak 作為表演嘉賓,合作演奏出 Keep of Kalessin 在當年大獲好評,亦如同他們大多數歌曲同樣殘暴高速的史詩式旋律黑金屬作品《The Divine Land》。

▲ 小編看過此精彩的合作後亦不禁要問,會不會太勁!

將此等黑金屬音樂放在電台或 MTV 上播放已鮮有見聞,更何況是彙集了歐洲各路高手、在歐洲各電視中直播的年度音樂盛事?在消閒娛樂節目中作演出或會有令節目覆蓋的觀眾更廣泛,增加知名度等商業考量。那麼在運動會中大概也可將商業考慮撇除吧。

在 2005 年的世界田徑錦標賽 (IAAF World Championships in Athletics) 上,大會就找來了顛覆傳統,以木製古典大提琴演奏金屬作品的樂隊 Apocalyptica 在開幕節目中演奏了與樂隊同名專輯中娓娓動人的一曲 – Quutamo (月光)。

談到金屬樂,人人都會條件反射式道出 heavy metal,在資訊較發達的年代下成長的新世代,可能會有相較深入的了解,能夠說出 death metal。對大眾而言,金屬樂就像買樓般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雖然兩者處於截然不同的極端。
金屬樂的發展限制源於社會的抗拒風氣,更具體地說就是群體成員自身的抗拒,畢竟社會就是由無數個體組成的群體。從上述可見,金屬樂在外國固不能與 Michael Jackson、Maroon 5、Rihanna等音樂在主流層面上相提並論,但仍可稱上被社會上接受的 “流行” 文化,未至需要在陰暗窄巷中輕細聲討論的異端派別。可見當地社會風氣無論如何保守,也可包容到當地的各種藝術文化。

▲ 飛機渦輪式甩頭是經長時間訓練而成,胡亂甩會導致身體得到各種程度的損傷與痛症,各位讀者切勿模仿喔!

搖滾與金屬的本質就是抨擊建制,他們就如近年流行的文藝青年一樣,不是換件衣服、修個髮型、加點飾物就能夠模仿得來的。雖然近年香港是出現了較多承載着搖滾精神的樂隊出現,但於市場上仍屬稀少部族:今天誕生了一隊 RubberBand,明天就有十隊 PlasticBand 冒出,試問樂壇又能有多大的改變呢?若然大家都樂於停留在傾向欣賞由討厭政治、自言「讀得書少」、要「跟特首說聲加油」之流的演藝人作品,小編實在是看不到香港音樂在未來環境會有任何重大突破。

近年香港人均對香港看不清的前景感到悲觀,“Hong Kong is dying” 不絕於耳,後期甚至進化至 “Hong Kong is dead” ,其實小編是認同的,但就如曾在我們 unwire TV 中作嘉賓的狂舞派導演監製陳心遙先生所言,香港並不會死,只有在香港人死後,香港才會死。所以若各位讀者希望香港的各方面朝正面發展,重現香港的美麗風貌,現在開始積極地努力仍未算太遲喔!

Publish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