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打印眼鏡商品化 !專訪 ITUM 創辦人 Edmond Wong

Published by
依莉詩

3D 打印技術愈來愈普及,幾乎人人都可以成身設計師,印出自己想要的模型。但你又有沒有想過再進一步,將自己的設計商品化呢?今日 unwire 就訪問了運用 3D 打印技術設計眼鏡,並放到 Indiegogo 集資的 ITUM 創辦人黃澤源 (Edmond Wong),看看他為何有這個構想。

▲ 讀建築出身的 Edmond 5年前畢業之後在建築公司工作,但其後發覺香港的則樓以住宅項目具多,工作局限之餘又沒有太大發揮創意的空間,所以就在大約一年前,開設了 Edmond Wong Studio 及 ITUM,前者承接公共設計及室內藝術的工作,後者售賣自家設計的 3D 打印產品。

3D 打印眼鏡,打出名堂

Edmond 的設計當中最出名的就是用 3D 打印出來的眼鏡,其概念源於自己的需要,「我好鍾意圓形眼鏡,但我塊面太闊,要配圓形眼鏡的話,個框會好大,咁會太搞笑,太卡通,所以就自己設計一副。」聽落將 3D 打印出泥的成品商品化好像很新鮮,但 Edmond 坦言歐美已經開始興起這個潮流,「以前 3D 打印機印出來的物件好似一埋粉疊成一團,唔夠堅固,而近幾年 3D 打印技術發展得好快,物品完成度提升之餘 ,物料選擇又增加了,成本亦相對下降,所以用 3D 打印出來的眼鏡已經有機會同傳統眼鏡競爭。」

▲ Edmond 最初接觸 3D 打印是因為建築設計初期需要製作很多白模型來展示外形和物件與人的比例,「3D 打印令砌模型的工序變得更快更細緻,特別是一些不規則的形狀用傳統方法好難整到。」

▲ 在設計眼鏡之前 Edmond 曾經嘗試過用陶瓷、金屬等不同物料打印飾物,「3D 打印加入在生產當中只負責統一物件的形狀,但印出來後仍需要按照物料的特性以傳統方法加工、打磨 及 上色,並不是印出來就完成。」亦因為陶瓷的加工程序影響了外觀, Edmond 放棄了售賣以陶瓷打印的飾物。

 

 

 

▲ 左面的是利用家用 3D 打印機印出來的 ABS 鏡框,右面是在美國的工廠打印出來的尼龍鏡框。雖然家用的 3D 打印機已經可以印出一體成形的眼鏡框,不過要真正商品化, Edmond 就覺得以 FDM 技術所做出來的鏡框空心,唔夠耐用,最後選擇了利用 SLA 技術印出實心的尼龍鏡框。 「 SLA 技術中,無論在一個立方體內印多少個不同的物件都需要同樣的時間,而美國對 3D 打印的需求大,成本相對較低,所以會在美國的工廠打印。」

 

 

自家設計成趨勢

隨著 3D 打印的技術愈來愈平,Edmond 覺得將來會愈來愈多人像自己一樣設計後,把檔案交給工廠作小規模生產。「以前就算有想法,都要一次過投資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去開模,然後再投產,講緊最少整幾千件,風險同門檻相對地高。現在用 3D打印唔需開模,可以做十件二十件,減少了存倉費,變得更多沒有資金的設計師可以參與做自己的品牌。有競爭就有進步,我覺得以後的產品質素會愈來愈高。」

▲ Edmond 設計了多個不同顏色及外型的鏡框。

▲ 選擇好鏡框的顏色及外型後,客人可以根據自己面闊度及鼻高度身訂造。

▲ 鏡片的顏色亦可以隨時更換。

 

港仔外向,先打入外國市場

在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畢業,土生土長的 Edmond 最先竟然是想將 3D 打印出來的眼鏡賣去美國市場,而非香港。「香港的地方細,太多眼鏡鋪,好少上網買眼鏡。相反,美國人好興上網配眼鏡,而且流行 maker culture ,對 3D 打印的產品較容易接受,所以暫時宣傳都會主打美國。希望在外國有認受性,再等香港人慢慢認識。」

 

 

申請專利能否保護品牌?

3D 打印出來的鏡框雖然一體成形,沒有關節位,但原來都可以摺埋。Edmond 更為眼鏡柄的特別設計在美國申請專利。不過,申請專利要續個國家申請,被問都會否擔心在 Indiegogo 集資期間被抄襲的時候,Edmond 認為抄襲者可以賣得平過原創是因為唔洗做宣傳,但眼鏡柄的特別設計唔可以用傳統倒模整出來,而 3D 打印技術仲好新,所以要在內地作 3D 打印成本不會太平,降低抄襲的意慾。不過,「如果真的俾人抄襲亦都無辦法,申請專利只是保障自己唔會被反告。」

▲ 現在鏡框的 logo 並唔明顯,Edmond 表示會在 8月送貨前把握時間改良設計,以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分辨能力。

Published by
依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