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Apple、Win10.. 無所不談 ! Apple 共同創辦人 Steve Wozniak 跟 unwire 讀者大談科技經

Published by
Edward
Share

誰是 Apple Computer 創辦人,相信 9 成以上的人第一時間就會答「Steve Jobs」,但除了死忠 Apple 粉絲,相信唔會有好多人記得創辦之初還有另外兩位得力功臣,其中一位就是 Steve Wozniak。日前 Steve 就因出席論壇而來了香港,unwire.hk 同事有幸在他離開香港前一刻在酒店大堂「野生捕獲」,跟他聞聊一下科技事,就讓 Edward 睇睇 Steve 想同 unwire 讀者們分享些什麼吧!

 

現時智能手錶沒有迫切需要買

訪問之初,眼利的 Edward 就發現了一件事:Steve Wozniak 手腕上的並非 Apple Watch!作為 Apple 創辦人,連 Watch 都唔戴似乎唔太俾面吧?Steve 就坦白咁話:「老實講,我都唔太覺得穿戴式裝置係生活必需品!」他更進一步解釋說當初發明其實穿戴式裝置的原意,係有一件細小、隨身的產品,可以令生活上更方便,但放眼現時的智能手錶,其實在生活上,並未能提供一些智能手機做不到的功能,唯一只是方便了,但有時需要較大熒幕瀏覽內容時,仍然是需要拿出手機,所以他理解為何大部分人覺得沒有迫切需要購買智能手錶。

「言下之意,你是連 Apple Watch 都唔會買?」Edward 自然追問。但 Steve 卻答道他一直在忙,都沒有時間去買:「Apple Watch 太多選擇啦!單係普通版本,已有多達 20 款俾用家揀,售價由 500 至 1,100 美金不等,但分別只在於錶帶,而非功能!這實在有點令我掃興。我覺得其實買 Apple Watch 的人,一般只有兩種:第一種是追新追潮的 early tech adopter,而另一種就是追潮流追 fashion 一族。」不過「口裡說不,身體卻很誠實」,作為 Apple 的創辦人之一,Steve 表示今次回到美國,都會透過「內部途徑」以半價買番隻來玩,希望看看它支援的 Apple Pay 或者以 Passbook 用電子登機證搭飛機是否真的那麼方便。

各位 unwire 讀者知道 Steve 手上的是甚麼 device 嗎

 

小米 Copycat 不是問題?

難得見到 Steve Wozniak,Edward 當然希望當面問清楚一件事啦:還記得去年初他出席某記者會時,曾經提及過「Xiaomi is good enough to break the American market!」,這一句說話確實是語出驚人,畢竟小米,很多人都覺得他們只是 copycat,總是有其他品牌的影子。他如此高調讚揚小米,難道他覺得 copycat 不是問題?

哪知 Steve 的回答再次嚇我一跳:「你夠可以講 iPhone 是另一部 iPhone 的 copycat;每部 Android 電話也是另一部 Android 電話的 copycat 啦!」Edward 大惑不解,自然即時追問究竟。Steve 就解釋 unwire.hk 讀者們可以說每部電話也是不同的,因此熒幕尺寸、或者其他硬件有別:「但無論你拿起哪一部電話,操作方式唔係都一樣嗎?咪又係有一大堆 APP 的圖示,要用時襟入去就得。對於一般人來講,唔同電話可能會有所分別,但對於我來說,「佢地咪又係一樣樣!」在這邏輯下,Steve 就覺得就算一樣,有何問題?這回應,即時令 Edward 陷入沉思之中……

 

最不喜歡 iPhone 6 /6 Plus

Steve 更補充表示,他欣賞小米,是因為他們懂得決定應該加入什麼功能、應該放棄什麼元素,可以用一個合理的成本製造出來,並以相宜的售價,讓任何階層的消費者也能享受智能手機帶來的樂趣。「其實咁多代 iPhone,我最鍾意的唔係最新的 iPhone 6 或者 6 Plus,而係之前的 iPhone 5c,因為售價相對地便宜,二來設計漂亮,而且它的體積、外型、手感,一切一切都對得住它的價格。當時 Apple 亦決定係 5c 捨棄 Touch ID 指紋辨識功能,令佢可以賣得平一些,這就是聰明的 market segmentation。

作為消費者,少花一千幾百,但換來一部足夠應付日常生活所需的隨身智能裝置,這就是聰明的策略。」而 Steve 覺得小米正是行這種策略,而且他們深明他們是市場的「後來者」,只有用這種策略,配合市場上佔有率最高的 Android OS,才可以戰勝「巨人」。

Start-up 勿忽視工程師

談過 Watch,傾過小米,另一個 IT 界近年熱門的話題,相信一定是 start-up。事實上,不只是美國,玩 start-up 熱潮,實際上已經風靡全球,包括香港!作為 Apple 創辦人之一的 Steve Wozniak,其實離開 Apple 後也創立過幾間公司,在 start-up 上他擁有極豐富的經驗。究竟他又有什麼說話,勉勵正在「造夢」的 start-up 人呢?

「其實重點有三:首先是你造出來的產品,一定要是創辦人所喜歡,而且可以幫到佢(或佢哋)的日常生活。因此如果你太『離地』,是不會成功的!所以,追出來的產品,要 workable,要令創辦人都願意掏出腰包去買,先有機會成功。就好像我造一部電腦出來,因為我想用佢(Apple I / II)、Steve Jobs 對 iPhone 每一個細節均要親自檢定,因為佢對 iPhone 情有獨鍾。而這兩件產品,最後亦證明係成功的,所以創辦人本身都要鍾意件產品,至關重要!」

「第二點,是千祈、千祈、千祈(可能因為好重要,所以佢要講三次)唔好忽視工程師!!!最好就係創辦人之一就是有能力的工程師。因為就算你空有可能顛覆世界的 idea,但沒有工程師在技術上的建議,你也是不會成功的!」Steve 更補充,你可以在大學入面找幫到手的工程師,但不要只看他們的學業成績,而是應該睇他們是否真的「做到嘢」及是否有工作熱誠。當然,如果你的團隊內有市場宣傳及銷售人才,那就會更好,不過要記住:start-up 的優勢在於公司規模細,唔似大公司咁擁有架床疊屋的架構及開個不停的會議,成員之間可以快速溝通、迅速下決定,只要把握住這些優勢,加上優秀的點子及高效率的執行力,要成功,不難!」

享受在 Starp-Up 日子多於大企業

Steve 最後更說,他享受玩 start-up 多於在大公司工作,因為這能享受在大公司享受不到的有趣感受。「我平時最鍾意就係買到 5 蚊、6 蚊(當然是美金)的小玩意,覺得很有趣很有型,然後在朋友面前 show off。如果你創立的 start-up 所製造出來的成品,可以讓用家有呢種感受,你就離成功不遠啦。」他更囑咐玩 start-up 的年青人,一定要有夢想,並將之實現,因為你的點子,如果令用家覺得有用,隨時可以改變世界,令人類生活得更好也說不定。「在這個由資源經濟轉型到資訊科技經濟的世代,只要你的夢想夠大,誰敢說你不是下一位 Bill Gates、Mark Zuckerberg、Steve Jobs?」

不過他也表示如果要做 start-up,要學識取捨,因為每個人每日擁有的時間也是一樣,同樣是有限,要圓夢,就要學識編排出取捨名單,每日也按著重要性去做,這情況下,玩樂及與朋友相聚的時間自然無可避免地要減少。不過,要成功,就該這樣,沒辦法。

欣賞 Windows Metro UI‧ 但重點是使用體驗

提起科技,放眼手上所用的裝置,所採用的平台實在是多不勝數:電腦有 Windows、Mac OS、Linux;流動裝置有 iOS、Android、Windows Phone、甚至近年冒起的 Firefox 及其他;近兩年還興起像 Apple Watch OS、Android Wear 等穿戴式裝置平台。有公司如 Apple 就覺得為了用家的使用體驗,應該按需要而分隔不同裝置的平台;亦有公司如 Microsoft 就覺得為了讓用家不用學習多個平台的使用方法,於是提倡「1 OS for all」的合一體驗。究竟哪種取向是比較好呢?

Steve 認為兩者均有它的優缺:「如 Apple 般分隔平台,好處係擁有較佳的使用體驗(Edward 估計是因為不同平台採用的硬件規格均不相同,採用相對應的平台,就可以確保使用不同平台上,均有流暢的表現),另外無論是對於新手還是有經驗的用家,都能確保所用平台較少 bug 同埋相對安全;但缺點就在於擴充性唔夠,例如:使用流動裝置時,就總是覺得要用 USB 手指抄個檔案出來都唔係好似電腦咁方便,這就是限制。」

「至於不同裝置均採用一平台的策略,優點在於操控上相當統一,用家唔洗學多次,已經可以活用電腦、手機及平板(相信穿戴式裝置要採用電腦或流動裝置的平台應該還是很困難吧……)。我特別欣賞 Microsoft 自 Windows 8 開始所採用的 Metro UI,感覺真係同蘋果世界好大分別,但對於用家來講,統一的操控體驗及熟悉的使用環境,是好事,我亦相信 Microsoft 正在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唔 like Android 因當用家是「產品」!

不過講到自己的感受,Steve 就覺得他始終是「蘋果人」,所以還是享受使用 Apple 的 Mac OS 及 iOS。「使用體驗,最重要是軟件帶給用家的感受。而流動平台上,我始終覺得 iOS 較 Android 為好。點解?Android 確實有很多『免費午餐』,但唔好忘記:當使用 Android 裝置時,並非你在用產品,而係『用家』本身先係產品!因為 Google 可以透過不同的免費服務,取得你的個人使用習慣及資料,然後將它們以廣告形式轉售給廣告商圖利!這才是 Google 賺錢的模式。相反,Apple 是用高成本,製造出符合用家需要,令用家用得開心的最佳產品,換言之,是你在用產品。雖然 Apple 的產品售價較高昂,但他們是透過售賣產品賺錢,這種模式,我覺得對於用家來講,係比較舒服的。」

資安最擔心應是大銀行、商舖而非個人

如果各位 unwire.hk 讀者熟悉 Steve Wozniak,應該會知道他除了是 Apple 創辦人之一外,他還是全球 10 大著名駭客!能夠與他做訪問,自然向他請教對於資訊安全方面的問題。而令 Edward 覺得困惑的是,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而且由昔日的電腦,到後來的智能流動裝置,再到今日的穿戴式裝置,如此多的平台,究竟今日的資安技術,能否應付不同的資安漏洞?我們是否應該愈來愈擔心自己儲存在不同裝置的資料會被洩漏出去?

Steve 自己就有一番見解:「今時今日,對於駭客來講,隨住科技的發展,他們要駭入一個平台,確實比以往要使用更多時間。不過,我覺得仍然沒有一個平台是 100% 安全的,無論是 iOS、Android、Windows、Mac OS 還是其他平台,統統是存有漏洞並可被攻擊!不過一般個人用家,其實都唔洗太擔心資料會被駭,要擔心的應是大型銀行及商舖,因為他們的系統儲存了大量顧客的個人資料、甚至信用卡紀錄,駭客與其針對個人用戶,不如密謀點樣駭入這些機構,一次過盜取最多的資料更為划算!」

不過 Steve 也表示,個人用戶的裝置也並非 100% 安全,但威脅並非來自駭客,反而是來自政府。「我最討厭的是要終日擔心在網站或平台輸入的個人資料,會否被政府人員監聽,從而知道我做什麼!所以我比較鍾意用 Apple 的產品,因為他們會將可以加密的東西盡量加密,從而保障用戶的個人私隱。這方面,我對他們比較有信心。」

跟紙張「分手」變身「電子人」

在訪問的尾聲,既然難得見到 Steve Wozniak 本人,本著 unwire「玩生活‧樂科技」的精神,自然希望一探 Steve 的「私生活」:究竟在日常生活中,雖已是 64 歲的他,是否已變身成一個完全「電子人」?Steve 聽後很爽快地回答:「我係!以前都仲會睇下實體書,但現在一個 Kindle 程式,已收藏了我想睇的書籍,而且無論在 iPhone 或者其他裝置,因為書都收藏係雲端,所以幾時想睇、想係邊度睇都睇得到,比以往要帶住實體書出街,方便好多,仲要更便宜添!另外,我亦唔再睇電視同聽收音機,就連報紙都係上網睇,平時返到屋企,遠行會揸電動汽車;如果係屋企附近散步就會以 Segway 電子車代步,就連最近興起的無人飛機(drone),我都有玩,雖然生活很忙,玩的時間唔多,但我也在想如果令 drone 發展得更好!整體來講,我已是百分百的『電子人』。」

香港多實體書店感意外

Steve 更對香港機場還有如此多書店大感意外,因為美國不少實體書店已買少見少,就連音樂及電影行業,也受數碼世代衝擊而損失不少。他覺得這些傳統媒介,如果不痛定思痛轉型,後果只會走向滅亡。「Wired 雜誌是我睇過轉型最成功的傳媒媒體,而家唔止可以每月俾月費,就可以隨時係流動裝置閱讀,仲可以儲存係雲端,唔洗帶住本實體書周街走,對於讀者來講真係方便好多。」

後記:沒大架子的 IT 前輩!

 

Edward 晚上 8 點半未到,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到達 Steve 位於灣仔的酒店,知道他那天晚上是要趕飛機返美國,所以訪問地點就決定在酒店大堂,而且:只有 10 分鐘!初見到 Steve,感覺就像小粉絲見到大明星般那麼興奮,但不知道他會否真的很「大架子」,就連他的卡片也是金屬造,冰冰冷冷的,令我對他「大架子」的感覺更加強烈,所以唯有盡力禁住自己心內那份興奮及喜悅。

沒想到,在預備燈光、攝影器材時與他閒聊幾句,之前覺得他「大架子」的感覺,完全一掃而空!換來的,是覺得他是一位慈祥、友善、樂於助人的 IT 界前輩!放下憂心,整個訪問過程自然十分享受,就連 Steve 也完全放下身段,感覺就像一對老朋友在聊天一樣。結果,10 分鐘的訪問,變成 30 分鐘的詳談!臨走前,本想找 Steve 以半咸半淡的廣東話,講出我們的口號「玩生活‧樂科技」,但奈何他真的要趕飛機,唯有作罷,但他也承諾,日後會透過 Skype 向 unwire 讀者將此句讀出來!其實看得出他本人很享受跟各位讀者分享科技經,離開時仍有點不捨的樣子。

就是這種感覺,帶著興奮而盡興的腳步,踏上回家的路程。雖然飢腸轆轆(大佬,成 10 點都未食飯呀,點會唔肚餓?!),但那種心靈上的滿足,是 Edward 作為 IT 記者 11 年來,最享受的一次!

Steve,江湖再見!

(訪問影片製作中)

Published by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