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言無忌:生產成本只佔一成 Apple 牟取暴利?

Published by
唐美鳳
Share

唔知讀者們有冇發覺,不少外國網站喜歡將電子產品拆解,然後按零件分析成本。無論是手機平板,還是電腦都無一倖免。昨日最新讀到的外國網站標題是「Beats 200 美元耳機,成本價只需 18 美元」,驟眼看來 Apple 是牟取暴利,成本佔零售價一成不到,實際又是不是呢?

每當類似新聞出現時,我見很多心水清的讀者都在 Facebook 留言,指出產品定價不應該單單以生產成本計算。以這個生產成本 18 美元而零售價 200 美元的 Beats 耳機為例,當中牽涉的還包括研發成本、專利授權費用、巿場推廣開支、代言人酬金、舖租人工等等。這些都不是一般人能夠從拆解電子產品中計算得到的。

還記得年輕時曾從事過電子產品批發工作,新入職時看到入貨價跟建議零售價差一大截,回家還天真地說公司「食水好深」;之後當工作慢慢上手方發覺零售商要求的利潤很高,加上不時要為連鎖店的推廣埋單,又要給予店舖 Sales 額外佣金等等,才知道當日自己有幾無知,代理商其實是被壓榨的一環。

有讀者之前在 Facebook 留言說不要再報導這類題目,我又認為拆解和了解產品成本對購物有幫助。以這個 Beats 耳機做例子,拆解後發現內裡有四塊金屬,原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耳機更加「墜手」,給用戶產品紮實的感覺。不作這類報導,不細心去睇,又怎知道有這樣的古惑招呢?

延伸閱讀:ubergizmo


相關文章:
  • 勒邦占士 IG 短影片 意外曝光未發表 Beats Pill 揚聲器

  • Published by
    唐美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