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恩剛剛從<明報>看到一則新聞,其內容如下 :
電視廣播(0511)旗下香港電視廣播上半年收入按年減少12%至13.9億元,分部溢利下跌46%至2.4億元。經營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28%下降至17%。
期內,廣告收入亦下跌12%,主要因零售市場疲弱令廣告收入減,加上去年同期收入包括世界盃所致。今年上半年,電視廣告地面電視頻道的廣告收入按年下跌12%。
另外,上半年無綫收費電視錄得虧損收窄至3300萬元;去年同期為4200萬元
可能各位 unwire 讀者第一個反應就是「抵死 ! 垃圾劇 ! 」,但跳出來冷靜去看的話,你會留意到 TVB 其實很多努力嘗試轉型,例如 MyTV 網上平台、GOTV Apps 、 年青人的 J2 平台等等,互動元素的加入如近期的一分鐘乜乜即時估 ABC,但其實來來去去電視的固有架構不變,接近單向傳送,觀眾彼此間沒有互動。
筆者上月在東京酒店看電視,當地的電視在提供一些當前播放中的相關資訊,例如電視劇的話,你可以按進去看到每一集的大綱、人物關係圖,即時又看到天氣、交通等等的情報,這有助現今不常在電視機前的觀眾 catch up 到相關的情況
為甚麼電視在這年代不吸引 ? 除了是現今資訊太多外,還有的是互聯網提供實時觀眾的「無皇管」的互動。例如朋友 A 和 朋友 B 在看同一齣電視劇,他們只能透過電話或 IM 即時討論意見,而在網上看一些實時直播的打機片,各位觀眾素未媒面仍可透過聊天室即時 comment ,這些意見很多時比直播的內容更好看。
這解釋了為甚麼討論區晩晩「推到完場」,一大堆網民在即時對電視劇評價, 而且會晩晩爆 POST ! 新世代的 Internet 用家就是愛這種「即時。真實」的交流。例如你看 Youtube 很多時會去看留言及 Like / unlike 數。
如果 TVB 可以利用日本這資即時資訊系統,透過自家 apps / web 平台作即時討論顯示在這個系統中,觀眾雖然未必有興趣加入討論,但會基於好奇心想看其他人的即時反應。例如女神一出場你看到討論者立即出一堆心心 icon,那種即時的真實反應是現時電視不能給予。
反觀現時傳統電視台好像未能拋下「我就是大佬」的觀念,稍有劣評就剷、對藝員不利的片段就用「版權」作借口清洗太平地,一日有這個「唔衰得」的型象,很難在互聯網的時代巨輪下生存。
那到底這 46% 去了那裡 ? 過了 HKTV 麼 ? 當然不是。 現時社交平台的出現,收集了很多用家的數據,讓廣告客戶更能精準地投放廣告,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比起所謂的「收視」估計,來得更加實在有力,而且網上廣告可以 Reach 到一班新世代不愛看電視的年青人,是個節然不同的巿場。這個年代藝員代言的影響力大減,人像情願相信一個 blogger 的試用意見,都不相信明星會用過那些産品。例如煮飯睇《煮家男人》分分鐘多觀眾過當年睇芳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