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Max 正式發售,早前小編同莉莉菇就同大家到 Apple Store 分享試玩心得,覺得這對耳筒造工超正,重低音又勁,非常吸引。近日這對售價 HK$4,599 的重量級耳機終於到了 unwire 編輯部,讓小編同大家繼續做更進一步詳細的評測。
無可否認,AirPods Max 耳機能夠在手上把玩,作為一個耳機迷或者 3C 迷來說是一件幸福的事,它每一個部份都顯示出 Apple 對於產品設計的執著。首先是耳機鋁金屬耳機外殼,在耳機上用上金屬做耳罩的產品較為少見,它摸上去平滑而且沒有顯著的接口與角位,與外界接觸的咪高風穿孔在耳罩內側,操作按鈕只有兩個極為簡潔,質感與視覺效果同時滿分,雖然數字上耳機重量有 384.8g,但這個金屬外殼小編真不希望因為耳機減量而犧牲。
AirPods Max 機身另一獨到之處是連接頭帶與耳機之間金屬臂,它讓你佩戴耳機時毋須調位,在戴上耳機後,只要收緊金屬伸縮臂,耳機就相當穩陣,不會有「就跌就跌」的感覺。伸縮臂亦讓兩邊耳機都可獨立旋轉,方便調節角度。好多耳機都用一格一格的調節鬆緊,要調到貼合頭部鬆緊度剛剛好,其實每次都幾花時間,AirPods Max 這個金屬臂就令調節時間大幅縮短,戴耳機、除耳機都無壓力。小編認為這個金屬臂是整個耳機「鋼水」最足的部份。
金屬伸縮臂的構造確實令小編驚嘆。簡單來說,AirPods Max 把耳機穩住用家耳朵上,就是用了這個伸縮臂慣性向內擠壓的構造來達成。伸縮臂基本上會向內擠壓,但施以的壓力並不強,小編只要用手微微托住,伸縮臂已經會向外彎曲。佩戴耳機時,伸縮臂同樣有力度向內擠壓,而用家的耳朵則會令它向外壓,雙方的力度抵銷後,就令到耳機穩穩戴住在用家頭上。這個構造在耳機產品來說也是非常少見,但出來的效果就相當不錯。
好多耳機都話戴上頭之後緊貼耳朵的部份做到通爽舒適,但實際做到長時間佩戴都不焗促的還是較少。AirPods Max 的記憶海棉耳罩軟墊的表面質感,就好像在耳朵上鋪上一層布料一樣,舒適度高。但同時透氣度極佳,其包裹的織面有極為細微的凹凸觸感,耳機佩戴時通爽度充足,這是 AirPods Max 另一個令到小編驚喜之處,它真正做到長期佩戴都維持到一定舒適度。
雖然到這裡小編已用了很多篇幅,但 AirPods Max 這個頭帶也絕不能不介紹。好多耳機的頭帶在佩戴時好像有一條橫樑壓在頭上的感覺,AirPods Max 的頭帶就用上了網織設計,壓力能夠好均勻地分散,網面設計也令到頭帶與皮膚接觸的部份不會焗到出汗,極為貼心。實際上 AirPods Max 耳機重量有 384.8g,但戴上頭之後居然頭顱上近乎沒有物件墜下的感覺,頂多只是好像戴了一頂帽子的觸感,這是令小編另一個稱奇的地方,簡直是一個魔術,感概 Apple 是如何可以做到這樣的!
而頭帶本身用上不鏽鋼金屬物料製造,但用上質感十足的物料把表面裹覆,做到裡面堅固但外面有順滑舒適的質感。好多朋友看過之前 unwire 小編的試玩報告,認為耳罩實在太大,影響觀感,但配合了這個耳棉戴上頭之後,其舒感會令人覺得耳罩這麼大也是有它的道理。
AirPods Max 附隨的這個耳機套比較特別,它並非像市面一般耳機產品整個放入硬盒中,而是用特別膠質物料設計的耳機套,把耳罩的範圍包裹。這種設計未必適合部份闊度並非太廣的便攜包,要收納它,你的背包還需要有適當的闊度才可。在收納進耳筒套後,耳機就會自動進入超低耗電狀態,節省電量。
其實 AirPods、AirPods Pro 本身也不是世上最好聲的耳機,但大賣的原因,除了是 Apple 品牌撐腰,最重要是耳機同 iPhone、iOS 裝置以至 Mac 電腦的連接性、操作性都令用家滿意。首先耳機首次連接手機時出現的引導對話盒、每次打開充電盒時顯示的剩餘電量資訊都給用家安心感。再來就是利用到光學感應器的頭戴偵測功能,用家配戴耳機後就可馬上播放音樂,除下耳機就會馬上暫停音樂播放。後期 AirPods 更加入「音訊共享」功能,一部 iPhone 可以同時連接兩對 AirPods 系列耳機(與及 Beats 兼容耳機)一齊聽音樂。以上這些功能都承繼到今次的 AirPods Max 頭戴式耳機,在 AirPods 上的體驗同樣在本耳機上感受得到。
Apple 進一步提高 iOS/iPadOS/macOS 之間耳機裝置連接的穩定與方便性。現在你可同時在多個以同一 Apple ID 的裝置上配對耳機,然後只要觸動多媒體播放,耳機即可切換到你手上的裝置。例如你在 iPhone 玩完手機 game 之後要用 Mac 電腦辦公,順手在電腦開了一段 YouTube 影片,就在你播放影片的瞬間,耳機就切換到與電腦連接(前提是你要先停止最先裝置的多媒體播放功能);到你的 iPhone 接聽突然有來電時,AirPods Max 又會自動切換到 iPhone 手機讓你進行通話。這樣的無縫連接實用性相當強。AirPods 控制Siri 的功能包括「喂 Siri」隨時呼叫以及用 Siri 讀出訊息的功能,在 AirPods Max 也可用到。
AirPods Max 同樣擁有主動降噪功能,透過內置的 H1 晶片,以每秒 200 次的頻率調節反噪音聲波,把耳機外的噪音抵消。你同樣可在 iPhone 控制中心或 Apple Watch 的 AirPlay 設定裡面操作降噪模式的開關,以及調節到可收聽環境音的「通透模式」,亦可按耳機上噪音控制按鈕切換。AirPods Max 降噪效果其實同一般主動降噪耳機類似,對於環境中的引擎聲、較為低頻的聲波,降噪效果相對上較好;而對於人聲、中頻至中高頻的降噪效果則會較弱。整體降噪效果強度,小編也分兩部份作出評價:低頻(如汽車引擎聲)方面,對比起眾多降噪頭戴式耳機它並非最強,但降噪時給耳朵的舒適度卻相當不錯,不會有很大的壓力壓在耳朵的情況。
小編就在地鐵進行測試,發現 AirPods Max 對於一般降噪耳機弱點,也就是人聲、中頻至中高頻部份,耳機降噪效果與其他品牌的耳機相比就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只用 AirPods Max 與 AirPods Pro 兩個 Apple 自家產品作出比對,則整體上作為頭戴式耳機的 AirPods Max 的降噪性能比起 AirPods Pro 要強很多。如果你是 AirPods Pro 用戶,單純希望想有更好的降噪功能,就可以考慮升級 AirPods Max。
雖然外界噪音可以靠耳機的降噪處理可消去一部份,但一對耳筒的漏聲情況,就好著重耳機與使用者耳朵的貼合度。AirPods Max 的漏聲情況基本上與同類型耳機相約。經過測試之後,在一些比較寧靜的地方,在 iPhone 開啟到超過 60% 的聲量,就會出現漏聲情況,如果你把聲量開到 90%,旁邊的人會很清晰地聽到你正在收聽的內容。
早前 Apple 推出「空間音響效果」功能,配合頭部追蹤感應器,以及音響效果演算法,為 AirPods Pro 耳機提供虛擬環迴立體聲效果,把聲場重現。相比起 AirPods Pro 耳機,在頭戴式耳機 AirPods Max 上所呈現的效果更為顯著。這個功能特別適合利用耳機觀賞電影的朋友。
大家會驚奇 AirPods Max 沒有電源開關掣。沒錯其實耳機就只是靠它的光學感應器,偵測用戶是否正使用耳機,從而自動開關耳機。這個功能方便在用戶毋須關心去開關耳機的電源,做到「把耳機佩戴在頭上就聽到聲」的效果。很多人擔心是否會影響到耳機的續航力,根據小編測試,在 10 小時內不斷收聽、放下耳機之後,耳機的電量從 100% 下跌至 70% 左右。這證明耳機的電量起碼可支持到一整天使用的需求,就算是長時間使用,都可做到兩三日才需要充電一次。而且耳機支援充電 5 分鐘,可提供約 1.5 小時聆聽時間的快速充電功能,基本上電量這方面並不是 AirPods Max 需要擔心之處。
對長期測試耳機的小編來說,一對耳機的音質、調聲是選購耳機的最重要元素,耳機無論有幾好用,始終都要好聲,或者有一定程度滿意的音質才行。有關這方面,小編測試過多種類型的歌曲與音效,由慢歌、快歌以至交響樂、ASMR 音效之後,分開中高頻+高頻、低頻兩個方向去為 AirPods Max 的特性作出介紹。
首先要講 AirPods Max 的音質特點,首推它的低音、重低音效果。如果同 Sony WH-1000XM4 比較,AirPods Max 的重低音純強度會稍為沒有那麼突出,但我們聽到 AirPods Max 重低音所帶來的下潛度與醇厚程度卻非常顯著。音樂裡面重低音的「Boom Boom」聲其實都好強,但更值得留意是它是一種有厚度、有重量感的迴響,這就是 AirPods Max 與其他同類型頭戴式耳機的分別。AirPods Max 這種特性,令它非常適合收聽具動感、節奏強勁的歌曲、流行曲等等。一些流行曲慢曲、Jazz、R&B 裡面的重低音成份,都會得到很純滑很有份量的回應。另一方面收聽 ASMR 聲效的重低音頻段的部份,也得到不錯的回應。
AirPods Max 的重低音還有另一特點,就是其強度不會遮蓋了其他中高頻與高頻的聲線,在保留到下潛力十足的重低音之餘,歌曲的人聲歌唱部份與其他音樂的部份,並不會被遮蓋或者被弄成一團,整體上的分離度是做得比較不錯。
接下來要提耳機的中頻、中高頻效果,老實說以一款 HK$4,599 的耳機來說,我們期望可以得到滿意的效果。小編在測試不同歌曲與音效,發現其人聲、中頻與中高頻發聲的清晰度較為偏向自然。在收聽慢歌時會感到好像缺少了一些甚麼,音場也有較為集中的聽感,並非特別廣闊。而在看 YouTube 影片一些清淡式節目時,人聲的清晰度也是偏向於自然,並沒有特別強烈的輸出效果。對於一些要求中高頻清晰度顯著的交響樂、管弦樂、純音樂,還有要求人聲清晰度的片段,AirPods Max 就未必能夠兼顧到。雖然這也是很多同類型耳機的宿命,但如果你對於這方面有需求的話,在選購時就不得不加入考慮。
AirPods Max 作為 Apple 產品,只支援 AAC 編碼的數據傳輸方式,比起舊時的 SBC 制式其實已經有不少改進,但目前很多頭戴式耳機產品,都開始支援傳輸頻寬更強的 aptX、aptX HD 甚至是 LDAC 格式,這些編碼方式支援更高資料傳送頻寬,用家收聽到的音樂清晰度就會更佳,相比之下 AirPods Max 就在此點上有點爭扎。
還好其實 AirPods Max 支援了有線音訊輸入功能。但大家要留意本耳機的音訊輸入為 Lightning 插口。照道理較早前 iPhone 都有附隨的 Lightning 至 3.5mm 耳筒插口轉換器可作一用,小編就嘗試把這個轉換器連接一條 3.5mm 音訊傳輸線,發現並不能收聽到任何聲音。
原來 iPhone 這個轉換器只支援單向輸出,亦即 iPhone 的音訊經由此轉換器輸出到 3.5mm 耳機。現在調轉過來是要在 3.5mm 播放器輸出音訊,通過 Lightning 插口傳入到 AirPods Max 耳機。很可惜的是這個「物盡其用」的組合並不通用,你需要一條 Apple 官方寫明是「雙向連接線」的「Lightning 至 3.5 毫米音訊連接線 (1.2米)」產品,才能收聽 3.5mm 音訊輸出的手機、電腦、音樂播放器,或者飛機娛樂系統的音效。小編認為 Apple 早應連同 AirPods Max 產品附隨這條連線,很可惜用戶如想以有線方式收聽音樂,要另外付費 HK$279 購買。
音響市場上傳統以來已經有不少著重音質的有線耳機,到今時今日頭戴式耳機已成為了消費性市場的一般受歡迎產品,採用藍牙無線連駁,方便易用。作為一款消費性耳機,AirPods Max 的造工用料可用「超卓」來形容,其設計都以用家實際使用作為出發點,解決了好多一直以來使用頭戴式耳機所面對的問題。除了要用設計較為特別的耳機套、耳機本身重量有 384.8g,還有用家一定要購買原廠耳機線之外,幾乎沒有挑剔之處。但也要留意返,其實懂得欣賞 Apple 的設計美學,還有對於 Apple 各種 AirPods 使用體驗(如連接方便、順滑的佩戴偵測功能、音訊共享、裝置間順暢切換等)特別欣賞,你就會比較認為 HK$4,599 這個價格是物有所值。如果你一向都是用 Android 手機,或者你以「音響」上的耳機的評審角度來看這部耳機的話,你可能會比較難以感受到 AirPods Max 的好處,從而覺得它太貴,小編也理解這一點。但如果你已經是 Apple 忠實用戶,對於 Apple 產品的相互連接一向都十分滿意,又或者已經很滿意 AirPods Pro 耳機,想進一步升級購置一個頭戴式耳機,還有你在 Apple 專門店實際碰過這個耳機,對於小編所述的機身設計特點感到認同的話,AirPods Max 就會符合到你的需要。
作為消費性耳機,AirPods Max 在音質上也令人滿意,在音質方面各位需要注意的地方,上面小編都有提及,如果你接受到它的特點的話,就可放心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