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

【評測】Sony Xperia 1 VI 外形 手感 屏幕 相機 功能 效能開箱評測

Published by
Edward
Share

早前 Sony 就正式發佈了新一代的旗艦手機 Xperia 1 VI,外形大變、介面大改、同時保留部分自家最強功能,究竟這部新一代的 1 仔旗艦表現如何?用慣上幾代 1 仔的用家又會否難以適應?就讓 Edward 為 unwire.hk 讀者們來個詳細的開箱評測吧。

Sony Xperia 1 VI 開箱直擊

一如以往,在為大家分享 Sony 最新旗艦手機 Xperia 1 VI 的各方面使用體驗前,先為大家帶來它的開箱直擊吧。

▲這就是 Sony Xperia 1 VI 的包裝盒,可見它與上代一樣採用簡約包裝設計,而且同樣也是採用環保物料。

▲一打開盒就見到 Xperia 1 VI 的真身了。

▲手機下方同樣未有配置任何 USB 線或充電器,只有一張極簡約的說明書。

▲好,事不宜遲,開機實試!

機身變闊單手操控上代較佳

Sony Xperia 1 系旗艦手機去到今代第六代,終於迎來此系列在外觀上的第一次大改革:雖然熒幕依然維持在 6.5 吋,但長闊比就由以往獨特的 21:9,替換至今代走向主流的 19.5:9。這種設計,無疑是令手機熒幕在顯示不同程式時有更佳的視覺體驗,亦可盡可能用盡整個熒幕,不過就令今代手機機身加闊。雖然與上代放在一起比較,似乎並非闊了很多,但實際使用時,比上代闊了 3mm 的機身(上代為 71mm,今代為 74mm),已足夠令單手操控時的手感變差一點。當然,這只是「一點」,對於好像筆者這種手掌較大的用家似乎影響不大,但對於手掌較細、手指較短的用家,單手操控的體驗確實是沒有上代好。所以這次改變,雖然筆者覺得是意料中事(畢竟 21:9 長闊比熒幕玩了五代都未能走向主流,也確實令 Sony 只能為了使用體驗無奈走回主流的長闊比),但 1 仔沒有了 21:9 熒幕,在競爭激烈的旗艦手機市場缺少了較大的獨特性,只能說是有點可惜。

▲Xperia 1 VI 正式實試!大家可以見到它在外表上似乎與上幾代分別不大,但其實因為它改為採用 19.5:9 長闊比熒幕,所以機身會闊一點點及短一點點。

▲筆者就拿來上代 Xperia 1 V(左,綠)與 Xperia 1 VI(右,白)比較一下,大家就可以見到 Xperia 1 VI 機身明顯是比上代短一點及闊一點。

▲筆者將 Xperia 1 V(第一、三、五張)與 Xperia 1 VI(第二、四、六張)比較手感及單手操控感覺,會感到新機確實因為較闊,單手操控感受沒有上代般好。但又因為機身較短,所以亦較易按到熒幕頂部位置,所以這個設計改變可說是「有辣有唔辣」。

▲另外,其實 Xperia 1 V(第一張)與 Xperia 1 VI(第二張)同樣機邊也是因為採用較 sharp cut 的金屬邊位而有點界手,不過 1 V 因為機身較窄所以不太感受得到,而 1 VI 因為機身較闊,如果手掌較細、手指較短的用家,要較緊握機身才可以單手操控,那種界手感就比較明顯了。

▲不過 Xperia 1 V(第一張)與 Xperia 1 VI(第二張)單手握機時打字都仍然算輕鬆。


相關文章:
  • 【評測】Sony Xperia 1 VI 外形 手感 屏幕 相機 介面快速評測 + 開賣詳情公佈
  • Sony Xperia 1 VI 正式發佈 改熒幕比例用上85~170mm長焦鏡

  • 機身設計簡約漂亮手感仍不俗

    至於機身設計方面,除了上文提及轉了長闊比外,基本上仍然維持上代風格:加入紋理具觸感的玻璃背板、四方簡約的機身設計等,令機身依然具備簡約美,而且亦不跣手,手感算是不錯。至於配色方面,今代設有黑色、銀白色及綠色機身,綠色與上代差不多,依然十分漂亮,而銀白色就採用較像杏色的設計,而且今代與上代外觀設計最大不同,就是鏡頭的金屬片不再採用單一黑色設計,而是改為與機身顏色匹配,像筆者手上的銀白色機身,就採用銀色的相機金屬片,令機身設計風格更統一,更加漂亮。

    ▲機身設計方面,Xperia 1 VI 依然沿用上代的簡約風格,機背的玻璃加入了觸感紋理,手感十分不錯,而且不跣手。

    ▲不過今代與上代在外觀設計上最大不同,就是鏡頭金屬片終於改為與機身相同顏色,看起來設計更統一之餘亦更美觀。

    ▲機邊依然加入了直線紋理。

    ▲機身右側依然配備了內建指紋辨識器的開關鍵以及音量鍵。

    ▲機底依然設有 USB-C 插槽及 SIM 卡槽。

    ▲介面方面,大致風格也與過往的 Xperia 手機差不多。

    ▲主介面仍設有列表視圖,從熒幕右側拉出就可快速開關或使用指定功能。

    熒幕 4K 不再 + 更光 + 仍有黑邊

    至於熒幕方面,前文都有提及,今代 Xperia 1 VI 的熒幕依然維持在 6.5 吋大細,不過其他配置就有大變:不但長闊比由 21:9 變為 19.5:9,1 仔一直引以為傲的「手機唯一」4K 熒幕,今代也降級至只有 FHD+ 的 2340 x 1080,可見又一個 1 仔「核心 DNA」被取走。當然,與 21:9 長闊比一樣,Sony 同樣是努力了數年也未能令 4K 熒幕提升至主流趨勢,而且眾所周知手機如此細的熒幕上,FHD 與 4K 的分別其實也很難肉眼看得到,所以既然優勢不明顯,被取代也是遲早的事,筆者亦覺得可以理解,不過「標誌」功能被移除,心裡總是有點不太好受……

    ▲Xperia 1 VI 依然內建了 6.5 吋 OLED 熒幕,而且仍然採用幼邊框設計。

    ▲不過今代不再內建 4K 熒幕,解像度只支援至 FHD+ 2340 x 1080,比較可惜。不過更新率依然支援 1 – 120Hz。

    ▲所以熒幕仍然十分流暢,快速翻頁仍可看到細字。

    雖然如此,但 Xperia 1 VI 的 OLED 熒幕顯示質素依然十分理想,無論是瀏覽文字還是影片效果都十分好,可視角度亦高,而且它亦支援最高 120Hz 更新率,所以顯示內容亦十分流暢。此外,今代 Xperia 1 VI 的熒幕加入了 Sunlight Vision 功能,比上代更光亮,官方表示它比過往型號亮度提升了 1.5 倍,令用家在強光環境下都可以清晰看到熒幕上顯示的內容,並會透過 AI 作智能影像處理,實時分析畫格及環境亮度以免過度曝光。而筆者亦試過在日光直射熒幕下欣賞影片,確實見到效果十分理想,這一點是值得一讚的。當然,值得一提的是,改為 19.5:9 長闊比的 Xperia 1 VI,在欣賞影片時,確實相比過往採用 21:9 長闊比熒幕的 1 仔,左右的黑邊更幼,但其實只是幼了一點點,尤其是欣賞主流 16:9 影片時,黑邊就會更明顯,所以某程度上,更改長闊比令黑邊更幼的情況是沒有太大改善的。

    ▲雖然熒幕長闊比不同了,但 Xperia 1 VI 依然設有原創模式,另外亦支援實時 HDR 功能,會因應觀賞環境而改善畫質。另外,如果使用標準模式,更可使用影片影像增強功能,令影片更清晰、銳利及色水更自然。

    ▲至於畫質方面,瀏覽文字依然清晰銳利,欣賞影片色水亦確實仍是自然向,表現理想。

    ▲可視角度亦依然很高。

    ▲可能有讀者會問:21:9 長闊比改為 19.5:9,加上 4K 降格為 FHD+,究竟 Xperia 1 VI 的瀏覽範圍及顯示質素與上代相比有沒有差了很多?筆者就拿來 Xperia 1 V(左)與 1 VI(右)比較,大家可以見到畢竟手機熒幕只有 6.5 吋,相比電視細得多,所以即使降至 FHD+ 解像度,其實顯示影像依然十分清晰。不過長闊比更改了,從上圖就可以見到 Xperia 1 VI 確實會睇少了一兩行。

    ▲另外,瀏覽 16:9 影片時,採用 19.5:9 長闊比的 Xperia 1 VI(下),左右黑邊相比 Xperia 1 V(上)確實較幼,不過也只是幼一點,黑邊的粗度仍然是十分明顯。

    ▲至於瀏覽 21:9 長闊比影片時,Xperia 1 VI 的黑邊又會否很礙眼呢?從上圖大家就可以見到,無疑 Xperia 1 VI(下)左右確實是出現黑邊,不過也是算幼,而且大致上與機頂、底的黑色部分混為一體,所以即使有黑邊也不會太覺眼。

    相機介面大改適應需時

    相機方面,一向也是 1 仔其中一個重點功能,去到今代 Xperia 1 VI 亦不例外。今代 Sony 依然採用 3 主鏡設計,與上代一樣,仍然配備了 4,800 萬有效像素 24mm 焦段主攝鏡及 1,200 萬像素超廣角鏡,而潛望式遠攝鏡方面,今代焦段就增遠至 170mm,令光學變焦焦段達到 85mm 至 170mm,比上代 85mm 至 125mm 長得多,亦更方便用家拍攝遠物。此外,三個主鏡頭依然配備了蔡司 T* 鍍膜。至於前鏡方面,就依然支援最高 1,200 萬像素。

    ▲Sony Xperia 1 VI 依然維持 3 主鏡設計,除了上代已配備的 4,800 萬有效像素 24mm 焦段主攝鏡及 1,200 萬像素超廣角鏡外,今代的潛望式遠攝鏡,焦段由上代 85mm – 125mm 增至今代 85mm 至 170mm,更方便用家拍攝遠物。另外,三個鏡頭依然配備了蔡司 T* 鍍膜。

    ▲大家可以見到,在相機介面中,遠攝鏡焦段改為 3.5x 至 7.1x,亦即是 85mm 至 170mm,比上代最多只去到 125mm,光學變焦可以 zoom 得更遠。

    ▲不過新機仍可以在 3.5x 至 7.1x 之間進行縮放,只需要點按兩下 3.5x / 85mm 或 7.1x / 170mm,再在兩者中間拉動就可以了。

    ▲而遠攝鏡最遠可縮放至 21.3x / 510mm,不過去到這個位已屬於數碼變焦了。

    ▲前鏡方面就採用開孔式設計,與上代一樣設於熒幕頂部中間較近左方的位置,像素為 1,200 萬。

    不過這些也不是今代 1 仔的重要改變,最大改變其實是介面:上代 1 仔 Sony 將拍照功能交給 Photo Pro、拍片功能交給 Video Pro、而拍攝專業影片就交給 Cinema Pro。今代 1 仔,就將三者合為一,合稱為統一的「相機」APP,而三者的功能,就分別交給相機 APP 內的各種模式進行。老實說,這種改法可說是迎合大眾,尤其是以往未用過 Sony 1 仔用家的使用習慣,畢竟這種設計與其他旗艦手機的相機介面分別不大,亦可見 Sony 沿用了數代的「類 Alpha」相機式介面,去到今代某程度上已經「壽終正寢」。所以,如果以往未用過 1 仔的用家,這種介面確實較為容易上手;但對於 1 仔以往的「忠誠」用家,這種大變的使用介面令相機使用上需要較長時間適應,確實是「有辣有唔辣」。而且,不再沿用「類 Alpha」相機式介面亦令手機進一步「去 Sony 化」,同樣是有點可惜。

    ▲今代相機最主要是介面大改:上代 Xperia 1 V 仍像上面 3 張擷圖般:拍照交給 Photo Pro 負責、拍片交給 Video Pro 負責、而拍攝專業影片就交給 Cinema Pro 負責。

    ▲去到今代 Xperia 1 VI,大家可以見到右下角只剩下相機 APP 一個入口。

    ▲而上代 Photo Pro、Video Pro 及 Cinema Pro 的功能,就全部交給相機 APP 中不同功能負責。這種設計好處是不用頻繁轉換使用的程式,一個 APP 可以滿足影相、拍片等需要,但缺點是用慣以往介面的需要時間適應,而且有些功能不像以往獨立 APP 內般放在當眼處,而是要進入每個目錄中慢慢搜尋,要上手需時。

    ▲另外,上代 Xperia 1 V 的相機介面,如果轉用 PSM 模式而非 Basic,仍採用 Sony 的「類 Alpha」介面,對於本身有使用 Sony Alpha 相機的用家確實份外親切亦易上手。

    ▲去到今代 Xperia 1 VI,除了程式「3 合 1」外,介面亦改得更像坊間其他品牌的旗艦手機,那種「去 Sony 化」設計十分明顯。

    ▲現在只有進入相機目錄,才會找到一絲 Sony 相機風格的痕跡。

    夜攝表現只屬一般

    至於成像質素方面,今代 Xperia 1 VI 又有沒有進步呢?尤其是遠攝鏡加長了焦段,對拍攝遠物又有沒有實質幫助?筆者就在不同亮度、不同場合試盡 Xperia 1 VI 3 個主鏡頭的表現,筆者覺得在日間或夠光的環境下,Xperia 1 VI 的表現基本上與上代差不多,也是令人滿意的,尤其是影像清晰的同時,呈現的顏色亦算自然,整體效果十分不錯。而且今代加入了全身追蹤功能,本身相機主攝鏡已設有 399 個自動對焦點,再透過新增的身體姿勢估算技術,即使人臉被物件遮檔辨識不到人臉或眼球,但仍可透過此技術識別身體及頭部位置,甚至進行全身追蹤,待見回人臉時才會回復眼球或人臉對焦。這種設計,令追焦拍攝更加準確。此外,遠攝鏡拍攝出來的效果亦與上代一樣出色,甚至去到最遠 510mm 焦段,拍出來的效果亦十分理想,確實有驚喜。不過去到較低光的環境甚至夜間進行夜攝,成像就只屬一般,甚至有些情況下筆者覺得比起上代更遜色少許。整體來說,Xperia 1 VI 雖然搭配了更長焦段的遠攝鏡,不過整體成像質素未見有十分明顯的提升,可說只達到中上水平。

    Xperia 1 V(第一張)vs Xperia 1 VI(第二張)同焦段比對

    1. 日間室外一

    ▲16mm 超廣角

    ▲24mm 主攝鏡

    ▲48mm 主攝鏡 2x

    ▲85mm 長焦鏡 3.5x

    ▲125mm 長焦鏡 5.2x

    ▲170mm 長焦鏡 7.1x

    ▲240mm 長焦鏡 10x

    ▲375mm 長焦鏡 15.6x

    ▲Xperia 1 VI 510mm 長焦鏡 21.3x

    2. 日間室外二

    ▲16mm 超廣角

    ▲24mm 主攝鏡

    ▲48mm 主攝鏡 2x

    ▲85mm 長焦鏡 3.5x

    ▲125mm 長焦鏡 5.2x

    ▲170mm 長焦鏡 7.1x

    ▲240mm 長焦鏡 10x

    ▲375mm 長焦鏡 15.6x

    ▲Xperia 1 VI 510mm 長焦鏡 21.3x

    小結:長焦鏡日攝有驚喜

    從上面筆者以上代 Xperia 1 V 與新機 Xperia 1 VI 的對比相片可見,兩代 1 仔在日攝夠光情況下表現是差不多的,不過如果去到長焦鏡,新機確實有所提升,即使去到 375mm 甚至 Xperia 1 V 去不到的 510mm 數碼變焦,拍攝效果依然算十分清晰,而且新機長焦鏡可以吸取更多光線到鏡頭內,令成像相比更光亮,確實有驚喜。至於色水方面,新機依然維持與上代差不多的自然風格,效果理想。

    3. 光差大室內一

    ▲16mm 超廣角

    ▲24mm 主攝鏡

    ▲85mm 長焦鏡 3.5x

    4. 光差大室內二

    ▲16mm 超廣角

    ▲24mm 主攝鏡

    ▲85mm 長焦鏡 3.5x

    小結:Xperia 1 VI 表現不及上代

    至於去到低光或光差環境較大的室內拍攝,新機就看到與上代的分別了。同樣有點令筆者驚訝的是,新機雖然擁有更高的進光量,但測光方面似乎有待改善,在光差大的環境下拍出來的相片,有時會出現過度曝光情況。而且新機雖然暗位可以拍出更多細節,但雜訊抑制表現亦較上代差,暗位放大後仍可見較明顯的噪點。所以在低光拍攝方面,Xperia 1 VI 反而有點不及上代 Xperia 1 V。

    5. 其他對比照

    ▲Xperia 1 V(第一張)vs Xperia 1 VI(第二張)。

    ▲Xperia 1 V(第一張)vs Xperia 1 VI(第二張)。

    6. 散景拍攝

    ▲另外散景(即淺景深)拍攝方面,上代只有一個散景按鍵,不但只能使用主攝(24mm / 1x)或長焦鏡(85mm / 3.5x 或 125mm / 5.2x)拍攝,而且介面亦相對較難使用。

    ▲去到今代 Xperia 1 VI,Sony 就將散景拍攝模式獨立出來,設有背景模糊模式,而且可選焦段亦多了 48mm 主攝鏡 2x,令拍攝上更具彈性。

    ▲24mm 主攝鏡

    ▲Xperia 1 VI 48mm 主攝鏡

    ▲85mm 長焦鏡 3.5x

    ▲Xperia 1 VI 170mm 長焦鏡 7.1x

    小結:淺景深效果更似相機

    從上面的試相大家可以見到,無論是使用主攝鏡還是長焦鏡,新機 Xperia 1 VI 在拍攝淺景深相片時,效果也比上代好得多,不但前景更清晰及更光亮,背景虛化效果亦十分自然,更有使用相機配合大光圈鏡頭拍攝的效果,整體表現也比上代更理想,值得一讚。


    相關文章:
  • 【評測】Sony Xperia 1 VI 外形 手感 屏幕 相機 介面快速評測 + 開賣詳情公佈
  • Sony Xperia 1 VI 正式發佈 改熒幕比例用上85~170mm長焦鏡

  • 遠攝鏡影微距有辣有唔辣

    另外,今代 Xperia 1 VI 的遠攝鏡除了可以用來拍攝遠物外,另一個新增功能就是加入了長焦超近拍攝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容許用家使用遠攝鏡作微距拍攝。在開啟此功能後,用家可以使用介乎 120mm 至 360mm 焦段進行微距拍攝,相比使用主攝鏡 1x 並將手機拉近被攝物件進行拍攝,以遠攝鏡拍攝微距相片可以影得更近,同時亦可避免手影破壞相片氛圍,概念確實是十分好,而且筆者試過拍出來的效果亦十分理想,清晰度高之餘亦頗有 mood,十分不俗。不過此功能同樣是「有辣有唔辣」,辣在它只是支援手動對焦,雖然用家可以開啟峰值進行輔助對焦(拉至被攝物像呈現黃邊代表對焦準確),但要慢慢拉前拉後手動對準焦點,肯定沒有自動對焦那麼方便,對於視力不良的用家,更加有可能出現難以準確對焦的情況。當然,對於需要自動對焦拍攝微距的用家,仍然可以選回以主攝鏡進行微距拍攝,但一來影不到那麼近,二來有可能會有前文提及的手影問題。所以這項新功能,真的有點「雞肋」。

    ▲上一代的 Xperia 1 V,基本上是沒有預設的微距模式。而去到今代 Xperia 1 VI,大家可以見到使用主攝鏡拍攝時,當移近被攝物件去到一定距離,上方就會出現一個花花圖示,就代表可以進行微距拍攝了。

    ▲以上兩張相片,左方是使用 Xperia 1 V 的 3.5x 長焦鏡拍攝,右方就使用了主攝鏡 1x 的微距模式拍攝,大家可以見到出來的效果兩者也差不多,同樣是不能去到很接近物件拍攝,當然兩者效果都算不錯,但不算震撼。

    ▲如果想拍到真正超近距離的微距相片,Xperia 1 VI 就加入了全新的「長焦超近拍攝」模式,利用長焦鏡進行微距拍攝。

    ▲當開啟後,就可以使用長焦鏡作超近距離拍攝,不過要留意的是此模式是不設自動對焦的,需要手動透過調校棒向左右拉進行對焦,如果擔心睇得不夠清楚,可以點選「峰值開啟」,此時當拉到準確對焦位,被攝物件邊位就會出現極幼的黃邊,這就代表對焦準確了。

    ▲相比使用主攝鏡拍攝微距相片,或者上代 Xperia 1 V 以長焦鏡模擬拍攝微距相片,今代的「長焦超近拍攝」模式拍出來的微距相片效果確實震撼得多,而且相片亦夠清晰,顏色亦自然向,表現不錯。不過還是那一句:沒有自動對焦始終較難使用,所以此功能確實有點「雞肋」感。

    終於可以用盡像素拍高解像相片

    另外,不少具備高像素主攝鏡的手機,其實都設有高像素模式,容許用家用盡高像素拍攝相片,但上代的主攝鏡雖然提升了像素,但卻未設這項功能,確實有點浪費。今代 Sony 似乎終於聽從民意,在相機中加入 48MP 高像素模式,令用家終於可以用盡主攝鏡的 4,800 萬有效像素拍攝相片,這可說是一大德政。不過與其他手機一樣,出來的效果其實要放大才會見到分別,一般情況下與一般模式拍攝出來的效果是差不多的。不過有此功能,總歸比沒有要好吧?

    ▲上代 Xperia 1 V 雖然已將主攝鏡的有效像素提升至 4,800 萬,但卻未有如其他旗艦手機般設有高像素模式,方便用家用盡像素拍攝高解像度相片。去到今代,這個 48MP 高像素度模式終於有提供了。

    小結:放大成像確更清晰

    從上面以一般模式及 48MP 模式拍攝的相片比對可見,以 48MP 模式拍攝的相片,當放大相片後成像確實見到比一般模式清晰得多,不過也只是放大後才會發現,不放大情況下兩者其實看起來效果差不多。不過,有這個可以用盡有效像素拍攝的功能,總比沒有要好吧?

    其餘 Sony 應有功能都有

    至於其餘功能方面,新一代的 Xperia 1 VI 未見有太大驚喜,不過以往都有的功能,在新機上都仍然設有,例如:IP68 防水防塵、獨立快門鍵、支援 Hi-Res Audio、Hi-Res Audio Wireless 及 LDAC 標準、支援 DSEE Ultimate 人工智能提升音質技術、內建 3.5mm 耳機插孔等,在 Xperia 1 VI 上依然具備,令大家在使用新機時,仍能享受有線或無線的高質影音享受。

    ▲至於其他 Sony 1 仔應該有的功能及設計,Xperia 1 VI 總算都有提供,大家可以見到實體快門鍵依然存在。

    ▲3.5mm 耳機插孔同樣仍有提供。

    ▲而上代加入的 Music Pro 及上圖這個用來簡單剪片的影片製作器,今代依然有預載,可以正常使用。

    旗艦級效能電量夠長氣

    最後硬件配置方面,Sony Xperia 1 VI 內建了最新的 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3 處理器、Adreno 750 圖像處理晶片、12GB RAM 及 256GB / 512GB 內存,整體配置與其他品牌的旗艦手機相比不算十分突出,但也達旗艦級水平,配合首度在 Xperia 1 系列採用的均熱板散熱器及石墨片的散熱系統,整體表現都十分不錯,無論是上網、睇戲煲劇、聽歌甚至打機都有十分不錯的表現,同時機身亦不會積聚太多熱力影響使用體驗或系統穩定性。另外,它亦支援香港的 5G 網絡,基本上作生活上主力機使用亦沒有大問題。比較失望的是它只支援至 Wi-Fi 6E 制式,雖然對大部分用家而言都算夠用,但今時今日未能支援最新的 Wi-Fi 7 制式,始終是有點落後。不過電量方面,Xperia 1 VI 內建了 5,000mAh 容量電池,配合不俗的省電效果,筆者試過一般使用情況下要用上一天以上基本上問題不大,而且它亦支援有線及無線充電,充電上亦算方便,但它的快充「伙數」只是一般水平,雖然是能有效延長電池壽命,但充電時間卻會比其他品牌長一點點。不過如果大家是「過夜差」的話,其實影響亦不算太大。

    ▲硬件配置方面,Sony Xperia 1 VI 依然採用了旗艦級等級,包括: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3 處理器、Adreno 750 圖像處理晶片、12GB RAM、256GB / 512GB 內存及預載了 Android 14 作業系統。

    測試硬件 測試軟件 細項 得分
    CPU Geekbench 5 單核運算 1605
    多核運算 5729
    Geekbench 6 單核運算 2131
    多核運算 6515
    GPU 3DMark Wild Life Maxed Out!
    Wild Life Extreme 4292
    Solar Bay 6653
    儲存空間 A1 SD Bench 讀取 1558.4MB/s
    寫入 717.98MB/s
    整體系統效能 PCMark for Android 工作 3.0 16592
    安兔兔評測 Nil 1583428
    Geekbench 5 OpenCL 13783
    Geekbench 5 Vulkan 15879
    Geekbench 6 OpenCL 13955
    Geekbench 6 OpenCL 16135

    ▲至於效能表現方面,筆者試過用不同效能測試軟件測試 Xperia 1 VI 的水平,結果見到雖然未至於去到最高水平,但得分也已屬旗艦級。而實際生活使用上,無論是一般上網、睇戲甚至打機都十分流暢,整體表現確實有旗艦級的體驗,作為主力機使用亦無問題。

    ▲另外,筆者亦嘗試在進行圖像壓力測試前後,以 CPU-Z 瀏覽機內硬件的溫度,大家可以 Xperia 1 VI 以高效運作一段時間後,也只是由 40 度左右提升至 55  度左右,不算十分誇張,而實際摸上手機身亦不覺熱,只是出現微溫情況,可見新機的散熱表現算是理想。

    ▲網絡方面,Xperia 1 VI 依然支援實體雙卡雙待設計。

    ▲而且仍然支援香港 5G 網絡,筆者在沙田放入 1010 的 5G SIM 卡並以 Speedtest 測速,結果下載及上載速度分別錄得 114Mbps 及 33.2Mbps,算是合格水平。

    ▲至於電量方面,Xperia 1 VI 內建了 5,000mAh 容量電池,官方聲稱可以用足兩日,筆者實際試用時亦體驗過,去到兩日其實有點「盡」,但要用上一日以上基本上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對於擔心不夠電用的用家,一日一充仍然是可以。此外,它不但仍支援無線充電功能,亦仍支援透過無線充電將手機電量分享給其他裝置使用。


    相關文章:
  • 【評測】Sony Xperia 1 VI 外形 手感 屏幕 相機 介面快速評測 + 開賣詳情公佈
  • Sony Xperia 1 VI 正式發佈 改熒幕比例用上85~170mm長焦鏡

  • 總結:極度考驗支持者「忠誠度」之作

    總括來說,Sony 今次推出的 Xperia 1 VI,確實由外表、手感、功能各方面都作出不少改變。當然,理論上有變總比沒變好,至少有點新意,但它改變的不少項目也是將本來 1 仔的「DNA」核心特色作出一定程度的降級。當然,在使用體驗上,其實 Xperia 1 VI 仍是屬於中上水平的,但缺少了 1 仔 DNA 的 Xperia 1 VI,無疑令它失去了獨特性。在競爭十分激烈的旗艦手機市場中,究竟 Xperia 1 VI 能否獲得更多新支持者的同時,又可穩住「基本盤(即本身的 Sony 支持者)」的歡心?這真的十分考驗 Sony 支持者對品牌的忠誠度有多高了。但仍然是那一句:撇除與舊作的分別,Sony Xperia 1 VI 依然是一部好機來,整體表現仍然十分不錯,只是定價仍然是貴了一點點而已……


    相關文章:
  • 【評測】Sony Xperia 1 VI 外形 手感 屏幕 相機 介面快速評測 + 開賣詳情公佈
  • Sony Xperia 1 VI 正式發佈 改熒幕比例用上85~170mm長焦鏡

  • Published by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