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

【評測】POCO F7 Ultra 深入評測 打機表現佳 + 機身長保冷靜 + 相機表現中上 + 極抵玩定價

Published by
Edward

不足一星期前,POCO 才在新加坡發佈了史上最平的真旗艦手機,亦是 POCO 旗下首部 Ultra 手機 POCO F7 Ultra,今日此機就正式在香港發售。究竟這部 POCO F7 Ultra 是否只是「得個平字」?還是各方面表面都可以對得住「Ultra」這個型號名?就讓已試玩了一段時間的 Edward 為大家分享一下詳細用後感吧。

POCO F7 Ultra 開箱直擊

在為大家分享 POCO F7 Ultra 的詳細使用體驗前,先讓 Edward 為大家帶來它的開箱直擊吧。

▲這就是 POCO 最新推出,亦是 POCO 旗下首部 Ultra 系列機款:POCO F7 Ultra。

▲既然說得是 Ultra 機款,配置自然是比 Pro 系列更強,而筆者測試的就是高階機款,內建了 16GB RAM + 512GB ROM,以及預載了小米自家的 HyperOS 2.0 作業系統。

▲打開包裝盒後,就會見到一個黃色紙盒,內藏了手機保護套、說明書及 SIM 卡槽針。

▲再下一層就會見到 POCO F7 Ultra 的真身了。

▲而底層就會見到附送的 120W 電壓充電火牛及 USB-A to USB-C 數據電源線。

▲開箱至此結束,之後長按開關鍵就可以啟動電源,開機後就可以進行初始設定了。

機身設計具時尚感

先說機身設計吧,今次 POCO 發佈的 F7 Ultra,機身設計上頗為特別,它設有兩種顏色機款,最特別的肯定是 POCO 一向主打的鮮黃色設計,但筆者覺得相對而言,黑色機身似乎顯示更加特別。雖然黃、黑兩隻機款的機背均採用了二段式設計,但黃色機款兩段色分野不算明顯,反而黑色機身除了下半採用閃粉黑,鏡頭上半採用鏡面黑外,就連材質也明顯看到不同:閃粉黑部分採用十分重的金屬塗層物料,而鏡面黑部分就採用傳統強化玻璃物料,這令二段式機身設計更出更強烈,十分具時尚感,與 POCO 一貫的設計風格十分吻合。

▲今次 POCO 推出的 F7 Ultra,依然設有經典的黃色機身,亦設有較平實但有雙色設計的黑色機身。

▲雖然黃色機身較搶眼,但筆者較喜歡黑色機款,原因是雖然兩隻顏色均採用二段式設計,但黃色機身的二段式分野不算明顯,而黑色機身方面,下截不但金屬感較強,黑色機身亦加入了閃粉設計,看上去更加時尚有型。

▲而上半截方面,黑色機身的鏡頭更加入了金圈設計,反而黃色機身設計上就較為平庸,所以設計上筆者覺得黑機更加有型。

▲機身設計方面,機面熒幕採用平面設計,而機背四邊就依然保留微弧形風格,這令握機在手時手感更理想。

▲而機邊就採用了金屬物料製造,採用較平整的設計,與現時主流旗艦手機設計風格相似。

▲機身按鍵全部集中在機身右側,設有開關鍵及音量鍵。

▲而機底就設有內置喇叭、USB-C 插槽及 SIM 卡槽。

▲介面方面,POCO F7 Ultra 依然採用了小米手機最新採用的 HyperOS 2.0 作業系統。

▲因此 POCO F7 Ultra 在介面設計上與其他小米手機相比分別不大。


相關文章:
  • 【評測】POCO F7 Pro 深入評測 定價抵玩準旗艦 + 打機表現依然出色
  • 【評測】POCO X7 Pro Ironman 限量版開箱評測 設計具誠意 + 效能表現勝預期 + 相機成像不俗
  • 【報價】POCO 平價機再現身 M7 Pro 5G 香港發佈 + 千元左右有交易

  • 單手操控手感不俗

    另外雖然機身中框採用了金屬物料製造,但機背邊位依然加入四弧邊設計,這令機身雖然重量達到 212g,但單手握機操控手感依然十分舒服,而且整部手機重量分佈十分均衡,所以拿在手上也不覺重,長時間打機手感亦十分爽。

    ▲前文亦有提及過,F7 Ultra 的機背仍然保留了微弧形設計,所以長時間單手握機操控依然十分舒服。

    ▲熒幕不算十分闊身,單手握機操控或打字都算舒服。

    ▲而重量方面,筆者以電子磅量度過,只是 212g 重,以大熒幕手機來說不算很重。

    ▲F7 Ultra 支援熒幕下指紋解鎖技術,而且是超聲波指紋解鎖,筆者測試過靈敏度及準確度均十分高。

    ▲另外,POCO F7 Ultra 亦支援 Google 的 Gemini 平台,亦內建其他小米自家的 AI 功能。

    ▲它亦支援小米自家的互聯互通功能,換言之配合小米平板,亦可以在平板上操控 POCO F7 Ultra 手機。

    真旗艦配置效能表現出色

    POCO 是現時市場上「買少見少」主打打機性能的電競品牌,而今次推出的 F7 Ultra,效能自然是主打項目。過往的 Pro 機款雖然採用的仍是旗艦級數的硬件,但一般為了降低成本也會採用上一代配置;但去到今代的 F7 Ultra,卻是採用了最新的旗艦硬件配置,包括: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八核心處理器、Adreno 830 圖像處理晶片、16GB LPDDR5X RAM、512GB UFS 4.1 內存及建基於 Android 15 的小米自家 HyperOS 2.0 作業系統,而且採用這個規格,定價卻是 5K 有找!完全是癲覆了筆者對旗艦手機定價的概念。至於表現方面,筆者使用了多個效能測試軟件測試 POCO F7 Ultra 的硬件性能,每一項都獲得十分不錯的得分,由此可見雖然 F7 Ultra 賣得平,但卻沒有偷工減料,整體表現與定價比它貴兩千幾三千元的其他品牌旗艦機相比,實在沒有任何分別。

    ▲POCO F7 Ultra 內建了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八核心處理器、Adreno 830 圖像處理晶片、16GB LPDDR5X RAM、512GB UFS 4.1 內存及預載了建基於 Android 15 的 HyperOS 2.0 作業系統,屬於最新的旗艦級硬件配置。

    測試軟件 細項 得分 (均衡模式) 得分 (狂暴模式)
    Geekbench 5 單核運算 2050 2111
    多核運算 7119 7378
    Geekbench 6 單核運算 1458 2879
    多核運算 5934 8751
    3DMark Wild Life Maxed Out! Maxed Out!
    Wild Life Extreme 6136 5489
    Solar Bay 9998 9421
    Steel Nomad Light 2160 2042
    A1 SD Bench 讀取 1615.07MB/s 1991.74MB/s
    寫入 818.37MB/s 864MB/s
    PCMark for Android 工作 3.0 17335 19898
    安兔兔評測 Nil 2546405 2644714
    Geekbench 5 OpenCL 17612 18593
    Geekbench 5 Vulkan 21239 21541
    Geekbench 6 OpenCL 14895 16999
    Geekbench 6 OpenCL 20049 22997

    ▲為了測試 POCO F7 Ultra 的表現,筆者以不同效能測試軟件測試它在各方面的表現,結果每一項的得分也有十分理想的結果,證明 F7 Ultra 的表現確實達到最新旗艦機級數。

    ▲這個硬件配置,除了效能測試軟件獲得十分理想的分數外,真正用來打機,即使玩《原神》開至最高畫質依然十分流暢。

    ▲網絡方面,POCO F7 Ultra 亦支援實體雙卡雙待功能。

    ▲當然亦支援香港的 5G 網絡。

    ▲筆者在九龍塘放入 1o1o 的 5G SIM 卡並以 Speedtest APP 測試網速,結果下載及上載速度分別錄得 462Mbps 及 122Mbps,表現十分理想。

    ▲至於 Wi-Fi 方面,雖然 POCO F7 Ultra 支援最新的 Wi-Fi 7 網絡,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它是不支援 6G 頻段的。

    散熱表現極出色打機一小時機身只微溫

    作為打機性能為主的機款,相信大家肯定最關心它的散熱表現。今次的 POCO F7 Ultra,官方表示內建了 LiquidCool 4.0 技術,它採用了立體雙通道 IceLoop 散熱系統及大達 5400mm² 超大導熱管,令硬件在高效運作時可比一般情況進一步下降多 3 度。筆者就嘗試以最高畫質及高幀率(60fps)設定下玩了《原神》足足一個小時,並看看打機前後機身各部分的溫度對比,結果見到在未打機前,機面熒幕及機背平均溫度分別為 22.8 度及 22.7 度,而經過一小時打機後,機面熒幕及機背平均溫度也只是分別上升至 34.2 度及 31.6 度,雖然升幅也算多,但以如此高畫質設定玩了達一小時《原神》,也只是去到這個溫度,而摸上機身也只是極微的溫暖效果,由此證明 POCO F7 Ultra 的散熱表現確實十分出色,值得一讚。

    ▲官方表示,POCO F7 Ultra 內建了 LiquidCool 4.0 散熱技術,當中採用了立體雙通道 IceLoop 散熱系統及大達 5400mm² 超大導熱管,令硬件在高效運作時可比一般情況進一步下降多 3 度,散熱效率可提升 3 倍。

    ▲為了實試 F7 Ultra 的散熱表現,筆者就以最高畫質玩了《原神》一小時,看看打機前後機身溫度表現如何。

    ▲在開始打機前,機面熒幕平均溫度為 22.8 度。

    ▲而機背的平均溫度則為 22.7 度。

    ▲當玩了《原神》一小時後,機面熒幕溫度平均上升至 34.2 度。

    ▲而機背平均溫度就升至 31.6 度,可見溫度升幅雖然都大,但只是因為未打機前機身真的十分涼快,即使長時間打機後,散熱系統仍能有效將熱力帶走,令機身摸起來只是微微暖而已,完全不覺辣手,由此可見散熱系統表現十分理想。

    狂暴模式令遊戲長保暢順 + 享超高清畫質

    除了散熱系統外,POCO F7 Ultra 亦加入了全新的 WildBoost Optimization 4.0(狂暴模式 4.0)技術,簡單來說它是一個強化遊戲各方面表現的技術,配合 F7 Ultra 獨有的 VisionBoost D7 獨顯晶片,可為用家提供數項效能提升功能:首先是超級解像度功能及畫面風格,前者可令遊戲畫質獲得進一步提升,而後者就可讓用家在遊戲中開啟 HDR 效果,令畫面對比度表現更理想。筆者就以《原神》測試過,在開啟「超級解像度」功能及將畫面風格設定為「遊戲 HDR」後,出來的畫質確實有十分理想的提升,效果十分不錯。此外,它亦設有「智能插幀」功能,簡單來說就是透過插幀技術提升打機時的幀率,令遊戲玩起來更加流暢。筆者就試過玩《原神》時,在設定中將幀率設定為最高 60fps,本身在這設定時打機上已是頗為流暢,當筆者再在 Game Turbo 模式中開啟「狂暴模式」兼開啟了「智能插幀」功能後,筆者發現在一小時打機過程度,遊戲幀率甚至提升至 120fps,甚至在大部分時間都維持在這個高幀率水平,而實際遊玩的體驗,筆者亦感受到流暢度確實比未開「智能插幀」功能時更加理想。由此可見如果玩像《原神》這類 ARPG 遊戲,或者玩格鬥類或競技類遊戲,開啟這項功能確實可令打機上體驗更加理想,值得大家一試。

    ▲POCO F7 Ultra 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內建了「狂暴模式 4.0」,加入了不少令打機體驗大幅提升的功能。

    ▲「狂暴模式 4.0」要配合 F7 Ultra 獨享的自家 VisionBoost D7 獨顯晶片,才可以提供多項全新的畫質及效能提升功能。

    ▲首先它支援 AI 效能調校功能,基本上用家可以按需要逐個遊戲設定使用不同的 GPU 設定,具備一定省電效能之餘,又可以保證玩部分對效能需求較大的遊戲時,可以有較流暢的體驗。當然,用家亦可以透過「自訂」自行設定不同參數。

    ▲其次就是在 Game Turbo 介面中,用家可以開啟「超級解像度」功能,令畫面看起來更細緻。

    ▲另外如果遊戲支援,加上 F7 Ultra 內建的 VisionBoost D7 獨顯晶片,用家可以將畫面風格設定為「遊戲 HDR」,令畫面對比度可以有效提升,視覺感觀更良好。

    ▲以上兩張擷圖,就是分別沒有開啟超級解像度(第一張)及開啟了(第二張)的效果,大家放大擷圖就可以見到開啟了超級解像度功能後,畫面真的肉眼也看到細緻了,效果十分理想。

    ▲當然,狂暴模式 4.0 最特別亦最實用的功能,肯定是它的智能插幀功能。大家可以見到在未開啟前,筆者已將《原神》畫質設定為最高,幀率亦設定至最高的 60fps。而此時如果開啟一般「遊戲模式」,遊戲本身已長期維持在 50fps 至 60fps 之間運作。

    ▲而開啟了「狂暴模式」及「智能插幀」功能後,大家可以見到遊戲幀率可以提升至 120fps,而且維持在高水平幀率的時間亦更多,表現亦更穩定,筆者打機時亦感受到開啟此模式後確實表現更穩定更流暢,那種改進真的很有感。


    相關文章:
  • 【評測】POCO F7 Pro 深入評測 定價抵玩準旗艦 + 打機表現依然出色
  • 【評測】POCO X7 Pro Ironman 限量版開箱評測 設計具誠意 + 效能表現勝預期 + 相機成像不俗
  • 【報價】POCO 平價機再現身 M7 Pro 5G 香港發佈 + 千元左右有交易

  • 全焦段拍攝更方便

    除了打機表現外,POCO F7 Ultra 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升級了相機配置:以往的 POCO F 系新機,即使是 Pro 機款也只配置了主攝及超廣角鏡,而且一般只有主攝鏡像素較高。今代難得推出了 Ultra 機款,終於除了主攝鏡及超廣角鏡外,還加入了長焦鏡,令 F7 Ultra 擁有由 15mm 超廣角到 120mm 長焦的齊全焦段。而且三個鏡頭均支援高像素,主攝鏡及長焦鏡均支援 5,000 萬像素,超廣角鏡亦達到 3,200 萬像素,加上前鏡亦有 3,200 萬像素,令大家拍照取景上更具彈性。至於成像方面,大致上如果大家要求不是十分高的話,各鏡頭影出來的相片無論是清晰度還是觀感都算不錯,不過 F7 Ultra 的相機似乎有個問題:各鏡頭的色溫似乎未能同步,有些偏暖色有些卻偏冷色,即使身處同一位置同一光源,超廣角、主攝及長焦拍出來的相片也會呈現不同色溫效果。筆者認為這應該是相機軟件處理相片數據時算式出現問題所致,理論上屬於軟件問題,希望 POCO 官方日後可以釋出韌體更新解決這個問題吧。

    ▲POCO F7 Ultra 最特別之處,就是終於加入長焦鏡,配合本身已有的主攝鏡及超廣角鏡,終於令 POCO 旗艦機的焦段得以涵蓋 15mm 至 120mm,比以往齊全得多。

    ▲從介面可以見到,由 0.6x 超廣角到 1x / 2x 主攝到 2.5x 光學變焦 / 5x 混合變焦長焦,都可以提供不錯的拍攝效果,長焦鏡甚至可提供遠達 60x 數碼變焦,方便拍攝遠物。

    ▲當然,加入了長焦鏡,自然會令鏡頭模組變厚了,這是難以避免的情況。

    ▲除了焦段齊全外,F7 Ultra 3 個主鏡均支援高像素:主攝及長焦均支援 5,000 萬像素,而超廣角亦支援 3,200 萬像素,令大家拍攝取景時更具彈性。

    ▲即使自拍鏡亦支援 3,200 萬像素。

    ▲至於成像方面,筆者在新加坡時先在日間室外陽光普照情況下,分別以超廣角鏡(第一張)、主攝鏡 1x(第二張)、主攝鏡 2x(第三張)、長焦鏡 2.5x 光學變焦(第四張)、長焦鏡 5x 混合無損變焦(第五張)及長焦鏡 60x 數碼變焦(第六張)拍攝具代表性的魚尾獅像,大家可以見到如果單張不比較情況下欣賞,每張相片的成像質素也十分不錯,但當放在一起來看時,大家就會看到三個主鏡的色溫未有同步,導致超廣角鏡似乎偏暖色,主攝鏡就偏冷色,長焦鏡色溫就偏冷色但取兩者之間,令筆者感覺有點奇怪。

    ▲筆者之後再在安德遜橋上向金融區河上,分別以超廣角鏡(第一張)、主攝鏡(第二張)及長焦鏡(第三張)的原始焦段拍攝,大家就更明顯看到三者之間的色溫分別了。

    ▲筆者再在安德遜橋上向 Empress Palace 拍攝,大家可以見到成像是不錯的,只是色溫不同步問題依然比較明顯,大家從白橋顏色的轉變就可以看得出來。

    ▲之後筆者再以相同焦段,在北京八達嶺長城上拍攝,大家可以見到清晰度依然十分不錯,不過依然有色溫不同步問題,但可能光源有別,所以在這裡拍攝那種不同步相比在新加坡沒有那麼明顯。

    ▲至於夜景拍攝方面,筆者以相同焦段,在新加坡的濱海灣花園拍攝,大家可以見到出來的效果算是不錯,不刻意放大相片的話其實成像效果頗令筆者滿意,唯一是放大後會見到暗位及色彩位會有點油畫化情況。

    ▲筆者再以相同焦段(60x 數碼變焦未有拍攝)在北京的什剎海荷花市場拍攝夜景,同樣見到夜景效果算是頗為不錯,雖然放大依然看到少許油畫化情況,但以一部 5 千有找的手機來說,有這個拍攝效果已是十分不錯。

    ▲另外,F7 Ultra 亦設有 24mm、35mm、60mm 及 75mm 四個預設人像拍攝焦段,供用家輕鬆取用。

    ▲以上就是 4 個人像模式焦段各自的效果,筆者覺得表現確實有驚喜。

    ▲至於微距拍攝效果,筆者覺得亦算不錯。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如果在較暗環境下拍攝微距相片,表現會有點遜色,而且會易因手震導致影像不清晰。

    ▲另外,F7 Ultra 亦加入了一些玩相效果,例如上圖左邊就是一般夜景拍攝效果,而右邊就是使用了長曝光模式拍攝的效果,大家可以見到以長曝光加低光夜景,可以拍到更震撼的瀑布效果,十分不錯。

    POCO F7 Ultra 各焦段相集

    超廣角鏡

    主攝鏡

    長焦鏡

    拍片實測

    ▲至於拍片方面,POCO F7 Ultra 支援 1080p60、4K60p 及 8K24p 解析度。

    ▲至於效果方面,筆者在新加坡聖淘沙島的水族館內以 4K60p 畫質拍攝魚類,效果算是十分不錯,清晰度高之餘色彩亦自然。

    ▲之後筆者再在晚上於濱海灣花園拍攝燈光表演,以這個價位的手機,能拍到這個夜景影片效果,筆者覺得已算難得了,而且收音效果亦頗為不俗,整體表現理想。

    熒幕顯示不俗可視角度高

    至於顯示方面,POCO F7 Ultra 內建了 6.67 吋 Flow AMOLED 熒幕,解析度為 3200 x 1440,並支援最高 120Hz 更新率。至於表現方面,大致上與去年 F Pro 系列機款差不多,文字清晰銳利,色彩亦屬自然,整體感覺依然十分不錯,可視角度亦高,無論是用來睇戲還是打機都十分不錯,表現值得一讚。

    ▲顯示方面,POCO F7 Ultra 內建了 6.67 吋 Flow AMOLED 熒幕,亦依然採用超幼邊框設計。

    ▲熒幕解析度為 3200 x 1440,亦支援最高 120Hz 更新率。

    ▲熒幕流暢度十分高,即使快速翻頁仍能清晰看到細字,表現不錯。

    ▲顯示效果方面,瀏覽文字清晰銳利,欣賞影片時色彩亦屬自然,表現十分不錯。

    ▲熒幕的可視角度亦十分高。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就是 F7 Ultra 首次內建了 VisionBoost D7 晶片,可在用家欣賞影片時對影片進行升頻、動態幀率增強及改善 HDR 效果,官方表示可有效增強畫面的清晰度、平滑度及深度,令視覺體驗更立體。不過筆者開啟後睇片,可能由於熒幕本身質素已很不錯,所以感受不太到那種增幅。

    ▲至於音效方面,POCO F7 Ultra 支援 Dolby Atmos 音效,亦支援沉浸聲效果,不過筆者試過用來睇戲,人聲是算清晰的,不過音效的立體感不算太理想,背景特效聲與音樂感覺像黏在一起糾纏不清般,而且音量開得愈大這情況就愈明顯,所以整體來說 F7 Ultra 的內置喇叭表現只是一般。

    耗電量不算高一般情況足夠使用一天

    最後電量方面,POCO F7 Ultra 內建了 5,300mAh 容量電池,官方表示足夠用家在一般日常應用情況下用上一日以上。為了實試是否如此,筆者就在手機電池充滿、熒幕亮度設定為 100%、音量設定為 50%、以及接駁 Wi-Fi 情況下,先以串流模式播放 Netflix 平台上的《哥斯拉 -1.0》電影(片長:120 分鐘);之後再將電池重新充滿,並在相同設定情況下,玩了 60 分鐘最高畫質兼啟動了「狂暴」模式的《原神》遊戲。結果在兩個測試下,前者耗用了 13% 電量,而後者就耗用了 16% 電量。以此推算,POCO F7 Ultra 在電量充滿情況下,預計分別可連續播放 15.4 小時左右串流影片或打 10.4 小時左右高畫質遊戲,這個耗電量雖然比一般旗艦機高一點點,但情況不算嚴重,要用上一天應該亦沒有太大問題。加上它可支援最高 120W 有線快充及 50W 無線快充,即使回電方便速度亦快,所以大家使用時就不用擔心電量問題了。

    ▲電量方面,POCO F7 Ultra 內建了 5,300mAh 容量電池,官方表示已足夠用家在一般情況下使用一日以上。

    ▲為了實試是否如此,筆者就在手機電池充滿、熒幕亮度設定為 100%、音量設定為 50%、以及接駁 Wi-Fi 情況下,先以串流模式播放 Netflix 平台上的《哥斯拉 -1.0》電影(片長:120 分鐘)。

    ▲結果在串流影片播放測試中,耗用了 13% 電量,以此推算,POCO F7 Ultra 在電量充滿情況下,預計可連續播放 15.4 小時左右串流影片。

    ▲而在第二項測試,筆者再將電池重新充滿,並在相同設定情況下,玩了 60 分鐘最高畫質兼啟動了「狂暴」模式的《原神》遊戲。

    ▲結果在打機測試項目中,F7 Ultra 耗用了 16% 電量,以此推算,POCO F7 Ultra 在電量充滿情況下,預計可連續打 10.4 小時左右高畫質遊戲。由這兩項測試可見,POCO F7 Ultra 耗電量是比一般旗艦手機高一點點,令使用時間會相對短一點,但要用上一天問題應該亦不大。

    ▲幸好,POCO F7 Ultra 本身無論是有線還是無線充電均支援快充功能,有線甚至支援極速充電。

    ▲當中有線充電支援最高 120W,無線充電就支援最高 50W,兩者回電速度均十分快,所以即使沒電亦不用擔心。


    相關文章:
  • 【評測】POCO F7 Pro 深入評測 定價抵玩準旗艦 + 打機表現依然出色
  • 【評測】POCO X7 Pro Ironman 限量版開箱評測 設計具誠意 + 效能表現勝預期 + 相機成像不俗
  • 【報價】POCO 平價機再現身 M7 Pro 5G 香港發佈 + 千元左右有交易

  • 總結:超抵玩旗艦機之選

    總括來說,今次 POCO 推出的 F7 Ultra 確實很有驚喜,先不說 5 千有找的定價已經是十分抵玩,還要這個定價可以入手配備最新旗艦硬件配置的手機,以抵玩角度來說確實是無敵。而各功能的表現,尤其是打機方面的表現更加是沒有甚麼可以挑剔之處,唯一是今次最大升級的相機,各鏡頭色溫未能做到同步,不過畢竟只是軟件問題,日後透過韌體更新仍可解決。所以如果大家手頭緊,但又想入手一部頂級旗艦手機,POCO F7 Ultra 確實是近期最抵玩之選。


    相關文章:
  • 【評測】POCO F7 Pro 深入評測 定價抵玩準旗艦 + 打機表現依然出色
  • 【評測】POCO X7 Pro Ironman 限量版開箱評測 設計具誠意 + 效能表現勝預期 + 相機成像不俗
  • 【報價】POCO 平價機再現身 M7 Pro 5G 香港發佈 + 千元左右有交易

  • Published by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