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近日宣佈重大架構轉型,確立由其母體非營利組織永久掌控整體營運方向,並將旗下有限責任公司轉型為公益企業(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簡稱 PBC)。OpenAI 未來將維持其非營利組織架構的永久控制權,不會單純以投資者利益最大化為目標,而是以兼顧股東回報和社會責任的模式推動發展。但 OpenAI 也強調,要實現通用人工智慧(AGI)目標,依然需要龐大資金支撐。
OpenAI 目前仍由成立初期建立的非營利機構全面監督與控制,並於 2019 年起設立的營利子公司也長期隸屬於該非營利架構之下。根據最新發展,這間子公司將改制為公益企業 PBC,這種企業架構需兼顧公司使命與股東利益,並注重社會整體福祉。董事會主席 Bret Taylor 指出,這項決定是與美國特拉華州與加州司法部對話後作出,目標是確保 AGI 發展方向符合公共利益。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在給員工及持份者的信中坦言,當初創立公司時並未擬定清晰商業模式,更無法預測 AI 對醫療、教育和生產力等領域帶來的深遠影響。如今,團隊希望透過 PBC 架構提供更多資源給非營利母體,使其未來能更有力推動健康、教育、科學與公共服務等領域的 AI 技術應用。
Sam Altman 表示,OpenAI 並非一間典型企業,其目標是建構一套能讓人類共同受惠的 AI 系統。他強調,民主化 AI 是公司堅守的方向,未來會進一步開放模型、放寬使用框架限制,讓不同背景的用戶在既定倫理界線內自由探索 AI 的潛能。他期望 AI 能演變成一種新型「工具大腦」,供全球用戶隨時存取、靈活應用。
不過,要讓 AGI 成為普及科技,背後仍需龐大基礎設施和計算資源支援。OpenAI 曾於 2019 年估算,實現 AGI 至少需動用 100 億美元(約港幣 HK$780 億元)以上資金,而未來可能更達萬億美元規模。Sam Altman 坦言,這亦是公司早年改為營利導向架構的初衷,目的在於吸引外部資金進一步推動發展。
早前,Elon Musk 曾因 OpenAI 日益營利化趨勢提出法律訴訟,批評公司背離創辦初衷。對此,Sam Altman 回應指出,Musk 真正意圖是爭取更大個人利益,不應忽視團隊持續努力實現普世科技福祉的初衷。
OpenAI 此次轉型,亦標誌其逐步脫離過去設有獲利上限的複雜資本架構,改為由非營利機構持有具實質股權的新型企業結構。公司指出,這並非出售股份,而是為資本運作建立更簡明機制。新架構亦有助非營利母體獲取更多回饋資源,以支持與 AGI 相關的開源技術、模型行為透明化、安全對齊研究等領域。董事會表示,今次架構調整有助公司持續快速而安全地推動 AI 技術演進,並強化讓 AI 成為全球每個人手中可運用的利器。OpenAI 稱其開發 AGI 的使命是人類文明進步藍圖中的一塊基石,將繼續引導世界建立一個以民主科技為本的未來。
資料來源:OpenAI
相關文章:
OpenAI 力挺 AMD AI 處理器 伺服器將採用新一代 MI400 AI 晶片 Sam:規格聽起來完全瘋狂 Mattel 宣佈與 OpenAI 戰略合作 AI 重新定義玩具體驗 首款產品年內公佈 法院命 ChatGPT 要保存聊天記錄防侵權證據消滅 OpenAI 反對:威脅用戶私隱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