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被譽為「AI 代理元年」,各式各樣的代理工作流程與模型層出不窮,社交媒體上更經常有激動人心的宣告,指某些過去需要人類專業知識的任務,現已被最新的代理型 AI 完全自動化。然而,你能分辨簡單反射代理與進階學習代理的差異嗎?
何謂 AI 代理 (AI Agent)?
AI 代理根據其智能水平、決策過程及與環境互動方式進行分類。它們各自擁有不同程度的複雜性,用於達成特定目標。
- 簡單反射代理 (Simple Reflex Agent)
簡單反射代理是最基本的 AI 代理類型,主要依循預定規則作出決策,就像恆溫器在溫度低於預設閾值時開啟暖氣,達到設定溫度後又關閉暖氣。
其工作流程如下:
- 感知器接收來自環境的輸入
- 將感知資訊送入代理的內部邏輯
- 使用「條件-行動」規則作為核心邏輯(如:若溫度降至 18 度,則開啟暖氣)
- 執行器執行相應行動,影響環境
簡單反射代理在結構清晰、預測性強的環境中效果良好,但在動態場景中易出錯,且因不儲存過往資訊,若預設規則不足以應對新情況,可能重複同樣的錯誤。
- 基於模型的反射代理 (Model-Based Reflex Agent)
基於模型的反射代理是簡單反射代理的進階版本,同樣使用條件-行動規則做決策,但額外整合了對世界的內部模型,並通過觀察環境變化不斷更新狀態組件。
代理追蹤自身行動如何影響環境,而非僅使用原始感知數據做決策。以機器人吸塵器為例,它的內部狀態記住了已清潔區域和障礙物位置,知道向前移動會改變其位置,並擁有如「若我認為該區域髒且未清潔,則進行吸塵」的條件-行動規則。
這種代理不僅僅對所見做出反應,還能推斷並記住目前無法觀察到的環境部分。
- 基於目標的 AI 代理(Goal-Based AI Agent)
基於目標的 AI 代理在模型基礎上增加了以目標為導向的決策機制。不再是條件-行動規則,而是以目標作為代理嘗試達成的期望輸出。
代理使用其世界模型來模擬可能行動的未來結果,本質上是預測「如果我做 A 行動會怎樣」。這種決策轉變意味著代理不再只問「哪個行動符合此條件」,而是問「基於當前狀態和預測未來,什麼能幫助我達成目標」。
以自動駕駛汽車為例,若目標是到達目的地 X,它會考慮自身狀態(在主道路上),生成預測(若左轉將駛向高速公路),然後詢問「這會幫助我到達目的地 X 嗎?」若答案是肯定的,則採取左轉行動。
基於目標的代理廣泛應用於機器人和模擬領域,尤其適用於設有明確目標且需適應環境的場景。
- 基於效用的 AI 代理(Utility-Based AI Agent)
基於效用的代理不僅考慮目標是否達成,還考慮不同結果的期望程度。這裡的效用代表特定結果的滿意度或偏好值,使代理能夠為每個可能的未來狀態計算效用值,從而對選項進行排序。
以自主無人機送貨為例,基於目標的版本可能只關注「將包裹送至地址 X」,選擇能完成目標的行動,而不考慮路線是否顛簸或耗能。而基於效用的版本則追求「快速、安全且最小能耗地送達包裹」,模擬多條路徑,估算持續時間、電池消耗和天氣影響,選擇能最大化效用分數的路線。
- 學習型 AI 代理(Learning AI Agent)
學習型代理是最具適應性和最強大的 AI 代理,它不是硬編碼或目標驅動,而是從經驗中學習,通過環境反饋不斷改善自身表現。
其工作機制包括:
- 「評論家」組件觀察代理行動的結果,與性能標準比較
- 產生數值反饋信號(在強化學習中通常稱為獎勵)
- 「學習元素」使用評論家的反饋更新代理知識,改善狀態到行動的映射
- 「問題生成器」建議代理嘗試新行動
- 「性能元素」基於學習元素確定的最佳策略選擇行動
以 AI 象棋機器人為例,性能元素使用當前學到的策略下棋,評論家觀察比賽輸贏,學習元素根據千場對局結果調整策略,問題生成器建議探索新的走法。
多代理系統與未來展望
在許多應用場景中,我們需要多個代理同時運作,形成「多代理系統」。多個代理在共享環境中運作,以合作方式朝共同目標努力。
隨著代理型 AI 的持續發展,特別是結合生成式 AI 進步的學習型代理,AI 代理正變得越來越善於處理複雜用例。然而,至少目前而言,AI 代理在「人在循環中」(human-in-the-loop) 的模式下效果最佳。
相關文章:
Not Your Token 活動精華:AWS 專家分享生成式 AI 應用實例 初創 Joinable 以滿分姿態贏出 AI 創新展示競賽 生成式 AI 新指引下的企業變革 iMBrace 與 AWS 共創人機協作新典範 金融科技助力數碼轉型 Choco Up 借 AWS 雲端技術創造中小企融資新模式
各類代理特點總結
- 簡單反射代理:純反應,執行速度快但無記憶,不理解歷史
- 基於模型的反射代理:能記憶,通過追蹤狀態變化,但仍屬反應式,不具規劃能力
- 基於目標的代理:有目標導向行為,只要能達成目標的方式都可接受
- 基於效用的代理:能評估,選擇最佳結果,但需要準確的效用函數
- 學習型代理:從經驗中學習改進,但過程可能較慢且數據密集
雲端服務商的 AI 代理解決方案
隨著 AI 代理技術的日益成熟,各大雲端服務提供商也推出了自己的企業級 AI 代理平台。例如,AWS 提供的Amazon Bedrock Agents服務支援多代理協作,使多個專業代理能無縫協作以解決複雜的業務工作流程。
這類企業服務通常具備以下特性:
- 記憶保留功能:能夠記住歷史互動,提供更連貫的用戶體驗
- 代碼解釋能力:支援在安全環境中動態生成和執行代碼
- 知識庫連接:可安全連接到企業數據源,使用 RAG 技術增強回應準確性
- 提示工程功能:支援開發者優化提示模板以提升用戶體驗
企業可以利用這些服務簡化 AI 代理的構建和部署流程,只需幾個步驟即可建立專業代理,如庫存管理代理、客戶服務代理等,顯著提升業務流程自動化程度。
隨著 2025 年 AI 代理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們有理由期待這些智能體將在更廣泛的領域發揮作用,但人類的判斷與監督仍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扮演重要角色。
相關文章:
Not Your Token 活動精華:AWS 專家分享生成式 AI 應用實例 初創 Joinable 以滿分姿態贏出 AI 創新展示競賽 生成式 AI 新指引下的企業變革 iMBrace 與 AWS 共創人機協作新典範 金融科技助力數碼轉型 Choco Up 借 AWS 雲端技術創造中小企融資新模式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