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手機抵港?LG G2 詳測第一回:開箱 + 機身介紹 + 手感分享

Published by
Edward
Share

早前,LG 在美國紐約發佈了最新的旗艦智能手機 G2,及後亦很快在韓國發售。至於少量韓水,昨日晚上 6 時多已經迅速抵港!這部號稱現時最強兼能單手操控的智能手機,究竟表現如何?小編就立時到先達試機,並為大家帶來第一手的開箱文、機身介紹及上手初感。

跟兩粒電 + 靚聲 Quadbeat 二代耳機

在介紹裝置前,先為大家帶來此機的開箱文吧。其實早前我們也已為大家提及過,韓國版的 G2 與國際版會有少許不同,主要分別是國際版採用內置電池設計,亦只有內建的 32GB 儲存空間,所以就未能支援以 microSD 記憶卡進一步擴充儲存空間。至於今次的韓國版 G2,既能插卡之餘,又可以換電,所以 G2 的包裝內,與一般的韓水所包括的配件十分類似,也是隨機附送兩枚 2,610mAh 容量電池,雖然每枚電池的容量比國際版的 3,000mAh 內置電池低,但兩枚電池合計起來其實電量更多,要用上一天理應問題不大。 此外,它亦附送外置充電器,方便用家使用一枚電池的同時,也可以同時為另一枚電池充電。

另外,值得大家留意的是,新的 G2 所附送的耳機,將是新一代的 Quadbeat 2 耳機,可以說是令內置喇叭可以輸出 24-bit / 192kHz 原音音效之餘,亦強化了耳機表現,令 G2 真真正正成為一部完美音樂手機。它與隨 Optimus G 及 G Pro 所附送的一代 Quadbeat 耳機比較,模樣是十分相似,同樣是採用不用打結的扁耳線設計及金屬質感的耳機,亦同樣是入耳式設計,隨機亦附送三套不同大小的耳塞,供耳道大細不同的用家選用。但二代的 Quadbeat 耳機,根據網上資料表示,在低音表現會更為出色,不但低音可以潛得更深,而且表現亦更為自然。至於高音方面,亦有更好的處理,避免失真。當然,小編也很想測試一下這個跟機耳機的表現,但由於時間有限,而且裝置未能借走,所以未能如願。唯有希望日後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一下。

▲包裝盒側可以看到 LTE-A 字樣,指的是 G2 能支援 LTE-Advanced 網絡,而在香港,它亦支援 4G LTE CAT-4 網絡。

▲機背有詳細的 G2 規格及功能表。

▲一揭開蓋,就已經可以看到今次評測的主角:G2。

▲拿走手機,可以看到它有圖示教大家應在屏幕關閉時打擊屏幕哪個位置以利用 Knock On 功能喚醒手機。

▲再往下「尋寶」,就可以看到其他跟機配件。

▲先找到的是一大堆的隨機附送現金券,當然在香港是用不著啦。

▲然後找到的是兩枚跟機原廠電池。

▲兩枚電池的容量均是 2,610mAh 呢,亦即是合共有 5,220mAh 電池容量供用家使用,比國際版內置的 3,000mAh 電池多出 74% 呢!用上一天以上應該絕無問題。

▲再找下去,就可以看到原廠外置充電座。

▲它可供用家使用一枚電池(在手機內),同一時間為另一枚電池充電。

▲它亦一物二用,可以當作座檯機座使用,而且橫向直向擺放也十分穩陣呢!

▲再來就是原廠火牛及 Micro USB 線,記著火牛是兩腳插,是不能直接插入香港的牆身插座的,需要轉換器哦!

▲最後一件配件,就是全新的 Quadbeat 2 耳機,它沿用了一代 Quadbeat 耳機的設計,不過傳聞就更為好聲(尤其是在高、低音方面)。它亦隨機附送 3 對不同大細的耳塞。

▲Quadbeat 2 是耳控,有控制器可以通話之餘,亦可以控制多媒體檔案播放。

5.2 吋屏幕窄邊框‧手感一流直迫 4.7 吋屏幕機款

好了,開了箱,是時候說說 G2 本身了。LG 今次推出的 G2,可以說是市面上同時兼顧大芒及單手操控手感的旗艦級智能手機,雖然它有 5.2 吋 1080p 解像度 IPS LCD 靚芒,比 Samsung GS4、HTC Butterfly S、HTC One、Sony Xperia Z 等主流 Android 智能手機的屏幕也要大,但由於它採用只有 132.17mm 長的屏幕,而屏幕邊框更只有 2.65mm 闊度,加上機面沒有任何實體按鍵,令機身前方絕大部份空間均是被屏幕佔據。

此外,它由於其他實體按鍵,包括:開關鍵及音量控制鍵移至機背鏡頭下方的位置,所以機邊可以造出弧度甚高的設計。這種窄邊框、盡用機面放屏幕及高弧度機邊的設計,令 G2 雖然擁有極大的 5.2 吋屏幕,但拿在手上的手感,比任何一部市面售賣的行貨 5 吋 1080p 解像度屏幕機款也要好,甚至小編感覺它的手感幾乎直迫屏幕只有 4.7 吋的 HTC One!

▲從這張圖就可以看到,機面除了機頂少許位置用來擺放前置鏡頭、電話聽筒及其他感應器,以及機底擺放了 LG 品牌 logo 外,其餘位置也盡是 5.2 吋屏幕,屏幕佔據機面的百分比,十分誇張!

▲機身厚度根據官方規格所示,只有 8.9mm,亦即是只有一毫硬幣的半徑多一點左右。而且機邊弧度之大,是其他智能手機中少有看得到的。

▲單手操控完全沒有問題,手感幾乎直迫屏幕只有 4.7 吋的 HTC One!

▲從上面兩張圖就可以看到,雖然 G2 的屏幕比 Butterfly S 的還要大 0.2 吋,但機身足足細了「一個圈」,十分厲害!

▲機背採用鋼琴面的純色設計(有黑、白兩色選擇」,而且有點點暗花,十分漂亮。唯一就是表面很容易附上手指模,這一點對於有點潔癖的小編而言,大大扣分!

▲全機所有實體按鍵,均集中在機背鏡頭下方。有箭咀的兩個按鍵是音量控制鍵,而中間小小的就是開關鍵。另外,當開啟了相機功能後,如果選用前置鏡頭,只要點按音量下降鍵就可以進行自拍;另外在平常使用時,只要長按音量增加鍵,就可以開啟 QuickMemo 功能記事,十分方便。

▲按鍵移至機背,令單手操控大芒手機變得前所未有地方便呢!

▲而機頂位置,就只有噪音消除的副麥克風(上圖中間偏右位置),以及機身左上角(上圖左方)的圓點,這是紅外線傳輸埠,亦即是用家可以使用 G2 操控家中的影音裝置,包括:電視、藍光碟播放器等。至於機身右上角的(上圖最右方)就是只能在韓國本土使用的電視接收天線。

▲至於機底,就是立體聲喇叭、Micro USB 端子及 3.5mm 耳機插孔,而耳機插孔設在機底,亦是小編十分喜歡的設計呢!此外,喇叭可以輸出 24-bit / 192kHz 極接近原音音質的音效,配合能插卡擴充儲存空間,要放大量無損格式音樂到手機欣賞,完全無難度!

▲在機身右側近機底處可以看到一個小孔位,這就是打開機背電池蓋的位置。

▲採用 Micro SIM 卡,旁邊的就是 microSD 記憶卡插槽,是支援 64GB microSDXC 的哦,感動!

▲可以換電,大愛!

小結:手感一流‧可插卡換電‧智能手機完美作

小編一直夢想能夠擁有一部既擁有大靚芒(細緻度高及顏色準確),又可以單手操控及打字,又能支援插卡及換電的 Android 手機,但早前推出的機款,不是屏幕偏色,就是太細(雖然有全高清解像度),再來就是機身大得難以單手操控,以上顧及了但又未能換電及 / 或插卡,令小編買機時總是難以選擇。LG G2 的出現,幾乎可以滿足所以小編的要求,加上接近原音音質的音效輸出,亦是令小編極為期待!

稍後小編會繼續送上 G2 大家十分關心的網絡表現,以及它的 1,300 萬像素 + 三級 OIS 光學防手震鏡頭在拍攝夜景時的表現,小編亦會拿來同樣具備 OIS 光學防手震功能的 Nokia Lumia 920 及沒有光學防手震界別中擁有公認影相最靚鏡頭的 Apple iPhone 5 比較一下。另外,配備最強硬件規格的 G2,跑分表現又如何?想知道更多 LG G2 表現的讀者,就不要錯過稍後送上的最強智能手機 LG G2 評測第二回:網絡表現 + 鏡頭實測 + 效能測試了!

LG G2 規格表:

頻譜:GSM 850/900/1800/1900MHz;WCDMA 850/900/1900/2100MHz;4G LTE 850/900/1800/2100/2600MHz
處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800 2.3GHz 四核心處理器
圖像處理器:Adreno 330
記憶體:2GB DRAM
儲存空間:32GB ROM
記憶卡:microSD(最高支援 64GB)
屏幕:5.2 吋 1,080 x 1,920 全高清 True HD-IPS+ LCD 觸控式屏幕(點距:424ppi)
鏡頭像素:1,300 萬(後置;內建 LED 補光燈、支援最高 1080p 60fps 全高清影片攝錄、內建 3 級光學防手震功能);210 萬(前置)
無線連接:Wi-Fi 802.11 a/b/g/n/ac、藍牙 4.0 + A2DP、支援 NFC、內建紅外線傳輸埠、內建 GPS(支援 aGPS)
其他:支援 HDMI 輸出(MHL)、支援播放 24-bit / 192kHz Hi-Fi 質素音效、附送 Quadbeat 2 耳機、附送充電機座、附送多一枚電池、支援 USB OTG、支援 USB Host
作業系統:Android 4.2.2 Jelly Bean
體積:138.5 x 70.9 x 8.9mm
重量:143g
售價:$6,280
查詢:三禾電氣(2374 0618)

第二回:屏幕質素、拍攝效果、網絡表現


相關文章:
  • 【教學】Android 版八達通開通教學 設定比想像中容易 + 使用無難度 + 開通注意事項
  • 【教學】跨平台無線傳送檔案 不在家 Android、iOS 傳相片影片到家中電腦
  • Google Drive 檔案篩選器功能 終於在 Android 版推出

  • Published by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