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獨立評論藍畫面

【藍畫面】街頭的藝術:畫廊內的收藏品

Published by
藍骨
Share

收藏在博物館裏的藝術作品,我們可能不懂怎去欣賞,不過在街頭的塗鴉,有時則可以令我們會心微笑。這正正就是塗鴉藝術家 Banksy 的創作意念。他在紐約進行中的創作活動「Better Out Than In」正正就表達了這個主題。


其實 Banksy 一直以來的作品,都是以諷刺時弊為主,配合強勁的個人風格,在世界各地的作品都備受好評。作為如此有名的藝術家,其實即使在自己的工作室創作並售出畫作,其實也已經能夠名成利就。不過他選擇的,是在街頭游擊式創作塗鴉。

塗鴉作為一種藝術,在社會上仍然有不少的爭論,有人會覺得這只不過是破壞公物,應該予以檢控,並懲罰這些弄污牆壁的人,而另外的意見則認為這些也是藝術的一種,而且像 Banksy 的創作般,是融入了在環境之中,為街道錦上添花,即使是未經准許,也只算是反叛風格的顯現罷了。在紐約的這個創作系列,當中有不少都被業主清洗掉,而一些則仍然保留下來,可見對於畫作的價值,人人都有不同的評價。

藝術品的創作,其實就是要讓其他人觀賞,從而達到藝術家用畫作來表達訊息的目標。如果畫作在創作完成之後,被收起在良好的保存環境中,但沒有人來觀賞,那麼它也只不過是一件收藏品,而不是一件藝術品。古典藝術中,例如米高安哲羅的壁畫,就是要讓觀賞者感受到教堂的神聖莊嚴,而近代美術中,這種藝術品與觀賞者之間的互動,就更為明顯,有不少的跨媒體藝術,和裝置藝術,甚至行為藝術等等,都是要表達藝術家的意念出來。

沒有人看的畫作,就像沒有觀眾的表現一樣,沒有意思。現在很多藝術品都是收藏在美術館和畫廊之中,我們鮮有時間會特地去觀賞。而街頭創作,則是一個突入我們日常生活的藝術品,其實也是藝術家們對於藝術品只能放在畫廊的一個反抗吧。

Published by
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