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樂好去處

藝術週末:本土大地藝術 重新審視社區土地和環境議題

Published by
Billy
Share

由麥詠詩策展,聯同五個不同創作單位所舉辦的《見地:尋找香港的大地藝術》即將於 4 月 16 日正式開幕。今次展覽中展出的五個項目指向香港曾經或正在面對的環境主題,包括後工業土地發展、閑置鄉村土地的想像、城市農耕的實踐、海岸線的變遷和對外地自然資源的倚賴。

鄭炳鴻 《啟德河綠色藝術節「生。活共構」》

對鄭炳鴻來說,香港人對「土地」的認識,普遍來自城市,而非大自然。香港的「土地」,對他來說,在概念上是被人類「奪取」,而非「孕育」。因應城市化的需求,啟德河不再是一條天然河道,而被改建成一條人工引水道。於啟德明渠附近長大,鄭炳鴻有不少沿著水道探險的童年回憶。他對明渠—在六﹑七十年代頗為常見的城市基建—和渠中混合著工業與木屋區家居廢料污水的記憶,不禁讓他思考「河流」的意義:河能否成為各種生命互利互生的平台?

鄭炳鴻希望藉著大地藝術,為我們自身和我們看待環境的方式帶來衝擊﹑啟發和新的想像。

黃宇軒@空城計劃《空城藝術節》

空城計劃成立之初,是為了探討:「香港為什麼有閒置空間未被善用?」這歷程始於城市化的香港 — 一個因地價昂貴而理應絕少有空置土地的城市。

香港的大部分市民都生活在市區,忽略了我們新界的「後花園」。自一九八零年代起,大量農產品從中國大陸入口,令本地農業日漸式微。本地農民不是將土地賣給地產發展商,就是出租作貨倉之用。這些荒廢了的鄉郊土地令空城計劃感到關注。香港特區政府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令空城計劃更希望探討香港城鄉關係的意義。

空城計劃的作品揭露了不斷演變的土地政策,和人們隨之而改變的生活方式。政府在二次大戰後鼓勵市民遷入新界耕作,以供應香港的糧食。自一九六零年代後期,新市鎮發展令鄉郊急速變得城市化。到二千年後的現在,市區居民猛然醒覺他們已與大自然越發疏離,甚或對「回歸田園」產生興趣。空城計劃在坪輋的計劃成為了讓他們思考香港現代土地發展方向的當頭棒喝。

HK Farm《香港農民曆》

《香港農民曆》由本地農夫、藝術家及設計師於 2012 年 月成立的 HK Farm 所創作,他們過去有與不同的社區和組織合作,強調城市耕作及本地生產有機食物之重要。

雖然早期的大地藝術創作多位於野外並天然地境互動, HK Farm 的工作,顯示出在香港﹑城市地境更能讓人有所共嗚。天台耕作,於二十世紀後期至二十一世紀初,在全球都十分普遍,這模式在農業角度或較成功,但基於其空間上的限制,而香港某上天台農場亦是私人地方,在公共空間的討論卻不太相關。

決定把在 Spring 二作室所制作的種植花槽在《街坊排檔》分發(一個由十四位街坊自我管理的空間,位於油麻地的咸美頓街和廣東道交界),為香港的當代大地藝術開創了新的範式,讓核心的環境討論發生在街頭。透過《街坊排檔》, HK Farm 希望在街頭推動「將公共空間平民化」這想法。

劉學成《學成貳號 — 拖船仔講故仔》

在西營盤長大的劉學成,他對該地的理解,與其海岸線密不可分。西營盤過去因其海邊的地理位置,發展出蓬勃的漁業;社區經濟很大程度依賴買賣咸魚以及其他海產。這些貿易及公共活動,在劉學成的童年留下深刻的印象,啟蒙了他日後對公共空間的理解。

這次劉學成製作的紙皮舢舨,在西營盤的街道上出現,將藝術帶進街道﹑走進群眾的當代藝術手法,可以獲得觀賞者的即時反應;他認為這種方法十分適合不習慣參觀藝術館的香港公眾。相較於必須經過領略和鑽研才能學會鑑賞的古典藝術,探討消失中的鄰里文化這等帶急切性議題的藝術創作,更適合直接走進社群,而不適合放在藝術館裡讓人沉思。

早期的大地藝術,利用當地而且往往是天然的材料來創作作品,用以回應環境議題。在香港這個高度城市化的地方,劉學成就地取材用退休老人收集的紙皮箱來創作作品,令我們思考「環境」對城市鄰舍的真正意思。

伍韶勁《泉:向梁銓致敬》

伍韶勁對當今環境議題的興趣,在於人和大自然逐漸疏離的情況。我們活在「資訊時代」中,雖不斷接收大量訊息,卻無暇細味和發掘訊息背後的底蘊。那麼,我們該如何理解自然現象呢?

作品《泉:向梁銓致敬》在本地購入世界各地的瓶裝礦泉水,根據入瓶當天當地的氣象數據,模擬當天光影,穿過水杯折射出來,反思我們生活為何需要外地的天然資源。作品目標是用藝術手法描繪萬物根源的系統運作,使觀眾思量自身與水的關係。

伍韶勁沒有在他的藝術作品中給予對於環境的明確答案,亦沒有介入一個實質的社區。他以他的藝術作品詰問我們,要更關心注視我們身處這個周密的環境系統。

《見地:尋找香港的大地藝術》

日期:月 16 日(六) 至  5 月 日(一)

時間:10 am – 8pm

地點:動漫基地(香港灣仔茂蘿街7號)

Published by
B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