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俗語話:「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籠」,但小編相信大家已經受不住這幾日的酷熱天氣,要出動背心短褲及暴風版芭蕉扇喇!有中學生覺得吹芭蕉扇仍不夠抵抗香港愈來愈熱的夏天,早前組隊參加「香港學生科學比賽」,製作了一部無須使用雪種的迷你冷氣機。整個迷你冷氣機製作過程由組長-中四學生梁迪軒(Matthew)帶領,熱愛研究電子零件的他,希望此產品可以幫助到居住環境較狹窄的家庭。
九龍華仁書院的三名中四學生,包括梁迪軒(Matthew)、梁愷正(Eden)及陳希(Hays),他們在年初的時候組隊參加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香港學生科學比賽」,更憑著自行設計及裝嵌的迷你冷氣機,獲得高中組(發明品)的亞軍。他們希望產品可以解決劏房面積細又無窗口,安裝不到一般冷氣機的問題。
研發小組的組長梁迪軒(Matthew)非常熱愛研究電子零件,讀小學的時候曾經拆開過鬧鐘及「大牛龜」電視,研究入面的電路板。一升上中學更慳埋慳埋午飯的零用錢,北上到華強北購入大量電子零件,自行組裝小玩意。帶隊老師莫 Sir 表示,在 Matthew 中二的時候已經發現他在電子零件的應用方面很有天份,更獲學校評定為資優學生。
Matthew 今次第一次帶領同學參加比賽,用了一個半月時間先後製作出三代迷你冷氣機。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全部由他們自己找方法解決,「我地試過計錯數,亦試過短路燒咗電子零件;不過我地整嘅三代冷氣機,體積一代比一代細。」莫 Sir 笑說,雖然自己是帶隊老師,但本身是教化學(Chemistry)的,對於電子零件不太熟悉,「學校認為老師的作用只係俾下意見,而唔應該落手落腳參與,希望學生從過程中學習更多」,而今次學校最多的是金錢上支持他們,例如,學校專誠購置了一部 3D 立體打印機讓他們使用,打印出迷你冷氣機的外殼,以作裝嵌。
製作迷你冷氣機及類似的應用並不難,但從來都不屬於高中課程的範疇,而迷你冷氣機入面的「製冷片」及其他零件亦不是一般中學生會接觸到。莫 Sir 表示,高中課程主要學習一些科學理論,而這類應用可能要到大學修讀工程才接觸得到,「玩電子零件其實同高中課程冇乜關係」。
但學校沒有阻止學生投入自己的興趣,反而給他們很高的自由度,「學校初中唔會逼佢地讀書,亦唔排名次,想學生學會主動學習」。正如訪問的時候,只要提及到任何有關電子零件的事情, Matthew 就非常起勁向我們解釋,充分感受到他的熱情。莫 Sir 亦舉出好幾個有不同專長的學生,認為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興趣可以提升對學校的歸屬感。正如今次迷你冷氣機在獲獎後,就有校友及師兄積極跟進改良它,期望下一步可以做到量產。
受到校內師兄及老師的鼓勵,Matthew 更以自己的專長在校內創辦了首個「電子學會」(Electronics Club),成為「創社會長」。他每個月會與會員一起研究電子零件,更曾經自行帶隊前往科學園參訪一些做機械人的公司,了解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