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業界專訪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 2023 引領進軍亞太創科藍海

Published by
Latte
Share

 

由香港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 (OGCIO) 舉辦的2023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HKICT Awards 2023),設有八個由各相關業界組織籌辦的獎項類別,每個類別均設一個大獎。適逢亞太創科盛會亞太資訊及通訊科技大獎 (APICTA) 今年繼2004年及2013年後再度於香港舉行, HKICT Awards 2023所有合資格的得獎者均已獲邀參加APICTA,相信他們定必於這個業界盛事中大放異彩。

APICTA 2023由OGCIO及香港電腦學會 (HKCS) 共同主辦,比賽雲集了16 個地區及經濟體的 ICT 頂尖隊伍的項目作品,一起競逐13個項目獎項。APICTA 2023 評審委員會主席麥鄧碧儀表示,出任多年APICTA 評審工作,希望協助參賽者說好自己的香港 ICT 故事,將本地 ICT 高技術水平展示於國際目光當中。麥太補充,於HKICT Awards 入圍的項目在技術上已極為優秀,然而本地與國際賽事畢竟有所不同。她指出在本地參賽即使簡略資料脈絡,本地人大都明白當中問題及方案是否能有效解決問題;但若要海外評審及公眾了解到項目如何因應香港的情況解決問題,便需要快速、詳細、同理地指出當中問題的關鍵,包括如何在商業上應用,如何將解決方案落地至其他地區,更要「打動評審的心」。她又指出參與競逐APICTA皆是當地ICT比賽勝出的項目,要脫穎而出,參賽者需要在 15 至 20 分鐘內向評審團闡述其項目,引起評審的共鳴。

2023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智慧生活大獎: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 – 「真」立體打印 ‧ 具真實手感的人體模型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醫學物理部物理學家唐嘉信博士表示,更真實的醫療培訓經驗,令醫療人員在實際進行手術時更為精確。

以往醫護人員在專業醫療訓練時,大多採用混合膠件人體模型進行培訓來模擬手術情景,但只利用這種預設模型未必能夠反映真實情況。因此,有需要找尋近似人體手感的模型,以提升訓練的像真度,提供更真實的醫療培訓體驗,令醫療人員在實際進行手術時更為精確,從而減低醫療失誤的機會。

2023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智慧生活大獎由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團隊研發『「真」立體打印 ‧ 具真實手感的人體模型』。負責項目的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醫學物理部物理學家唐嘉信博士表示,將3D打印技術應用於醫療領域,結合人工智能輔助3D分割電腦斷層掃描 (CT)、磁振造影 (MRI) 或正電子斷層掃描 (PET) 資料,製作成各種超音波 (US) 可見可觸摸的解剖模型;並選擇以豬的器官進行模擬針刺訓練,以測量的結果作為人體器官觸感硬度參考,改良製作材料的成分,改善解剖模型的觸感和硬度。

▲觸覺逼真和超音波可見的解剖模型,可進一步按需要製作成醫生和護士培訓或入侵性臨床手術前的測試平台。

他又指這些觸覺逼真和超音波可見的解剖模型,可進一步按需要製作成醫生和護士培訓或入侵性臨床手術前的測試平台。目前產品已經協助全港 600 多名醫護人員作專業醫療模擬培訓,例如:胸腔穿刺術、血管插管、機器人腎臟部分切除術、顱骨成形術、腦部和主動脈瘤支架置入手術等。唐博士指,利用掃描資料而 3D 打印模型進行培訓可以真正做到「See many, do many, teach many」,較以往大幅提升培訓質素。他又補充指,發明不僅可以為患者製訂個人化的模型以提升臨床手術安全,還可以用於未來的測試或研究用途。後續正研發兒科手術專用的模型,正搜尋觸感與幼兒相近的物料進行改良。

 

2023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資訊科技初創企業大獎: 朗思科技有限公司 – 早期肺癌篩查激光光譜技術

 

▲朗思科技CEO及創辦人許可博士 (前右5) 感謝團隊的合作努力,共同研發早期肺癌篩查激光光譜技術

肺癌為全球最致命的癌症之一,患者其五年存活率只有不到兩成,然而,原來早期肺癌的存活率可高達九成。但由於早期肺癌一般無任何病徵,因此大部分病例在發現時已是晚期,近七成患者更於確診後一年內死亡,所以對付肺癌最有效的方法是盡早發現,盡早治療。

2023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資訊科技初創企業大獎朗思科技,是一家從2020 年開始由香港中文大學培育,並在過去三年快速發展的科技公司。朗思科技CEO及創辦人許可博士指出,今次獲獎項目以肺癌診斷激光光譜技術,是受分析呼氣VOC成功篩選 90% 早期肺癌患者的科研突破的啟發,推出為肺癌早期篩查而開發的呼氣VOC激光分析儀。儀器採用先進的光腔衰盪激光光譜技術 (Cavity Ring-Down Spectroscopy,CRDS),有著極高靈敏度、精度、穩定性及響應速度。其硬件與運行成本比以往方法 (氣相層析質譜儀,GCMS) 低5倍,又可一鍵操作,病人只需向採樣管呼氣,儀器即可在1秒內,分析呼氣樣本內的多種VOC含量,從而作出診斷。

▲儀器採用先進的光腔衰盪激光光譜技術 (Cavity Ring-Down Spectroscopy, CRDS),有著極高靈敏度、精度、穩定性及響應速度。

在呼氣VOC分析儀採用的CRDS是探測精度較高的光譜技術,可因應氣體種類,所需精度和濃度範圍等需求定制,由於操作簡單、保養成本低,能被廣泛採用,有助推行肺癌早期篩查的普及化,讓更多患者能在早期得到診治,目前朗思科技更與大灣區的醫院合作推行病例臨床試點項目。評審委員會表示這項創新技術將在醫療領域中具有重大「效益與影響力」,協助醫療團隊進行早期肺癌測試鑑定,提供了解決重要醫療挑戰的解決方案。


相關文章:
  • 2024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開鑼 新增人工智能應用獎

  • 2023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智慧市民大獎:康至德有限公司 – 基於血液生物標誌物的阿茲海默症的早期檢測

    ▲歐陽麗博士表示,得獎項目源於科大血液分析生物標誌物研究項目,並轉戰投入醫療市場。

    阿茲海默症 (AD) 是現代高齡人士失智症候群病因之一,亦是目前已知可提早檢測病變,提前安排治療及進行健康管理,因此越早檢測得知結果越能夠改善患者及家人的生活質素。2023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智慧市民大獎由康至德有限公司的「基於血液生物標誌物的阿茲海默症的早期檢測」獲獎。康至德總經理歐陽麗博士表示,得獎項目源於科大血液分析生物標誌物研究項目,並轉戰投入醫療市場。她表示有研究資料顯示,每九個 65 歲以上人士當中,或有一人可能患上阿茲海默症。參與智慧市民獎旨在推廣普及相關檢測,從而令大眾留意相關病變問題,並推動本地生化檢測市場的技術發展。

    ▲獲獎技術可掃描 1,100 多種蛋白質生物標誌物作分析,而是次針對阿茲海默症的早期檢測,準確率高達96%,可在症狀出現前5至10年實現精準檢測。

    她介紹該技術利用抽取少量病人靜脈血液樣本分析化驗,可掃描 1,100 多種蛋白質生物標誌物作分析;而是次項目則主要針對阿茲海默症檢測當中 21 種 AD 相關生物標誌物,一星期內就可取得檢測報告,準確率更可高達96%,有效協助醫護人員進行進一步診斷以及盡早介入治療。獎項評審委員會指此檢測使用獨特的生物標記進行識別,並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非侵入式篩查,展現優秀的科技技術並用於社會服務上。檢測可以協助醫護人員及早為病患者採取積極健康管理。

    歐陽麗博士指目前正與香港多間醫院合作,日後技術發展加快病情評估更可以利用自主開發的 AI 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可縮減檢測時間至 3 日,在症狀出現前 5 至 10 年得知檢測結果,從而促進早期治療以及疾病管理。她表示,其分析技術更可用於其他血液蛋白標誌物檢測項目,協助臨床疾病監測和精準醫療,惠及日益高齡化的社會。

     

    2023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學生創新大獎:香港理工大學 (曾鏡鏘) – 智慧用藥管理解決方案

    ▲香港理工大學曾鏡鏘同學創辦智慧型藥盒方案,簡化長者用藥管理。

    「年長多病痛」,世界各地銀髮族大多遇上用藥及攝取保健品的管理問題,若家人或社區未能時刻在旁協助,長者容易誤服藥品或不依從服藥指示。獲得2023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學生創新大獎的「智慧用藥管理解決方案」由香港理工大學曾鏡鏘同學研發。為了解決服藥族群的用藥管理問題,方案結合物聯網、AI及大數據應用,以智慧型藥盒結合管理應用APP,有效提醒老年人按時按量服藥,減輕護理員及親人的負擔,為長者提供一站式智慧用藥管理。

    曾同學表示,該系統連結用戶端智慧型藥盒及APP,可配合將數據連接社區藥房,藉整合患者用藥數據供醫護人員分析。由於智慧型藥盒有可重複使用的托盤、分開存放藥物、自訂提醒和互動功能,有助於改善藥物依從性,減少用藥劑量錯誤,以防止不良的健康影響。曾鏡鏘表示目前正與內地 30 多家醫療機構進行試用,例如東莞東華醫院,並利用 Open API 與藥房系統連結,令用藥數據更為準確。

    ▲智慧型藥盒及APP,可配合 API 將數據連接社區藥房,藉整合患者用藥數據供醫護人員分析。

    評審委員會認為此項目結合了物聯網、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提供了全套的智慧用藥管理解決方案,減輕了護理人員的負擔,同時改善長者生活素質。通過提醒功能,老年人能夠避免不良的藥物反應和健康問題。曾鏡鏘稱項目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優化硬件供應鏈。他亦希望日後可拓展對相關用藥數據的分析並建立健康檔案,為長者用戶客製化,例如天氣轉變或配合其他 IOT 測量所得的健康數據 (如:血壓、體溫) 自動調整用藥,並通知家人及醫護人員。


    相關文章:
  • 2024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開鑼 新增人工智能應用獎

  • Published by
    La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