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

【評測】Huawei nova 12i 外形 手感 屏幕 相機 操控 效能開箱評測

Published by
Edward
Share

之前已為大家評測過 Huawei 最新推出 nova 系列的兩部新的中階手機,其實同場他們亦推出了 2 千有找的入門級手機 nova 12i,至於它的表現又如何呢?就讓 Edward 現在為 unwire.hk 讀者們詳細評測一下吧。

Huawei nova 12i 開箱直擊

一如以往,在為大家分享 Huawei nova 12i 的各方面表現前,先讓筆者為大家帶來它的開箱部分吧。

▲這就是 Huawei 最新推出的入門級手機 nova 12i 的包裝盒。

▲筆者借測的是綠色版本,規格為 8GB RAM + 256GB 內存。

▲一打開盒就已經見到 nova 12i 的真身。

▲中層的文件盒依然是收藏了附送的清水手機套、說明書sss 及 SIM 卡槽針。

▲而底層就會見到附送的充電火牛及 USB-A to USB-C 數據電源線。

▲nova 12i 開箱完畢,正式開始評測。

機身「膠」感較重單手操控手感不俗

先說機身設計吧,nova 12i 相比另外兩部同期推出的 nova 12 系列新機,它設計上真的比較「入門」級,至少機背用上比較像塑膠物料的機殼,所以上手手感是比較「膠」,幸好他們在機殼加入了磨砂工藝,令那種「膠」感不至於過份嚴重。另外,Huawei 在機殼加入官方稱為「璀璨星環」的 blink blink 閃砂設計,配上筆者手上的綠色設計,風格仍算搶眼特別。此外,它相比其他兩部 nova 12 系列新機,nova 12i 機背加入了少許弧邊設計,令機身不至於過份方正,筆者試過在另外兩部 nova 12 系列新機上的界手感,在 nova 12i 上就沒有了,這是值得一讚。此外,機身不會太闊,只要用家手掌不是太細,單手操控手感依然是不俗的。

▲與另外兩部 nova 12 系列新機有點不同,nova 12i 作為入門級機款,機殼用上較似塑膠的物料,所以拿上手「膠」感比較明顯,不過 Huawei 就在機殼加入了 blink blink 的閃砂設計,加上機殼加入磨砂工藝設計,所以上手那種「膠」感未至於十分嚴重,看起來亦算搶眼特別。

▲nova 12i 與另外兩部 nova 12 系列新機的不同之處,就是雖然它同樣是採用全平面熒幕設計,機側邊框也是採用平面設計,但機背邊位就加入了少許弧面。

▲這設計下令出現在另外兩部 nova 12 系列新機的界手感,在 nova 12i 上感受不到,值得一讚。

▲另外,機身以電子磅量度重量為 200.9g,不算十分重,長時間握機使用也不會太大負擔。

▲機身亦不算太闊身,只要手掌不是太細,單手握機操控甚至打字仍算舒服。

▲機身按鍵全集中在右側,包括內建指紋辨識器的開關鍵,以及音量鍵,而指紋辨識靈敏度亦算高,表現不錯。

▲而機底就設有內置喇叭、USB-C 插槽及 SIM 卡槽。


相關文章:
  • 【評測】Huawei MateBook X Pro 外形 手感 屏幕 鍵盤 功能 效能開箱評測
  • 劉德華現身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宣傳片 全球首個三摺疊手機登場
  • 華為 AI 晶片難取代 Nvidia 中國企業指 Ascend 晶片不穩定又慢

  • 熒幕表現只屬中規中矩

    至於顯示方面,Huawei nova 12i 內建了 6.7 吋熒幕,解像度及更新率與 nova 12 SE 一樣,也有 2388 x 1080 及最高 90Hz,但它採用的材質卻非 OLED 只是一般 IPS LCD 熒幕,一般使用下其實還算不錯,至少文字顯示清晰,色彩亦算自然,不過亮度不算太足夠,在陽光底下瀏覽熒幕會不夠光,不過整體來說還算合格以上水平,屬中規中矩的表現。

    ▲Huawei nova 12i 內建了 6.7 吋熒幕,兩側邊框依然十分幼身,不過熒幕底部的「下巴」位就比較粗了一點,觀感有點怪怪的。另外,由於是入門級手機,所以熒幕未有採用 OLED 材質,只是一般 IPS LCD。

    ▲熒幕解像度為 2388 x 1080,並支援最高 90Hz 更新率。

    ▲熒幕流暢度還算合格以上水平,快速翻頁時清晰度一般,但還算很隱約可看到細字顯示。

    ▲顯示質素方面算是不錯,文字顯示清晰銳利,瀏覽影片色彩亦算自然。亮度方面一般在室內使用問題不算太大,但如果在室外,尤其是日照下使用,可能會出現不夠光影響瀏覽體驗的情況。

    ▲可視角度亦算廣,從側面看顯示效果仍算不錯。

    相機只設單鏡表現一般

    至於相機方面,相比另外兩部 nova 12 新機,nova 12i 配置就比較弱,它只設有 1 個 1.08 億像素的主攝鏡,再配以 200 萬像素的景深鏡,換言之既沒有超廣角鏡更沒有長焦鏡,十分一般。而它的前鏡也只是 800 萬像素自拍鏡,同樣只屬入門配置。至於拍攝效果方面,筆者試過在日間夠光環境下拍攝基本上不算太差,至少影像是清晰的,亦未見有偏色情況,但去到室內甚至晚上室外進行拍照,效果就會差很多,所以 nova 12i 的相機表現只是十分一般,建議大家不要有太高期望。

    ▲Huawei nova 12i 的相機雖然看似有 4 個小孔,模組亦十分大,佔據了機背 1/3 空間,但其實只是內建了 1 個 1.08 億像素主攝鏡及 1 個 200 萬像素景深鏡,右下角的小孔只是內建的 LED 背光燈而已。

    ▲至於前鏡就同樣是採用開孔式設計並設於熒幕頂部中央位置,只支援拍攝最高 800 萬像素自拍照,同樣屬入門級。

    ▲相機介面與其他 Huawei 手機分別不大,而且雖然是入門級手機,但依然設有可調校各項拍攝參數的專業模式。

    ▲至於縮放方面,由於不設超廣角鏡及長焦鏡,所以用家不能拍攝超廣角相片,數碼變焦最遠亦只支援至 10x。

    ▲拍攝效果方面,筆者首先在日間,分別以 1x(第一張)、2x(第二張)及 10x 數碼變焦(第三張)進行拍攝,大家可以見到在夠光的環境下,Huawei nova 12i 的主攝鏡在 1x 及 2x 焦段效果算不錯,清晰度高之餘色彩亦算自然;而去到 10x 數碼變焦,成像明顯差了少少,而且有點起格及油畫化情況,不過以入門手機的數碼變焦而言已算合格以上水平。

    ▲而去到室內夠光環境下以 1x 進行試拍,效果仍算不錯,分析力算高,清晰度亦足夠,不過色彩就似乎變得偏「味精」一點。

    ▲而在室內夠光環境下拍攝人像相片,效果也算理想,膚色亦算自然,不過感覺美顏效果比較 over 了一點。

    ▲但去到夜間室外以一般模式進行拍攝,相質就因為雜訊太明顯而直線下降,甚至對清晰度也有所影響,無論是 1x、2x 還是 10x 數碼變焦,效果也不算理想。

    ▲之後筆者再測試如果以夜景模式拍攝,效果有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從上面夜景模式試拍的相片大家可以看到,在低光情況下以夜景模式拍攝確實對相片質素有一定程度的改進,即使去到 10x 數碼變焦效果依然較模糊,但出來的相片顯示已比一般模式下拍攝的效果清晰。而且因為長時間曝光,雜訊抑制亦表現得比較理想,整體表現是好很多,不過大家要留意穩定機身就是了。

    ▲另外,雖然 Huawei nova 12i 是入門級手機,但畢竟它內建了 1.08 億高像素的主鏡頭,所以依然設有高像素模式供用家拍攝。

    ▲而與一般模式拍攝的對比效果,筆者先測試日間環境,大家可以見到以高像素模式拍攝,放大相片後的效果明顯比一般模式清晰,表現理想。

    ▲而在室內環境,雖然仍夠光但相比日間室外畢竟較暗一點,大家可以見到一般模式與高像素模式即使在放大相片後,兩者的表現似乎已沒有那麼明顯,不過高像素模式拍攝的相片的清晰度依然是高一點點。

    ▲但去到夜攝時,如果使用高像素模式,效果就確實十分一般,清晰度在放大相片後也沒有保留得到,反而使用夜景模式拍攝,效果還比較好一點。

    ▲至於前鏡方面,由於它只有 800 萬像素,所以就不像 nova 12 SE 般可以使用高像素模式拍攝,只能使用一般模式自拍。

    ▲至於效果方面,筆者覺得算是中規中矩,在夠光環境下,出來的效果也算不錯。

    同樣可使用大部分 GMS 服務

    另外,nova 12i 雖然屬入門機款,但它依然與其他兩部 nova 12 系列新機一樣,也是採用了國際版的 EMUI 14 作業系統,所以用家仍然可以透過官方應用程式商店下載並安裝 microG APP,之後就可以在 nova 12i 上用到大部分的 GMS 服務程式,對於一定要在手機使用 GMS 各應用的用家來說,至少叫做用得到。

    ▲與另外兩部 nova 12 系列新機一樣,Huawei nova 12i 也是預載了 EMUI 14 作業系統。

    ▲介面設計上也是 Huawei 手機的風格,上手不算太難。

    ▲當然,預載了 EMUI 14 的好處,就是配合官方的應用商店,用家可以下載並安裝 microG APP,之後就可以在 nova 12i 上用得到 Google Pay 以外的絕大部分 GMS 服務了。

    ▲筆者在 nova 12i 上實試過,microG APP 可以成功安裝,亦可成功登入 Google 帳戶。

    ▲之後透過第三方軟件商店,筆者亦可成功下載並安裝 YouTube APP。

    ▲筆者亦實試過,可以成功進入已登入了 Google 帳戶的 YouTube APP 並欣賞影片,使用體驗與在其他支援 GMS 的手機品牌的機款相比完全相同。

    效能入門級使用流暢度一般

    最後硬件配置方面,Huawei nova 12i 內建了 Qualcomm Snapdragon 680 處理器、Adreno 610 圖像處理晶片、8GB RAM 及 256GB 內存,屬於較入門級的配置,而實際使用上,一般運作尚算流暢,在 nova 12i 上使用大部分生活中常用 APPS 效果也算不錯,最多也是使用時間一長,間唔時會出現少少窒的情況,大抵只要大家不是用它來打機的話,其實問題不算太大。此外,它亦內建了 5,000mAh 容量電池,鑑於這個入門級硬件配置亦算省電,所以一般使用情況下要用上一日絕對沒有問題,甚至用足兩日都是可以的。不過 nova 12i 與其他 Huawei 手機一樣,網絡上最高也是支援至 4.5G,上網自然就會偏慢一點,這點大家就要自行適應了。

    ▲硬件配置方面,Huawei nova 12i 內建了 Qualcomm Snapdragon 680 處理器、Adreno 610 圖像處理晶片、8GB RAM 及 256GB 內存,屬一般入門級手機的配置。

    測試硬件 測試軟件 細項 得分 (預設模式) 得分 (性能模式)
    CPU Geekbench 5 單核運算 382 383
    多核運算 1693 1598
    Geekbench 6 單核運算 161 417
    多核運算 444 1482
    GPU 3DMark Wild Life 446 445
    Wild Life Extreme 124 123
    儲存空間 A1 SD Bench 讀取 687.03MB/s 701.28MB/s
    寫入 725.16MB/s 725.28MB/s
    整體系統效能 PCMark for Android 工作 3.0 6909 7726
    安兔兔評測 Nil 206213 328465
    Geekbench 5 OpenCL Nil Nil
    Geekbench 5 Vulkan Nil Nil
    Geekbench 6 OpenCL Nil Nil
    Geekbench 6 OpenCL 563 572

    ▲至於效能表現方面,大家從上面不同效能測試軟件所得的結果可見只屬一般,大致上與 nova 12 SE 差不多。這個效能表現下,要應付日常生活常用 APPS 是足夠的,但用來打機就不太夠力了。

    ▲nova 12i 依然支援實體雙卡雙待功能。

    ▲但它與其他 Huawei 手機一樣,也只最高只可支援至 4.5G 網絡。

    ▲筆者在沙田將 csl 5G SIM 卡放入 nova 12i 並以 Speedtest 進行測速,結果確實見到只有 LTE 網絡水平,下載及上載速度也只是分別錄得 5.59Mbps 及 29.5Mbps,網速相對較慢。

    ▲電量方面,它內建了 5,000mAh 容量電池,由於它屬於入門級硬件配置,網絡亦只支援至 4.5G,所以系統十分省電,基本上用上一日一定沒有問題,慳慳地甚至可以用到兩日或以上。

    ▲另外雖然是入門級手機,但附送的充電火牛依然支援 40W Huawei SuperCharge 有線快充,可以 30 分鐘內為手機由 0% 回電至 62%,即使沒電亦不用擔心。


    相關文章:
  • 【評測】Huawei MateBook X Pro 外形 手感 屏幕 鍵盤 功能 效能開箱評測
  • 劉德華現身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宣傳片 全球首個三摺疊手機登場
  • 華為 AI 晶片難取代 Nvidia 中國企業指 Ascend 晶片不穩定又慢

  • 總結:整體表現符合預期

    總括而言,今次 Huawei 推出的 nova 12i,各方面的表現確實屬於入門級水平,無論是熒幕、相機甚至效能,雖然未算十分差,但也只屬一般合格以上水平,筆者覺得雖然它的機價十分便宜,2K 有找已經可以入手得到,但其實多付數百元已經有一部表現相對較理想的 nova 12 SE,如果預算再多一點,多付 1K 已經有一部整體表現好得多的 nova 12s,以此來看 nova 12i 的吸引力似乎真的比較低。但當然,如果大家真的預算十分有限,一定要入手 2K 以下的 Huawei 手機,nova 12i 仍算能為大家帶來基本的操作體驗,只要能克服不支援 5G 的問題,使用體驗也不是太差的。


    相關文章:
  • 【評測】Huawei MateBook X Pro 外形 手感 屏幕 鍵盤 功能 效能開箱評測
  • 劉德華現身華為 Mate XT 非凡大師宣傳片 全球首個三摺疊手機登場
  • 華為 AI 晶片難取代 Nvidia 中國企業指 Ascend 晶片不穩定又慢

  • Published by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