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輸家」重新認識創業 - CALL4VAN 創辦人 Conrad 「執笠」分享

Published by
Conrad Wu
Share

 

「我終於衰咗喇!」雖然CALL4VAN貨van app執笠,我想將自己「衰咗」嘅小故事分享畀各位 unwire 讀者聽,希望各位引以為鑑,將來創業唔會中伏。

宣傳前要清楚目標用戶

做生意當然就係要有人識,多人識先有機會做得成交易,有交易先可以賺到錢,這個道理相信各位 unwire 讀者明白。但係一兼多職嘅我,可能一開始就搞錯咗對象。首先,我哋搵咗萬人迷 Lulu 合作,拍硬照同 YouTube 宣傳片,認為佢嘅 20 幾萬粉絲主要係男性,年青,接受新事物嘅程度比較高,但現實狀況係,呢個年齡層對客貨 van 需求未必最大。以往在 unwire 上看到 Lulu 介紹 Gadget 打動了不少男士的心(包括小弟),或是 LuLu 的世盃貼士引來全城熱話,就不等如可以把這套宣傳方程式搬到自己身上。

至於線下,我就僱用咗啲派傳單嘅公司,諗住針對工業大廈「洗樓」,但同樣效果不彰,死因在於傳單唔能夠就住工廈客戶嘅需求,但製訂「到肉」嘅訊息。(後期先知道好多工廈商戶需要司機「一條龍」幫手派貨,但傳單只有簡單路程價目表)。「呃like容易,賺錢難。」所以就算我哋到今日已經有超過9444個「讚」,但生意仍然不及對手嘅1%。當然,最重要嘅死因,係畀 Lulu 燈死咗(笑)。

 

沒燒錢就要靠賣點

於 Facebook 發文要吸引用家眼球俾 Like ,不外乎搞笑、抽水、可愛動物同BB幾個元素。但如果要有正經(與業務相關)嘅訊息想宣傳,少不免就要「推post」── 即係要畀錢。所以就算係一模一樣嘅<>  ,我係朝早11點出,而對手於幾個鐘頭後<跟進> ,就係有「谷 (boost)」同冇谷嘅差別,兩者嘅「讚」數量分別係333個同8000個!呢個小故事就教識我,除咗要搵啲唔容易「複製」嘅意念之外,把錢花在一個中 Target 及有效的工具是十分重要。

看到對手竟在電視賣廣告,自己又沒有資源去拍攝,就明白失去了 mass market,因此我更要玩 niche,要做出自己的特點,專門部份特別的用戶,找一些對手覆蓋不到的用戶。我參考了的士 app 類近嘅市場狀況,其中有一款本地的士叫車app 「飛的」 ,面對過江龍如Uber同中國嘅「快的打車」,對手狂燒錢對司機進行每單甚至「只要開住個app幾個鐘頭」都有數十元嘅補貼,「飛的」在一蚊都冇補貼嘅情況下,仍然吸引到超過6000個司機同接近20萬客戶下載,原因就係「飛的」專做長途單,而的士司機就最鍾意呢類「大旗」。如此這般,我以為對手有幾強大,都可以搵到自己嘅定位同生存空間。

為客戶好不敵搵到錢實際

有了這個「玩 niche」的心態無論好早期,上年年中,去到「佔領」之後,都有唔同規模嘅投資人士搵過我,我都一一婉拒。為何我不用錢跟對手「鬥過」下段會有講及,但主要原因是自己性格、經驗同領悟跟投資認識的有分別,想照顧司機為主。

早在2011年,因為當時做緊網上商店而需要經常需要叫車送貨,故此接觸到貨van司機同電召台,好自然就會諗點樣利用流動上網、智能手機去改善成個叫車過程,只係當時電召台未感受到轉變嘅需要,而司機告知「要望著個mon篤咁麻煩,而且行業好複雜,你哋外行人唔會搞得掂」,令到原本已經做好嘅 propotype 打入冷宮。

但亦因為咁樣,我開始更了解電召台嘅運作,同司機心態同經營模式。當CALL4VAN喺2013年正式上架,我哋已經打著「科技改革 司機為先」嘅旗號招攬司機,但始終已經蝕咗頭啖湯,仲要欠缺資金宣傳,所以因為單量不足令到大部分司機開住個app三兩個星期就放棄。當我哋一籌莫展嘅時候,有投資者主動上門,最先固然滿心歡喜,但了解多咗,就了解到「投資」就當然要「回報」,唯一衡量嘅指標就係數字:巿場佔有率就係一切。方法不外乎增加車輛數量,然後增加訂單數量,令到雪球越滾越大。但問題係,香港數萬架客貨車,但當眾其實電召「街車」只係佔唔夠一半,其餘嘅,就係DHL、順豐速遞、麵包舖、冷氣工程等嘅公司車。好似兩大貨van app咁,免費招車甚至倒貼畀司機,我個人覺得會打爛傳統台而月費為主嘅飯碗之餘,更可能吸引咗公司車「偷雞」接單(行內叫「食咖喱」),電召「街車」嘅司機結果生意被分薄而收入減少。

另一個問題係,最大貨van app除咗於2013年,以業內比較高嘅路程價錢去吸引司機登記,但當營運成本如泊車、油價、保險同維修等全面增加嘅時候,司機不斷要求調整路程價錢,而傳統電召台亦相繼加價,兩個有投資者嘅貨van app選擇咗呢維持價錢不變,去留住客戶。究竟向投資者交代、增加市場佔有率重要,還是信守承諾去保障生意夥伴利益為先?呢個題目足以另闢文章去探討,但我就放棄咗投資者注資,仲選擇咗2014年調整兩次價錢。

最後發現,「做 niche」無錯係可以引起司機關注,但其實最現實的是「搵唔搵到錢」,其他 app 單多有錢搵,而我的就客數少,因為司機大哥手機有限,最後只會選擇開啟接到單的 app 。 自己再回想《飛的》的例字,飛的玩 niche 是針對收入對象而不是的士司機,司機不安裝它就失去很多長途客,是收入的來源,不得不裝。我的 App 只是為司機著想但其實客戶群跟對手有 overlap了,司機不裝也損失不大

檢討失敗 然後再pivot

退一步講,就算我「向錢看」接納投資者,也不是一場易打的仗。當市場已經有「惠康」同「百佳」,就算要做阿三嘅「華潤」都唔係咁容易。既然如此,倒不如痛定思痛,檢討自己,繼續真正想做嘅事,嚟一個「pivot」做「中小型電召台聯盟平台」。上文講到我幾年前曾經聯絡過嘅電召台,於是我再搵佢哋,亦有部分係主動搵返我。原因係,呢啲小生意,仲未完全被「擊倒」係因為有一班捧場客,客戶同台已經建立咗關係,落單時會提醒你「出面落緊雨,記住拎遮呀」呢種人情味並唔係用貨van app就可以取代到。運作上,嚟緊8個傳統台嘅訂單會互通,提高接單率,減少客戶流失。與此同時,針對住主流貨van app要司機「無時無刻望住個mon搶單」等弊病,我將結合傳統「報站」同GPS定位等方式,令到客戶可以更快上車之餘,司機亦唔需要太大壓力搶單。我希望新建立嘅平台,能顧及到小生意同自僱司機嘅時候,服務質素亦因而提升,最終客戶亦可以受惠。

好明顯,呢仲運作方式唔會吸引到數百數千萬嘅資金,但當我幫每個傳統電召台慳咗天台天線嘅租金、改善咗單一台唔夠車而流失客戶嘅情況,「CALL4VAN聯盟平台」仍然能夠賺取各台嘅服務費去應付日常開支,最終我、每個細台嘅東主、仲有自僱司機都可以安樂咁每晚準時陪屋企人食飯,比起「有外國千億資金注資」,對我嚟講更加有意義。

 

日後我會在 unwire.hk 分享多一點的創業(失敗)心得,希望各位 unwire 讀者留意!

Published by
Conrad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