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同過 D 中學生傾計,問佢地學校有冇用過咩 Apps、資訊科技工具嚟幫助堂上教學,同佢地傾完計之後,發現原來大部分學校都冇乜點利用新科技,幾乎同我以前返學嘅年代一樣!但眼見近年 Ed-Tech 急速冒起,又有香港 Startup 推出唔少新工具俾老師、家長及學生,究竟實情又有冇人用架?點解香港嘅學校好似咁「落後」,追唔上科技發展架呢?
小編特別同 Grwth 創辦人陳駿霖(Adam)傾過,佢已經做咗 I.T in Education (資訊科技教育)近 14 年,現時係數碼港受培育公司同埋電子學習聯盟成員。佢話其實香港嘅小學有足夠嘅撥款及資源,仲好積極咁發展 I.T,佢地而家好先進架喇;反而中學嘅 I.T adoption 就真係差D,因為課程太緊逼喇。
Adam 簡介咗資訊科技教育最主要嘅三大應用範疇:
- 溝通(Communication)-1998 年已經開始第一階段學校內聯網發展,而家香港嘅學校基本上 100% 都有呢個電腦化溝通渠道
- 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包括出勤紀錄、成績表製作同通告等等
- 電子課本(e-Book)-應用喺學與教,可以幫助評估學生學習進度
但係,大部分學校嘅資訊科技應用都仲係停留咗喺「溝通」層面。時移世易,無論學生、家長定係老師變晒用智能手機嚟做主要嘅溝通工具,內聯網怕且已經有 D 過時啦;而部分學校都會係「行政管理」上面應用資訊科技,不過電子書相對上就真係唔多。
Adam 又解釋,資訊科技教育應用率嘅高低除咗同撥款同埋可用資源息息相關之外,仲要睇埋以下幾個層面:
-
教師工作量
Adam 引述一名校長嘅話,老師一般嘅上堂時間係由早上 8 點開始到下午 4 點,每星期大約 40 小時;除左教書、開會 ,搞課外活動等,未計喺屋企改簿同埋出卷,一星期最少會有 48 小時留喺學校工作。
班老師除咗上堂仲要兼顧各種行政工作,今時今日香港唔少學校唔似得台灣同大陸學校咁專科專教,一個老師隨時要教中文、常識、體育等幾科,咁大嘅工作量肯定會令運用資訊科技教育充滿制肘。
-
硬件基建配合
政府為咗推行資訊科技教育,繼上年嘅 WiFi 100 為 100 間公營學校提供資助設立無線網絡,今年又推行咗 WiFi 900,在未來三個學年,分階段提升其餘 900 間學校校內嘅無線網絡基建以便於實行 BYOD(自攜電子裝置)上堂。
但始終暫時都唔喺間間學校都有神速網絡,上堂分秒必爭,如果網絡基建未夠完善,上網又窒下窒下咁,又有 bugs,老師又點會用呢?
-
資訊科技應用培訓
小編就知道有D老師唔一定係I.T專才,有D可能連 Projector 都唔識用添。如果 PowerPoint 都唔識播,咁點用資訊科技教育呀?
所以 Adam 就話培訓好重要,尤其係當有成功例子出咗嚟,有人分享返嘅話,學校就會更有信心用喇。
Adam 過去十幾年都從事資訊科技教育,但係佢同小編講近呢幾年,因為智能手機普及,連學校決策層都開始應用流動科技,多咗學校積極採用,令呢方面嘅發展有更大嘅空間。另外佢亦講到一個有趣嘅現象,就係傳統名校比起其他學校,係資訊科技教育方面一般都會較遲起步,原因係佢地一直有一套行之有效嘅教學流程,唔駛靠 IT 都可以令學生有優異成績,所以用資訊科技教學嘅 incentive 自然會較低。
Adam 認為其實利用資訊科技可以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就以佢做緊嘅 Grwth App 嚟講,就可以善用大數據嚟幫助學生。例如: 上數學堂答問題時即刻知道幾多學生答啱/答錯,即刻同同班、同級同學分析比對結果,咁就可以了解個別學生嘅強/弱項,再重新調配資源複習,咁就可以更有效咁提升整體成績喇。 Grwth 可以同時比老師同家長了解學生嘅表現,再決定安排針對性嘅學習,對學生嚟講絕對係一件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