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科技新聞

上太空後血液細胞基因突變 研究:增心血管疾病、血癌風險

Published by
Man
Share

研究發現,太空人進入太空完成任務後,無論太空飛行的時間長或短,機組人員的血液細胞也會遭到破壞性的基因突變,增加癌症或心臟病的風險。即使是短暫的太空旅遊也有機會受到影響。

 

研究團隊邀請在 1998 年和 2001 年間,完成太空梭任務平均 12 天的 14 名太空人參加這項研究(85% 為男性,平均年齡 42 歲,其中 6名為首次執行太空任務)。研究人員在太空人離地十天前、返回地球當天,以及著陸三天後各抽取血液樣本,放置於攝氏零下 80 度的凍箱 20 天。

 

是次研究的發起者,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心血管研究所心臟科學教授古卡賢表示,經過基因測序分析,發現太空人的造血系統出現體細胞突變中的基因突變,指太空人的「極端」工作環境充滿可能導致身體變化的因素,尤其是太空輻射線,有機會造成複製性造血作用增強,在複製性造血的驅動基因中發現 34 個突變,最常見的突變發生在 TP53(產生腫瘤抑制蛋白的基因)和 DNMT3A(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最常見的突變基因之一)。

 

這種突變通常由環境因素引起,例如暴露於紫外線輻射或某些化學物質底下、癌症化療副作用等,多數患者是在檢查血液樣本或其他疾病基因才會發現這些基因變化,雖然不一定是疾病指標,但絕對與罹患心血管疾病、血癌的風險有關。

 

研究團隊建議太空總署,每三到五年,檢查一下太空人的細胞突變,退休後也要持續檢查,指這些突變基因的數量雖然偏高,但尚未到擔心的地步,若然繼續長期身處外太空的極端高輻射環境,就會有風險。

資料來源:MountSinai

圖片來源:NASA

Published by
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