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宣布調查進口晶片及電子產品,評估對國家安全的影響,並為特朗普的新關稅計劃鋪路。調查涵蓋晶片組件、製造設備及半導體下游產品,預計將影響全球貿易格局。據悉美國民眾可在 21 天內提交意見,商務部將據此考慮是否加徵關稅,以提升美國本土晶片製造能力。
美國商務部根據《1962 年貿易擴展法》第 232 條展開調查,聚焦進口晶片對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調查範圍包括矽晶圓、晶片製造設備,以及智能手機和電腦等內置半導體產品。商務部指半導體幾乎遍及所有現代電子產品,因此調查對特朗普的全球貿易策略影響深遠。業界有聲音指,美國高度依賴台灣台積電、韓國 Samsung 等外國晶片供應商,調查可能促使企業重新審視供應鏈布局。
特朗普上週五曾表示,部分電子產品暫獲「對等關稅」豁免,而商務部長 Howard Lutnick 接受《ABC News》訪問時透露這只是短期措施,「最快會在一至兩個月內」實施晶片及電子產品獨立關稅。據報特朗普計劃於本週內公布新關稅稅率,部分企業或獲靈活處理。此外美國近年通過《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投資 2800 億美元(約港幣 2.18 萬億元)支持本土晶片製造。台積電近期宣布追加 1000 億美元(約港幣 7770 億元)在美投資,英偉達(NVIDIA)亦計劃在美國興建人工智能超級電腦工廠,顯示業界正積極應對政策變化。
是次調查反映美國力求降低依賴外國晶片,同時強化本土製造能力。短期內,關稅政策可能推高電子產品價格,影響香港等消費市場。長遠而言,若美國成功擴展本土晶片產業,或將重塑全球供應鏈格局。預計未來數週,特朗普政府將公布更具體的關稅細節,企業及市場的反應將備受關注。
資料來源:CNBC
相關文章:
白宮聲明:因應中國反制 中國貨或面臨最高 245% 關稅 中國製 Switch 2 在美或臨 145% 關稅 日經引用主要供應商內部消息 特朗普警告台積電履行承諾 如不在美設廠將徵收 100% 關稅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