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早前大降價,大幅將 Google Drive 雲端硬碟的月費調低多達八成,遠比 Dropbox、OneDrive、Box 等主要競爭對手便宜。Google Drive 大割價除了顯示雲端硬碟市場的競爭非常熱烈,也反映出把檔案同步上雲端已成為大趨勢,服務供應商接連以大容量、低價格搶客,只為了早日成為市場的領頭羊,成為市場的標準。
而作為 Google 主要對手,Microsoft 反而從另一個角度進攻雲端市場,就是推出個人版的 Office 365。由家用版最便宜的 $780 年費,進一步減至 US$69.99(約 HK$543)。以網路應用服務(SaaS)取代傳統電腦軟件正逐漸受到大機構重視,以減低整體 IT 投資開支。
(來自網路圖片)
中小企沒有不雲端的理由
相比起大型機構,雲端應用對中小企業有更大的意義。以月費或年費的形式購買 IT 資源,可大為紓緩機構在首次 IT 投資時的開支,亦提供了更大的應用彈性,隨著公司業務發展步伐而按需要購買 IT 資源。這模式對發展尚在軌道的中小企而言很大幫助,毋須因為 IT 投資而壓著了現金流,也毋須額外的 IT 管理開支。
1. 攤分 IT 投資成本
就像買相機以至買樓都會做分期一樣,一筆過畀錢難免太大開支,畀得起都唔會咁做,因為會影響公司的現金流。用月費或年費方式租用 IT 資源,就能攤分 IT 投資成本,長遠雖然會付出較多,但就可以節省日常很多管理成本,也有助穩定公司的現金流。
(來自網路圖片)
2. 外判 IT 管理、專注核心業務
對欠缺資源的中小企而言,多請一個人來做 IT 管理不太化算,因此很多時都只是老闆或員工兼任。但不是專業人員來做不僅吃力,一旦出了問題要處理,既佔用了用於日常工作的人力,修復過程也會事倍功半。透過採用雲端服務,機構有問題時就直接讓服務商來處理,而日常維護的工作也毋須自行處理,從而更有效地運用人手在核心業務之上。
3. 毋須再考慮器材升級問題
自行購買 IT 器材,成本雖然比較低,但器材畢竟有其生命周期,就算未有故障也可能因為太陳舊而需要淘汰。每次器材升級不僅要錢,過渡過程也需要時間和人力成本,也需要承受過渡出現問題時業務停頓的風險。而採用 IT 服務就毋須擔心這類問題,使用者甚至不會察覺器材已經更新。
(來自網路圖片)
4. 按業務發展升級資源
中小企業,尤其是新創公司的發展步伐,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急速的發展。公司對 IT 資源的需求,亦會因為發展步伐而浮動,若自行購買 IT 器材將難以快速回應這些需求。而採用雲端 IT 服務就能按實際情況來增加或減少租用的資源,配合業務發展而調度 IT 資源將會更靈活。
5. 減低業務停頓的風險
目前基本上各行各業都需要用上 IT,一旦因為 IT 故障出現問題,將或多或少影響到日常運作,嚴重者隨時會導致業務完全停頓。而外判到雲端服務的最大好處,是他們都能保證業務延續性,可用度達到 99.99% 或以上,即每年停機時間擔保少於 52 分鐘,機構能大大減低業務停頓的風險。
6. 災難回復更快速
有時 IT 出問題不一定是源於系統故障,也可能因為人為錯誤或黑客攻擊等原因。真的出了問題,外判 IT 服務不僅能有即時的技術支援,這些服務供應商亦具備災難回復方案,讓機構能即時回復正常運作。以雲端儲存為例,檔案版本功能就可防止檔案被錯誤覆蓋,而數據庫備份服務也能以鏡像來即時回復系統運作,減低業務停頓的損失。
(來自網路圖片)
7. 減少黑客攻擊風險
針對中小企的黑客攻擊近年有增加趨勢,因為攻擊大機構雖然成功後利益更大,但同樣也更加困難,攻擊防護較少的中小企便是捨難取易之舉。自行架設自己的 IT 資源便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在資訊保安上,而外判到 IT 雲端服務便能讓服務供應商負責保安,享受企業級的資訊保安水平服務。
8. 確保在使用最新技術
自行架設 IT 系統,長遠會有折舊問題,不用數年後便已會追不上最新的技術。而採用 IT 服務,服務供應商會定期升級他們的軟硬件投資,機構不用自行升級管理,亦毋須每次都要再花錢在購買新的器材或軟件授權之上,同時還能擔保業務延展性,過去能用能做的事,不用擔心因為升級而不能再做,在信息管理時會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