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媽其中一個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嬰兒究竟何時才可以「一覺睡到天明」。
照顧過初生嬰兒的父母就知道,初生嬰兒每兩至三個小時就吃一次奶;每次吃20-30分鐘;吃完奶掃風又掃去20-30分鐘;哄睡覺再用20-30分鐘;小人兒睡了20-30分鐘醒來,又要換尿片。時間剛剛好,又到下一餐了!
整個循環由早到晚,再由黑夜到清晨,日復一日。幸運的,頭一個月戒了夜奶,從此「有覺好瞓」;更多的,是戒極都戒不掉,給奶又累人;不給奶又哭個天昏地暗。尤其是雙職父母,日間工作已經搾乾腦汁,晚上還要返第二份工,殊不容易。
於是,坊間很多專家紛紛提出建議,無論是「狠心」一點的 Cry-it-out(大聲呼喊),讓小孩哭到拆天也扮聽不到,讓他們哭到累再睡著,知道半夜哭也沒有用;還是「心軟」一點的 Feed-on-demand(按需要餵哺),讓小孩餓了就餵,餵完又睡過;或是「折衷」一點的 Feed-on-schedule(按時餵哺),最好在臨睡前一次過餵多一點,希望吃得飽一點,就睡久一點。三種方法都各有支持者,難分對錯。
這些方法對餵哺母乳的雙職媽媽尤其困擾。Cry-it-out 嗎?嬰兒哭鬧聲嘶力竭,你頂得住哭聲也怕影響他人,尤其是餵哺母乳的媽媽,生理結構使然,聽到嬰兒哭聲奶水便會自然溢出,你不餵他徬彿更浪費。 Feed-on-demand 嗎?半夜起來一、兩次還好,如果是三、四次,而每次都是作為媽媽的起來照顧嬰兒(不是說爸爸們不幫手,而是爸爸確實不能餵哺母乳,不幫手是不能也,非不為也),第二天沒有精神上班,也是不爭的事實。一次過餵飽一點吧?母乳最神奇的地方,就是逼不了,一切由嬰兒主導。他肯吃,奶水就源源不絕,最多是吃慢一點;他不肯吃,你絕對不可能像奶樽一樣強行塞進他們的口裏。
在湊妹妹子的過程,我們也試過以上各種方法。我不忍 Cry-it-out,也覺得每晚哭鬧入睡也未必有益。我最後還是 Feed-on-demand,直至產假完結前,才刻意安排妹妹子 Feed-on-schedule。問題是,那個 schedule(時間表)是我訂的,不是妹妹子訂的。
仍記得產假完結前,我十分擔心妹妹子半夜要起來吃奶,第二天上班會沒有精神應付工作。我們嘗試在親身餵哺母乳後,將泵出來的母乳再用奶樽塞入妹妹子的口裏,希望她吃夠就可以睡過夜。當時我們的如意算盤是這樣的:既然她吃三安士奶可以安然睡三小時;吃六安士奶我不就可以睡六個鐘?
連續幾天,妹妹子吃完母乳再樽餵,吃掉六安士,接連也吐出了兩安士,穫利回吐,不多也不少。
我們反思,人家的胃就只有一隻雞蛋那麽大。這樣的胃容量,少吃多餐很正常。明明肚子的容量就只有4安士,你硬給我6安士,肚子裝不下,自然就嘔。只是我們想她吃多點、睡久一點,自己休息多一點,我就強加這些主觀願望在妹妹子身上,逼她配合我的作息時間,實在有點說不過去。此後,我們再也沒有逼她吃了。
我們的心態也改變了。我們開始相信嬰兒有自己的判斷,會自己調節。這餐吃少了,下餐自己就會吃多點。等到胃仔長大點,可以喝多些奶,自然就睡得更久一點。
心底裏一直存在的疑問,頓時解開了:誰說每餐要吃夠8安士奶才達標、吃完奶睡不到三個小時就哭著要奶一定是吃不飽?
說到底,嬰兒根本未有增肥或減肥的概念,餓了就吃;吃飽就玩;玩夠就睡,自然而然,為甚麼我們硬要他們跟從我們定下的「標準」不成?他們餓,自然會叫嚷著要吃;飽就自然推開。只要細心觀察,他們原來打從很小的時候已經用自己的方法和大人溝通。
有時抛開數據、準則,回返自然,耐心等待孩子慢慢發育、成長,比我們切法催逼,讓我們更享受照顧他們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