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研發了一款採用多模態數據人工智能分析的手機應用程式,該技術可透過面部表情、聲音、文字及作息習慣等多種生物指標來診斷抑鬱症,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Translational Psychiatry》發表,證實此技術能有效評估抑鬱症。
全球約有 3 億人受抑鬱症困擾,根據 2015 年香港精神健康調查,每 100 名港人中有 8.3 人患有抑鬱症。精神健康服務需求龐大,醫學界積極探索無需面診的電子平台診斷方式。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主任榮潤國教授表示,抑鬱症涉及生理、認知、情緒、語言及作息等多方面變化,傳統臨床診斷結合電子方式量度多模態數據,將成為新一代評估工具。
中大醫學院於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3 月進行一項對照研究,分析「多模態數據」診斷華人抑鬱症患者的成效。研究招募了 101 位抑鬱症患者及 82 位無精神障礙人士,參加者需連續七天佩戴腕動計記錄作息,並在手機程式中評估快樂指數,錄影片段記錄表情、聲線及感覺描述。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的主要生物特徵包括減少活動時間、作息紊亂、眉頭緊皺、語速變慢且傾向使用帶有消極情緒的語言。
榮潤國教授指出,抑鬱症患者面部表情常見「Omega sign」,即眉頭間形成 Ω 符號,顯示情緒低落。語速變慢和使用第一人稱是跨文化現象,反映自我關注傾向。這些生物特徵可成為識別高風險人群的指標,研究證明「多模態數據—人工智能平台」輔助醫學教育及培訓的潛力。
博士後研究員陳捷博士表示,人工智能分析多模態數據能有效判斷患者是否曾患抑鬱症,統計學上 F1 分數達 0.81,且能評估患者臨床狀態,F1 分數達 0.70,優於單模態或簡單自我評估。
助理教授李汶浩博士提到,計劃運用研究所得的電子生物標記,建立專門篩查和監測華人抑鬱症患者的人工智能自動化系統,該系統具協助診斷和監測潛力,有望緩解醫護人員壓力。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進步,假資訊和錯誤資訊威脅日益增長,政治家近月來不斷收到有關這方面的警告。這次研究由醫務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資助,顯示電子平台診斷技術在未來的廣闊應用前景。
▲陳捷博士模擬抑鬱症患者眉頭緊皺的表情
▲AI 會拍攝測試者表情,評估抑鬱症風險
相關文章:
【教學】ChatGPT 視像隔空教你養魚 用相機攝取現場環境 實時 AI 回應用家問題 【教學】冗長文章 AI 變成有趣電台節目 Reader by ElevenLabs「聽」文章不再暈車浪 + 學習外語方便 【教學】MacWhisper 語音轉錄文字 AI 工具 本地 AI 模型處理 + 支援廣東話、多國語言 + 輸出字幕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