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 為教育界掀起前所未有的巨浪,不僅是因為它的技術突破, 更因為它挑戰了傳統教育的基本假設, 迫使學校與教師重新審視自身在培育未來人才中的角色及價值。
AI 成 EDUtech Asia 在教育界全新主題
在 2024 年 11 月 6 至 7 日舉行的 EDUtech Asia 大會現場,來自全球超過 8000 名教育界持份者圍繞教育的未來展開深入討論。 這場為期兩日的會議從不同角度出發,對教學、學習及知識在生成式 AI 時代的意義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探討, 讓我們看到教育界正處於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十字路口, 迎接一個全新的局面。
Unwire 很榮幸受邀出席這次盛會。兩天的會議行程極為緊湊, 幾乎每個時段都安排了六場或以上的平行討論,實在極難取捨! 除了不斷吸收豐富知識及經歷思想衝擊, 我們更希望為香港的讀者記錄部分講者的精彩見解。這星期會連載多篇,這次先送上郭毅可教授 – 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在 EDUtech 2024 的見解
知識於 AI 及人類有不同定義
郭毅可教授的演講從一個高維度的視角, 引領大家重新審視教育的本質。 他鼓勵與會者思考一些關鍵性的大問題: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影響下,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應該如何教育?又應該教育什麼?
教授針對一些常見的觀念提出了深刻的分析。例如, 有人認為人工智能正在顛覆「知識」的本質, 於是他回溯了知識的定義,幫助大家釐清概念。他指出, 從根本上看,知識是通過討論、 多角度的辯證以及批判性思維所產生的,並以此形成公共共識。 相比之下,AI 所生成的「知識」嚴格來說並非真正的知識, 因為它的生成過程中缺乏想法的交流與認知能力的應用。因此, 真正的知識並未因 AI 的出現而被貶值。
學生不再死記硬背 教師將變成導師
針對人工智能威脅教師存在價值的說法,郭教授為教師撥開迷霧、 清晰思路。他指出,在未來教育中, 教師的角色與責任將不再局限於傳授知識, 而是成為引領學生思考的導師。 學生可以對任何事物或現象形成多樣的觀點, 這些觀點的形成正是基於教師的引導、 批判性思考以及跟教師對話過程。能夠勝任這一角色的教師, 其價值非但未被削弱,反而顯得更加重要與不可替代。
此外,郭教授認為,從某種角度來看, 生成式人工智能甚至有助於現代教育擺脫過於機械化、 重視記憶而忽略個性化的現狀,將教育重新帶回其本源- 培養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維。AI 並非完美,但它確實為改變「填鴨式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向。
郭教授演講精彩絕倫,絕對是送給教育界人士最理性、 最具邏輯說服力的一個「打氣」。
分享到 :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