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深空探索實驗室最近公佈了一系列宏大的太陽系探索計劃,包括探索火星、木星及遙遠的海王星等任務。與此同時,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則正面臨可能高達 50% 的科學項目預算削減,或將讓美國在太空探索領域的領導地位受到挑戰。
中國的太空探索時間表
中國三年前成立了「深空探測實驗室」,近日公佈未來探索計劃的具體時間表:
- 2028 年:天問三號火星採樣返回任務
- 2029 年:天問四號探索木星及其衛星卡利斯托
- 2030 年:開發大型地面模擬設施,模擬長期載人太空飛行
- 2033 年:金星大氣採樣返回任務
- 2038 年:建立自主火星研究站,研究就地資源利用
- 2039 年:探索海王星最大衛星崔頓,包括研究其地下海洋
中國太空計劃不容忽視
雖然目前只有首兩個任務獲得中國政府正式批准,但專家認為不應輕視中國的太空雄心。中國在探月工程中取得了連串成功,包括去年從月球背面採集樣本返回地球。
2020 年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任務同樣令人印象深刻,首次火星任務便成功部署了軌道器、著陸器和小型探測車,並運行約一年。除美國外,沒有其他國家能在火星表面實現軟著陸並存活超過幾分鐘。
美國面臨挑戰
與中國宏大計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特朗普政府可能大幅削減 NASA 的科學項目預算。據報導,行星科學預算或將面臨重大縮減,有行星科學官員形容這將對美國太空科學和探索造成「滅絕級別」的打擊。
不過,美國國會可能會阻止一些最嚴重的削減。同時,如果 K2 等公司能成功降低衛星平台的成本,加上更低廉的發射費用,NASA 仍有可能以更少的資金在深空探索領域取得更多成就。
太空探索的新競爭
中國視太空探索為展示其軟實力的重要方式,通過在某些領域超越美國,中國不僅能滿足國內民眾,還能吸引全球其他國家合作。然而,中國同時也在投資載人登月計劃,計劃在 2030 年前將本國太空人送上月球。同時資助雄心勃勃的載人和無人項目,很可能需要比目前投入更多的資源。
來源:Arstechnica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