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備啞面防反光屏幕 華為 MatePad Air PaperMatte Edition 發表

華為日前在杜拜舉行產品發佈會,其中一件將會在海外市場發售的,就是今年 7 月發表 MatePad Air 平板的 PaperMatte 特別版。這塊平板的最大賣點是用上啞面防反光屏幕,而且支援經改良的 M-Pencil 2 手寫筆,提供更佳的閱讀體驗和書寫手感。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華為 HarmonyOS NEXT 尚未發表 近 10,000 款應程式準備就緒
  •  
  • 純血鴻蒙 HarmonyOS NEXT 系統 華為確認月底前推出
  •  
  • 華為 Mate XT 三摺機炒價見 22 萬港元 預訂開放 3 日接 550 萬部訂單
  •  

    美國女乘客嫌行駛太慢 竟趕走 Uber 司機劫車自行駛往機場

    相信不少人都有透過使用 Uber 程式電召客車的經歷,一般情況下,司機都會在合理時間內將乘客載送到目的地。日前美國就發生了一宗相當罕有的 Uber 事故,一名女乘客因為嫌司機的行車速度太慢,竟然在途中將車劫走,再自行駕駛前往目的地。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的士商會主席:司機收入好自然好禮貌 「行兩條街就落車 心情會點先?」
  •  
  • Uber 將司機數據傳至美國總部 荷蘭數據保護局判罰款 25 億港元
  •  
  • 的士業昐網約平台訂單顯示目的地 有司機想做長途大單 + 或考慮是否順路
  •  

    標籤:

    訂閱新聞

    Elon Musk 再次進軍教育界 計劃在德州開辦 STEM 中小學和科技大學

    日前《彭博》報導指 Tesla 和 X 的 CEO Elon Musk,正計劃在美國德州開辦一所大學,根據他旗下的慈善基金會 The Foundation 的報稅文件,這名富豪打算捐助 1 億美元去建造一所以 STEM 為重點的中小學,然後再開辦「致力於最高水準教育」的大學。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SpaceX 將提告美國聯邦航空總署 Elon Musk 指其過度監管
  •  
  • 特朗普指派 Elon Musk 提升政府效率 一直不滿聯邦政府效率太差
  •  
  • 不理 Elon Musk 高調反對 Tesla 再次在測試車加裝激光雷達
  •  

    【評測】PS5 Slim 實機評測 比較舊機 SSD 速度、讀碟速度、散熱效能

    PS5 Slim 版 PlayStation 5 Slim 版正式抵港,這部瘦身版 PS5 機身體積比起標準版 PS5 大為縮減 30%,更為纖瘦適合香港的狹小室內空間;而且新機搭載更大的 1TB SSD 內置儲存裝置,PS5 Slim 全新設計的機身架構無論橫放、直放都比以往更加穩陣。今次我們獲 Sony 協助借出港版行貨主機、行貨光碟機,就等小編同 unwire 記者 Anna 同大家一齊去睇睇。

     

     

    全新 PS5 Slim 纖瘦而輕身

    全新 PS5 Slim 版比標準瘦身得多,今次借來的 PS5 Slim 數位版,機身高度比標準版低了 32mm;機身厚度比標準光碟版薄了 24mm、比標準數位版薄了 12mm;機身體積比起標準版大幅減小了 30%。新版主機可更輕易放入狹窄空間中更細小的電視櫃中。

     

    ▲PS5 Slim 與 PS5 標準版在尺寸上的分別

    ▲PS5 Slim 與 PS5 標準版本的厚度比較

    ▲PS5 Slim 光碟版(數位版安裝光碟機後),與 PS5 標準版的厚度比較

     

    今次借來的 PS5 Slim 數位版,實際量度機身重量為 2580g,而在此機安裝另購的光碟機後,機身重量亦只為 3194g,比起小編第一次購買的 PS5 標準光碟版的 4449g 輕身了 28%。如果你決定購買 PS5 Slim 後不再要光碟機,機身更輕了42%。兩部機拿上手很明顯感受到重量差別,就像拿著一部 MacBook Air 與一部電競筆電的分別。拿著此機到朋友家遊玩,也不會有太重負擔。

     

    實測不同版本重量

    實測重量
    PS5 標準光碟版(2020年) 4449g
    PS5 Slim(數位版) 2580g
    PS5 Slim(數位版再安裝光碟機) 3194g

     

    ▲PS5 Slim 數位版機身重量只為 2580g

     

    特別在機背你更可感受到厚度變化。

     

    但各位也會留意到,雖然 PS5 Slim 機身厚度只有 95mm,但直立放置主機時配合官方建議的直立架使用,遊戲機佔據的橫幅長度將會變成 160mm,而標準版 PS5 則只需 104mm。當然在放置任何遊戲機時,你都需要預留空間給它散熱,但如果你的放置空間緊迫到逐mm計算的話,新slim 機不一定可以慳好多空間。

     

    硬件配置 PS5 Slim(光碟版) PS5 標準光碟版(2020年) PS5 Slim(數位版) PS5 標準數位版(2020年)
    公表尺寸 95 x 358 x 216mm 104 x 390 x 260mm 80 x 358 x 216mm 92 x 390 x 260mm
    公表重量 3.2kg 4.5kg 2.6kg 3.9kg
    內置儲存容量 1TB 825GB 1TB 825GB
    可增設光碟機 不可 不可 不可

     

    ▲PS5 Slim 版兩個前置 USB-C 插口

    ▲機背有另外兩個 USB-A 插口、LAN 插口、HDMI 與電源插口

    ▲今次發光位置在畫面近底部向上投射

     

    PS5 Slim 版價格與供應

    PS5 Slim 數位版同光碟版價錢都已經公佈,用家想徹底要又細又輕的機款,可選擇購買數位版主機。數位版主機用家可在日後另購光碟機。

    PS5 Slim 光碟版售價:HK$3,780

    PS5 Slim 數位版售價:HK$2,980

    光碟機(供 PS5 數位版升級之用):HK$968

    12 月 20 日香港正式上市

     

     

     

    同真 Router 對比--終於可以講「買咗新 Router 返屋企」

    全新 PS5 Slim 機身更薄更細部,同一部路由器相當接近。買到返屋企同屋企人講換了新 Router,相信今次這部新機會更有說服力吧!

     

    新主機設計,新橫放直放配件

    PS5 設計同歷代 PlayStation 甚至其他遊戲機都別具一格,不規則形狀的遊戲機要放在桌面,就需要特別配件輔助。PS5 Slim 直放同橫放都有全新配件。

     

     

    首先是這支附隨主機跟來的橫向支架。在 PS5 Slim 上你可找到兩塊蓋板中間空隙的小孔,就在這裡插上支架。

     

     

    插上支架後,你的 PS5 Slim 平放於桌面就可更加安心。

     

     

    為配合 PS5 Slim 推出,Sony 也推出了這個全新的直立架。它適用於標準版 PS5 還有這次介紹的全新 PS5 Slim。安裝方法也比較特別,我們先要在底部拔除一個小小塑膠蓋,裡面原來是連接支架的小孔。將支架裝好後,上好附隨的螺絲便可。

     

     

    Sony 特別說明如果要將 PS5 Slim 打直放必須配合直立架使用,購買主機的用家可考慮為了主機的安全,也同時購入。

     

     

     

    新機放熱情況、風扇噪音測試

    主機體積變細,最大原因是各零件包括內部的散熱器變小,往往散熱效能會比較差,需要更大風扇轉速去協助散熱。大家會留意新機會否出現過熱情況。今次測試我們在一個室溫舒適(室內溫度約為 25 度)大小有如一般香港住房的房間,嘗試遊玩 《人中之龍 7 外傳:英雄無名》約 30 分鐘,留意機身熱度還有風扇的散熱情況。

     

     

    我們發現在 PS5 Slim 版沒有遇到很大的散熱與噪音問題。利用測溫槍測試機背散熱板,PS5 Slim 版最熱部份溫度為攝氏 49 度,另一方面 PS5 2020 年光碟版在同一測試下,背面散熱板最熱處溫度為 50 度,雙方在誤差範圍以內。

     

    ▲機背散熱板最熱部份溫度約為 49 度,不特別燙手

     

    風扇噪音測試方面,我們在同一個房間進行,底噪為 35 dbA。在 PS5 Slim 版正面機頂錄得噪音為 48dbA、機背噪音為 55dbA;同一環境下 2020 年標準版 PS5 光碟版正面機頂噪音為 50dbA、機背噪音同為 50dbA。我們發現 PS5 Slim 將噪音發生的地方盡量搬到機身後方,玩家坐在電視的正前方,感受到的噪音大致相同。

     

     

    其實 PS5 已經比起 PS4 在散熱性能上有大幅改良。整體來說,新版 PS5 Slim 機身變小,並沒有因此出現散熱不良的問題。

     

    PS5 Slim 版 PS5 標準光碟版(2020年)
    機身表面溫度 31.2℃ 27.7℃
    機身背部溫度(最熱位置) 49.2℃ 50.0℃
    機身頂部溫度 22.5℃ 23.1℃
    機身正面頂部噪音(底噪為35dbA) 48dbA 50dbA
    機身背面風扇口噪音(底噪為35dbA) 55dbA 50dbA

    ▲機身表面與機頂位置就算玩半小時遊戲也不會特別發熱

     

    SSD 速度實試 新機實際容量升級 20%

    在全新 PS5 Slim 版裡面,原本PS5 標準光碟版(2020年) 825GB 的 SSD 內置儲存升級到 1TB。另外同標準版主機一樣,提供了 1 個增設 SSD 的升級插槽,讓用戶自行安裝另一隻 SSD 到 PS5 主機。

     

     

    在進入主機設定頁面,可看到 PS5 Slim 內部實際的儲存空間為 848.0GB(標示為 1TB),相比起PS5 標準光碟版的 667.2GB(標示為 825GB)增大了 27%。新機增多了的空間可多放 1~2 隻 3A 大作,普通遊戲可多放 4~5 隻。

     

    ▲PS5 標準版內置儲存空間實際大小為667.2GB,確實不夠裝很多遊戲

    ▲PS5 Slim 的內置儲存升級到 1TB SSD,實際可用的大小為 848.0GB,比對舊款機其實大了不小

     

    至於 PS5 Slim 升級版 1TB SSD 內置儲存的速度是否同舊機有別?我們就實試啟動遊戲並計測其所需時間,測試遊戲為《Gran Turismo 7》、《人中之龍 7 外傳:英雄無名》。後者我們連按 X 按鈕並以最快操作讀入遊戲進度。

     

    入 Game 速度測試

    PS5 Slim 版 PS5 標準光碟版(2020年)
    《Gran Turismo 7》至到遊戲主畫面 21秒 22秒
    《人中之龍 7 外傳:英雄無名》進入遊戲並完成讀取遊戲進度 21.5秒 21.5秒

     

    從系統主畫面直至進入遊戲畫面,PS5 Slim 與PS5 標準光碟版(2020年)進入《Gran Turismo 7》所用時間同樣為 22 秒,可見兩者 SSD 速度應接近相同。

     

     

    3 分鐘安裝/拆除光碟機  幫數位版升級好方便

    為配合 PS5 Slim 推出,今次 PlayStation 推出了一部特製光碟機。數位版 PS5 Slim 主機用家,可在有需要時才購入這部光碟機,遊玩 PS5/PS4 光碟版遊戲。光碟機也支援播放 4K Ultra HD Blu-ray 藍光影碟與 DVD 影碟。

     

     

    光碟機安裝極為簡單,甚至毋須拆除/安裝任何螺絲。首先為安全起見,拆除連接 PS5 Slim 主機所有線路。官方建議大家務必移除電源線,還有在關機後等候主機冷卻才好安裝光碟機。主機底部兩塊膠蓋都可以翻起,我們這次翻開接近 USB-C 插口、電源按鈕一方的蓋子。最簡單開蓋的方法,是從 USB-C 插口的一端向上翻。

     

     

    翻開蓋子後,就可將光碟機安裝到原本蓋子下的空間。將光碟機的兩個牙爪,嵌入主機對應位置的牙口位,另一端對準光碟機連接主機的電子接口。

     

    ▲打開蓋子後,可看到連接光碟機的電子接口

    ▲對準光碟機與主機的電子接口,裝上去便可

     

    確定電子接口穩妥地插入主機,所有塑膠接口啪好。最後把光碟機跟來的蓋子重新蓋上便安裝完成,整個過程不用 3 分鐘。

     

    ▲合上附隨光碟機的新蓋子便大功告成

     

    為光碟機認證 需要連線上網

    今次 PS5 外接式光碟機需要升級 PS5 系統軟件,並在 PS5 Slim 主機上連接網路認證後才可使用。如果你開機時跳過系統軟件升級,你將不能使用光碟機。

     

    ▲如果跳過認證,你是無法使用光碟機

     

    在重新啟動 PS5 之後,PS5 會再次偵測到你的光碟機,並提示你需要為光碟機認證。首先你需要升級系統軟件。

     

     

    升級系統軟件再重新開機,這時系統會自動為你註冊光碟機。

     

     

    認證完成後,PS5 Slim 的光碟機就可正式使用。畫面會提示你在拆除光碟機時,你必須完全關閉電源,否則在休眠模式下拆除光碟機,將有可能造成資料流失及令主機損毀。

     

     

    光碟機需要在 PS5 Slim 上,並連接互聯網認證後才可使用,所以你的主機必需有互聯網連線。當光碟機安裝好之後,每一個登入到這部 PS5 Slim 的 PSN 帳戶,都可正常使用光碟機。你可以拆除光碟機並移到另一部 PS5 Slim 使用,但另一部機同樣需要為光碟機連網認證。目前未有資料顯示同一部光碟機可在多少部 PS5 Slim 上使用,但至少在兩部 PS5 Slim 上使用是被允許的。如果玩家不幸壞機需要換機,相同的光碟機還是可在新機使用,這並沒有問題。

     

    新光碟機讀碟速度測試  與內置光碟機無大分別

    大家會關心新光碟機讀取速度會否較舊機更快。今次小編為 PS5 Slim 安裝好光碟機後,就同舊款 PS5 光碟版主機來比較一下速度。我們同時在兩部機插入《人中之龍 7 外傳:英雄無名》光碟,並測量入碟後至到完成安裝的所需時間。

     

     

    兩部主機光碟遊戲安裝時間

    測試遊戲:PS5版《人中之龍 7 外傳:英雄無名》

    PS5 Slim PS5 標準光碟版(2020年)
    安裝時間 9分鐘28秒 9分鐘44秒

    我們發現兩部機安裝遊戲的時間大致相同,可見 PS5 Slim 版外附光碟機,速度上同 PS5 標準光碟版(2020年)內置光碟機並無很明顯的差別。

     

     

    新機箱升級 SSD 更方便

    全新 PS5 Slim 版本同樣提供 1 個 SSD 插槽讓用家安裝多一條 NVMe M.2 SSD,讓你的 PS5 提供更多安裝遊戲的空間。額外安裝的 SSD 可用於安裝遊戲,並像原生 SSD 一樣可直接執行遊戲。

     

    ▲PS5 Slim 只需要拆除上半部蓋掩便可安裝 SSD,同早前版本需要拉開全塊蓋板較方便一點

     

    留意 M.2 SSD 有一定要求,在購買時要特別留意:

    1)M.2 SSD 需要為 PCIe Gen4 以上

    2)容量必須在 250GB 以上、8TB 以下

     

    新機箱表面一開為二。打開兩個蓋掩,就可看到上方為額外 SSD 插槽與散熱扇吸風位置,而下方就是剛才大家安裝光碟機的空間。以往 PS5 標準光碟版(2020年)我們需要用比較大的力度去打開蓋子,今次由於分開兩個蓋,每個都比較細,所以只花較小力度就能開蓋,以後要換 SSD 都更方便。

     

     

    同標準版 PS5 一樣,用螺絲批打開 SSD 插槽的蓋子,插上 SSD 擰好螺絲,你的 PS5 Slim 開機時就能自動辨認附加 SSD。在系統選單可選優先安裝於額外 SSD 還是本機原有的 SSD。

     

     

    總結:PS5 Slim 吸引新機買家 舊機玩家都覺吸引

    今次全新 PS5 Slim 機身大幅縮細、輕身,佔位更小而且搬動容易,尚未入手的朋友多一個藉口給自己買機。對已經擁有 PS5 的用家來說,雖然新機在各種效能表現上沒有升級(只有內置儲存多了約 200GB),但作為 Gadget 迷看到這部機身纖細,但又可以玩到 3A 遊戲大作的遊戲機都會覺得吸引,一樣可給藉口多買一部。想趁今個聖誕給自己或親朋送贈開心禮物,PS5 Slim 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Samsung Galaxy S24 規格流出 旗下首款手機支援衛星通訊

    日前網上流傳一張據報來自 Samsung Galaxy S24 的手機螢幕截圖,截圖顯示 Samsung Galaxy S24 將會支援緊急衛星通訊(Emergency Texts via satalite)。如消息屬實,Samsung Galaxy S24 將會是首部支援衛星通訊的小螢幕旗艦手機。

     

    據 cnBeta 報道,Samsung Galaxy S24 將會分為北美及歐洲 2 個版本,兩者規格大致相同,主要分別是其處理器。據報北美版將使用 Snapdragon 8 Gen 3 ,而歐洲版本將會採用 Exynos 2400,而兩個版本均支援助衛星通訊功能。

     

    ▲截圖顯示 Galaxy S24 支援衛星通話功能,圖片來源:cnBeta

    現時 Apple iPhone 15 系列及華為 Mate 60 系列均已支援衛星通訊功能,Samsung Galaxy S24 則是 Samsung 旗下第一款支援衛星通訊的小螢幕旗艦手機。據 cnBeta 報道, Samsung S24 螢幕為 6.2 寸,主鏡頭達 5000 萬像素,同時配備 1200 萬像素超廣角及 1000 萬像素 3 倍長焦鏡頭,預計將於明年 1 月上市。

     

    另外爆料人 Ahmed Qwaider (@AhmedQwaider888)早前在 X (前稱 Twitter)發文表示 Samsung Galaxy S24 Ultra 機背會配備 4 個鏡頭,主鏡頭達 2 億像素,另設 12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5000 萬及 1000 萬像素長焦鏡頭,另設 1200 萬像素前鏡。

     

     

    圖片來源:CNET

    資料來源:cnBetaAhmedQwaider888@X


    相關文章:
  • 【評測】Samsung Galaxy Buds / Buds3 Pro 開箱評測 外形具時尚感 + 佩戴感舒適 + 音質表現理想 + 夠「長氣」可三日一充
  •  
  • 【評測】Samsung Galaxy Watch Ultra / Watch7 開箱評測 兩日一充
  •  
  • 【評測】Samsung Galaxy Z Flip6 開箱評測 外觀變動少 + 外屏更個人化 + 主鏡成像質素提升 + 電量夠用一日以上 + 整體表現中上
  •  

    iOS 17.3 或加入「設備防盜保護功能」 加強 iPhone 保安

    現時的 iPhone 被盜去後,假如賊人透過特定方法得知 iPhone 密碼,基本上 iPhone 就不保了,但似乎 Apple 將加入的「設備防盜保護功能」(Stolen Device Protection),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加強保安。

    ▲iOS 17.3 或將加入「設備防盜保護功能」(Stolen Device Protection),加強 iPhone 保安

     

    據外媒報道,Apple 將會在 iOS 17.3 的更新版本中,加入「設備防盜保護功能」。此功能會進一步加強 iPhone 保安和防盜系統,當中會加入地點、生物認證,以及延時機制,可增加盜取 iPhone 的難度。Apple 表示,現時已盡力持續強化裝置防盜措施,亦希望用特定方式保護使用者個人數據。

    「設備防盜保護功能」會先進行驗收測試,而新功能會就 iPhone 離開熟悉的地點,例如家和工作地方,就會開始啟動限制。

     

    資料及圖片來源:MacRumors


    相關文章:

  • 【教學+實測】iPhone 自訂電量切換低耗電模式 實測慳電程度 + 效能影響
  •  
  • 【教學】iPhone 用家必學旅遊小技巧 教你 Spotlight 查詢航班資料、匯率 + 離線地圖功能
  •  
  • 【教學】令「從我的 iPhone 傳送」消失 教你如何製作個人化電子郵件簽名
  •  

    《GTA 6》比堅尼女最多重播次數 引來網民製作 GIF

    《GTA 6》預告片推出了一段時間,引來遊戲界熱話和破盡紀錄之外,在各方社群中開始討論比堅尼女擺弄身姿,而那刻成為了《GTA 6 》預告片中最多重播次數的時刻。

    ▲GTAVI_Countdown 發現《GTA 6》預告片中,比堅尼女是最多重播次數時刻

     

    X用家 GTAVI_Countdown 發現《GTA 6》預告片中,比堅尼女是最多重播次數時刻。當影片大概 35 秒,畫面就會出現比堅尼女在擺弄身姿。更有 X 的用家為時刻製作 GIF。

    ▲有 X 的用家為時刻製作 GIF

     

    比堅尼女郎出現的片段(0:38)的確是 YouTube《GTA 6》預告片中被重播最多的時刻,不過自影片開頭起至 0:38 大約隔 10 秒上下出現過 2 次重播次數高峰,但比堅尼女後就再也沒有重播高峰了。

     

    資料來源:GTAVI_Countdown‘s X


    相關文章:
  • 《GTA 6》傳延期推出 前員工認為太早下定論
  •  
  • 《GTA6》或延期至 2026 推出 內部員工爆料 PC 版本再遲一年半
  •  
  • Ubisoft:不怕《GTA 6》 或於同段日期推出新作
  •  

    DENZA D9 豪華 MPV 香港發佈 中排舒適按摩座椅 + 先進駕駛輔助及影音系統

    比亞迪香港隆重委任仁孚行成為 DENZA 在香港市場的獨家代理,而首款在港亮相的 DENZA 純電動豪華七座多用途車 (eMPV)DENZA D9 亦於今天亞博舉行的 IMXpo 中優先登場,並接受預約參觀這部劃時代的多用途純電動豪華座駕及開始接受預訂,預計將於 2024 年第四季交車。

    旗艦級純電動豪華七座位 eMPV DENZA D9

     

    旗艦級純電動豪華七座位 eMPV DENZA D9,車身長度超過 5.2 米、最大馬力達 275kW(約 369 匹)、峰值扭力達 470Nm 的大型豪華 eMPV,配備高效能永磁同步電動摩打及由比亞迪集團研發的刀片電池。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需 6.9 秒, DENZA D9 的續航距離可長達 620 公里,足夠滿足跨境出行、商務接送及家庭用車等不同需要。

    車身長度超過 5.2 米,最大馬力達 275kW(約 369 匹)、峰值扭力達 470Nm 的大型豪華 eMPV

     

    於香港發售的 DENZA D9 將會提供前驅版及雙摩打四驅版兩款選擇。在其超卓性能之外, DENZA D9 全車配以 NAPPA 真皮座椅,中排座椅同時提供 10 段式按摩功能及 6 段式可調節睡眠頭枕。車廂內的智能多媒體系統,配合 14 組由丹麥音響名牌 Dynaudio 設計及製作的高質揚聲器。與此同時,DENZA D9 配備了一系列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為駕駛者提供多項實用而高效率的智能駕駛功能,進一步確保行車安全及整體舒適水平。

    ▲DENZA D9 全車配以 NAPPA 真皮座椅,中排座椅同時提供 10 段式按摩功能及 6 段式可調節睡眠頭枕

    ▲車廂內的智能多媒體系統

    ▲ 14 組由丹麥音響名牌 Dynaudio 設計及製作的高質揚聲器

    ▲DENZA D9 配備了一系列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如欲成為首批香港區 DENZA D9 車主,只需繳付可退還的意向金 HK$10,000,即可預留首批優先配額,新車預計於 2024 年第四季開始交到車主手中。

     

    DENZA D9規格

    最大馬力 275kW(約 369 匹)
    峰值扭力 470Nm
    0 – 100km/h: 6.9
    續航力: 620 公里

     

     


    相關文章:

  • 比亞迪發佈新技術 全球首創三摩打、後輪雙摩打獨立轉向
  •  
  • DENZA D9 純電 MPV 抵港 600 KM 特長續航 + 豪華按摩大班中座
  •  

    Unitree 人形機械人H1 + 四足仿生機械人B2 腳踢不會跌、四足機械人可負重

    OTG 今日舉辦了「Unitree 人形機械人H1/四足仿生機械人B2」 發佈會,活動是中國杭州宇樹 Unitree 於香港首次披露兩款新形機械人產品。小編有幸獲邀率先欣賞這兩部機械人,拍了不少照片。現在就讓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兩款機械人。

     

     

    人形機械人 H1

    今次發佈會重點是 Unitree 第一款通用人形 – H1。據 Unitree 表示,H1 使用先進的動力系統,在速度、力量、機動性和靈活性等方面具備最高水平。

    H1 擁有穩定的步態和高度靈活的動作能力,能夠在複雜地形和環境中自主行走和奔跑。

    H1 配備3D 雷射雷達+深度相機,即時取得高精度的空間數據,能夠掃描環境。

    H1 平衡力非常好,工作人員示範下,大力踢 H1 也能夠保持平衡不會跌低。

     

    尺寸 (1520+285) mm × 570 mm × 220 mm
    大腿和小腿長度 400 mm
    手臂總長度
    338 mm
    單腳自由度
    髖關節× 3 + 膝關節× 1 + 踝關節× 1 = 5
    單手臂自由度 4(可拓展)
    整機重量
    約47kg
    關節單元極限扭矩 膝關節約 360 N.m,髖關節約 220 N.m,踝關節約 45 N.m,手臂節約 75 N.m
    行走速度
    大於1.5m/s(潛在運動能力>5m/s)
    電池 容量15Ah(0.864KWh),最大電壓67.2V
    控制和感知算力 2 × Intel Core i7-1265U(可選配拓展)
    感知感測器配置 3D Lidar 達+ 深度相機
    靈巧手 選配(正在開發中)

    四足仿生機械人 B2

    Unitree 第二款介紹就是四足仿生機械人 B2。這款仿生機械人是目前奔跑速度最快的工業級四腳機械人,最高速度可達 6m/s。B2 擁有超強越障能力,輕鬆跨越亂木堆、40cm 高台等各種障礙物。

    ▲現場工作人員有示範操作這部四足仿生機械人

    ▲挑戰利用 B2 登上約 40 cm 高地台

    ▲成功登上地台

     

    除了地台外,B2 亦可以行樓梯。Unitree 表示,B2 關節性能激增170%,而且具有360N.m強勁扭矩。

     

     

    打橫行樓梯亦難不到 B2。

     

     

    Unitree 表示,B2 持續負載提升100%,負載續航力提升了200%,持續行走負荷大於40kg,20kg 負載持續行走大於4小時,里程超過15km。

    ▲成年人站上去也沒有問題

     

    B2 亦加入了輪足替換變形,方便用家視乎不同需要替換。

     

     

    尺寸(站立) 約 1098 mm × 450 mm × 645 mm
    尺寸(摺疊) 約 880 mm × 460 mm × 330 mm
    重量
    約 60kg (含電池)
    電池 容量45Ah(2250Wh),電壓58V
    續航
    綜合營運續航4-6小時

    空載持續行走> 5h,且續航里程> 20km;

    20kg 負載持續行走> 4h,且續航里程> 15km

    替換輪足
    選配
    負載(站立) 最大 120 kg
    負載(持續行走) > 40 kg
    樓梯行走能力 最大台階高度 20 ~ 25 cm
    攀爬能力
    正向爬上和爬下高度 40cm 台階
    工作溫度
    -20℃ ~ 55℃
    斜坡行走能力 > 6m/s
    (在特殊配置下實現,實際為了安全會有所限速)
    防護等級 IP67級
    控制和感知算力 intel Core i5×1,intel Core i7×3,Nvdia Jetson Orin NX×1 (不同配置差異)
    感知感測器配置 3D 雷射雷達×1

    深度相機×2

    光學相機×2( 不同配置有所差異)

    外置介面 1000M-Base-乙太網路×4

    USB3.0×4

    12V×4 5V×1 24V×4 BAT×1

    同場加映: Go2

     

    Unitree 同場亦展出了 Go2 。這款式四足機械人非常靈活,可以跳起、跳舞等。

     

     

    電池續航長達 21 天 Galaxy Fit 3 運動手環傳下月中發表

    早前有外國爆料網站公開了 Galaxy Fit 3 運動手環的設計圖和官方宣傳照,後來 Samsung 亦向韓國傳媒確認,開發 Galaxy Fit 3 與現有 Galaxy Fit 2 用戶要求,希望能夠有後繼型號推出有關。昨日有人在社交平台 X 發帖,公開聲稱是 Galaxy Fit 3 的基本規格資料。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評測】Samsung Galaxy Buds / Buds3 Pro 開箱評測 外形具時尚感 + 佩戴感舒適 + 音質表現理想 + 夠「長氣」可三日一充
  •  
  • 【評測】Samsung Galaxy Watch Ultra / Watch7 開箱評測 兩日一充
  •  
  • 【評測】Samsung Galaxy Z Flip6 開箱評測 外觀變動少 + 外屏更個人化 + 主鏡成像質素提升 + 電量夠用一日以上 + 整體表現中上
  •  

    Google Project Ellmann 開發中 AI 分析相片搜尋記錄訴說你的人生故事

    早前才發表了大型語言模型「Gemini」的 Google,根據美國媒體 CNBC 取得的資料,正在秘密開發次世代聊天機械人。項目 Project Ellmann 以著名個人傳記作家 Richard David Ellmann 命名,報導指 Google 打算讓這個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去講述用戶的人生故事。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評測】Google Pixel 9 Pro Fold 詳細評測 機身偏闊手感一般 + 雙熒幕表現出色 + 終原生支援香港 5G + 定價偏貴不夠抵玩
  •  
  • Google 被指強制網紅讚賞其產品 否則不能在發售前評測產品
  •  
  • 【教學】Perplexity 搜尋引擎結合 AI 免VPN + 好用程度可挑戰 Google 搜尋
  •  

    【評測】HP Envy Move 24 外形 手感 功能 操控 屏幕 效能開箱評測

    說起在家使用電腦,相信今時今日不少人都會選擇手提電腦,一來相對桌面電腦更輕便可以隨處使用,二來效能上手提電腦亦已可與桌面電腦媲美。不過如果家中有小朋友,手提電腦的熒幕始終嫌細了一點,對他們的雙眼保護不夠理想。如果想既擁有便攜性,又擁有大熒幕,更想「一機走天涯」,HP 最近推出的 Envy Move 桌面電腦就十分適合了。但究竟使用起來究竟效果如何?就讓 Edward 為大家分享一下用後感吧。

    機身算輕方便家中隨處使用

    今次 HP  推出的 Envy Move 24,其實根本是十年前 Intel 提倡內建電池的 AiO 桌面電腦的設計,但當然今時今日不但效能更佳熒幕更漂亮,而且機身相比當年機款更加輕身(約 4.1kg 左右),即使要拿著在家隨處使用亦無問題,而且由於內建鋰電池,即使正在使用時拔除火牛轉換位置亦不用關機,使用上方便得多。更重要是定價相比當年動輒索價近 2 萬元便宜得多,Envy Move 24 也只是萬一元有找起,算是抵玩了很多。

    ▲這就是 HP 最新推出,內建鋰離子充電池的 AiO 桌面電腦 Envy Move 24,大家可以見到它在設計上相比 10 年前左右的類近機款,更像是一部傳統 AiO 電腦的設計,而非一部放大版的平板電腦。

    ▲機身採用全白色設計,配以機背的銀色 HP 標誌,簡約之餘亦易配襯不同風格的家居環境。

    ▲Envy Move 24 是可以讓大家在家中隨處攜帶使用的電腦機款,它最特別的設計是機底設有這個自動開合的機座,當取起機身時,一對支架會自動縮起。

    ▲當將電腦放在平面時,一對支架上的黑色伸縮棍就會推出支架,這樣大家就可以將電腦平放在檯面或任何平面了。

    ▲而為了方便大家隨處拿著電腦走動,頂部亦設有手把,十分體貼。

    ▲另外,機身可作些微程度的傾斜,不過筆者就覺得角度細了一點,不過相信為了平衡機身不會向後倒,也是沒辦法的事。

    ▲機身不算十分厚,採方正設計。

    ▲機頂設有鏡頭物理蓋。

    ▲用家不用時可將鏡頭遮蓋,使用時才開啟,就可以保障私隱了。

    ▲機底就設有散熱孔。

    ▲從 Windows 11 介面可見,Envy Move 24 確實內建了鋰離子充電池。

    ▲Envy Move 24 亦有附送內含觸控板的無線鍵盤。

    ▲觸控板夠大操控確實方便,但按鍵鍵程不算深,而且按下去感覺有點鬆鬆的,只適合進行簡單的文書工作,如用來長時間輸入文字手指應會感到不太舒服。

    合家歡使用比手提更方便

    在用途上,HP Envy Move 24 可說是一部合家歡使用的流動桌面電腦,最直接當然是當作一般 All in One 桌面電腦放在檯面使用,而由於它擁有 24 吋 2.5K 解像度,兼具備觸控功能的大熒幕,所以相比一般只有十幾吋熒幕的手提電腦或平板電腦,HP Envy Move 24 更適合小朋友用來睇 YouTube 學習或用電腦來做功課。此外,由於不用關機也可拔電在家四處使用,而且機背更設有小袋可以收藏無線鍵盤,大家就可以拿著電腦在家中隨處煲劇睇戲,對於「劇精」肯定也是最佳家居娛樂工具。另外,它亦設有 HDMI-in 端子,筆者就試過可以用來接駁電視或手提遊戲機,令它可以作為流動顯示器,所以無論在一般生活應用或娛樂上,HP Envy Move 24 確實是十分理想的家居娛樂中心,而且使用起來比手提電腦效果更理想。

    ▲HP Envy Move 24 既然可以拿著在家隨處使用,當然可以有很多用法,最簡單直接就是接駁著火牛,像一般 AiO 桌面電腦般使用啦,這用法相信最為普遍,也是一般工作時的形態。

    ▲它亦內建用於進行視訊會議時補光的軟件(白色的圈圈為補光環形燈),而且圈圈可以調光暗及大細,十分好用。

    ▲另外,Envy Move 24 亦是一部「合家歡」電腦,因為放在小朋友書檯面,也可以讓他們用來做功課時使用,亦可以在課餘時欣賞 YouTube 影片持續學習。

    ▲而由於它採用觸控式熒幕,而且 24 吋熒幕亦比一般平板電腦或手提電腦的熒幕大得多,所以對於小朋友來說,操控直覺化而且可用更大熒幕瀏覽內容,更舒服之餘亦可更護眼。

    ▲當然,臨睡前,大家亦可以將 Envy Move 24 帶進房間並放在窗台,之後開一套劇集來欣賞,隨時 chill 一下亦沒有問題。

    ▲Envy Move 24 這種 AiO 電腦形式雖然並非新穎,但它在設計上比十年前的類似機款輕得多,只有 4kg 多一點,加上設有手把位,在家隨處拿亦十分方便。

    ▲而且機背亦設有一個緊身小袋,可讓用家放入無線鍵盤連觸控板,這樣在家隨處拎都更加方便了。

    ▲隨機亦有附送防塵袋,而且套上電腦後亦可用到手把位,套著在家四處拎就更不用擔心弄污白白的機身了。

    ▲而 Envy Move 24 設有 HDMI-in 端子,令它還有多一個用法,就是可以外接影片播放器或盒子,又或者手提或電視遊戲機,令它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一部 24 吋的顯示器。

    ▲筆者就試過用來接駁 Steam Deck OLED,大家可以見到可以成功將 Steam Deck OLED 畫面輸出至 Envy Move 24 上顯示,而且支援 2560 x 1440@75Hz 更新率,解像度比在手提遊戲機上玩理想得多,所以 Envy Move 24 亦可方便大家在家哪個位置都可打機。


    相關文章:
  • 【評測】HP EliteBook Ultra G1q 開箱評測 機身纖薄易外攜 + 配色有型專業 + 配置齊全不俗 + ARM 架構電量算「長氣」
  •  
  • 【評測】HP Elite x360 1040 G11 詳細評測 平實穩陣 + 機身少墜手 + 端子齊全 + 電量「長氣」
  •  
  • HP 擬撤一半電腦生產線出中國 大部分將遷移至泰國新工廠
  •  

    熒幕表現中規中矩喇叭超靚聲

    至於多媒體表現方面,筆者首先評論一下顯示器,它內建了 23.8 吋 IPS 材質 LCD 熒幕,解像度為 2560 x 1440,整體屬於中規中矩,而筆者亦試過用來瀏覽網頁及影片,文字顯示清晰銳利,瀏覽相片、影片色彩亦算自然,可視角度亦算高,只是亮度畢竟它只是 IPS 材質,所以只屬一般,但作為一部在家使用的電腦,其實都算夠用。不過 Envy Move 24 最突出的並非熒幕,而是它內建於熒幕下方,由著名音響品牌 B&O 調音,每邊各 5W 輸出的內置喇叭,筆者以它來睇片效果十分不俗,不但音量極為足夠,高中甚至低音無論質及量,以內置喇叭而言都十分理想,所以用來來煲劇睇片,相信應該已可滿足不少用家的要求了。

    ▲顧名思義,HP Envy Move 24 自然是內建了 23.8 吋熒幕,而且擁有相對較幼的邊框設計,不過材質就只是 IPS,而且亮度不太高,但在一般室內使用也算夠用。

    ▲熒幕解像度為 2560 x 1440,更新率為 75Hz(有點怪怪的)。

    ▲至於顯示效果方面,在一般室內環境下,文字顯示仍然清晰銳利,瀏覽影片色彩亦屬自然向,效果算不錯。

    ▲可視角度方面也算不錯,不過瀏覽白底內容時從側面看亮度會比從正面看低了一點點。

    ▲至於音效方面,在熒幕下方內建了一對前向發聲式,找來著名音響品牌 B&O 調音的喇叭,筆者試用過效果極為不錯,人聲清晰音量亦十分足夠,而且用來睇片亦有十分足夠的低音,音質在內置喇叭來說亦十分理想,表現有驚喜。

    端子較少勉強夠用

    至於端子方面,HP Envy Move 24 作為一部 AiO 桌面電腦,其實真的不算多,只有 1 個 USB-A 插槽及 1 個 USB-C 插槽,當然正如前文所言,它擁有 HDMI-in 輸出令它既可當作桌面電腦亦可當作顯示器使用,但如果要接駁多件有線週邊,用家就需要使用轉接器了。又或者,建議用家多用些支援無線接駁的周邊產品,使用起來就更加方便了。

    ▲基本上所有 Envy Move 24 的端子都位於機身左右兩側較近機底的位置,左側設有音量鍵、USB-C 插槽及 USB-A 插槽,而右側就設有熒幕亮度調校鍵、視訊來源切換鍵、HDMI-in 埠及 3.5mm 耳機插孔,端子種類就夠多,但數量就真的不太足夠。

    ▲而電源鍵就位於機身右側頂部位置。

    效能足作文書工作或生活應用

    至於硬件方面,HP Envy Move 24 內建第 13 代 Intel Core i5 – 1335U 處理器、Intel Iris Xe 內置圖像處理晶片、16GB LPDDR5 4800MHz RAM 及 1TB PCIe NVMe M.2 SSD,效能來說算是中規中矩,當然又未至於低至只是文書機的水平,但也未去到像擁有獨顯可以打機的那種程度,不過如果大家不是經常打機,又或者只是玩對圖像處理要求不高的遊戲,多數是用來上網搵料、玩社交平台、或者聽歌、煲劇、睇戲等,間或才用來執執相的話,HP Envy Move 24 的效能已足夠應付日常所需。

    ▲HP Envy Move 24 內建了第 13 代 Intel Core i5 – 1335U 慳電級處理器。

    ▲亦內建了 Intel Iris Xe 圖像處理晶片、16GB LPDDR5 4800MHz RAM 及 1TB PCIe NVMe M.2 SSD。

    測試硬件 測試軟件 細項 得分
    CPU Geekbench 6 單核運算 2341
    多核運算 7352
    GPU 3DMark Time Spy 1349
    儲存空間 CrystalDiskMark 讀取 4040.64MB/s
    寫入 2922.66MB/s
    整體系統效能 PCMark 10 5198
    Geekbench 6 OpenCL 9968
    Vulkan 14404

    ▲筆者就使用數款效能測試軟件測試 HP Envy Move 24 的效能表現,大家可以見到它的表現在主流級別 AiO 桌面電腦來說算是不錯,雖然未去到可以玩任何遊戲的級數,但作為一部給全家大、小朋友都用得到的電腦,整體表現已交足功課有餘了。

    內建電池可用足 4 小時以上

    最後筆者亦測試了一下 HP Envy Move 24 內建的 83Wh 六芯鋰離子充電池究竟可以支撐用家在非接駁火牛情況下使用多長時間。官方就聲稱可以連續使用最長 4 小時,筆者就在不接駁充電火牛情況下,使用 Edge 瀏覽器以全熒幕模式播放 Netflix 中的劇集超過 1 小時,播放完畢後,Envy Move 24 的電量由 99% 跌至 74%,即是 65 分鐘耗用了 25% 電量,以此推斷 HP Envy Move 24 確實可以播放 4 小時 20 分鐘影片,與官方聲稱的時間相若。而且即使沒電其實它亦支援快速充電功能,只需 45 分鐘已可為裝置回電 50%,所以如果大家只是打算在家中隨處拿著使用,HP Envy Move 24 的電量確已十分足夠。

    ▲官方表示 HP Envy Move 24 的內置電池,可支援連續使用最長 4 小時,筆者就以 Edge 瀏覽器開啟 Netflix 並以全熒幕及熒幕調至最光亮的模式播放 Sweet Home 第二季的第一集(片長 65 分鐘),看看播放完成後,Envy Move 24 的電池還剩下多少電量。

    ▲在未開始播放前,Envy Move 24 的電量為 99%,而播放完後電量就剩下 74%,跌了 25%,由此可見它確實可以用足 4 小時以上,以此推算似乎沒有「吹水」成份。


    相關文章:
  • 【評測】HP EliteBook Ultra G1q 開箱評測 機身纖薄易外攜 + 配色有型專業 + 配置齊全不俗 + ARM 架構電量算「長氣」
  •  
  • 【評測】HP Elite x360 1040 G11 詳細評測 平實穩陣 + 機身少墜手 + 端子齊全 + 電量「長氣」
  •  
  • HP 擬撤一半電腦生產線出中國 大部分將遷移至泰國新工廠
  •  

    總結:非新機種家用機夠實用

    其實 HP Envy Move 24 這類內建鋰電池,可以在家隨處使用的 AiO 桌面電腦,早在十年多前就已出現,不過當時一來太貴,二來效能不太理想,電量亦用不到太長時間,所以並不太受用家歡迎,只能說是「生不逢時」。而去到今時今日 HP 推出 Envy Move 24,各方面無論效能、熒幕效果、音效等都有十分明顯的進度,最重要是電量最少可使用數小時,亦支援快充功能,相比十年前各方面的進步都十分大,更重要是定價比當年便宜很多,萬一元有找可以入手一部效能不錯兼可以在家隨處使用的大熒幕電腦,今時今日入手確實抵玩兼吸引得多。如果大家最近有心入手一部可以連小朋友都合用的「合家歡」電腦,不妨考慮一下它吧。


    相關文章:
  • 【評測】HP EliteBook Ultra G1q 開箱評測 機身纖薄易外攜 + 配色有型專業 + 配置齊全不俗 + ARM 架構電量算「長氣」
  •  
  • 【評測】HP Elite x360 1040 G11 詳細評測 平實穩陣 + 機身少墜手 + 端子齊全 + 電量「長氣」
  •  
  • HP 擬撤一半電腦生產線出中國 大部分將遷移至泰國新工廠
  •  

    即日起 Apple 官網上架 AirPods Pro MagSafe 充電盒 (USB‑C) 獨立發售

    除了 iPhone 15 系列改用 USB-C 作為充電接口,Apple 早前亦將原本搭配 Lightning 接口的 AirPods Pro(第 2 代)的 MagSafe 充電盒換成了 USB-C 接口。昨日 Apple 終於將這個新版本的充電盒獨立發售,並且在 Apple 官方網店上架。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評測】AirPods 4 最新主動降噪版 降噪效能比 Pro 更強 + 音質超靚重低音強勁
  •  
  • 【教學】iOS 18 令電話 App 紅點超難清除 兩種設定不再受紅點困擾
  •  
  • 【教學】Apple Watch 過百款錶面免費玩 可設定動畫錶面
  •  

    PS5 Slim + 光碟機開箱 安裝示範 + 香港價錢 + 發售日期

    PS5 Slim香港行貨終於來了 (早前 PlayStation 5 終於推出體積更細的新版,亦被玩家及大眾都稱之為 PS5 Slim)。這次移走讀碟機後機身纖薄了不少,更加適合香港蝸居環境,方便用家放置在「窿窿罅罅」。今日 SONY 就提供了一部 PS5 Silm 給我們開箱,現在就讓小編和大家一起開箱看看這部全新的 PS5 Slim。

     

    ▲ PS5 Slim 的外盒

     

    PS5 Slim 開箱

    甫開箱會看見火牛、HDMI 線、替手掣充電的 USB-C 線等配件,另外今次亦附有兩隻「腳仔」,讓玩家水平平放遊戲機時也可放得穩陣。之後映入眼簾的就是PS5 DualSense 無線控制器,最後就是今天的主角 —— PS5 Slim。

    ▲PS5 Slim 內附配件(手掣支撐架及 PS5 Slim 直立架不包含在內)

    ▲PS5 Slim 附帶 2 個橫放小腳架

    ▲將 PS5 水平橫放時可使用內置的小腳架,這樣就更加穩陣了

     

    PS5 vs PS5 Slim

    今次 PS5 Slim 其中一個主要賣點就是其體積比上一代大幅縮小。現在就讓我們並排 PS5 和 PS5 Slim 兩部機一起比較一下吧。

     

    正面看來 PS5 Slim 明顯纖瘦了不少,而且 PS5 Slim 正面兩個接口都是 USB-C 接口。

    ▲PS5 Slim(左);PS5 (右)

    兩部機疊起就更明顯,尤其是最厚之處 PS5 Slim 比 PS5 薄了很多。

    ▲PS5 Slim(上);PS5 (下)

    ▲PS5 Slim(上);PS5 (下)

    這個角度下 PS5 Slim 看起來比 PS5 矮了一截。

    ▲PS5 Slim(左);PS5 (右)

    機背位置看得出 PS5 比 Ps5 Slim 佔用更多空間。

    ▲PS5 Slim(左);PS5 (右)

    ▲疊起來比較機背,PS5 Slim(上);PS5 (下)

     

    加裝光碟機後雖然 PS5 Slim 也厚了不少,但對比 PS5 已經算薄了一點。

    ▲加裝光碟機後,PS5 Slim(左);PS5 (右)

     


    相關文章:
  • 【評測】Sony ZV-E10 II 拍片機影相一樣得  毋須調色直出別具風格相片
  •  
  • 《星鳴特攻 Concord》製作總監辭職 為遊戲災難級表現負責
  •  
  • 傳 PSP 第二代 GPU 性能等同 PS4 可遊玩 PS5 及部份 PS4 遊戲
  •  

    Ultra HD Blu-ray光碟機

    這次 SONY 借給 Unwire 編輯部的 PS5 Slim 是數碼版。如購買 PS5 Slim 數碼版,可在日後加購 PS5 專用的Ultra HD Blu-ray 光碟機,建議零售價為港幣 968 元。以下小編會和大家分享如何替 PS5 Slim 安裝光碟機。

     

    ▲光碟機內附讀碟器、專用面板,以及專供安裝了光碟機後的 PS5 使用的橫向腳架

    ▲由於安裝光碟機後 PS5 Slim 會厚了一點,因此光碟機內附有專用橫向腳架

    2分鐘完成光碟機安裝

    小編起初收到 PS5 Slim 和光碟機時,有點擔心安裝會有難度,後來發覺原來整個安裝過程(硬件上)不用 2 分鐘。

     

    ▲首先移除原有的面板

    ▲取出光碟機及其專用面板

    ▲光碟機及主機的接口

    ▲對準光碟機及主機的接口

    ▲簡單「啪」上去就可以

    ▲然後再套上專用面板

    ▲輕鬆完成

    要拆除亦非常簡單,先拆下專用面板,露出光碟機,然後將手指放在下圖所示位置稍為用力一推,光碟機就會鬆出來,再揭起就可以。

    ▲拇指(綠圈示)稍為用力一推,就能夠鬆出光碟機

     

    同場加映:PS5 直立架

    Sony 另外推出了直立架(需另購,售價為港幣 238 元),讓玩家的 PS5 slim 可以企得更穩陣。安裝方法非常簡單。

    ▲將你的 PS5 Slim 倒置,就會看見有一顆塑膠鈕

    ▲拔出塑膠鈕

    ▲塑膠鈕

    ▲取出直立架

    ▲直立架已預留位置予玩家安放塑膠鈕,另外的孔是固定用的螺絲孔

    ▲將隨附的螺絲放進此孔扭實

    ▲這樣就可以更安心地直立放置你的 PS5 Slim 了

     

    不知道大家會否還覺得 PS5 Slim 像 Router 呢?

     

    PS5 Slim 規格

    PS5 Slim
    外部尺寸
    (寬度 × 高度 × 深度,不包括突出部分)
    約 358 × 80 × 216 mm
    重量 約 2.6 公斤
    CPU
    x86-64-AMD Ryzen “Zen 2”
    8核心/16執行緒
    可變頻率,最高3.5 GHz
    GPU
    AMD Radeon RDNA 2架構圖形引擎
    光線追蹤加速
    可變頻率,最高2.23 GHz (10.3 TFLOPS)
    系統記憶體
    GDDR6 16GB
    頻寬448GB/s
    SSD
    1TB
    讀取頻寬(原始)5.5GB/s
    PS5遊戲光碟 Ultra HD Blu-ray,光碟容量最大為100GB
    BD/DVD光碟機 光碟機連接埠
    影像輸出 支援4K 120Hz電視、8K電視、可變更新率 (VRR)(如HDMI 2.1規格指定)
    音效 Tempest 3D AudioTech
    輸入/輸出主機正面
    USB Type-C 連接埠(超高速USB 10Gbps)
    USB Type-C 連接埠(高速USB)
    輸入/輸出主機背面 USB Type-A連接埠(超高速USB 10Gbps)x2
    網路連線
    乙太網路: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
    Wi-Fi無線網路:IEEE 802.11 a/b/g/n/ac/ax
    售價 $ 2,980(數位版)

    $ 3,780(配備Ultra HD Blu-ray光碟機版)

    $ 968(PS5 數位版專用 Ultra HD Blu-ray 光碟機)

    發售日期 2023 年 12  月 20 日


    相關文章:
  • 【評測】Sony ZV-E10 II 拍片機影相一樣得  毋須調色直出別具風格相片
  •  
  • 《星鳴特攻 Concord》製作總監辭職 為遊戲災難級表現負責
  •  
  • 傳 PSP 第二代 GPU 性能等同 PS4 可遊玩 PS5 及部份 PS4 遊戲
  •  

    【評測】Steam Deck OLED 電腦遊戲掌機 熒幕超亮麗 + 續航、遊戲效能有驚喜

    最新 Steam Deck OLED 版正式抵港,香港玩家終於可入手這部迷你電腦遊戲掌機。此機屬於第二個版本,上代搭載 LCD 熒幕的 Steam Deck 在去年推出,當時已有很多玩家希望升級熒幕。而今代最大更新就是將原本的 LCD 熒幕升級到畫質更好、支援 HDR、90Hz 更新率的 OLED 熒幕,並減少能耗,續航力更為長久。今次 unwire 編輯部將會為大家詳細測試最新 Steam Deck OLED 版本在畫面以及各方面的表現,看看現有機主是否需要升級,在考慮購買哪部掌機的朋友,是否應該入手 Steam Deck。

     

    測試影片

    Steam Deck OLED 新機精選硬件裝備

    既然買得新機的話,作為玩家的你,一定會想想為新機添購一些新裝備,令你的打機享受再進一步提升,以下精選了三件產品,希望可以幫到大家。(下面有 Steam Deck OLED 的極詳細測試報告)


    相關文章:
  • Valve 公佈 Steam Deck 遊戲排行榜 讓用家更容易尋找合適遊戲
  •  

    外接熒幕更好玩

    打機熒幕推介:ASUS ROG SWIFT OLED PG27AQDM Gaming Monitor

    Steam Deck 除了在手提機的 7.4 吋畫面上遊玩之外,它還可外接熒幕。主機上的 USB-C 插口轉接 HDMI 輸出(需另購配件,可在一般手機、電腦配件店買到),又或者通過 Steam Deck 原裝 Docking Station 配件以輸出 HDMI 訊號,後者連接電視/熒幕時更可得到最大 4K @ 30Hz、FHD @ 120Hz 更新率的輸出。你可將 Steam Deck 連接大熒幕、大電視遊玩,在家中得到更好的遊戲影視體驗。

     

    ▲電競熒幕 ROG SWIFT OLED PG27AQDM Gaming Monitor 連接 Steam Deck

     

    今次我們就嘗試連接 ROG SWIFT OLED PG27AQDM Gaming Monitor。這個 26.5 吋屏幕擁有超薄 OLED 面板,從側邊看上去極為型格。畫面大小用來打機就剛剛好,畫面最大支援 240Hz 更新率,更擁有 0.03ms 超微延遲率,反應極快。熒幕同樣支援 HDR,在顯示 HDR 內容時畫面光亮度可達 1000 尼特。我們把 Steam Deck 畫面投射到大熒幕上,你可用 4K 畫質享愛遊戲,再連接滑鼠、鍵盤,就玩射擊遊戲更加就手。

     

    ▲連上原廠 Steam Docking Station 或第三方 USB-C 轉  HDMI 轉換器,便可連接大熒幕

     ▲ROG SWIFT OLED PG27AQDM Gaming Monitor 的超薄邊緣,還有多個 RGB 燈位令到這個電競熒幕質感十足

     

    要在大熒幕上出到 4K 畫面,先在 Steam Deck 設定畫面中,把主機的解像度設定為 4K。另一方面你需要在遊戲頁面中,進入遊戲的設定頁面,將遊戲解像度設為「Native」。在進入遊戲後,你亦需要在遊戲中的「顯示」選項介面中把遊戲設定為 4K 或 3840 x 2160 解像度。

     

    ▲在遊戲設定內,需要把遊戲解析度設定為「Native」;

    ▲另一方面在系統設定中設定解像度為 3840×2160,或者你喜歡的設定(例如 2K 解像度)

    ▲你在遊戲中就可使用 4K 或 1280 x 800 以上的解像度

     

    Steam Deck 原廠 Docking Station 已內置有 3 個 USB 插口,Steam Deck 本身也支援藍牙無線連接功能,同時連接滑鼠、鍵盤、手掣都無問題。

     

     

    Belkin Marvel 限定系列 GaN 充電器、USB-C 充電線

    無論你是否 Marvel 擁躉,今次想為 Steam Deck 多添置一個火牛,這款新推出的 Marvel 特別版 Belkin BoostCharge Pro GaN Dual Wall Charger 65W 可說是完全符合你的需要。充電器搭配 USB-C 充電線成為一套(亦可單獨購買),授權產品表面印上 Iron Man 黑金色頭像,背面印上紅色 MARVEL 標誌。你可同時購入 BoostCharge Pro Flex USB-C 充電線,它支援最大 60W PD 快充,採用高級編織線製造,同樣印上 MARVEL 標誌,附隨的捲線器的磁石貼上同樣有醒目的 LOGO,高級感十足。

     

    ▲Marvel 特別版 Belkin BoostCharge Pro GaN Dual Wall Charger 65W

    ▲支援單頭最大 45W 功率輸出(2 個頭總共最大 65W 輸出)

    ▲Marvel 特別版 BoostCharge Pro Flex USB-C 充電線,在插頭、捲線圈上的金屬頭都印上 MARVEL 標誌

     

    這個充電器用上 GaN 氮化鎵物料,發熱量比一般火牛更小,從而令充電器以更細體積做到更大的充電效能,也符合安全標準。這款火牛擁有 2 個充電插口,單頭最大 45W 功率輸出,兩個充電頭總共可輸出最大 65W 功率,可為你同時為 Steam Deck 與另一件智能裝置如電話、平板電腦充電。充電器支援 PD 3.0, PPS 快速充電,為手提電腦、智能電話充電時更為快捷。

     

     

    ASUS ROG RAPTURE GT-AXE16000 WiFi 6E


    相關文章:
  • Valve 公佈 Steam Deck 遊戲排行榜 讓用家更容易尋找合適遊戲
  •  

    升級 Wi-Fi 6E 遊戲下載速度更快

    Steam Deck OLED 版另一個賣點就是其 Wi-Fi 無線網絡模組由 Wi-Fi 6 升級到 Wi-Fi 6E,對於動輒過百 GB 的 3A 遊戲大作,這點對玩家來說特別重要。我們今次實際試用了 Wi-Fi 6E 電競路由器 ROG RAPTURE GT-AXE16000 WiFi 6E。這個路由器對遊戲玩家可說是全方位支援,首先它支援了 Wi-Fi 6E,提供全新 6GHz 頻段,相對於現時大多數路由器用到的 5GHz 頻段,新頻段遇到網絡訊號塞車、干擾的情況少得多,令無線上網更加穩定。路由器也提供 2 條 5GHz 與 1 條 2.4GHz 頻段,總共四頻無線網絡,總 Wi-Fi 頻寬達 1.6Gbps 。

     

    ▲Wi-Fi 6E 電競路由器 ROG RAPTURE GT-AXE16000 WiFi 6E

     

    同時路由器具備有 10Gbps + 2.5Gbps 寬頻上網連接埠,就算你現在的上網只有 1Gbps(或 1000Mbps),以後升級寬頻也毋須再買路由器。

     

     

    路由器本身硬件亦十分強橫,搭載 2GHz 四核心處理器、2GB 系統記憶體,軟件上亦有三段電競加速引擎,可說是電競愛好者都要留意的 Wi-Fi 路由器。

     

    然後實際測試遊戲下載速度。測試環境為 1Gbps 寬頻上網,分別透過同一個路由器的 6GHz 頻段與 5GHz 頻段,下載一款容量為 38.2GB 的遊戲。Steam Deck OLED 利用連接路由器的 Wi-Fi 6E 獨有的 6GHz 頻段,下載所需時間為 11 分 10 秒,下載最高速度為 777.7Mbps;而轉用一般路由器都有的 5GHz 頻段,本次測試的遊戲下載所需時間為 11 分 38 秒,下載最高速度為 623.9Mbps。

     

    遊戲下載速度測試

    (上網環境:1Gbps 寬頻;下載遊戲大小:38.2GB)

    機款 Steam Deck OLED Wi-Fi 6E 獨有 6GHz 頻段 Steam Deck OLED 5GHz 頻段
    下載遊戲所需時間 11:06 11:38
    最高速度 777.7Mbps 623.9Mbps

    ▲下載一款 38GB 遊戲,只用了 11 分鐘 6 秒,比用上 Wi-Fi 6 再快約 30 秒


    相關文章:
  • Valve 公佈 Steam Deck 遊戲排行榜 讓用家更容易尋找合適遊戲
  •  

    ▲在我們的 1Gbps 寬頻上網環境中,連接 Steam 平台下載遊戲最快可得 777Mbps,對比舊機最快速度只為 623.9Mbps

    新機高階 OLED 熒幕畫像升級極明顯

    Steam Deck OLED 版在沒有增大機身體積下,將熒幕加大到 7.4 吋,而且用上支援 HDR、顏色更鮮艷、對比度更好的 OLED 熒幕。新熒幕最光亮度可達 1000 尼特,且支援 HDR 顯示,在遊戲中出現太陽、霓虹燈時,光亮部可更為明亮;而在平時把畫面光度開到最大時,也會比 LCD 版主機更為明亮。

     

     

    在《Cyberpunk 2077》裡面,可看到霓虹燈與太陽光反射建築物的效果十分明顯,可看到反射部份有耀眼光芒,相反在舊有 LCD 熒幕上畫面光暗比就沒有那麼明顯。

     

    ▲上方為全新 OLED 版主機,下方為 LCD 版主機。可見霓虹燈光亮度以新版主機佔優

    ▲上方為全新 OLED 版主機,下方為 LCD 版主機。建築物之間透出的光芒,明顯 OLED 版較強得多

    ▲上方為全新 OLED 版主機,下方為 LCD 版主機。新版主機建築物反射太陽光的亮度高得多,有耀眼感覺

     

    而在《霍格華茲的傳承》當中,面向太陽還有太陽反射的河流會明顯比起 LCD 版更光。為了拍攝這種光度給大家看,小編特別把相機光度調得稍暗。你可看到基本亮度至度 HDR 顯示的太陽光,都有很明顯的差別。

     

    ▲OLED 版遊玩《霍格華茲的傳承》,由於 OLED 版發出的光芒太光,特別調暗相機感光度,

    ▲同一亮度拍攝 LCD 版主機。可發現 OLED 版天上的光芒雖然極亮但仍保留到白雲細節,而 LCD 版亮度就明顯有分別

     

     

    《Horizon Zeron Dawn》裡面 OLED 新熒幕的 HDR 最光亮度令太陽光的表現亦更為真實。

     

    ▲全新 OLED 版本可見太陽光芒更強

    ▲全新 OLED 版本可見太陽光芒雖然也很強,但對比度明顯比 OLED 版低,更空、背後的岩石需要調光來遷就整體亮度,使畫面光暗差較為平坦

     

    在 Steam Deck OLED 裡面還有一個「HDR 可視化功能」,可在圖表中檢視到 HDR 功能已開啟,還有 HDR 部份動作的情況。

     

     

    OLED 熒幕已廣泛在智能電話上使用,最大特點是在顯示黑色畫面時,熒幕的有機發光二極體不發光,令畫面做到實實在在的黑色,沒有以前 LCD、LED 背光板造成的熒幕反光現象。玩家在低光環境,例如晚上房間沒有開燈的情況下,打機會更加舒適。在 Steam Deck 上大家也可看到遊戲畫面的對比有著明顯分別。今代 OLED 畫面顏色表現也有不錯的提升。

     

    ▲上方為全新 OLED 版主機,下方為 LCD 版主機。同時顯示較暗近乎全黑畫面,可見 LCD 版反光情況很嚴重,這也是初代推出時很多玩家埋怨的地方

     

    今代 OLED 熒幕更新率也由 LCD 版的 60Hz 升級到 90Hz。最明顯是在遊玩 2D 遊戲時畫面顯示得更為暢順,殘影也減少了很多。平時移動滑鼠游標也會體驗到畫面更為暢順。而遊玩 3D 遊戲、3A 大作時由於畫面流暢度一般只有 40~60fps,這方面升級感覺反而不大。

     

     

    觸控熒幕在 Steam Deck OLED 版也有明顯提升,操作觸控畫面反應更加快。以前按了下去之後好像會慢半拍才有反應,今代就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之不過各位也要留意今次用到的 OLED 熒幕,其解像度仍然是同 LCD 版一樣的 1280 x 800。

     

    ▲這次 OLED 版搭載的熒幕解像度仍然只有 1280 x 800

    OLED版與LCD版機身比較

    ▲上方:全新 OLED 版、下方:LCD 版。兩部機的機背設置都一樣。但新機用上新螺絲砌機,在維修時可以更快捷

    ▲Steam Deck OLED 版機身表面幾乎同 Steam Deck LCD 版無分別。

    ▲上方為全新 OLED 版,下方為 LCD 版本。你可看到有分別的地方,是新機機身的電源按鍵,還有蘑菇方向控制搖桿的底座顏色。

    ▲上方為全新 OLED 版,下方為 LCD 版本。再細微看上去,你可看到新版主機的蘑菇方向鍵較「厚」令到整體操控感,在體感上有明顯提升

     


    相關文章:
  • Valve 公佈 Steam Deck 遊戲排行榜 讓用家更容易尋找合適遊戲
  •  

    主機體感重量輕盈了不小

    Steam Deck OLED 並不只熒幕有升級。首先主機重量從 LCD 版的 672g 減輕至 OLED 版的 633g。不少看小這 30g 左右的分別,實際拿上手感覺到的重量感相差甚遠,新一代主機非常明顯較輕,長時間遊玩後,手部的疲勞感會細得多。

     

    ▲Steam Deck OLED 版重量只有 634g,比起 LCD 版輕了 35g,體感上新機比舊機輕好多

    ▲在玩過新機後,就會發現 LCD 版 669g 的重量非常重

     

    效能有 10% 提升升是小驚喜

    Steam Deck OLED 版本雖然用上全新 AMD 6nm 製程的APU 晶片(LCD 版為 7nm),並將記憶體速度升級為 LPDDR5 6,400 MT/s(LCD版為 LPDDR5 5,500MT/s)。官方沒有對新機的效能方面作過多的宣傳。不過我們在多個遊戲的效能測試功能中,都發現實際遊戲表現有 5~20% 提升,整體來說大概有 10% 左右的提升吧。體感上沒有可察覺的分別,但心理上也會覺得這部機快了一點點。

     

    《Cyberpunk 2077》內置 Benchmark 跑分

    機款 畫質中 畫質低
    Steam Deck OLED 45.07 52.27
    Steam Deck LCD 42.92 48.22
    效能相差 5% 8.4%

     


    相關文章:
  • Valve 公佈 Steam Deck 遊戲排行榜 讓用家更容易尋找合適遊戲
  •  

    《Horizon Zero Dawn》內置 Benchmark 跑分

    機款 畫質中 畫質低
    Steam Deck OLED 58 71
    Steam Deck LCD 55 59
    效能相差 5% 20%

    ▲我們發現最大效能差別是在遊玩 Horizon Zero Dawn 以低畫質遊玩,全新 OLED 版效能測試可達 71 fps

     

    《Marvel’s Guardians of the Galaxy》內置 Benchmark 跑分

    機款 畫質中 畫質低
    Steam Deck OLED 53 55
    Steam Deck LCD 49 50
    效能相差 8% 10%

     

    功耗降低  電池續航力明顯增長

    相對於效能上沒有特別提升,Steam Deck OLED 版在續航力方面卻明顯比上代有重大改善。上代好多用家發現主機玩 3A 大作時很容易發熱,並且電池耗用速度極快。而今代就好大幅度改善了上述問題,最主要功臣是全新 6nm 製程的 APU 晶片與升級版記憶體,而 OLED 屏幕也有助減低能耗。我們嘗試在《Lies of P》遊戲中開啟同一個場景,LCD 款最大功耗去到 24.8W,而最新 OLED 款只用上 21.1W。

     


    相關文章:
  • Valve 公佈 Steam Deck 遊戲排行榜 讓用家更容易尋找合適遊戲
  •  

    《Lies of P》功耗測試

    機款 Steam Deck OLED Steam Deck LCD
    最大功耗 21.1W 24.8W

    數字參考 Steam Deck 內置實時參數展示介面

     

    ▲Steam Deck OLED 版開啟《Lies of P》遊戲中一個場景,其功耗只為 21.1W

    ▲LCD 版在同一個場景中,功耗去到 24.8W

     

    我們持續遊玩約 30 分鐘(熒幕光亮度設定至最亮、OLED版主機開啟HDR功能、初始電量為 90%),發現在 30 分鐘後,新版 Steam Deck OLED 仍保持有 70% 電力,只比測試開始時的 90% 耗用了 20%,可說是相當厲害;而舊版的 Steam Deck LCD 則在遊玩 30 分鐘後剩下 56% 電力。留意機身所示的「預估可玩時間」,在遊玩 30 分鐘過後,新款 OLED 版顯示還可玩 1 小時 39 分鐘,而 LCD 版就顯示只可玩 52 分鐘。

     

    耗電實試 (測試遊戲:《Lies of P》)

    (開始時為 90%)

    測試遊戲: Lies of P Steam Deck OLED Steam Deck LCD
    遊玩 20 分鐘後用電 90%-77%=13% 90%-68%=22%
    遊玩 30 分鐘後用電 90%-70%=20% 90%-56%=34%
    遊玩 30 分鐘後預估可玩時間 1 小時 39 分鐘 0 小時 52 分鐘

     

     

    由此可見,雖然新版 Steam Deck OLED 版電池總容量只加大了 10% ,但加上能耗因素,實際可玩時間比LCD版高出很多。

     

    而在遊玩 2D 遊戲時續航力有更大提升,我們實試在《超級機械人大戰30》利用自動打機模式運行 20 分鐘。電池只由最初的 90% 降至 86%。用電量明顯十分小,在遊玩這些電腦版 2D 遊戲可說是非常慳電。

     

    耗電實試 (測試遊戲:《超級機械人大戰 30》)


    相關文章:
  • Valve 公佈 Steam Deck 遊戲排行榜 讓用家更容易尋找合適遊戲
  •  

    (開始時為 90%)

    測試遊戲: 《超級機械人大戰30》 Steam Deck OLED Steam Deck LCD
    遊玩 20 分鐘用電 90%-86%=4% 90%-83%=7%

     

    ▲開始測試時,雙方電量均為 90%

     ▲最新 OLED 版在遊戲運行 20 分鐘後,電量只下跌 4%,仍有 86% 電量

     ▲LCD 版運行 2D 遊戲時雖然耗電量不高,但在運行 20 分鐘後電量剩 83%,比起 OLED 版更為耗電

     

     

    散熱效能更強  減少發熱玩得更長久

    今代 Steam Deck OLED 版搭載全新 6nm 製程的 APU 處理器,雖然效能上沒有大幅長進,但在能耗以及發熱量上都有大幅減小。開啟《霍格華茲的傳承》進入遊戲後遊玩 20 分鐘,開啟熒幕最亮測試機身溫度。Steam Deck 內部溫度計顯示 GPU 溫度為攝氏 73 度(LCD 版為 84 度) 、機身最熱位置即機頂的出風口為攝氏 40.6 度(LCD 版為 47.3 度)。

     

    ▲在 Steam Deck 內置參數顯示器中,顯示出處理器溫度分別是 GPU 73 度以及 CPU 70 度

     

     

    有朋友擔心掌機玩得太久,機身發熱令到手掣發燙玩不到。其實這類掌機發熱位多數在熒幕後方位置,特別是頂部的出風口。而在手掣方面,我們利用紅外線測溫槍實測左、右手掣溫度為攝氏 26.7 度,相信這個溫度對於操作來說並沒有任何影響。

     

    運作遊戲 20 分鐘後機身各部溫度

    量度位置 Steam Deck OLED Steam Deck LCD
    GPU溫度(Steam Deck參數表讀數) 73℃ 84℃
    CPU溫度(Steam Deck參數表讀數) 70℃ 80℃
    散熱器出風口 40.6℃ 47.3℃
    手掣手柄左後方 26.6℃ 26.9℃
    手掣手柄右後方 26.3℃ 26.6℃
    熒幕背後近晶片位置 37.2℃ 47.4℃
    熒幕正面 39.1℃ 43.1℃

    ▲主機後方手柄位置溫度為 26.6 度,相信不會影響到遊玩體驗

    ▲比較兩部機出風口及其他位置溫度。圖為 OLED 版出風口溫度只有 40.6 度

    ▲相反在同一情況之下,LCD 版的出風口溫度高達 47.3 度

     

    散熱效能強勁好多人會覺得風扇一定變得極為嘈吵。但我們可以告訴你 Steam Deck OLED 的風扇在長期運作 3A 大作,例如《Cyberpunk 2077》、《Horizon Zero Dawn》的情況下,整部機的嘈音非常細。在近乎寧靜、房間底噪為 50 dB 的房間內運行大作遊戲,並在出風口位置量度,噪音亦只有 58 dB。在一些開啟著冷氣的地方,如公共交通工具,這些噪音都很容易被環境噪音蓋過。

     

    ▲全新 OLED 版

    ▲LCD 版。我們發現全新 OLED 版主機散熱效能更強,但風扇噪音仍與 LCD 版一樣。

     

    我們認為 Steam Deck OLED 版給予玩家最大的改進,在於散熱效能與續航力的提升,令到 3A 大作也不只是用來「試機」,而是實際上你可在交通工具上玩個 30 分鐘~1 小時。在實用性上得到很大的提升。

     

     

    除了電池用得更久,充電也更快

    今代 Steam Deck OLED 除了耗電較小之外,充電速度也明顯增快。雖然今代仍未支援快速充電(我們看到,新機由 0% 充電 30 分鐘後仍只得35%),但充電約 1 小時後,Steam Deck LCD 版只充到 53% 電量,而最新 Steam Deck OLED 版已經充電到接近 70%。

     

    充電經過時間(睡眠模式) Steam Deck OLED 電量(開始時為 0%) Steam Deck LCD 電量(開始時為 0%)
    10分鐘 12% 9%
    20分鐘 24% 18%
    30分鐘 35% 27%
    40分鐘 47% 36%
    50分鐘 59% 45%
    60分鐘 69% 53%
    70分鐘 79% 62%
    80分鐘 86% 71%
    90分鐘 90% 78%

     

    ▲雖然沒有 OLED 版都沒有快速充電,但在充電半小時仍可從 0% 充電至 35%,比起 LED 版的 27% 充電為快

    ▲完全充電時間為 2 小時 19 分鐘,但我們認為充電 1 小時 30 分鐘已可得到 90% 電量,不用每次充電都要充滿。

     

    另外我們也測試過一邊玩一邊充電。充電效率明顯較低,但不至於未能充電。我們打開《Marvel’s Spider-Man: Miles Morales》並同時為兩部機充電,得出以下數據。在遊戲機電量約有一半時邊玩邊充電,全新 Steam Deck OLED 版每 15 分鐘可充電 10%、LCD 版每 15 分鐘可充電 7%,粗略計算充電效率只會下降30%,其實還算OK。Steam Deck OLED 同 LCD 版兩者比較,新機充電仍較快,但兩者相差不遠。

     


    相關文章:
  • Valve 公佈 Steam Deck 遊戲排行榜 讓用家更容易尋找合適遊戲
  •  

    一邊玩一邊充電(開始時兩部機的電量為 60%)

    充電經過時間(一直打開遊戲) Steam Deck OLED 電量(開始時為60%) Steam Deck LCD 電量(開始時為60%)
    15分鐘 70% 67%
    30分鐘 79% 73%

    ▲我們嘗試邊玩邊充電,開啟效能需求較高的《Marvel’s Spider-Man: Miles Morales》,在 15 分鐘後,全新 OLED 版電量由  60% 充電至 70%,而 LCD 版只能由 60% 充電至 67%;

    ▲在 30 分鐘後,可見全新 OLED 版充電至到 79%,而舊機只能充電到 73%

     

     

     

    總結:續航、散熱提升  電腦遊戲掌機完成版

    續航力、散熱能力的提升,大大改善 Steam Deck 電腦遊戲掌機的實用性,實際應用上我們可以放心玩更多遊戲,例如 3A 遊戲大作。OLED 屏幕也是本機極為重大升級,LCD 版最初推出時很多人會認為最需要改善的是它的熒幕,如今換上新屏幕,而且質素頗高的 OLED 屏幕,令它變成了一部完成版的電腦遊戲掌機。

     

    不過在這一年間,掌機在效能上只換了製程更優越、功耗較低 APU,記憶體也只快了一點,在用家看來,實在有太大的改進空間。掌機永遠都要在散熱、耗電上苦鬥,要裝一顆效能強勁而又功耗小耗電小在掌機上確是不容易,但我們可期待在這一兩年間,掌機的遊戲效能會有進一步提升。在此之前,你可以先玩這部 Steam Deck OLED,享受隨時隨地遊玩電腦遊戲大作的樂趣。

     


    相關文章:
  • Valve 公佈 Steam Deck 遊戲排行榜 讓用家更容易尋找合適遊戲
  •  

    WhatsApp 新功能 重要信息置頂

    WhatsApp 終於都跟隨其他通訊軟件的步伐,在最近的更新中加入了訊息置頂的功能,方便用家置頂重要信息。

    ▲WhatsApp 在最近的更新中加入了訊息置頂的功能

     

    更新後,用家可以在 WhatsApp 中,把對話信息置頂,基本上所有信息都可以,包括投票功能、媒體檔案及表情符號。用家可以長按 WhatsApp 對話來觸發功能,再選擇「置頂」的選項,即可把信息署頂。用家可把信息置頂 24 小時、7 日或 30 日,惟暫時 WhatsApp 只限置頂一則信息,如要置頂第二項信息,則要把原有的信息除下。

     

    至於 WhatsApp 群組亦可使用此功能,群組管理員可選擇開放置頂權利給所有成員或只准群組管理員置頂。

     

    資料及圖片來源:TechCrunch


    相關文章:
  • Meta 2027 年開放第三方應用通訊支援 強化 WhatsApp 及 Messenger 跨平台功能
  •  
  • WhatsApp 開發全新功能 讓用戶與 Meta AI 語音聊天
  •  
  • WhatsApp 推出新功能 用戶可使用 Giphy 貼圖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