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科局終於成立後,特首梁振英在今天(13/1)的施政報告一如所料有更多創新科技相關政策出爐。施政報告上提到多項有關科技研發、創業支援等政策,包括合共 47 億元的各項創科基金、在蓮塘口岸興建新科學園等,但香港科技業界對施政報告的措施成效有保留。
預留 20 億元基金以投資收入支援大學科技研發
梁振英提到 2015 年是香港的創科年:創科局和港科院先後成立,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科學園設立全球第一個海外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學院亦宣布在香港成立首個海外創新中心。梁振英指 2016 年將繼續推動創科發展。
早前「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報告指香港科研投資遠遜區內其他地區,在施政報告上就提到創新及科技局將統籌、協調、支援和配合香港創科事業發展,包括統籌大學、科學園、工業邨、數碼港、生產力局、應科院及其他 4 個研發中心,建設好科研、開發和生產體系。
梁振英亦指香港應善用一國兩制雙重優勢,與內地合作發展創科事業,例如國家科技部目前已與多家本地大學共同建設 16 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2016 年亦將有 5 所新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成立,共同在多個領域進行研發。政府亦每年將撥款超過 1 億元支援這些項目。
香港的科研力量集中在大學。大學的研究成果如何轉化為產品,是香港創科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梁振英表示為鼓勵由本地資助大學進行更多中游及應用研究,政府將預留 20 億元予創科局,用投資收入資助院校進行研究。
蓮塘及香園圍口岸研究發展科學園及工業邨
創科局楊偉雄局長已表示推動香港「再工業化」,施政報告亦提到政府及科技園公司已調整工業邨政策,將利用邨內的剩餘土地興建多層大廈,出租予創科產業,並收回已停用的廠房,以推動智能生產、吸引高增值科技產業和高增值生產工序。
生產力促進局亦將協助工業升級轉型,使相關企業「再工業化」,轉向高增值生產。在檢測和認證方面,政府將在本年度推出措施,免收相關豁免書費用,協助實驗所在工業大廈營運。
梁振英亦透露,在科學園第三期全面落成後,總樓面面積將增加至 33 萬平方米,可滿足未來兩三年的發展需要。科技園公司正計劃將全園總樓面面積再增加約 7 萬平方米。由於科研和新工業用地需求增加,政府亦將在蓮塘 / 香園圍口岸附近物色土地,發展科學園及工業邨。
20 億元創投基金以配對形式與私人風投共同投資
除了科技園公司,施政報告亦提到數碼港。梁振英指香港近年支援初創企業的項目很多,除了科學園和數碼港外,商界投資營運的企業孵化器和共用工作空間,已由 6 年前的數間增至超過 40 間。在這些孵化器和共用工作空間的初創企業大約 1,600 間,大部分是創科企業。
施政報告透露數碼港將增加培育計劃名額,並設立新的群組,包括金融科技和電子商貿,亦將增加 50% 的 Smart-Space 小型辦公室和工作間等設施,以滿足 ICT 行業的發展需要。
除已有的創新及科技基金、數碼港的創意微型基金、科學園的科技企業投資基金和不同的大學資助計劃外,數碼港亦將撥款 2 億元成立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投資於數碼港的資訊及通訊科技初創企業。
為吸引更多風險投資基金投資於本地的創科初創企業,政府將預留 20 億元,成立創科創投基金,以配對形式與私人風險投資基金共同投資。
擴大免費 Wi-Fi 覆蓋率並提升速度
另一個重點科技政策是「智慧城市」。施政報告提到政府將在 3 年內逐步擴大免費 Wi-Fi 覆蓋率一倍至 34,000 個,地點包括所有公屋及公立醫院、街市、公園、休憩處、海濱長廊、旅遊景點、公共交通交匯處及陸路口岸等,同時也會提升一倍速度及提高安全性。
另一方面,創科局將與公私營機構研究建設「智慧城市」,包括在巴士站和商場等地方提供免費 Wi-Fi 服務;開放更多公共數據,以便市場開發便利市民的流動應用程式;以及發展智能家居。創科局也將制定「智慧城市」的數碼架構和標準。
政府亦正研究搬遷九龍灣行動區內現有政府設施,發展將包括商業、辦公室等用途,更會在資訊發放、交通管理、建築設計及設施管理、廢物收集及處理和綠化等方面,引入可持續發展和「智慧城市」概念。
5 億元創科生活基金改善市民生活
大數據應用範疇廣泛,因應大數據分析的世界潮流,創科局亦將制定大數據應用政策。政府在去年推出公共資料入門網站 data.gov.hk,提供超過 5,000 個資料集,政府將繼續推動公共服務機構及商業機構開放更多數據。
創新科技可以在通訊、交通、醫療、教育、環境、治安、消費及食物安全等方面提升生活質素。因此政府亦將預留 5 億元,成立創科生活基金,資助應用創科以改善市民日常生活的項目。
其他配套方面,政府將檢討「創新及科技諮詢委員會」的職能和組成,配合新形勢的需要。政府將更積極推動 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教育,鼓勵學生選修有關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的學科。
為配合電子教學的政策,政府亦將在全港所有政府和非牟利團體的青少年服務中心及自修室提供免費 Wi-Fi,並與學校合作提升 Wi-Fi 質素,以配合電子學習。政府將繼續為公營中小學建立無線網絡校園及購置流動電腦裝置提供財政支援,全港已有一半公營學校完成相關工程。
與巴士公司合作試驗 36 部單層電動巴士
為協助長者融入日趨數碼化的社會,政府資助開發「長青網」,提供長者服務資訊。政府亦推動公私營網站及流動應用程式採用無障礙設計方便長者,並資助開發流動應用程式,為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提供訓練,以及協助長者搜尋活動資訊。
政府將研究應用資訊科技,增加長者及有需要人士過馬路的綠燈時間。運輸署的「香港乘車易」應用程式也將加入方便長者使用的新介面和功能。
政府將重點推動公共交通使用電動車,並正與專營巴士公司合作在今年內試驗 36 部單層電動巴士。政府將把更多公共充電器提升至中速水平,及協助物業管理公司增建更多充電設施。
此外,促進公私營醫療合作的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將於今年年初啓用。政府將開展系統的第二階段工作,暫定項目包括加入放射圖像互通,和擴大可處理的互通資料範圍。
科技創業圈子反應:幫助不大
王嘉屏
EVENTION 行政總裁
香港互聯網協會 總監及創業小組召集人
施政報告提及支援創科初創企業的政策,沒有太大驚喜及新點子。整體感覺比較虛,未知有何實質項目可幫到創業公司。如果政府真的想幫忙,請千萬要簡化行政程序,如程序電子化、減省不必要手續及減省批核時間,因為時間及人手是創業的生死資源,不然就是「越幫越忙」了!
除了內地市場,其實很好多初創公司都想衝出國際市場提升層次,但報告內容幾乎無支援。此外委員會或評審團的組成都欠缺多元化聲音,應加入年青、不同性別、國籍等的代表,才能真正追緊全球步伐,始終創業不只是講經驗及年資的。
香港除了要投放多些資源做研究,最大問題是如何將科研商業化才能真正創造價值。政府應帶頭優先考慮使用本地初創公司研發的產品,其實有些本地產品已十分成熟。
溫學文
青年創業軍創辦人
香港青年創業政策關注組起草委員會發起人
政府計劃在蓮塘及香園圍口岸發展新的科學園及工業邨,本意是值得稱許的,加重科技及工業的再發展,讓香港經濟多元化不再只吃老本金融與地產,這更可造就更多年青人創業發展項目選擇,但在實施方面可以考慮更多。
首先現在本身科學園和數碼港都頗為不方便,而今次的蓮塘可謂更偏遠了,創業者要捱下車程倒沒所謂,但是各類生意都需要經常面見客人或與他人交流協作,如何說服這些人老遠到來?多少機會會因而流失?但靠近大陸,相信也可促進中港兩地的科技交流。畢竟兩地合作的創業項目,其市場絕對遠大於單純在香港。
香港現有的創業基金本來已偏重於科技,但應否其它類型的創業項目也需作出適當的扶持?如果創業者為了得到基金資助而把項目硬包裝成與科技有關,這種做法不僅不健康,該創業項目也不一定見得能有所作為,因為連創辦人本身也未必有科技創業的熱誠或對行業的基礎認知。
Conrad Wu
CALL4VAN 客貨車創辦人
從施政報告看不到怎樣培育本地人才及吸引海外專才過來香港。現在市場出現兩極化,大公司或已經有投資者同具名氣的初創公司,很快已經成功招攬人才,但是次一級、甚至好像我們這些細公司,基本上是找不到合適人才的。
另一方面,政府帶頭的合約制模式亦令到大部份前線 IT 人員淪為技工,而看不到晉升機會,這些在施政報告都無提及。
宏觀而言,外邊的初創泡沫已經開始「爆煲」,現在才開始大推資助其實未免太遲,只能說「遲到好過無到」。此外,除了金錢援助之外,怎樣提供合適支援給初創公司也很重要。而我最擔心的是,所謂「創新」已經係「水尾」,很多概念其實只是重複其他現有的 Business model。
例如召車應用,中國原本有幾十個,最後淘汰到最大的兩三個。如果政府只能純粹金錢資助「創新」,只是讓市場多出現兩個應用程式,實際根本改善不到整個市場的狀況,但是公帑又花掉了,就純粹「為做而做」。
黃議德
Air Button 創辦人
今次施政報告說科研大部份集中在大學中,某程度上是,因為政府給予學校巨額資助,讓很多項目可以開展。事實上民間中亦有很多科研或創意,不少博士、碩士或專業人士都有在創業,但一路政府並沒太多有用措施支持。
以 PAG 專利資助計劃為例,居然限制一名香港居民一生只可申請一次,同時已申請過專利的就不能申請,還要預繳一筆款項。專利是科技發明的基本,一個產品的誕生可能需要申請數個甚至數十個專利來保障發明人,何況有能力創新的人必然不只一項創新發明,所以現行基金的申請條款未能因應社會發展而設,建議應在此認真在這著墨。
其次,深圳廠家們都陸陸續續搬離到更偏遠地方,大企業甚至轉移到別的國家生產,何況是香港,哪裡有條件及環境說再工業化?倒不如優化 ESS,加快審批及增加資助範圍。如要鼓勵香港品牌走出去,我認為可考慮設立獎勵機制,例如某公司得到國際性的獎項,便可得一些獎金作為支持。這樣除可促進品牌及產品發展外,同時亦為提升香港知名度,一舉兩得。
梁懷宇
Gaifong 創辦人
政府走投資路線有別於之前大多是資助,對私人投資者同市民而言都是好的發展。但我最有興趣是知道這三個新基金怎樣平衡創新與規管?如果 2009 年的 AirBnb 申請接受投資,政府會否投資?
另一方面,我也很希望這些新基金能帶動本地投資者的參與,不只是外國的 VC。作為這麼多 High Net-Worth 人士的地方,香港放入創投的資金流量實在是很少。當然,我們香港的初創公司創辦人亦要爭氣。
科技業界團體反應:表示歡迎
莫乃光
香港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
政府總算聽了意見推出 20 億元創科創投基金,以配對形式與私人風險投資基金共同投資,雖然未有詳情,但估計也為一對一配對。如果再計算 20 億元的大學科研,實際便有 60 億元。香港一直缺乏風險投資基金注視,相信配對基金會有助風投基金考慮在香港尋找機會,對初創圈子有好處。
但除此之外,施政報告沒見到有其他實際即時幫助到業界的措施,例如參考新加坡的「創科票券」,用一對一的配對資助本地機構優先採用本地科研的產品。這些措施能直接幫助到本地中小型 IT 公司,但政府只在極窄的範圍有類似的資助,我覺得不太足夠。
在外圍經濟轉差,尤其中國經濟開始下滑,現在其實是最佳時機扶助本地的科技工業。而在科技人才培訓、政府 IT 系統的採購政策,還有如何改善不少法例落後創新科技變化等領域上,在施政報告都完全沒有提及。此外,5 億元的創科生活基金與現在的創新科技基金是否有重疊?這些都需要繼續跟進。
洪為民
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
互聯網專業協會歡迎施政報告內有關創新科技、知識產權、智慧城市等各項措施,希望能儘快有效落實,助本港的未來發展。施政報告應具前瞻性,為未來鋪路,因此鞏固我們金融實力、推動創新及科技發展是頃刻應該馬上開展的工作。
施政報告除提及過電子支票之外,對金融科技及互聯網金融未有太多著墨,看來我們應多加研究產業的發展及法律法規的配合。同時,在共享經濟服務不斷推陳出新的時代,我們的法律法規能否容許共享經濟服務有機會在本港萌芽及成長的空間?因法例檢討需時,我們應盡早開展工作,否則我們會在新經濟年代落後。
施政報告亦提及建設智慧城市、開放更多公共數據,並制定大數據應用政策,本會對此表示歡迎,只是有了架構和標準後,還需建立開放的可交換資料的大數據標準及平台,把銀行、金融機構、公共服務機構、甚至政府服務的機械可閱讀的數據開放起來,讓中小企參與開發新的應用及服務,提高香港金融及在智慧城市的競爭力。
作者:Boris Lee
Unwire.pro 資深編輯。在企業 IT 科技報道範疇有十多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