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日本文化熟悉的讀者,應該知道日本是個很重視潛規則的地方,就算沒有言喻,感受氣氛而作出相應的行為,就是所謂的「閱讀空氣」,除了日本,在香港亦需要這樣的技能。
日本的「閱讀空氣」也就是「空気読み」,換在香港的說法就是「識做」,如果不會審度時勢,無論在大小場合,都會養成不同程度的災難。只聚焦於自己想達到的目的,而忽略周圍的氣氛,被周圍的人所唾罵也是可以預期的後果。除了在亞洲地區會有這樣的說法,歐美方面也有「You must be fun at parties」的說法,揶揄不識趣的在人家說笑的時候還在認真回應的人。這樣的情況與他們的意見是否正確無關,因為無論他們說的有多正確,在不適當的時候表達出來,都只會成爲不合氣氛的說話。
反面教材最近有不少,例如 Fitbit 的公關災難和林保全先生過身後才公開的失敗訪問經歷就是一例,前者完全脫離香港的民情,正在民怨四起的時勢,政府官員當然也是人們不滿的對象,他們可說是最差的產品代言人,帶來極之負面的品牌形象。如果是其他的名人,其實就沒有太大問題。而後者就更加明顯,當大家都在懷念他的時候,忽然出來戳破大家幻想的泡泡,無論說的是否事實,對於這個時候的大衆來說也是不能接受的。而且在一片懷念聲中,大家所懷念的除了是林保全的聲音,更加是叮噹播放當時的社會,作爲對現狀不滿的一個發洩方式。所以提及林保全本人對於叮噹角色的投入與否,根本就是不着邊際。不過如果選在其他時候刊登文章,也許就不會有這樣多的反彈。一切說穿了,也是時機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