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 Nokia 推出的新機,主力也是以「(銷)量」取勝,所以多數也是主打定價較便宜,大眾較易入手的入門至中階機款。最近他們就再次推出相關機款,包括入門 5G 手機 G42,以及超入門但極罕可換電池的 C12。究竟它們的表現如何?對於預算極有限的用家又是否「買得過」?就讓 Edward 與大家分享一下用後感吧。
Nokia G42 + C12 開箱直擊
在分享用後感前,先讓筆者為大家為這兩部入門機來個開箱直擊吧。
▲筆者同時借得 Nokia 兩部最新入門手機 C12 及 G42,現在為大家開箱吧。
▲首先開箱的是 G42。
▲一打開就見到 G42 真身藏於牛油紙包裝內。
▲拿出 G42,會見到附送的透過手機膠套已套在機身上。
▲而底層就與其他手機分別不大,也是附送一堆說明書、USB-C to USB-C 數據電源線及 SIM 卡槽取出針。
▲然後就到 C12 開箱部分了。
▲一打開盒同樣見到 C12 真身,不過就藏於透明膠袋內。
▲而 C12 附送的東西就比較特別,除了說明書外,亦有透過手機膠套、充電火牛、USB-A to micro USB 數據電源線、以及近年已很少手機會附送的 3.5mm 有線耳機。
塑膠手感重但夠輕身
還記得五、六年前的年代,手機接近甚至重過 200g 已經算是重,但去到今時今日的大熒幕手機年代,200g 重量以下的手機已算輕身。而今次 Nokia 推出的兩部入門手機 G42 及 C12,就屬於這個範疇:前者只有 193.8g,後者更只有 177.4g,而且同樣內建 6 吋以上的大熒幕,對於喜歡「大芒」但機不離手的用家來說,它們確實是夠輕身。雖然機身膠感很重,但畢竟是入門手機,其實也算合理,但它的好處是大熒幕但輕身,又不多玻璃物料,如果買給長輩們使用,至少不用怕很容易跌爛,入手門檻又不貴,即使壞了也不會心痛,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G42 機身邊框採用了金屬物料製造,而機背同樣採用金屬物料,不過整體手感都有點膠,感覺確實很入門機。不過筆者測試的深藍色版本就頗為漂亮。
▲機背反光時會有些 blink blink 效果,在入門機來說算是漂亮。
▲機身設計方面,採用了平面熒幕,而機背邊位就加入少許弧形設計。
▲單手操控問題不大,亦算舒服。
▲即使單手握機時打字亦算舒服,虎口位不覺有界手感。
▲開關鍵內藏指紋辨識器,單手握機時使用亦很輕鬆。
▲音量鍵同樣設於機身右側。
▲機底就設有 3.5mm 耳機插孔、USB-C 插槽及內置喇叭。
▲至於 C12 方面,筆者借得的是啡色版本,看起來真的不太像入門機,當然機背膠感依然很重,但加入斜紋紋理令手感不會過份差。
▲與 G42 一樣,C12 同樣是採用平面熒幕設計,機背邊位依然有點弧度,但不及 G42。
▲由於 C12 熒幕邊位比較「凸出」,與機身邊框採用雙層式設計,所以單手握機時操控,雖然也很輕鬆,但如果太緊握機身,虎口位仍然會有少許界手。
▲不過 C12 勝在十分輕身,長時間使用也不會覺得重。
▲單手操控及打字也沒有太大問題,唯一是效能太低會比較窒。
▲端子配置方面,C12 機頂設有 3.5mm 耳機插孔,而機底就設有 micro USB 插槽。
▲而內置喇叭就設於機背角落位置。
▲而機身右側就設有開關鍵及音量鍵。
▲不過 C12 就未有內建指紋辨識器,只支援人臉解鎖這一個生物辨識功能。
▲至於介面方面,G42 內建了 Android 13 作業系統,不過就未有加入太多自家元素,與原生 Android 介面頗為接近。
▲至於 C12 方面,由於效能太低,所以只內建了 Android Go 版本作業系統。
▲介面相比一般 Android 更加簡潔,而且沒有了新聞介面,不過仍算易用。
相關文章:
【評測】HMD Global Skyline 開箱評測 機身設計吸睛 Nokia 中國裁員近 2,000 人 電訊設備業務輸給本土競爭對手導致
720p 熒幕顯示質素一般
至於熒幕方面,G42 及 C12 均內建了 720p HD+ 解像度熒幕,前者尺寸為 6.56 吋,後者則為 6.3 吋,G42 的熒幕更支援最高 90Hz 更新率,所以 G42 在瀏覽內容時流暢度算是不俗。不過顯示質素方面,受限於解像度只有 HD+,而且只是普通的 LCD 熒幕,所以只是一般般,雖然色彩算自然,但清晰度不算很高,仔細看細仔邊位會有點起格,對熒幕質素有少許要求的用家就要留意這一點了。至於可視角度方面,同樣只是一般,但也不會太差,算是中規中矩吧。至於音效方面,G42 及 C12 也是十分一般,但畢竟這兩部只是千多元甚至百多元的入門手機,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太有要求吧。
▲至於熒幕方面,G42 內建了 6.56 吋 LCD 熒幕,熒幕邊框依然算幼,但「下巴」位就比較粗。
▲雖然擁有大熒幕,但解像度只有 1612 x 720 HD+,比較低階,但就支援最高 90Hz 更新率。
▲所以在快速翻動頁面時,細字仍算勉強可以看到,效果算是流暢。
▲顯示效果方面,文字不算十分銳利,雖然看到但仔細瀏覽會見到邊位有點鬆及起格。而瀏覽影片方面,效果算中規中矩,最少顏色偏自然向。
▲不過可視角度就還算不錯。
▲而 C12 就內建了 6.3 吋 LCD 熒幕,設計風格與 G42 熒幕差不多,不過「下巴」位更加粗。
▲解像度方面與 G42 差不多,只有 1560 x 720,同樣是 HD+ 級數,所以有大熒幕也沒有太大用處。
▲亦因為熒幕只有基本的 60Hz 更新率,加上解像度低,所以快速翻頁時細字不算清晰。
▲至於顯示質素方面,C12 與 G42 其實差不多,不過觀感 C12 在瀏覽文字時似乎比 G42 的熒幕更「鬆」。
▲可視角度方面,從側面看會比正面看暗一點,但未算太嚴重,算是中規中矩吧。
相機表現中規中矩夜攝較遜色
至於相機方面,G42 會比較理想,它內建了 5,000 萬像素主攝鏡,成像會比 C12 的 800 萬像素主攝鏡理想得多。不過也僅限於夠光環境下拍攝,如果在夜間拍攝,兩者表現也是一般,C12 更是有點難以接受。雖然兩機均設有夜景模式,G42 夜攝上算是有少許提升,但也只是一般水平;而 C12 就幫助不大,所以還是不要太有期望了。
▲G42 的主相機採用 3 鏡設計,不過重點只是 5,000 萬像素主攝鏡,其餘兩個只是景深鏡及微距鏡,均只有 200 萬像素。
▲至於前鏡就採用久違的水滴型設計,位於熒幕頂部中央位置,像素為 800 萬。
▲至於成像質素方面,筆者以一般模式在日間,分別以 1x 主攝鏡、2x 主攝鏡無損變焦及 8x 數碼變焦測試效果,大家可以見到其實不算太差,顏色偏鮮艷有點「味精」但仍可接受,而去到 8x 數碼變焦相片清晰度仍算可接受,整體表現以入門機來說算不錯。
▲筆者亦測試了日間以一般模式(第一張 / 左)及 50MP 模式(第二張 / 右)拍攝效果,大家可以見到如果用盡鏡頭 5,000 萬像素拍攝,放大相片時確實可以看到仍可保留不錯的清晰度,而且兩個模式色溫是一致的,算是做得不錯。
▲但以相同焦距,在晚上以一般模式進行拍攝,效果就比較差了,雖然未去到完全不能接受,但暗位油畫化情況十分明顯,顯示細節亦只是一般。當然,G42 畢竟是入門機,所以有此表現亦屬正常。
▲不過如果用上夜景模式(第二張 / 右)拍攝,大家可以見到成像效果與一般模式(第一張 / 左)相比會更加實淨,黑位亦不會變灰,亦可呈現更多細節,可見夜景模式在 G42 上確實可幫助大家在低光環境下提升攝力。
▲至於 50MP 模式在低光環境下的表現又如何呢?筆者與一般模式拍攝的照片作比對,大家可以看到相片成像始終不及夜景模式的效果,不過放大相片時仍可見到 50MP 模式拍攝的照片依然保持清晰,不像一般模式的照片般已經化開。
▲至於人像方面,在一般夠光的室內環境下,表現仍算不俗,至少膚色自然,整體效果亦算合格以上。
▲至於 C12,就只設有 800 萬像素這個主攝鏡。
▲而前鏡同樣是採用水滴型設計,也是設於熒幕頂部中央位置,像素則只有 500 萬。
▲至於成像效果方面,筆者以 1x 主攝鏡及 4x 數碼變焦作試拍測試,大家可以看到在日間夠光環境下,效果也不算十分理想,相片像被一層薄薄的霧蓋著一樣,油畫化情況亦算明顯。
▲至於在低光環境下,以相同焦距的一般模式進行拍攝,就可以見到成像效果更是直線下降,表現十分一般。
▲筆者亦試過以夜景模式(第二張 / 右)拍攝,但拿相片與一般模式(第一張 / 左)拍出來的相片作比對,無疑是清晰了一點點,不過幫助也不算很大。
效能極一般只可作一般用途使用
至於硬件配置方面,G42 內建了 Qualcomm Snapdragon 480+ 5G 處理器、Adreno 619 圖像處理晶片、4 + 2GB RAM 及 128GB 內置儲存空間,屬於入門級的 5G 手機配置;而 C12 就更加低階,只內建了 Unisoc 9863A1 處理器、PowerVR Rogue GE8322 圖像處理晶片、3 + 2GB RAM 及 64GB 內置儲存空間。而效能方面,G42 還算可以應付較多日常生活會用到的工作,上網或一般操控其實問題也不算大,只是打機表現大家就不要期望太高而已;但 C12 就真的極度一般,甚至連一般操控也覺得「窒窒地」,使用上確實要有點耐性。至於網絡方面,G42 支援 5G 網絡,而 C12 就只支援 4G 網絡,不過兩者表現也是一般。不過電量方面,G42 內建了 5,000mAh 容量電池,而 C12 更採用了近年已極罕見的可拆除式電池,容量為 2,950mAh,而由於兩機的硬件均十分省電,所以要用兩日或以上問題也不算大,尤其是 G42,擁有省電設計同時內建大容量電池,用作旅行或出國公幹時的副機,或者直接當作外遊時「Wi-Fi 蛋」分享 5G 網絡使用,相信會更加合適。
▲至於硬件配置方面,G42 內建了 Qualcomm Snapdragon 480+ 5G 處理器、Adreno 619 圖像處理晶片、4GB RAM、128GB 內置儲存空間及 Android 13 作業系統,屬於入門級的 5G 手機規格。
▲值得一提的是,G42 支援從儲存空間撥取 2GB 作 RAM 使用,令 G42 RAM 可提升至 6GB,有助一定程度上提升多工作業效率。
測試硬件 | 測試軟件 | 細項 | 得分 |
CPU | Geekbench 5 | 單核運算 | 549 |
多核運算 | 1742 | ||
Geekbench 6 | 單核運算 | 755 | |
多核運算 | 1888 | ||
GPU | 3DMark | Sling Shot | 3644 |
Sling Shot Extreme | 2492 | ||
Wild Life | 980 | ||
Wild Life Extreme | 289 | ||
儲存空間 | A1 SD Bench | 讀取 | 475.91MB/s |
寫入 | 132.17MB/s | ||
整體系統效能 | PCMark for Android | 工作 3.0 | 10437 |
安兔兔評測 | Nil | 399871 | |
Geekbench 5 | OpenCL | 1058 | |
Geekbench 5 | Vulkan | 965 | |
Geekbench 6 | OpenCL | 1071 | |
Geekbench 6 | OpenCL | 884 |
▲筆者以不同效能測試軟件測試 G42 的效能,結果可以見到它確實屬於入門級數的表現,不過這個效果也只是令大家較難以它打機而已,一般生活上的應用,它仍可應付得來。
▲至於 C12 方面,就內建了 Unisoc 9863A1 處理器、PowerVR Rogue GE8322 圖像處理晶片、3GB RAM、64GB 內置儲存空間及 Android 12 Go 作業系統,級數比 G42 更入門。
▲不過 C12 與 G42 一樣,也支援從內置儲存空間撥出 2GB 作 RAM 記憶體使用,不過筆者試過即使開啟了此功能,操控上仍然比較窒,更不用說提升多工作業效率了。
測試硬件 | 測試軟件 | 細項 | 得分 |
CPU | Geekbench 5 | 單核運算 | 129 |
多核運算 | 472 | ||
GPU | 3DMark | Sling Shot | 655 |
Sling Shot Extreme | 437 | ||
儲存空間 | A1 SD Bench | 讀取 | 174.77MB/s |
寫入 | 160.04MB/s | ||
整體系統效能 | PCMark for Android | 工作 3.0 | 4426 |
Geekbench 5 | Vulkan | 109 |
▲至於效能表現方面,由於 C12 的硬件確實太過入門,有些測試軟件,例如:安兔兔評測、Geekbench 6 也未能安裝或運作不到。而以可運作的效能測試軟件測得的結果可見,C12 確實極度入門,亦印證了為何連一般操控也會比較窒。
▲至於網絡方面,G42 支援香港 5G 網絡,亦支援雙卡雙待功能。
▲筆者放入 csl 5G SIM 卡,並在沙田以 Speedtest 進行測速,錄得 74.3Mbps 下載速度及 35.6Mbps 上載速度,算是不錯了。
▲至於 C12,就是現時市場上難得仍設有可拆除背蓋的手機,亦支援雙卡功能,不過是久違的直插機身設計。
▲不過 C12 就只支援至 4G LTE 網絡,放入 csl SIM 卡並在沙田以 Speedtest 測速,下載及上載速度也只有 2.71Mbps 及 3.46Mbps,表現一般。
▲至於電量方面,G42(左)內建了 5,000mAh 容量電池,而 C12(右)就採用了 2,950mAh 容量電池。兩機均十分省電,基本上筆者試玩過,要用上兩日以上才充電是完全沒有問題。尤其是 G42,擁有達到 5,000mAh 容量電池又支援 5G 網絡,作為 Wi-Fi 蛋使用,將 5G 網絡分享給其他裝置使用,其實也十分抵玩。
▲至於 C12 方面,雖然電池容量較細,但由於它採用近年已絕跡的可拆除式鋰電池設計,所以擔心不夠電?多買一兩枚電池,在有需要時替換就可以了。
總結:一味靠平表現一般
總括而言,今次 Nokia 推出的 G42 及 C12,表現不算十分理想,只屬中規中矩的入門手機表現,不過勝在定價真的便宜,可以千八元有找入手一部 5G 手機,即使以它作為 Wi-Fi 蛋分享 5G 網絡使用也算抵玩。但 C12 的話,除非大家真的極有耐性,否則它的表現真的不太值得入手。
相關文章:
【評測】HMD Global Skyline 開箱評測 機身設計吸睛 Nokia 中國裁員近 2,000 人 電訊設備業務輸給本土競爭對手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