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預載 Windows 的手提遊戲機,突然變了各電競電腦品牌的最新戰場,紛紛推出相關機場搶攻市佔率,MSI 亦不例外,早前在 CES 在推出了市場上首部採用 Intel Core Ultra 處理器的手提遊戲機 Claw。究竟好不好用?打起機來表現如何?Edward 就借得此機一個星期,現在就為 unwire.hk 讀者們分析一下 MSI Claw 5 個優點及 5 個缺點,再建議大家是否值得入手吧。
優點一:手柄位夠深握感不錯
讓筆者先說優點吧,在設計上,MSI Claw 與其他 Windows 手提遊戲機算是頗相似,不過它就只有黑色版本。筆者比較欣賞的是它的機身加入人體工學設計,雙手握機部分設有少許深度的手柄位,雙手握機時感覺十分實在及舒服,而機身高度又剛好是一個手掌連手指的長度,拇指操控一對搖桿、方向鍵或 ABXY 鍵,而食指、中指就操控頂部 4 個按鍵,無名指就操控機背的一對自設功能 / 巨集鍵,可說是剛剛好,在操控手感上算是十分不錯。
▲MSI Claw 兩邊握機位均設有手柄,官方表示是參照了人體工學去設計。
▲筆者試玩的時候發現這個手柄確實令機身很緊貼手掌,而且基本上將手掌放上去,手指很自然就會放在不同位置,操控打機十分舒服。
優點二:雙操控模式支援遊戲廣泛
無論是預載 Windows 的手提遊戲機,或者採用自家 OS(例如:Steam Deck)的遊戲機,最大問題就是遊戲支援方面,畢竟並非每部機都設有不同操控方法,讓用家可以支援不同種類的遊戲,之前就測試過有些品牌的遊戲機只是支援主要以搖桿玩的遊戲較好,但傳統以觸控版 / 滑鼠玩的遊戲就玩不到,或者較難操控。MSI Claw 在這方面就提供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它支援一鍵在手把模式及桌面模式之間切換使用,前者較方便玩以搖桿為主導的遊戲,例如:格鬥、RPG 等,而後者除了較方便玩以滑鼠為主要操控模式的遊戲外,亦方便在 Windows 介面進行操控,感覺就像拿著一部小電腦般,即使不想打機,用來睇片、上網亦無問題。這種設計,令 MSI Claw 支援的遊戲種類極為廣泛,基本上只要在 Windows 上安裝及玩得到的遊戲,在 MSI Claw 上也可以玩得到,使用上完全不用擔心。
▲本身 MSI Claw 採用 Windows 系統,支援的遊戲平台已是十分多,基本上 Steam、Ubisoft、Xbox、EPIC Games、EA、Battle.net 等平台的遊戲都可以裝在上面玩。
▲另外,它亦設有兩種控制模式:手柄模式及桌面模式,而且透過 MSI Centre M 的快速設定目錄可以一鍵轉換。
▲有些在電腦主要用鍵盤及滑鼠玩的遊戲,如果使用手柄模式,其實是玩不到,或者很難操控的。
▲改為桌面模式後,熒幕上就會出現滑鼠遊標,之後只要透過搖桿就可以控制它,再使用 A 鍵就可點選項目。
▲至於玩一些動作類的遊戲,當然是使用手柄模式玩會更理想。
▲而在 MSI Centre M 中,亦可預設在遊戲中使用不同模式下,各按鍵的不同對應功能,不過它就不能按遊戲逐個設定,要進入遊戲後才可設定,比較可惜。
相關文章:
Microsoft 將於 Intel + AMD CoPilot+ PC 推出即時字幕功能 Intel 可能分拆晶片製造業務 仍然視乎美國商務部審查 Microsoft 更新 Phone Link App Windows 與 iPhone 互傳檔案更方便
優點三:打機表現算理想
遊戲機大家最重視的除了手感,當然就是效能。MSI 作為市場上首部採用 Intel Core Ultra 平台的手提遊戲機,筆者初步試玩過相比其他採用 AMD 處理器的競爭對手,兩者效能表現其實差不多,無論從多款遊戲實際玩落的表現,或者從效能測試軟件獲得的結果亦可印證這一點。筆者試過玩像 GTA V、FC24、Hogwarts Legacy 這類大作,基本上都有 40fps 至 55fps 左右,最差表現的 Hogwarts Legacy 也有 30fps 以上,雖然玩起來還是有點「窒下窒下」,不過以在手提遊戲機上的表現而言已算不俗。
▲MSI Claw 硬件上內建了 Intel Core Ultra 5 155H 處理器,是市場上首部採用 Intel Core Ultra 平台的 Windows 手提遊戲機。
測試硬件 | 測試軟件 | 細項 | 得分 |
CPU | Geekbench 6 | 單核運算 | 2228 |
多核運算 | 10117 | ||
GPU | 3DMark | Fire Strike | 7656 |
Fire Strike Extreme | 3958 | ||
Fire Strike Ultra | 2095 | ||
Time Spy | 3748 | ||
Time Spy Extreme | 1802 | ||
Port Royal | 1517 | ||
整體系統效能 | PCMark 10 | 6232 | |
Geekbench 6 | OpenCL | 25237 | |
Vulkan | 32017 |
▲效能方面,筆者首先使用了多個效能測試軟件,初步測試 MSI Claw 的整體表現,大家可以從結果見到處理器方面,由於採用了全新的 Intel Core Ultra 5 155H 處理器,運算表現十分不錯,而採用 Intel Arc 圖像處理晶片取代以往的 Intel Iris Xe,圖像處理方面的表現亦加強了。當然,相比擁有獨顯的電競筆電,MSI Claw 作為遊戲機仔表現肯定有所不及,但從 3DMark 各項 DirectX 11 及 DirectX 12 的得分可見它的表現也不是太弱,如果將遊戲畫質調至中級左右,理論上也可以有頗為流暢的效果。
▲至於實際打機表現方面,筆者先測試比較靜態的《Football Manager 2024》,這類遊戲圖像處理為副,主要是處理器運算,而配備了 Core Ultra 5 處理器的 MSI Claw,在執行這類遊戲其實十分流暢,大家可以見到即使開至最高畫質,也有 80 多 fps 到 116 fps 可見一斑。
▲之後筆者開始測試動態畫面較多的遊戲,首先就試玩 RPG 加格鬥的《Dragon Ball Z:Kakarot》,大家可以見到即使開至最高 1080p 畫質,但幀率在戰鬥畫面也可以去到頂點的 60fps,表現理想。
▲之後筆者再測試另一款同樣是 RPG + 格式的遊戲《Crisis Core – Final Fantasy VII – Reunion》,開至 720p 及中級畫質時有 120fps 幀率的極流暢效果,而開至最盡畫質及解像度,格鬥時也有 57fps 左右的幀率,表現算不錯。
▲之後再測試運動類遊戲《FC24》,大家可以見到除了解像度開至最盡 1080p,畫質亦調至 Ultra,比賽時的幀率也達到 52fps 左右,在這個情況下踢波流暢度其實不影響遊玩體驗。
▲之後筆者再測試對圖像處理要求較高的遊戲,例如:《Armored Core VI Fires of Rubicon》,開至最高解像度及高畫質,在遊戲中大致可維持 30fps 至 51fps 左右,表現算不錯,唯一是極間中會出現窒一窒的情況,但對遊玩體驗影響不太大。
▲之後再以《GTA V》這款經典 RPG 動作遊戲測試,解像度開至 1080p 及系統建議畫質,行路及駕車時也有 56fps 左右的幀率,同樣十分流暢。
▲最後一款測試的遊戲,就是對這類手提遊戲機極具考驗的《Hogwarts Legacy》,筆者亦嘗試將畫質調至 Ultra 去考驗它,結果只有 18fps 至 26fps 左右,表現不算理想。之後將畫質調至 Low 或 Medium,幀率才回升至 40fps 左右,似乎這款遊戲 MSI Claw 應付上會有點吃力。
優點四:散熱表現優異
第四個優點就是它的散熱表現頗為理想。MSI Claw 內建了自家的 Cooler Boost HyperFlow 散熱系統,設有一對散熱風扇,並採用內流式散熱設計,官方表示氣流經重新導向後可確保所有內部組件都可維持正常溫度,以免因為過熱影響效能表現。而筆者試過後亦確實覺得它的散熱系統表現十分理想,即使筆者以性能模式打機,一對散熱風扇的運作噪音仍不算明顯,但同時機身一直也保持正常溫度,筆者即使以測溫槍在打了超過 30 分鐘遊戲後量度機身溫度,各部分也全是 40 度以下。可見它的散熱系統確實有助將機內熱力由機頂帶出機外,令系統可以長保冷靜高效。
▲散熱方面,可說是 MSI Claw 的強項,它的機背一整塊均採用通窿設計,而機內一對散熱風扇會將冷空氣抽入機內,再透過它的 Cooler Boost HyperFlow 散熱系統,確保氣流會流經所有內部組件,並將它們發出的熱力經機頂一整排的排氣孔排出機外。
▲至於散熱表現方面,筆者使用性能模式玩了遊戲半小時,之後將測溫槍先量度機面溫度,大家可以見到左、中、右分別錄得 34.9 度、35.6 度及 30.1 度,這個水平基本上操控時是不會感受到機身發熱的。
▲而左手柄、機背及右手柄,就分別錄得 27.1 度、30.1 度及 26.5 度,可見 MSI Claw 的散熱表現認真不錯。
▲至於同樣使用性能模式,但使用內置電池打機的情況又如何?同樣玩了遊戲半小時,機身正面左、中、右以測溫槍分別錄得 36.9 度、36.9 度及 34.9 度,同樣完全不熱。
▲而機背的左手柄位、機背及右手柄位,亦只是錄得 32.6 度、33.8 度及 32.8 度,比起使用濕電是熱了少許,但握著機身同樣感受不到熱力,可見即使使用內置電池打機,散熱系統表現依然理想。基本上,大家在打機時不要按著機頂出風位就無問題了。
優點五:定價合理算抵玩
其實市場上不少對家的手提遊戲機,初推出時都將價位訂在 6 千多 7 千多元,雖然也不算十分昂貴,但對於未接觸過這類產品的用家始終會感到有點猶豫。而 MSI Claw 的定價就相對較進取,筆者手上的 Core Ultra 5 版本現在價位也只是 $5,499,相比其他同級對手算是進取價,5 千多元可以入手,大大降低用家入手的心理關口,加上 MSI Claw 筆者覺得性價比亦算高,以定價來看是值得考慮入手的。
▲以 MSI Claw 的表現,5 千多元可入手其實算是頗為抵玩。
在講完五大優點後,就讓 Edward 也為大家分享一下試用 MSI Claw 後它的五大缺點吧。
缺點一:機身膠感較重手感一般
第一個缺點是機身設計上,雖然它採用了人體工學設計,握感算是舒服,但機身膠感頗為明顯,加上沒有加入任何紋理設計,只是單純一整塊塑膠機殼,令上手時膠感頗為明顯,感覺有點「玩具」。此外,MSI Claw 依然擁有一般手提遊戲機的最大問題:機身重量較重,它達到 675g 的重量,如果大家在街上拿著玩,不用半小時應該會覺得雙臂有點痠軟,要雙臂放在檯面拿著機身感覺才會好一點。
▲MSI Claw 設計上採用了相對較簡約的設計,機殼基本上就是一大塊塑膠,但這就令機身摸上手膠感十分明顯。
▲此外,機身大細方面,它依然比對手 ASUS ROG Ally 大部,但就比採用 Steam OS 的 Steam Deck OLED 細部一點點。
▲不過重量方面,MSI Claw 以電子磅量度,達到 670.1g,相比 ROG Ally 的 613.4g 及 Steam Deck OLED 的 637.9g,MSI Claw 明顯重了一大截,如果外攜打機時雙臂並不能放在平面,很快手臂就會因為機身較重而感到痠軟,體驗不算太理想。
相關文章:
Microsoft 將於 Intel + AMD CoPilot+ PC 推出即時字幕功能 Intel 可能分拆晶片製造業務 仍然視乎美國商務部審查 Microsoft 更新 Phone Link App Windows 與 iPhone 互傳檔案更方便
缺點二:搖桿按鍵造工一般
MSI Claw 的膠感除了來自機殼,另一個就是來自它的按鍵及搖桿,雖然外觀上看起來,它的搖桿加入 RGB 燈效,ABXY 鍵亦加入背光燈,感覺頗為有型,但實際使用起來感覺不太實在,搖桿轉動太鬆,按鍵按下去亦不夠回彈力,那種「玩具」感十分明顯,作為一部五千多元的 Windows 手提遊戲機,這些設計也讓用家感覺有點粗糙,確實有點可惜。
▲MSI Claw 設有左右各一隻搖桿,並設有 RGB 燈效,另外左邊設有方向鍵,右邊設有 ABXY 鍵,佈局與其他 Windows 手提遊戲機差不多,不過它就不設觸控板。
▲而熒幕左上、右上兩側亦各設有 2 個功能鍵。
▲機頂左、右角落均各設有一對 B、T 按鍵。
▲機背就左、右各設一個 M 巨集鍵,用家可按個人需要自訂功能。
▲按鍵算齊全,但造工卻十分一般,搖桿使用起來感覺太鬆太「兒戲」,而按鍵按下去回彈力亦不太夠,感覺有點「玩具」。
▲另外,機頂設有內建指紋辨識器的開關鍵,亦設有 microSD 讀卡器及 USB-C 插槽。筆者見到這個設計,不禁有點擔心讀卡器與散熱位置如此接近,會否對記憶卡有所影響?這就有待時間驗證了。
▲而機頂另一邊就設有音量鍵,以及 3.5mm 耳機咪高峰插孔。
缺點三:熒幕表現一般亮度較低
至於顯示方面,MSI Claw 內建了 7 吋 1920 x 1080 解像度熒幕,雖然更新率也達到頗高的 120Hz,但它只是普通的 IPS 材質觸控熒幕,亮度亦只有 500 尼特。當然,其實它與競爭對手的熒幕規格相比差異不算明顯甚至相同,但不知為何使用 MSI Claw 打機時,即使將熒幕亮度調至 100%,感覺也不算十分明亮,當然一般室內玩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出到室外就略嫌較暗了,可視角度表現亦是一般,未見有太突出之處,尤其是相比採用 OLED 熒幕,早前推出的 Steam Deck 新版,就更加是有少許被比下去,確實有點可惜。
▲顯示方面,MSI Claw 內建了 7 吋 1920 x 1080 解像度 120Hz IPS 觸控熒幕,與其他競爭對方的配置差不多。
▲熒幕亮度為 500 尼特,一般在室內玩就沒有太大問題,但如果去到室外玩,尤其是陽光直射熒幕時,筆者就不禁擔心它的亮度是否足夠了,畢竟它只是 IPS 材質而非 OLED。
▲內置的一對喇叭位於機身左、右下角,音質算是不錯,即使音量開至最大也未見拆聲情況。
缺點四:使用時間太短外攜打機不便
另一個可說是現時 Windows 手提遊戲機的普遍「死症」,就是耗電太快,這個缺點在 MSI Claw 上亦見得到。雖然官方表示它內建了 6 – cell 53Whrs 鋰電池,更聲稱相比市場同級產品可有 50% 的續航力增加,但實際用來打機,筆者就見到這增幅不算明顯,筆者試過以性能模式玩了 10 分鐘 GTA V(亮度 100% 音量 50%),電量已跌了 10%,以此推出即使將 MSI Claw 充滿電,也只是可以玩到 1 小時 20 分鐘左右,耗電速度與對手的 AMD 機款差不多甚至更短一點點,相比 Steam Deck OLED 就更加短了。所以整體而言,MSI Claw 的使用時間不足依然是死症,對外攜打機的方便性始終有所削弱。
▲以性能模式玩了 10 分鐘 GTA V,電量已跌了 10%,可見它的使用時間仍然不太足夠。
缺點五:MSI Centre M 介面設計較簡陋
最後一個缺點,就是介面方面。一如其他品牌的 Windows 手提遊戲機,MSI Claw 也內建了自家的 MSI Centre M 軟件,當中除了同樣可以快速啟動遊戲外,亦設有不同參數供用家微調各模式的效能及表現。理論上它是十分好用的,但實際使用起來介面相比其他品牌機款確實有點簡陋:可供調校的參數不夠多,介面設計及編排亦不夠 user-friendly,像是藍牙、Wi-Fi 等每次都要按一下掃描才會顯示列表,而快速設定列表方面,雖然採用 overlay 形式顯示是十分方便,但它提供的項目不夠多,簡單像是遊戲解像度、更新率等參數也沒有提供轉換,對於在遊戲中要臨時更改參數以提升流暢度,MSI Centre M 的設計就較為不便了。
▲MSI Claw 預載了 MSI Centre M 軟件,同樣可以瀏覽所有已安裝在機內的遊戲並直接啟動,不過介面就相對比較簡陋。
▲下方亦設有多種情境模式供用家選用,不過可供設定的選項著實不多,較特別的只是它具備 AI 人工智慧引擎,系統會按遊戲需要多少資源而決定使用哪種模式打機,官方表示這可有效省電,不過筆者實試過其實幫助不算太大。
▲至於其他可供用家微調的模式,只有性能模式及手動模式,不過選項方面,前者只可調校機身溫度多少時一對散熱風扇各自以多少百分比轉速運作,而後者就只能調校電源及電池模式時的 TDP 水平,這個程度的調校對於遊戲愛好者來說確實不太足夠。
▲另外,MSI Centre M 的快速設定目錄採用 overlay 模式顯示是值得一讚的,但項目確實不太足夠,尤其是十分重要的即時解像度、幀率調校也沒有,確實令筆者有點失望。
▲此外,藍牙及 Wi-Fi 設定,列表需要按下掃描鍵才會顯示出來,設計同樣有點奇怪。
▲反而兩種操控模式的設定就比較詳盡,這個要加分。
▲而 AI 人工智慧引擎,可以設定的項目同樣不多,選用它就真的要看 AI 是否生性了,筆者初步試玩過其實還算可接受。
▲燈效亦可讓用家設定。
▲另一個筆者覺得比較古怪的設定,就是軟件及驅動程式更新方面,有些是可以自動更新的(即是按下更新就會自動下載及安裝新的驅動程式),但有些像 MVA Drive,即使按下更新它是不會安裝的,而是要回到 Windows 桌面再手動按下安裝檔才會安裝(筆者手上的一部機甚至發現按下安裝檔亦沒有反應),使用上十分不 user-friendly。
相關文章:
Microsoft 將於 Intel + AMD CoPilot+ PC 推出即時字幕功能 Intel 可能分拆晶片製造業務 仍然視乎美國商務部審查 Microsoft 更新 Phone Link App Windows 與 iPhone 互傳檔案更方便
總結:抵玩但整體有待改進
總括而言,今次 MSI 推出的 Windows 手提遊戲機 Claw,整體設計及操控是見到 MSI 的心思:簡約風格的同時保留少量遊戲機應有的電競元素,加上是市場上首部採用 Intel Core Ultra 處理器的遊戲機,定價又相對進取,確實是有一定吸引度。不過在機身用料及操控上就確實有待改進,例如:機身太平凡沒有加入紋理確實令手感頗「膠」,MSI Centre M 的設計亦令喜歡打機的用家在操控上感到不夠方便,加上按鍵、搖桿造工也只屬一般,所以整體都是有待改進。但畢竟 MSI Claw 只是他們的第一代產品,如果下一代可以針對缺點有所改進,而定價又可以保持現有水平的話,MSI 的手提遊戲機依然是市場上的有力競爭者。
至於如果大家問 Edward,測試完 MSI Claw 是否值得入手?筆者會回答大家:預算有限的話,MSI Claw 的整體表現其實是不錯的;但如果預算充足,市場上其實有更好的選擇,加上現時市場上的所有手提遊戲機,仍然未解決到電量不足及整體配置較入門的弊病,如果不是心急嚐新的話,其實再觀望一年半載,可能會有更理想的裝置出現也說不定呢。
相關文章:
Microsoft 將於 Intel + AMD CoPilot+ PC 推出即時字幕功能 Intel 可能分拆晶片製造業務 仍然視乎美國商務部審查 Microsoft 更新 Phone Link App Windows 與 iPhone 互傳檔案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