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網上流傳一則 「內地 80 後死亡率偏高」的傳言 ,指每 20 名 80 後便有 1 人去世,引發外界關注。部分人認為,中國年輕人健康問題或與生活壓力、職場環境及醫療資源有關。有學者質疑數據的準確性,指出 AI 生成的統計或存計算錯誤,未經驗證的數據未必能反映真實情況。
中國媒體《搜狐》2 月 16 日發表文章引述「第七次人口普查」的補充數據,表示截至 2024 年末,中國 80 後存活率下降至 94.8%,換算死亡率超過 5.2%,簡單來講即是每 20 個 80 後就有 1 人已經死亡,而 70 後的死亡率卻反而更低。報道令不少年輕族群憂慮自身健康狀況。部分網民認為,80 後因職場競爭激烈、經濟壓力沉重,健康狀況或因此惡化,甚至影響壽命。
▲圖片來源:看中國
中國媒體隨後即時闢謠,引述研究人口發展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李婷意見,表示透過公開統計數字計算顯示,「80 後的存活狀況是要好於 70 後的,而死亡率也遠低於 5.2% 這個數字」。李婷補充,「第七次人口普查」時間為 2020 年,根本無法代表 2025 年的死亡率。李婷又指,人口普查數據不會針對特定群眾統計死亡率,例如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公佈數據僅為 2019 年 11 月 1 日至翌年 10 月 31 日死亡率,因此沒有可能得出「80 後死亡率特別高」的結論。
除此之外,李婷表示學界共識一般會用千分比統計死亡數字,因為死亡率數值較低,不可能達到 5%。李婷認為有機會是 AI 大模型回答過程出現錯誤,因為她曾經在 AI 大模型提問「50、60、70、80,這幾代人的死亡率分代表多少」,AI 回覆指「根據網絡訊息得出『80 後現存 2.12 億,存活率 94.8%,死亡率 5.2%』」,李婷解讀指,由於死亡率、累積死亡率等觀念相對專業,概念相對冷門,訓練 AI 時或未有充足資訊,因此 AI 會出現錯誤回應。
《看中國》引述網民意見,認為死亡率5.2%正常,對反駁表示質疑。有北京網民指:「從我這個小個體看,小學同學 20 人,中學 40 人,中專 40 人。一共 100 人,這 100人不重複。5%。」;上海網民表示「我就是 8 0後,我自身感受,的確我的同齡人去世(意外,疾病,自殺等)的數量,要高於 70 後。」新疆網民亦表示認為 5.2% 數據非虛,其引述世界銀行和聯合國的數據指,全球平均 41 歲前死亡率在約為 5-10%,因此認為 5.2% 是合理範圍。
======
加入 unwire thread 傾傾科技背後黑暗事
========
相關文章:
Nothing Phone (3a) 及 (3a) Pro 開箱評測影片:入門價超實用 AI 手機功能示範 【教學】GPT 4o 文字 AI 繪圖大升級 圖中加字更準確 + 齋打字製作漫畫都得 【教學】GPT 4o 文字 AI 繪圖大升級 圖中加字更準確 + 齋打字製作漫畫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