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BMW 無線充電後 NFC 失靈 Apple 承認問題將為 iPhone 15 推更新修正

在 iPhone 15 上市不久,有 BMW 車主發現在使用車廂內的無線充電板後,iPhone 15 就會出現異常狀況,NFC 相關的功能會引致失靈,影響 Apple Pay 和數碼車匙功能。除了近年的 BMW 車款,與 BMW 共同開發的 Toyota Supra 亦遇到相同問題,Apple 日前終於確認事件并承諾稍後透過系統更新修正。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M4 MacBook Pro 開箱影片流出 3 個 USB-C + 標準 16 GB RAM + 跑分結果
  •  
  • 【教學】iOS 18 延長電池壽命幫到手 一個設定保養電池
  •  
  • 【教學】iOS 18 八大必用新功能 Face ID 程式鎖 + 超型深色底 App 圖示
  •  

    【實試】Apple Watch 「互點兩下」正式版 Double Tap 用途 + 用家需知

    今日 Apple Watch 正式帶來全新系統升級 watchOS 10.1。而最新搭載了 S9 SiP 晶片,今年發佈的兩款新錶 Apple Watch Series 9 以及 Apple Watch Ultra 2 就隨著這個更新,正式帶來了「Double Tap Gesture」互點兩下手勢。此新手勢只需要用佩戴手錶的手,用食指、拇指開合兩下,即可實現多種手錶最常用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單手操控,毋須用另一隻手的手指來點。以下就同大家試試「Double Tap」帶來的好用功能。

     

     

    Double Tap 手勢啟用/設定方法

    如果你是剛剛安裝 watchOS 10.1 的話,Double Tap Gesture 互點兩下功能已經可用。你也可打開手錶上的「設定」頁面,進入「手勢」,看到「互點兩下」為「開啟」便可。

     

     

    互點兩下手勢用法、注意點

    首先甚麼是「Double Tap」手勢呢?其實很簡單,是就抬起手之後,用拇指與其他任何一隻手指,開合接觸兩下。最方便就是拇指與食指或中指來點,其他手指動作並不自然,而且反應並不太好。

     

     

    特別要注意的是,這個手勢要抬起手來做才算。但熒幕毋須一定要亮起或已解鎖。在未解鎖模式,都可用Double Tap來看通知、接聽電話等。

     

    S9 SiP 內置晶片運用演算法,偵測用家的動作是否屬於開合手指。我們發現,在開合手指時手背上的筋腱很自然會有拉動,我們認為Appl Watch就是偵測這些拉動來辨別你的動作。我們嘗試過按著手背的筋腱,或完全拗開手掌,即使再試也不能辨別Double Tap動作。另外感應器也會感應用家是否垂低手,垂低手的時候也是不能進行 Double Tap 互點兩下動作。

     

     

    互點兩下手勢實試

    以下就實際試用一下 Double Tap 互點兩下手勢吧。目前此手勢還限定於某些功能。

     

    開啟「智慧型疊放」,捲動當中的小工具。「智慧型疊放」是Apple Watch裡面顯示不同資訊的功能,每一項資訊一頁,用 Double Tap 就可順利翻頁。

     

    接聽、結束電話通話。這樣便不用另一隻手來操作。

     

     

     

    計時器 App 中暫停、繼續、結束。

     

    秒錶計時停止、繼續。方便跑步或做其他事情,毋須伸開另一隻手去按畫面。

     

    在指南針 App 入面,可用 Double Tap 來切換最新加入的「高度」顯示方式,在行山時馬上知道現時的高度。

     

    鬧鐘響起,戴錶睡覺的朋友可用 Double Tap 叫鬧鐘延遲鳴響(即 5 分鐘後再響)。

     

    打開相機 App,可用 Double Tap 叫相機影相。特別是要自拍的話,毋須用拿 iPhone 的手來按快門,相片會更加穩定。

     

     


    相關文章:
  • 【教學】Apple Watch 過百款錶面免費玩 可設定動畫錶面
  •  
  • Apple 或告別年度更新 新產品發布更頻繁應對市場需求
  •  
  • 系統更新再出事故 Apple 撤回 watchOS 11.1 Beta 3
  •  

    【評測】Microsoft Surface Laptop Studio 2 外形 手感 用法 屏幕 操控 效能開箱評測

    對於創作者用家來說,不少人也會偏向選擇 iMac / MacBook Pro,因為 Windows 機來說多數人為了要效能「夠力」執相做圖剪片,一般也要選購電競機款,但「夠力」的電競機款要不就是太重,再不就是太貴,所以選擇一直不是很多。Microsoft 最近就推出了 Surface Laptop Studio 2 這部針對創作用家而設的機款,效能夠用外觀設計低調得來又頗有型,而且可以一機筆電平板兩用,用法極多。但究竟是否足夠應付這群用家的工作需要?就讓 Edward 為大家實試一下吧。

    Surface Laptop Studio 2 開箱直擊

    在為大家分享這部 Microsoft 專為創作者用家而設的手提電腦前,先讓 Edward 為大家帶來它的開箱直擊吧。

    ▲這就是 Microsoft 最新推出的 Surface Laptop Studio 2。

    ▲一打開盒就已經見到其真身。

    ▲拿走機身就見到最底層,設計十分簡約,只有兩個白紙盒。

    ▲較薄身的白色紙盒就內藏兩份說明書。

    ▲而另一個較大的紙盒就內藏充電火牛。

    ▲Surface Laptop Studio 2 的隨機附送充電火牛電壓輸出為 127W,而且與過往的 Surface 系列火牛一樣,在火牛上設有一個 USB-A 插槽,方便用家接駁其他裝置作供電用。

    機身有點重但外攜仍勉強可以

    首先說說 Surface Laptop Studio 2(下文簡稱 Studio 2)的外觀吧,一如既往,Studio 2 仍然採用 Microsoft Surface 商務機款標誌性的銀色鎂鋁金屬機身設計,機身十分硬淨堅固,而且基本上與上代設計相同,底層同樣採用雙層疊放式設計,令機內可以放入表現更佳的散熱系統,畢竟 Studio 2 是採用獨顯的筆電機款,所以功耗肯定比較大,這種設計就可以在機身美觀及高效率散熱之間取得不錯的平衡,確實是不錯的設計。當然,像 Studio 2 這類筆電多數用家都是放在家中 / 辦公室執相剪片時使用,但間或也可以外攜出外見客展示作品,而它接近 2kg 的重量,仍然是有點重,但以這種硬件配置的筆電來說,筆者覺得還算過得去,真的間或需要外攜使用仍是勉強可以的。

    ▲與上代一樣,Studio 2 機身仍然採用鎂鋁金屬製造,亦是採用全銀色機身設計,金屬感十分重。

    ▲機身底座依然是採用雙層疊放式設計,令加厚了的機身底座可以放入更具效率的散熱系統,令機身在高效運作時仍可保持冷靜。

    ▲機身重量少於 2kg,雖然不算輕,但以這個級數的筆電來說仍算可接受,至少真需要外攜使用時仍算勉強可以做到。

    ▲另外,Studio 2 亦內建支援 1080p FullHD 解像度的廣域前置 Studio 鏡頭,亦支援 Windows Studio Effects 功能,當中包括:自動取景、眼神接觸及背景效果,亦支援 Windows Hello 2.0 臉部辨識功能。

    ▲此外,今代 Studio 2 推出時亦碰巧 Microsoft 將會推出 Copilot 這個生成式 AI 輔助功能,不過筆者初步試玩過,似乎仍未開通,想玩可能要多等一會兒了。


    相關文章:
  • 【評測】Microsoft Surface Laptop 7 開箱評測 機身外觀漂亮 + 表現四平八穩 + 電量夠用一日 + 定價貴不抵玩
  •  
  • MS Word 檔案改錯名可致文件被刪除 工程師:關閉 Word 前先手動儲存
  •  
  • Microsoft Office 2024 版 PC、Mac 版同步推出
  •  

    可變形一機多用途

    另外,Studio 2 也與上代一樣,在機面殼內設有動態編織鉸鏈,令 Studio 2 可以像一般傳統手提電腦模式使用,也可以拉出熒幕架在鍵盤底部形成娛樂模式,這方便用家展示影片或工作,而操控上就以手指或觸控筆操作為主。此外,用家亦可以將熒幕平攤在機身,形成創意畫布模式,這模式就單純將 Studio 2 變身為平板電腦,方便用家以手指或觸控筆進行繪圖記事,或者當作一般平板電腦使用。這種設計令 Studio 2 不用像 Surface Pro 系列般,要變身時需要外展機身令使用時更佔空間,外攜使用時更方便按需要而以不同模式使用電腦,而且不只是工作,也照顧了休閒時的需要(例如:以娛樂模式煲劇睇戲),設計上確實十分體貼。而且鉸鏈實淨之餘亦十分靈活,轉換模式時只需一隻手便可完成,操控十分方便。

    ▲Studio 2 在使用上有多種模式,最多時間使用的肯定是上圖這個傳統手提電腦模式,在這模式中用家可以像傳統筆電一樣,以鍵盤及滑鼠操控電腦,當然有需要時也可以透過手指或觸控筆以觸控模式在熒幕上點選及操控項目。

    ▲而在傳統手提電腦模式中,熒幕最大可以打開至上圖這個角度。

    ▲而主力瀏覽熒幕上顯示的內容時,就可以使用這個娛樂模式。

    ▲而要由傳統手提電腦模式轉換為娛樂模式亦十分簡單,只需要輕按熒幕頂部,熒幕底部磁吸部分就會與機殼分離,之後將熒幕架設在鍵盤底部位置(如上圖)就可以了。

    ▲內建的動態編織鉸鏈十分靈活,基本上筆者只需要使用一隻手就可以在各種模式之間切換使用,十分方便。

    ▲由於使用娛樂模式時熒幕會將內置鍵盤遮蓋,所以如果要打字的話就要外接另一個鍵盤,或者以虛擬鍵盤輸入文字了。

    ▲而將熒幕推至最底並近乎平放在機身底座上,就可以類似平板電腦模式使用 Studio 2 了,在此模式如果配合 Surface Slim Pen 2,就可以在 Studio 2 熒幕上繪圖或記事了。

    ▲為何筆者會說「近乎平放」?因為當使用平板模式時,熒幕與底座之間是有一個頗明顯的空隙,但這設計就令熒幕可以微微向用家傾斜,平放機身在檯面使用時,手腕可以放在熒幕上繪圖也會比較舒服。

    ▲另外有一點值得留意的是,當使用傳統手提電腦模式時,Windows 11 的工作列及圖示會比較細,令使用空間可以有效增加。

    ▲但當以娛樂模式或平板模式使用時,Windows 11 的工作列會變粗,圖示亦會增大,令用家可以更方便以手指點按操控,這設計確實十分體貼。

    熒幕質素大致維持上代水平

    至於顯示方面,Studio 2 依然內建了 14.4 吋 PixelSense Flow 顯示熒幕,長闊比例、解像度及更新率依然維持在 3:2、2400 x 1600 及 120Hz,今代與上代唯一分別只是多了一個 VESA DisplayHDR 400 認證(其實上代也支援 Dolby Vision 技術,亦即是支援部分 HDR 格式)而已,所以兩代熒幕升級不算十分明顯。至於質素方面就依然維持不錯水平,文字顯示清晰銳利,影片播放效果亦是自然向,可視角度亦十分高,總括來說無論是工作上還是娛樂上,Studio 2 的熒幕質素也是處於十分不錯的水平,對於創作用家而言算夠用了。

    ▲Studio 2 仍然採用與上代相同的 14.4 吋 3:2 長闊比 PixelSense Flow 顯示熒幕,熒幕邊框依然十分幼。

    ▲不過由於熒幕因為需要變不同模式使用的關係,所以未能內嵌於機殼內,令熒幕部分仍然有點厚,不過保護性就一流。

    ▲熒幕解像度為 2400 x 1600,亦支援最高 120Hz 更新率。值得留意的是用家既可固定使用 120Hz 更新率,亦可使用動態更新率設定,系統會按需要在 60Hz 至 120Hz 之間切換使用,令省電效果進一步提升。

    ▲至於熒幕顯示效果就與上代相若,文字顯示同樣是清晰銳利,影片播放色彩亦同樣偏自然向,整體表現不俗。

    ▲可視角度依然十分廣,從側面看也未見顯示質素有所下降。

    ▲既然 Studio 2 是為了創作者用家而設,筆者亦使用 Spyder5 這個專業熒幕測試工具,測試一下 Studio 2 的熒幕色域是否足夠執相剪片之用。

    ▲最後結果見到 sRGB、AdobeRGB 及 DCI-P3 的色域分別為 100%、82% 及 84%,由此可見 Studio 2 的熒幕雖然未稱得上是專業 cal 色的熒幕,但這個色域表現,對於創作者用家來說已算夠用(除非大家需要專業對色,就需要另駁相關外置顯示器了)。

    內建四聲道 Omnisonic 喇叭質素中上水平

    至於音效方面,Studio 2 與上代一樣,依然內建了支援 Dolby Atmos 全景聲音效的四聲道 Omnisonic 喇叭,筆者亦初步測試過,覺得質素與上代差不多,人聲依然十分清晰,音量亦十分足夠,一般來說在不太嘈雜的室內睇片,調至 60% 左右已十分足夠,而低音確實有一點點,但量不算足夠,以 Studio 2 這種有一定厚度的筆電來說,只有這個水平其實有少許失望,但整體而言如果大家要求不是太高的話,它仍屬中上水平,用來睇戲還算是不錯的。

    ▲Studio 2 依然內建了上代已採用,支援 Dolby Atmos 全景聲音效的四聲道 Omnisonic 喇叭,雖然機身厚可以放入更大單元的喇叭,但其實音質只有中上水平,人聲表現是最好的,但低音無論表現及量都不太足夠,只能說以這種厚度的筆電來說,確實有少許失望。

    鍵盤算好打端子稍嫌不足

    至於操控方面,Studio 2 內建了全尺寸的弧島式按鍵鍵盤,按鍵擁有足夠大的按打面積,鍵程亦算足夠,筆者測試過長時間進行文書處理仍算舒服。另外,觸控板面積亦算大,操控上即使進行多指操控也十分舒適及容易。此外,用家如果需要繪圖記事,亦可使用 Surface Slim Pen 2,不過這支 Slim Pen 2 雖然較薄身及輕,但畢竟是扁平設計,所以使用上肯定不及以前圓形設計的 Surface Pen 那麼像真筆手感,但好處就是可以收藏在鍵盤底部,方便外攜使用。至於端子方面,一般來說這類大熒幕高效能筆電,端子也是十分齊全及足夠的,Studio 2 的配置來說只能說是勉強齊全,畢竟它仍有傳統 USB-A 3.1 插槽,亦有同時支援 USB 4 及 Thunderbolt 4 技術的 USB-C 插槽,也有 3.5mm 耳機插孔及 microSDXC 記憶卡槽,不過就僅此而已,對於創作用家更重要的 HDMI 輸出端子(當然用家可以 USB-C 端子接駁顯示器但就需要另購合適線材了)及 SD 讀卡器就一概欠奉,而且 USB 插槽數量亦不多,傳統 USB-A 只有 1 個,USB-C 也只有 2 個,所以真的不太夠用,如果用家需要外接不同周邊產品才能工作的話,無論在家中 / 辦公室,還是外攜使用時也需要另帶轉接器等周邊,確實不夠方便。

    ▲Studio 2 內建了全尺寸並採用弧島式按鍵的鍵盤設計,而且按鍵採用的灰色與銀色機身十分襯。

    ▲按鍵按打面積十分足夠,而且鍵程亦足,按下去更感覺是按在軟墊上一樣,回彈力十分足夠,筆者試過即使長時間作文字輸入也十分舒服。

    ▲至於觸控板方面面積亦十分大,即使要以多手指操控亦十分舒適。

    ▲當然,對於需要經常繪圖記事的用家,也可另購 Surface Slim Pen 2 在 Studio 2 上繪圖,效果亦十分理想,不過扁平的筆身其實沒有初代圓柱體,更像真筆的 Surface Pen 那麼好用。

    ▲但扁平筆者的好處就是可以將它以磁吸形式收藏在鍵盤下方,方便外攜使用。

    ▲另外端子方面,相比初代 Surface Laptop Studio,Studio 2 增加了 1 個傳統 USB-A 插槽,以及 microSDXC 讀卡器,並保留了 2 個支援 USB 4 及 Thunderbolt 4 的 USB-C 插槽及 3.5mm 耳機插孔(當然肯定有接駁火牛的 Surface Connect 端子),不過如果是創作者用家,其實這個端子數量不算足夠,而且與其放入 microSDXC 讀卡器,不如放入 SD 讀卡器會更實用。


    相關文章:
  • 【評測】Microsoft Surface Laptop 7 開箱評測 機身外觀漂亮 + 表現四平八穩 + 電量夠用一日 + 定價貴不抵玩
  •  
  • MS Word 檔案改錯名可致文件被刪除 工程師:關閉 Word 前先手動儲存
  •  
  • Microsoft Office 2024 版 PC、Mac 版同步推出
  •  

    效能足夠應付工作需要但定價偏貴

    最後效能方面,Studio 2 內建了最新的第 13 代 Intel Core i7 – 13700H 處理器及內建 NVIDIA GeForce RTX 3050 / RTX 3060 獨顯,記憶體更首次設有 64GB RAM 選項(上代的 16GB 及 32GB 選項仍被保留),但儲存空間方面最大就只支援至 1TB(上代設有 2TB 選項)。當然,這個硬件配置,對於需要經常做圖執相剪片的創作用家來說其實十分夠用,而娛樂方面確實未能應付對圖像處理要求十分高的遊戲需要,但一般休閒打機,不太追求過度畫面質素的話其實它亦應付得來,用來睇片煲劇自然也沒有太大問題。不過問題是,作為一部索價最少也近萬九港元,如要「攻頂」更需付出接近二萬七的筆電機款(還未計算 Surface Slim Pen 2 需要花費 $948 另購),雖然它有前文提及其他筆電所沒有的特點,但要入手的成本始終有點高昂,以這價位其實也有不少效能相若甚至更強的輕薄型電競筆電供創作用家選擇,性價比確實有點低。此外,雖然官方表示它的使用時間可長達 18 小時,但筆者初步試用過,以熒幕亮度調至最光,音量開至最大,並接駁 Wi-Fi 上網情況下,瀏覽一條 13.5 分鐘 1080p 質素的影片,電量已由 82% 跌至 78%,以此推算其實 Studio 2 的使用時間也只是 5.5 小時多一點而已,即使一般使用情況下,就算再省電也不過是 8 至 9 小時左右,與官方所稱的 18 小時使用時間相距頗大,更沒說如果用來剪片、執相等也是頗耗電的工序。所以這個配置及使用時間,但定價如此貴,入手門檻著實有點太高。

    ▲筆者測試的 Studio 2 內建了最新第 13 代 Intel Core i7 – 13700H 處理器、32GB RAM、1TB SSD 及 NVIDIA GeForce RTX 4050 獨顯。

    測試硬件 測試軟件 細項 得分
    CPU Geekbench 6 單核運算 1545
    多核運算 9906
    GPU 3DMark Fire Strike 17000
    Fire Strike Extreme 7943
    Fire Strike Ultra 3971
    Time Spy 7527
    Time Spy Extreme 3410
    儲存空間 CrystalDiskMark 讀取 6998.25MB/s
    寫入 5613.32MB/s
    整體系統效能 PCMark 10 5467
    Geekbench 6 OpenCL 79057
    Vulkan 21363

    ▲筆者先後以不同效能測試軟件測試 Studio 2 的表現,大家可以見到整體表現屬於中規中矩的水平,當中比較突出的是 SSD 的讀寫速度算頗快,另外圖像處理表現亦算不錯,當然它只是內建了 RTX 4050 獨顯,相比其他電競筆電來說不算突出,但用來執相剪片也算夠用。

    ▲筆者亦在 Studio 2 中安裝了 Adobe Premiere Pro,並以它來 render 一段大約 2 分半鐘的 4K 影片,結果使用了大約 50 秒完成渲染過程,算是不過不失。

    ▲至於電量方面,官方聲稱最長可以使用 18 小時,但筆者用 Studio 2 瀏覽一段 13 分半鐘左右的 1080p YouTube 影片,就已經用了 4% 電量,以此推斷它只能播放 5 個半小時多一點的影片。當然,這個時間只可作參考,實際使用時間可能會因應不同工作而有所不同,但如果播片也如此耗電,用來做圖執相剪片 ren 片所耗的電量隨時更高,相信使用時間也不會相差太遠吧?所以如果真的要外攜使用,還是建議大家同時攜帶原廠充電器隨時回電會比較安全一點。

    總結:定價太貴升級全為內在

    還記得 Microsoft 在 2021 年 9 月推出 Surface Laptop Studio 系列初代,以取代 Surface Book 系列,當時確實十分震撼,那種不用擴展使用空間但可一機多用的設計確實無論在工作或娛樂上都十分幫到用家。事隔兩年後 Microsoft 推出的續作 Surface Laptop Studio 2,機身外在設計幾乎將初代「搬字過紙」移植過來,熒幕、端子等也未見「強者更強,缺點補完」,唯一升級了的只是內在硬件:CPU 及獨顯提升至符合 2023 的水平,更重要是定價依然是十分高昂,老實說今次 Laptop Studio 二代目確實不算吸引,如果以往買了初代的用家,也沒有誘因升級至新機。縱然如此,Studio 2 的表現還算是不錯的,它的設計也確實可以幫到用家,但筆者覺得與其入手新機,倒不如以較低成本入手減了價的初代 Surface Laptop Studio,即使「打爆」規格採用第 11 代 Intel Core i7 處理器、32GB RAM 及 2TB SSD,也只是 2 萬有找(唯一是沒有了傳統 USB-A 插槽及 microSDXC 記憶卡槽),對於想體驗 Surface Laptop Studio「變形」模式的用家來說,可能是性價比更高的選擇呢。


    相關文章:
  • 【評測】Microsoft Surface Laptop 7 開箱評測 機身外觀漂亮 + 表現四平八穩 + 電量夠用一日 + 定價貴不抵玩
  •  
  • MS Word 檔案改錯名可致文件被刪除 工程師:關閉 Word 前先手動儲存
  •  
  • Microsoft Office 2024 版 PC、Mac 版同步推出
  •  

    【教學】ChatGPT 新增「文生圖」DALL E 3 功能 網站設計+公司 Logo+筆記圖片

    早前我們報道過,OpenAI 旗下的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 ChatGPT 近日迎來大更新,加入 DALL·E-3 引擎,為用家在對話中提供圖像生成功能(相關報導)。今日小編就為大家實試 ChatGPT 內置的圖像生成功能。

     

     

    OpenAI 最近將「文生圖」模型 DALL·E-3 整合至 ChatGPT,向所有 ChatGPT Plus (即付費用戶)提供圖像生成功能。DALL·E-3 可以更細緻地理解用戶的要求,而且具有更加強的圖像生成功能。現時 ChatGPT Plus 用戶可以直接在 ChatGPT 對話框中生成圖片,不必再另外切換其他應用程式。

     

    開始使用 DALL‧E-3 「文生圖功能」

    ChatGPT 內置的 DALL‧E-3 文生圖功能僅向 GPT-4 用戶提供,所以需要先訂閱 ChatGPT Plus,另外在香港使用 ChatGPT 需要透過 VPN 連線。訂閱了 ChatGPT Plus 的用家可以在頁面頂部按「GPT-4」,在彈出來的選單中點擊「DALL‧E-3  [Beta]」,這樣就可以透過 ChatGPT 使用文字生成圖片功能。

     

    ▲先點擊綠色框的「GPT-4」,然後選擇最底的「DALL‧E-3」

     

    設計商標

    ChatGPT 加入的「文生圖」功能使用 DALL‧E-3 圖像模型,用戶只需簡單告訴 GPT-4 有甚麼要求,GPT-4 就會利用 DALL‧E-3為用戶生成 4 張圖片。用戶亦可以按照需求,叫 ChatGPT 以其中一張圖片為參考藍本,再生成其他圖片。小編就設定了一個場景,表示準備要開一間貓貓咖啡廳,要求 ChatGPT 替我生成咖啡廳的標誌。

     

    起初 ChatGPT 似乎誤會了小編的要求,生成了數張貓貓在咖啡廳的圖片,於是小編就叫它根據我的要求為咖啡廳設計標誌。

     

    ▲可能 ChatGPT 不太擅長中文,誤會了小編的要求

    ▲於是小編就叫 ChatGPT 重新生成一批標誌

     

    第二次生成 4 張圖片中雖然仍然有 2 張不合要求,但起碼左邊的兩張圖片都能夠明顯看見是咖啡廳的標誌。

    ▲第二次生成的圖片比較符合小編的要求

     

    小編嘗試向 ChatGPT 提出簡單點的要求後覺得結果不俗。小編要求 ChatGPT 以兔子為主題,用簡約的線條設計幾款標誌快餐店的標誌。

    ▲ChatGPT 生成的圖片頗為精美,但仍有 AI 生成圖片時常「串錯字」的問題

     


    相關文章:
  • Meta 推出 Movie Gen 影片 AI 工具 生成有聲音 AI 影片 + 一句指令即修改已拍影片
  •  
  • ChatGPT 全新 Canvas 功能 協助用家編程及寫作
  •  
  • OpenAI 要賺錢 ChatGPT 或要加價 消息指收費版長遠會貴 1 倍
  •  

    網站設計

    除了生成商標外,ChatGPT 也可以替你設計簡單的網頁使用介面。小編繼續使用「Rabbit Fast Food」作設定背景,要求 ChatGPT 替我設計網站介面。驟眼看起來也「見得下人」,不過始終是 AI 生成的圖片,仍然有「串錯字」/「亂寫字」的問題。

    ▲ChatGPT 可以替你生成網頁介面的草圖,驟眼看起來不錯

    ▲但如果放大後就會發現仍然未解決 AI 亂寫字的問題

     

    ▲不過整體而言表現不俗,最少 4 張設計裏面有 3 張都沒有串錯小編的快餐店的名字

    ▲這張就串錯了「Rabbit」

     

    小編幾喜歡第一張寫實風格的網頁介面,於是就叫 ChatGPT 參考這張圖片生成風格相近的設計。

    ▲ChatGPT 很快就生成了 4 張風格相近的網站介面設計

     

    ChatGPT 生成的網頁介面雖然遠遠未到可以生成即用的程度,但如果是以參考草稿而言,小編已經非常收貨。

     

     

    生成餐單

    ChatGPT 不但可以替你生成網站介面的草圖,更可以幫你的餐廳設計菜單。小編叫 ChatGPT 替我的「Rabbit Fast Food」生成餐單,其生成的圖片作為參考的話也不錯。

     

     

    繪製圖片幫手做筆記

    除了上面商業用途外,正在讀書的學生也可以用 ChatGPT 的文生圖功能協助溫習。小編假設自己是一個要準備地理考試的學生,要求 ChatGPT 替我生成一張描述城市水循環的圖片,讓小編可以更容易理解這個課題。

    驟眼看起來 ChatGPT 生成的圖片似模似樣,但仍然難逃其他 AI 「文生圖」常見的問題—一到文字部分 AI 就會亂寫。撇除文字標示部份,ChatGPT 生成的圖片的確能夠表達城市水循環的意思。

     


    相關文章:
  • Meta 推出 Movie Gen 影片 AI 工具 生成有聲音 AI 影片 + 一句指令即修改已拍影片
  •  
  • ChatGPT 全新 Canvas 功能 協助用家編程及寫作
  •  
  • OpenAI 要賺錢 ChatGPT 或要加價 消息指收費版長遠會貴 1 倍
  •  

    繪製頭像

    商用讀書之餘,亦要兼顧餘暇休息時間。小編時常會心思思想替換遊戲平台、論壇的頭像,繪畫能力好的人可以自己畫,但小編藝術方面的造詣就一般,即使使用其他 AI 生圖平台也需要學習不同的 Prompt,而現時 ChatGPT 加入的文生圖功能就比較方便。你只需當 ChatGPT 是你的繪師朋友,向它提出你的要求,它就能夠迅速繪製 4 張按照你風格的圖片。

     

    小編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去了日本,但小編沒有錢去日本,所以就叫 ChatGPT 替我生成幾張漫畫女生在日本街頭的圖片聊以解悶。小編告訴 ChatGPT「請生成幾張日本漫畫風格的圖片,背景是晚上的日本東京街頭,主角是一名漫畫風格的女生,身上穿着一件用綠色字寫住『unwire』的 Tshirt」。

     

    雖然仔細看 ChatGPT 生成的圖片,例如背景的招牌等仍然有 AI 生圖的通病——「亂寫字」,但明顯可見只要用家的要求不是過份複雜,ChatGPT 的圖片生成功能尚能夠應付。例如小編就要求 ChatGPT 在 T-shirt 上加上「unwire」字樣,下面 4 張圖片都成功加上 Unwire 字樣。

     

    ▲小編私心幾喜歡這張

     

    總結:方便易用、可作草稿參考  但文字部分表現仍然欠佳

    小編實際測試過 5 種活用 ChatGPT 文生圖功能,結論是用家可以用 ChatGPT 起草稿,或是生成一些參考圖片,其後自己再作修改。ChatGPT 生成的圖片驟眼看來大多都合乎邏輯,不過一旦涉及文字的話,如果你的要求太複雜,它就很大機會會「炒車」,所以現階段建議各位用家利用 ChatGPT 生成草稿及參考圖就好,不要過份依賴其圖片生成功能。


    相關文章:
  • Meta 推出 Movie Gen 影片 AI 工具 生成有聲音 AI 影片 + 一句指令即修改已拍影片
  •  
  • ChatGPT 全新 Canvas 功能 協助用家編程及寫作
  •  
  • OpenAI 要賺錢 ChatGPT 或要加價 消息指收費版長遠會貴 1 倍
  •  

    PS5 Slim 安裝光碟機機需上網 連線配對後或不能用於另一部 PS5

    有外媒報道指,即將推出的新型號 PS5 slim可選光碟薄機首次將設備與控制台配對時需要網路連線。

     

    在將推出的《Call of Duty:Modern Warfare III》(Call of Duty:Modern Warfare III)PS5 超薄套裝包裝盒的背面顯示,設定時需要網路連線來配對光碟機和 PS5 主機。

     

    配件需要網路連線進行驗證,因此驗證許可證所需的伺服器可能會出現不再運作的隱憂。光碟機需要上網驗證,可能是 Sony 為了防止光碟機用於購買者以外的其他 PS5 主機,光碟機與 PS5 主機板配對後,便不能在其他 PS5 上運作。

     

    SIE 表示,為了滿足玩家不斷變化的需求,工程和設計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全新外形的 PS5 Slim。新版大小為358mm × 96mm × 216 mm;而原版 PS5 的體積則為 390mm x 260mm x 104mm。另外與之前的型號相比,新款 PS5 的體積減少了30%以上,重量分別減少了18%和24%。購買 PS5 數碼版,可於日後加購適用於 PS5 的超高清藍光光碟機。

     

    Sony 的新 PlayStation 5 型號將於今年 11 月在美國推出,並會在未來幾月內在其他地方推出,而兩個版本的新型號都將配備 1TB 儲存空間。

     

    資料來源:videogameschronicle

    訂閱新聞

    iOS 17.1 主要功能 修復螢幕烙印+支援 AirDrop 網絡傳輸

    自 iOS 17 正式版推出逾一個月後,改進了各項功能細節及修正錯誤的更新版 iOS 17.1 今日正式發布。

     

    過去有報道指 iPhone 15 的螢幕會出現烙印的問題,並指是因 OLED 螢幕面板質素問題,但 iOS 17.1 的更新中改善了螢幕出現殘影的情況。此外,更新也修復了以及通話時未顯示名稱、螢幕時間不同步、私隱定位設定、鍵盤反應不靈敏等問題。

     

    新版本新增了「AirDrop 支援網絡傳輸」的功能,即使用戶相方離開 AirDrop 範圍時,內容仍會透過網絡繼續傳送,傳輸速度也有所提升。

     

    另外,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iPhone 15 Pro 和 iPhone 15 Pro Max的用家也可以控制有「永遠顯示」的螢幕何時關閉,而選項包括「自動」、「20秒」、和「永不」等。

     

    新更新也於 Apple Music 加入了歌曲建議功能,改善喜愛歌曲功能,可過濾播放列表和專輯,以及能自訂播放列表封面。

     

    資料來源:thevergesupport.apple

    訂閱新聞

    Meta 元宇宙持續虧損 AI 助廣告業績反彈

    社交網站巨頭 Meta (Facebook)日前公佈第三季業績,營利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 23%。而 Meta 旗下元宇宙部門「Reality Labs」收入持續減少,收入僅為 2.1 億美元(約港幣 16.4 億元),虧損達 37.4 億美元(約港幣 292 億元)。Meta CEO Mark Zuckerberg 表示來年投資重點是 AI,將會針對 AI 領域招聘更多工程師及增撥 AI 領域的資源。

     

    Meta 今季度業績持續走好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其提高了線上廣告的效果。Meta 表示,其於 AI 方面投資甚鉅,以協助在 Meta 落廣告的零售商向客戶提供度身訂做、更具針對性的廣告。

     

    Meta CEO Mark Zuckerberg 在今季財報中表示:「由於 Meta 的演算法改善了,對客戶的推薦亦有所提升,因此今年到目前為止,整體客戶在 Facebook 上用多了 7% 時間,在 Instagram 上花費的時間增加了 6%。」

     

    Meta 在報告中表示旗下負責元宇宙的部門 Reality Labs 營運會持續虧損且會大幅增加,因為旗下針對 VR/AR 產品增加了投資開發成本。

     

    圖片來源:Britannica

    資料來源:Wall Street JournalAbmediaBlockTempo
    相關文章:

  • 【教學】Midjourney 網頁版免費試玩 無須再連 Discord + 生成圖片全部有紀錄
  •  

  • 【教學+實試】Apple Intelligence 7 大實用功能 一鍵校對英文文法 + TLDR 長文總結 + 錄音即時轉文字
  •  

  • 【教學】幫 iPhone 清除 IG、FB 無用垃圾 實試釋放手機 16 GB 儲存容量
  •  

    《Metal Gear Solid Delta》重製版實機畫面【有片睇】Unreal Engine 5 引擎製作

    日本著名的電子遊戲製作商 Konami 於「Xbox 合作夥伴預覽(Xbox Partner Peview)」展示會上,公布了早前宣布重製的遊戲《Metal Gear Solid Delta: Snake Eater》(潛龍諜影 Delta:食蛇者)的新預告片,片中寫實精美的畫面由最新一代 Unreal Engine 5 遊戲引擎重新展示。

     

    Konami在遊戲預告片中展示了過去潛龍系列中的標誌性玩法,而主角「Snake」將隻身空降深入危險的熱帶叢林與山岳地帶。面對嚴酷險惡的自然環境,以及虎視眈眈的動物與敵人,一邊求生、一邊任務。

     

    影片的結尾更確認實機遊戲畫面由最新一代 Unreal Engine 5 遊戲引擎重新製作。其中展示的多個遊戲環境和動物,例如在草地上滑行的蛇、水裏的蟹、用手槍攻擊對方的畫面都相當精美。

    (圖片來源 :ign

    今年5 月,Sony 在 State of Play 展示會上宣布重製《Metal Gear Solid 3: Snake Eater》,並正式名為《Metal Gear Solid Delta: Snake Eater》,又指重製版仍將保留原版中的一些功能,以及相同的台詞。

    資料來源:ign

    訂閱新聞

    watchOS 10.1 登場 「輕點兩下」手勢功能解封

    Apple發布的公告指,Apple Watch Series 9 及 Apple Watch Ultra 2 上「全新輕點兩下」手勢 (Double Tap Gesture) 現於 watchOS 10.1 登場,只要將符合機款的 Apple Watch 更新到最新版本都能使用。

     

    「Double Tap Gesture」功能用於用户其中一隻手不方便時,只需在佩戴智能手錶的手透過「互點拇指和食指兩下」的動作,無需觸碰顯示器的情況下就能單手控制手錶。

     

    目前 watchOS 10.1 己於 Apple Watch Series 4 及其後最新型號上推出,裝置須配對運行 iOS 17 的 iPhone XS 及更新的型號。

     

    此功能可幫助用户執行不同的 watchOS app 及通知等動作,包括開啟「智慧型疊放」,並從中捲動小工具;接聽或結束通話;以及播放及暫停音樂;延遲鬧鐘;查看通知中的訊息、以重複輕按兩下翻閱較長的通知、以「聽寫」回覆及傳送訊息等。

    (圖片來源:apple

     

    而「Double Tap Gesture」功能透過神經網絡引擎,運用機械學習演算法去偵測手部食指與拇指重複開合兩下的微細動作,以及血液流動的變化。

     

    資料來源:apple

    訂閱新聞

    分析師郭明錤預測 全系列 M3 處理器下週 Apple 發佈會現身

    雖然分析師郭明錤曾經預測 Apple 在今年年底前,不會有全新的 MacBook Pro 發表,但昨日在 Apple 宣佈「Scary Fast」發佈活動的安排後,他在其社交平台 X 發帖修正了他的睇法,表示 Apple 不但會發佈全新 MacBook Pro,而且還會一併公佈全系列三款 M3 處理器。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M4 MacBook Pro 開箱影片流出 3 個 USB-C + 標準 16 GB RAM + 跑分結果
  •  

  • 【教學】iOS 18 延長電池壽命幫到手 一個設定保養電池
  •  

  • 【教學】iOS 18 八大必用新功能 Face ID 程式鎖 + 超型深色底 App 圖示
  •  

    美國調查機構發表報告 iPhone 15 Pro 成歷來滿意度最低

    每年都會公佈 iPhone 新機顧客滿意程度的美國調查機構 Perfectrec,在 iPhone 15 系列發售約一個月後,發表了針對 iPhone 15 系列的用戶滿意度調查報告。在上市短短數星期就出現了不少問題,例如機身發熱和屏幕出現殘影,難怪 iPhone 15 Pro 會成為歷來評價最差的高階型號。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教學】iOS 18 延長電池壽命幫到手 一個設定保養電池
  •  

  • 三款 iPhone 官網下架 三款 AirPods 同時停售
  •  

  • Apple 十大庫存見底產品 外媒:產品即將被淘汰現在不宜買
  •  

    《時代雜誌》公佈 2023 創新產品 Samsung、Nokia 手機同時上榜

    《時代雜誌》早前公佈了一年一度的年度創新發明名單,今次共選出了 200 項 2023 年的創新產品、服務或概念,在消費電子產品類別中出現了兩款,取態截然不同的手機,同樣獲《時代雜誌》評為最具創新,其中一款為翻蓋式摺機 Samsung Galaxy Z Flip5,另一上榜的是 Nokia G22 智能手機。

    (繼續閱讀…)

    疑似全新 MacBook 包裝 微博流傳料下週發表

    在 Apple 公佈「Scary Fast」發佈活動後不久,有中國網民就在微博上傳了一張,聲稱是未發表 MacBook Pro 包裝盒的照片。該照片後來再轉發至社交平台 X,可以見到包裝盒上有一部 MacBook Pro,而且畫面內的 Wallpaper 壁紙是之前所未見。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M4 MacBook Pro 開箱影片流出 3 個 USB-C + 標準 16 GB RAM + 跑分結果
  •  

  • 【教學】iOS 18 延長電池壽命幫到手 一個設定保養電池
  •  

  • 【教學】iOS 18 八大必用新功能 Face ID 程式鎖 + 超型深色底 App 圖示
  •  

    挑戰 Qualcomm 領導地位 MediaTek Dimensity 9300 處理器將於 6/11 發佈

    昨日美國晶片商 Qualcomm 在 Snapdragon Tech Summit 2023 發表了 Snapdragon 8 Gen 3 旗艦級處理器,其主要競爭對手台灣的 MediaTek 亦準備好,以 Dimensity 9300 處理器迎戰,並且宣佈將會在 11 月 6 日晚上 7 時舉行新產品發佈會。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涉蜂窩網路技術爭議 華為 MediaTek 對簿公堂
  •  

  • 網傳 Snapdragon 8 Gen 4 成本上升兩成 旗艦手機價格或因此調高
  •  

  • 旗艦級 MediaTek 流動處理器 Dimensity 9400 將於 10 月 9 日發表
  •  

    DJI Osmo Pocket 3【評測】大升級:1 吋CMOS + DJI Mic 2 收音 + 夜攝強

    最新一代 DJI Osmo Pocket 3 正式推出!這支具備有雲台的運動相機,提供極為強力的防手震效能,無論是旅遊逛街拍攝街頭景色、自拍 Vlog,甚至運動攝影都非常適合。DJI Osmo Pocket 3 距離上一代推出已經有 2 年時間,今代無論在設計、功能、使用方便程度,還有性能上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unwire 編輯部較早前已獲得 DJI 提供現貨 Pocket 3 作測試,等小編同記者沙律、Weak 妹同大家一齊實試這支運動相機在各方面的表現!

     

    實試影片:

    機身超細卻內置 1 吋影像感應器

    DJI Osmo Pocket 3 是第一部擁有 1 吋 CMOS 影像感應器的運動相機/口袋相機,做到更高動態範圍、低光拍攝時畫面更少雜訊、更純淨。它雖然內置 1 吋感應器,但相機本身的體積細小,整支機身比起其他運動相機加上手柄後的體積更加細小,非常適合隨身帶備,隨時出門拍 Vlog、旅行逛街拍片用。

     

     

     

    DJI Osmo Pocket 3 保護殼套上去之後就能上下、左右全面保護雲台不受撞擊影響,放入背包、口袋內更加放心。雖然今代 Osmo Pocket 3 實際重量約為 180g,比起 Pocket 2 的 116g 重了不少,但作為一個手持的拍攝工具,這個重量仍屬可接受範圍內。

     

    ▲DJI Osmo Pocket 3 的 Creator Combo 內容包含了腳架轉接器、續航電池、Osmo Pocket 3 機身、磁吸廣角鏡頭、DJI Mic 2 無線咪高風(附可拆除式防風噪毛球)、保護殼、手繩、USB-C 至 USB-C 充電數據線、便攜包

    ▲使用保護殼攜帶主機也不用擔心傷到雲台

     

    相關文章:

  • 美國 DJI 禁令餘波 內政部表示禁令對機構運作構成負面影響
  •  

  • DJI 無人機幫珠穆朗瑪峰清垃圾 運送物資節省人力更安全高效
  •  

    超創新設計:2 吋可旋轉顯示屏

    除了輕便攜帶,今代 DJI Osmo Pocket 3更備有一個 2 吋可旋轉的顯示器。這個顯示屏小編想說它是一個神級設計。首先它畫面比 Pocket 2 大了 4.7 倍,而且支援 100% P3 廣色域,以往很擔心不知道自己拍到甚麼,現在這個設計令用家在拍攝時,已可完整預視相機拍攝的畫面,而且非常亮麗、清晰。同親密朋友拍片,你可確保其他不關事的其他人入鏡。這個旋轉屏幕還加入兩個神級操控方式:

     

     

    1)旋轉顯示屏馬上轉直倒、橫倒影片。

    不需要拆件,也不用等。像你的智能電話一樣,旋轉畫面就能自動轉換。在直倒時將使用 3K 畫質拍攝,畫面會全熒幕顯示出你將會拍到的直倒影像。直倒影片適合在 Instagram 上分享影片的朋友。另橫倒影片也可選擇 16:9 或 1:1 拍攝。

     

     

    2)旋轉顯示屏開機/關機。

    以往開機需要按機上的開關按鈕。現在可以更直觀,因為顯示屏的體積更大,從口袋拿出,再隨手擰一下顯示屏,即可開機並自動開始錄影,做到 1 秒開機拍片。而在你拍攝完畢後,也可通過旋轉屏幕這個動作來關機,動作秒速,讓你拍完馬上就能將它放進口袋。

     

    ▲轉屏即開機兼開始錄影

    ▲轉屏關機

     

    操作更為順手

    除了顯示屏大幅提升了操作體驗,主機上的搖桿也由上代的尖形改為扁平加上點狀坑紋的形狀。好處是用家放上姆指於搖桿上,可精細運鏡與變焦。遙桿上下移動,也可設置為「控制雲台上下移動」或者「數碼變焦」,設置為數碼變焦時,可防止誤操作以致雲台上下移動。

     

     

    另外 DJI Osmo Pocket 系列採簡約操作設計,主要靠畫面四邊滑動熒幕,開啟 4 個不同選單,分別是播放已拍影片、系統主選單、拍攝功能選單、拍攝參數(曝光、色彩、收音等)設定,想要的功能在熟習後很容易就可呼叫出來。

     

    逆光拍攝細節仍十足

    DJI Osmo Pocket 3 的相機畫質當然受用家注意。今代採用 1 吋 CMOS 感應器,拍攝最高 4K 120fps 慢動作影片/4K 60fps 影片,夠大的感應器可拍攝到更高動態範圍的影片,對於夜晚燈光較複雜的環境,又或者海邊、日照強時大光差對比的環境,暗位細節可更清晰地顯現。本機也支援 10bit HLG 與 D-Log M 錄製方式,專業攝影的朋友可有更多選擇。

     

    在高光場景中,我們嘗試直接面向夕陽,同一場景下所有背光景物都有充足的光亮度,而且很多細節亦得到保留。

     

     

    測試影片:

     

     

     

     

     

    我們也試過同一運鏡操作中場景同時有光、暗的表現。可發現曝光轉換非常流暢,在感應到較為低光的場景,相機曝光的轉換非常順滑,過渡是十分自然,不會突然閃一下由光變暗。

     

     

     

    我們也試用過 DJI Osmo Pocket 3 的 HLG 模式與 D-Log M 模式。這些模式方便有後製知識的用家,HLG 模式可讓有高低光差較大的情景中,保持整個影像都有豐富的鮮艷度、光亮度。而 D-Log M 拍攝方式,就在電腦調色後,光暗差較大的場景都可得到非常豐富的光暗、色彩表現。

     

     

    三軸雲台有強勁防震能力,急跑畫面依然穩定

    三軸雲台是 DJI Osmo Pocket 系列的最大賣點,而今代仍然維持了極為強勁的防手震效果。在一般步行時,畫面可表現到有如沒有震動的情況。就算是急跑或上斜落斜,拍攝到的影像都維持只有輕微幅度搖晃。

     

     

    測試影片:

     

     

     

    今代三軸雲台有 3 個轉向速度可供調校,適合拍攝不同題材。在運鏡拍攝時,鏡頭配合主體移動,這時候可選擇「快」令鏡頭反應更快;如果在拍攝風景時需要橫向搖動鏡頭,可選擇「慢」令鏡頭平穩地向著一個方向移動,助你拍攝到更為順滑的影像。

    測試影片:

    相關文章:

  • 美國 DJI 禁令餘波 內政部表示禁令對機構運作構成負面影響
  •  

  • DJI 無人機幫珠穆朗瑪峰清垃圾 運送物資節省人力更安全高效
  •  

    精確高速對焦、最近對焦距離超短

    而除了曝光反應超快外,DJI Osmo Pocket 3 的對焦亦都非常快速。它的鏡頭對於近攝反應非常快,對準小物或食物都可高速對焦。在量度過後,我們發現此鏡的最近對焦距離約為 10cm,對於拍攝小物非常方便。另外小編嘗試先拍攝遠處風景,再 Pan 鏡接連拍攝身旁的 unwire 記者 weak 妹拍大頭照,對焦所需時間都是相當短。由極遠突然轉至超近對焦時,有時會有一下呼吸反應,但仍是可接受範圍內。

     

    ▲由遠景突然對焦到近接拍攝(距離約 20cm),變焦速度只需約 1 秒多一點

     

    測試影片:

     

    數碼變焦可放大景物,手動變焦柔順

    DJI Osmo Pocket 3 設有最大 2.0x 數碼變焦功能,用家可滑動畫面,又或者設置搖桿做調校數碼變焦。在選單內可調節變焦過渡的快慢程度,在設定過後,變焦動作可更為柔順,拍攝靜態場景時想放大畫面,Zoom In 動作可看得更舒服。不過今代可變焦倍率為 2.0x,對比起過往的 8x 大為減小,但一向這些高倍率數碼變焦功能畫質都是很一般,在畫質與倍率之間的平衡中,2x 已是很夠用。

     

    ▲原始影像(無數碼變焦)

    ▲1.5x 數碼變焦

    ▲2.0x 數碼變焦

     

    測試影片:

     

    夜攝比智能手機清晰更多

    DJI Osmo Pocket 3 的 1 吋感應器也令到低光場景中,拍攝到更清晰的影像。好多朋友都會拿著相機,在旅遊途中一邊逛街一邊拍攝。Osmo Pocket 3 內置有「低光視頻」模式,開啟此模式後,夜間拍攝的影像頗為清晰。與智能手機不同的是,Osmo Pocket 3 機身的三軸機械雲台的機械式增穩,可令到相機快門再低一點,在低光環境下拍到的影像更為穩定。而在非常陰暗的環境中,雖然影片還是會起格、起粒粒,但拍到的影像還是比起智能電話清晰很多。

     

    ▲低光拍攝效果

    ▲超低光拍攝

     

    測試影片:

     

     

     

     

    但用家也要留意,在「低光視頻」模式中,最大畫質為 4K30FPS(不能選 4K60),不能進行數碼變焦,也不能使用以下提到的智能跟隨功能。

     

     

    廣角鏡頭拍到更多影像

    今代仍然傳承了 DJI Pocket 2 的廣角鏡頭,比起第一代產品,可拍攝更廣闊的範圍。今次我們的測試由記者 Weak 妹拿機,毋須要手長,也不需要伸長手臂,很自然的角度去自拍,都可拍攝到自己還有後面的景物,毋須特別加自拍棍。

     

     

    你更可加入「Creator Combo」已附隨的磁吸廣角鏡,在使用時一啪即吸上,今代磁吸更加實淨不易飛甩,吸附後可拍攝到更廣闊的場景。當然畫面會稍為變得模糊一點點,但可換來廣闊很多的取景。

     

    測試 1:▲未安裝磁吸式廣角鏡片

    測試 1:▲安裝了磁吸式廣角鏡片

    ▲測試2:未安裝磁吸式廣角鏡片▲測試2:安裝了磁吸式廣角鏡片

    相關文章:

  • 美國 DJI 禁令餘波 內政部表示禁令對機構運作構成負面影響
  •  

  • DJI 無人機幫珠穆朗瑪峰清垃圾 運送物資節省人力更安全高效
  •  

    智能跟隨 6.0:讓主角保持在中心、構圖中最佳位置

    今代 DJI Osmo Pocket 3 將智能跟隨升級到 6.0 版本。簡單來說,「智能跟隨」就是可令到雲台+鏡頭自動追隨被攝人/物,隨著被攝者的移動,鏡頭會跟著移動。在一般模式中,你只要在畫面上直接雙點擊被拍對象(可以是人、動物、車、火車,甚至是一件死物),Osmo Pocket 3 便能自動辨識被攝者,即使被攝者自己會移動,雲台都會追隨著被攝者,被攝者會一直維持在畫而中心,焦點也不會丟失。

     

    ▲操作方式1:雙點擊畫面,可自訂追蹤的人物

     

     

    主角辨識更可自動化。首先有「自拍跟隨」功能,在開機後第一個辨識到的人就可馬上追隨。另有「主角跟隨模式」,Osmo Pocket 會自動識別畫面中心的人為「主角」,然後一直跟隨。即使有第二個人進入鏡頭,也只會一直追隨第一個辨識的人樣。在跟隨丟失(例如人物稍為離開鏡頭),然後再次重現於鏡頭時,能夠迅速地再次跟隨人物,同 DJI 用於航拍機上的技術類似。

     

    測試影片:

    ▲操作方式2:自動於中央框架內檢測人物

    ▲自動偵測到人物就會開始追蹤

     

    除畫面中心,智能跟隨更可自訂構圖,例如你的影片希望主角臉部經常佈置於畫面的右上角。你可在擺好構圖後,啟動「預構圖跟隨」模式,再於畫面右上角點一下,雲台就會積極移動令主角盡量在畫面的右上角出現。活用構圖追隨功能,你可令主角永遠不會擋著背景,旅遊拍攝、個人 Vlog 介紹一個好地方時,背景不會被人物擋著,也能保持固定的構圖。

     

    ▲操作方式 3:預構圖模式,開始前,請先指定被攝者頭部會擺放的位置

    ▲預構圖模式開始後,可維持被攝者臉部在畫面上的指定角落

     

    另外相機有旋轉運鏡功能,在拍攝時可令鏡頭旋轉 90 度或 180 度,適合用於創作成份較重的影片上。

     

     

     

    自動美顏功能,自動磨皮、瘦臉

    Osmo Pocket 3 引入了全新通透膚色、智能美顏 2.0。使用前在手機 App「DJI Mimo」連接本機,再設定好磨皮、人臉美白、瘦臉、大眼等,然後整段影片都可使用這個設定來美白肌膚。在一些比較低光的環境,相機會以用家的臉部美白為優先,依照美白設定來推高整體曝光度。

     

    ▲關閉美顏功能▲開啟美顏功能後

     

    續航表現強,外接續航手柄可用一整天

    DJI Osmo Pocket 3 配上大型屏幕,再加上雲台,但用家不用擔心它的續航力。今次 DJI 為此相機引入「續航手柄」,可為機身提升 70% 續航力,在選購「Creator Combo」時就有跟來。第一次測試中,小編用上半天,斷斷續續拍攝約 45 分鐘影片,「續航手柄」仍然還有 30% 電力,而主機的電池根本沒動過(主機會先取用「續航手柄」的電源,到其無電時才會用主機電池)。而改用主機電池後,我們可拍足大半日約個 1 小時影片。

     

     

    「續航手柄」配件更有一個好處,是它可隨時拔插。當它無電時,你可拔除它然後拿去連接流動電源充電。它與 Osmo Pocket 3 主機更可獨立同時充電,在整套系統都無電時,充電速度自然更快。Osmo Pocket 3 有內置快充功能,只需為機身充電 16 分鐘,即可充滿 80% 電量。

     

    對於並非長期攝錄,只是想拍片時拿出來拍數十秒的應用情景,用家可選擇旋轉屏幕動作來開關電源的功能有助你更易關閉電源,毋須經常都要開機。另外用家可設定拍攝時自動關閉螢幕,在長期拍攝情景中,可減低電池消耗速度。

     

    發熱情況方面,我們嘗試以 4K50fps 連續拍攝影片 15 分鐘,其機身表面溫度實測約為 47.5 度,但沒有出現任何溫度警告,可繼續錄影。而實際手持主機也未有感到太熱。而在 15 分鐘拍片後,主機電量由 100% 跌至 87%,續航力可說是很不錯(留意測試為靜止拍攝,並不涉及雲台移動,實際戶外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直連無線 DJI Mic 2 無線咪高風  毋須加插接收器

    DJI Osmo Pocket 3 已內置有接收器,可直接無線連接 DJI Mic 2 咪高風。毋須加任何插件,可避免了很多外接無線咪高風需要擔心接線接觸不良的問題。而今次 Creator Combo 就有附來 DJI Mic 2 咪高風。

     

    測試影片:

    首次連接方便,在 Osmo Pocket 3 選單中選擇咪高風配對,再按一下咪高風上的連接按鈕便可。每個 Osmo Pocket 3 可同時配對 2 個無線咪高風。之後每次使用都很方便--開啟 DJI Mic 2 電源,即可連接 DJI Osmo Pocket 3,馬上使用,連接過程只需 2 秒,以無線咪高風連接上已是很方便快捷。連接後畫面將顯示收音情況,給你目視確認連接正確。錄影時可同時錄音到 DJI Mic 2 內部記憶體,聲音日後可於其他後製用途中使用。

     

     

    音質方面,在室內、室外都可接收到清晰語音,而無線咪高風加上降風噪毛球後,風噪明顯得到減少。再於嘈雜環境中測試,只要咪高風置於胸前,其指向性特性令人聲收音更加清晰。

     

     

    我們也測試過 DJI Mic 2 咪高風接收距離,在空曠地方,咪高風與相機兩者無阻隔下,直向相距行至 100 米左右都可正常收音,收音距離都很遠。

     

    相關文章:

  • 美國 DJI 禁令餘波 內政部表示禁令對機構運作構成負面影響
  •  

  • DJI 無人機幫珠穆朗瑪峰清垃圾 運送物資節省人力更安全高效
  •  

    部份設定、功能必須配合 App 使用

    除了 Osmo Pocket 3 機身提供的功能可玩,連接 iOS/Android 手機 App「DJI Mimo」後可以玩更多設定。打開 App 後,你會發現它的介面與 iPhone 內置相機 App 類似,你可實時在 App 上預覽到 Osmo Pocket 3 機身顯示的畫面。滑動下方選單,可選擇拍全景、相片、影片、低光影片、縮時攝影等,直接在手機操作。遙距操作會很方便。

     

     

    而有部份功能,是需要將 Osmo Pocket 3 連接 App 才能用到。

     

    第一項是修臉、美白肌膚的模式,需要在 App 上預覽效果。連接手機後,你可預覽美顏效果,你再調整磨皮、皮膚美白程度、瘦臉、大眼等,在手機預覽到滿意後套用。美顏模式不能在 Osmo Pocket 3 看到效果,但攝錄影片後便會在你的影片中看到。

     

     

    第二項必須手機才能用的,就是 4K 60fps 影片預覽功能。你在 Osmo Pocket 3 機身可設定以 4K 60fps 錄影,在錄影時你需要連接 App ,在手機上預覽 60fps 的攝錄效果。

     

    總結:超強升級  變身功能性極強口袋拍片相機

    作為一個口袋相機,DJI Osmo Pocket 3 吸收了重度拍攝,以至專業拍攝使用上的需求。首先設置 2 吋熒幕能確保拍攝範圍沒有閒雜人、物件,其內置 1 吋 CMOS 感光元件大幅增強了影片拍攝的畫質、動態範圍、色彩,更支援 4K 120FPS 慢動作拍攝、10bit D-Log M 與 HLG 等專業拍攝需要。對於一般用戶來說,其美白肌膚優先的曝光方式看似無聊,但實際應用上確有取得成效。而三軸雲台更是 Osmo Pocket 系列的重心,機械調節的影像穩定系統,能夠帶來比高階數碼相機更強穩定效果的影像。它可外接附屬電源更是令續航力增強不少,適合強度拍攝需求一整天的需要。無論旅行拍攝、拍攝生活點滴的個人用戶,以至喜愛拍 Vlog 的重度用戶、專業拍攝需求的影片製作戶,這支 DJI Osmo Pocket 3 都是貼合需求、實用,令整體工作流程更暢順的超強工具。

     


    相關文章:

  • 美國 DJI 禁令餘波 內政部表示禁令對機構運作構成負面影響
  •  

  • DJI 無人機幫珠穆朗瑪峰清垃圾 運送物資節省人力更安全高效
  •  

    Mazda Iconic SP 致敬 RX-7 混能轉子機器 + 經典跳燈設計

    Mazda 旗下經典車款 RX-7 重出江湖,而且其標誌性跳燈車頭燈及轉子引擎回歸。就在今次日本移動展推出了一款全新概念車款:ICONIC SP。

    ▲圖片來源:Car and Driver

    據日媒報道,自從 RX-8 停產 11 年後,Mazda 未來可能再度推出使用轉子技術的跑車。日前最新亮相的車款名為「Mazda Iconic SP」,據報其最大輸出功率達 370 匹馬力,其功率重量比為 3.9 。日媒指「Mazda Iconic SP」設計基於最近發佈的電動轉子技術車 MX-30 進行改進,據稱加入了 2 個轉子引擎,使「Mazda Iconic SP」具有跑車所需的高輸出性能。

    ▲圖片來源:Car and Driver

     

    不過略嫌遺憾的是,Mazda Iconic SP 很大機會使用與 MX-30 一樣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意思是雖然 Mazda Iconic SP 使用大家期待已久的轉子引擎,但不會直接提供動力,而只是作為發電機使用,動力依然需要依靠摩打。據日媒報道,Iconic SP 除了支持普通充電外,更可進行快速充電。

     

    ▲圖片來源:Car and Driver

     

    日媒報道指,Mazda Iconic SP 車身重約 1450 公斤,車身尺寸為 4180 mm × 1850 mm ×1150 mm,車身設計特別貼地,遵從 Mazda RX 系列的設計語言。

    ▲圖片來源:Car and Driver

     

    特別值得留意的是,Mazda Iconic SP 採用了 20 世紀末流行的 JDM 經典跳燈頭燈設計。這款設計隨着安全性及出於對空氣動力的考量而變得罕見,但據日媒報道 Mazda Iconic SP 將會沿用這款具標誌性的頭燈。

     

    ▲圖片來源:InsideEv

    對轉子引擎愛好者而言,Mazda Iconic SP 這款致敬 RX-7  的經典 JDM 車款回歸,無疑非常振奮人心。儘管其轉子引擎不會直接提供動力,而只是作為發電機使用,動力依然需要依靠摩打。

     

    圖片來源:Car and DriverInsideEv

    資料來源:BestCarWeb.jp

    RTX 4090 仍在美國出口禁令清單 「維持原判」11 月 16 日生效

    早前台媒 Benchlife 報道指,美國出口禁令清單中移除了 GeForce RTX 4090,不過 Benchlife 今晨更新指,實際上 GeForce RTX 4090 仍然在美國出口禁令清單,「移除」一事純屬誤會。針對 GeForce RTX 4090 產品的禁令將維持原判,由美國時間 10 月 17 日起計 30 日後(即 11 月 16 日)正式實施。

     

    Nvidia 美國時間 10 月 17 日向 SEC 提交的披露文件證實 RTX 4090 將會納入出口管制範圍(相關報道)。隨後今日稍早前提交的 8-K 表格僅為更新 A100、A800、H100、H800 及 L40S 系列產品將即時受禁令規管,而非將 RTX 4090 剔出禁令列表,因此除非美國方面再度收緊禁令,針對 RTX 4090 的禁令將會維持 17 日提交的披露文件顯示,於 11 月 16 日起開始實施。

    ▲ Nvidia 17 日向 SEC 提交的披露文件顯示RTX 4090 亦被列入出口管制清單
    資料來源:SEC

     

    Nvidia 稍早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提交重大事項報告 FORM 8-K (8-K 表格)。Nvidia 於表格內透露指 A100、A800、H100、H800 及 L40S 系列產品將即時受禁令規管。可能由於 Nvidia 最新提交的 FORM 8-K 沒有包括 RTX 4090 系列產品,因此令外媒誤會 RTX 4090 系列被剔出禁令列表。

     

    ▲Nvidia向 SEC 提交的 8-K 表格(重大事項報告),來源:Nvidia

     

    一般美國公司提交此表格是因為公司發生觸發事件,意思是公司發生了註冊人認為對證券持有人來說相對重要的事,那麼公司就需要在 4 天內提交此表格披露相關事項。是次 Nvidia 提交表格就是因為 A100、A800、H100、H800及 L40S 系列產品被即時列入禁令列表。

     

    ▲表格指 A100、A800、H100、H800 及 L40S 系列產品將即時受禁令規管
    來源:Nvidia

     

    根據 Nvidia 於美國時間 2023 年 10 月 24 日提交的 8-K 表格顯示, A100、A800、H100、H800 及 L40S 系列產品將即時受禁令規管,至於針對 RTX 4090 的禁令就沒有在此張表格中提及,所以針對 RTX 4090 禁令仍會「維持原判」,在 11 月 16 日起生效,因此這次並沒有放寬,反而是收緊了禁令。

     

    資料來源:NvidiaBenchlifeogawa_tter@X

     
    相關文章:

  • 外媒:中國要求企業少用 Nvidia 晶片 建議依賴華為、寒武紀等中國晶片商
  •  

  • RTX 5090 規格網上流傳 將內置 32GB VRAM 耗電達 600W
  •  

  • 美國擬禁制含中國軟硬件汽車 防止數據入侵風險
  •  

    施政報告 2023:「電商易」 1 百萬資助中小企 助拓展中國電商業務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25 日)宣讀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報告提及政府將會成立跨部門「電子商貿發展專責小組」,推行政策協助香港中小企拓展中國電商業務,包括在電商平台舉辦「香港購物節」,提升香港品牌的知名度和拓展內銷市場。此外,數碼港亦將於今年年底前推出「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支援中小企數碼轉型。

     

    李家超表示,全球電商業務發展迅速,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會成立跨部門「電子商貿發展專責小組」推行政策協助香港中小企拓展內地電商業務,包括在電商平台舉辦「香港購物節」,提升香港品牌的知名度和拓展內銷市場;在「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下推出「電商易」,讓企業可於基金 700 萬元的累計資助上限中,運用 100 萬元推行電商項目。

     

    此外,施政報告亦提及數碼港將於今年底前推出「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支援中小企數碼轉型,資助零售及餐飲業中小企應用電子支付及其他數碼配套方案。

     

    圖片來源:RTHK

    資料來源:RTHK香港特別行政區新聞公報

    郭明錤:Apple 或推 M3 MacBook Pro 預計 10月30日「Scary Fast」登場

    知名Apple分析員郭明錤表示,Apple 於10月30日舉辦的「Scary Fast」活動中將聚焦在 M3 系列 MacBook Pro 機型上,更暗示會推出 M3、M3 Pro 和 M3 Max 三種晶片的可能性。

     

    郭明錤表示,早前預測 Apple 不太可能在2023 年推出新款 MacBook Pro 機型的原因是2023 年第4 季度出貨量有限。他又進一步指,由於M2晶片的算力升級有限,出貨量有所下降,可能是導致 Apple 推出產量較低的M3 MacBook Pro 機型的原因。但如Apple確實發布 M3、M3 Pro 和 M3 Max 晶片,預計將在 13 、14 和 16 吋 MacBook Pro 機型中推出。

    郭表示,如果 M3 型號最終無法提高 MacBook 的出貨量, 2025 年推出全新設計的 MacBook Pro的可能性就會增加,而且Apple也有可能考慮推出「更實惠的 MacBook 型號」。

    Bloomberg(彭博社)的記者 Mark Gurman也表示,Apple 一直在測試 M3 Max 和 M3 Pro MacBook Pro 機型,更暗示這些型號會有更新。但 Gurman 稱,Apple目前不會更新 MacBook Air 、 Mac mini、Mac Studio 或 Mac Pro 機型。

    資料來源:macrumors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