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unwire 每天都跟各位分享新電子產品,有些讀者每個月都會購買新玩具。回想起讀書年代,家裡不是太富裕,想擁有一台電腦是件困難的事,筆者在這裡跟各位分享一下自己購買電腦的心路歷程。
筆者初次接觸電腦,應該就是 Apple II,當時我還是讀幼兒園的小孩,每天媽媽上班前,總把我送到姨婆處託管。Apple II 就是表哥用來讓我安靜下來,全神「打機」的工具。 我對 Apple II 的印象,只有空手道、3D Tank 、Road Runner、波子機等的遊戲,還有一個 2 鍵的 Joystick,以及一個 Load 不到磁碟,重新讀碟的 Code “#36CED” 之類,印象非常模糊..
真正接觸電腦,應該是小學五六年班。叔叔送了一台 Panasonic 的 JR 200 U 給我,還附有一本如聖經般厚紅色說明書。這台電腦一打開就是 GW Basic 沒其他的了。整個暑假我就是在閱讀那本紅色 menu 去學習 GW Basic,暑假完了最大的傑作就是寫了一個 MasterMind 的遊戲,可是暑假作業還有一半沒完成,還記得這機不是用磁碟,而是用卡式錄音帶做儲存。這台電腦給了我人生很大的啟發,甚至影響至今,它令我明白到做任何事都要有 Logic 及必需按步就班,解決任何問題總要有根有據地針對每個點,一層層地解決。同時亦令我學懂,電腦是很愚蠢的,讓它聰明起來是背後人腦所設計的程式而已。
到中學後,親友又送來一台 XT (8088) 給我,感覺自己真正擁有一台電腦了!不過同學們當年大多使用 80386、VGA 熒幕配以魔奇音效卡,我就只有 XT + 單色熒幕 + PC Speaker + Low Density Drive,多遊戲都玩不到,甚至因為沒有 High Density 磁碟機,要求同學們把遊戲分成幾隻 Low Density 給我。當時因為要幫爸爸工作,強迫學習 DBase 、 FoxPro 、Word Prefect 及倚天中文系統。能跑得動的遊戲,我想只有波斯王子、Larry 1、三國志 II、吞食天地吧!
後來親友再送了一台 AT (286 ) 給我,雖然快上很多但外間已經在用 486 了(哭),依舊地跟同學的 PC 交流脫節。直到自己有能力找暑假工,便下定決心要 DIY 一台很不錯的電腦,最後把暑假人工全數投資了 Intel 的 DX100 Overdrive (可超頻 150Mhz),8MB 記憶體(當時賣$3,200大元),Cirrus Logic 5428 VGA 卡,Sound Blaster 16,還有一塊 Octek DCA2 的主機版,在當時來說是很不錯的配備,玩任何遊戲及軟件都非常流暢,自此之後我買電腦的理論是,無需年年換,不過一升級就要買頂級貨,一用就四五年以上。
當時 Internet 還未興起,香港人大多在玩 Dailup BBS,當時自己也很迷 BBS,接通 BBS 後就能找到一大堆明星相片、遊戲,甚至是 MP2 及 MIDI 音樂。不過有名的 BBS 都很難接通,因此把心一橫就自己架設 BBS ,嘗試做一下 SysOP 的感覺!當時筆者架設的叫做「Sailor Mercury BBS」(可能是筆者個人太喜歡水野亞美了),朋友就架設了一個 Sailor Mars Online 的 BBS ,會員接通後就會看到一個水野亞美對你眨眼,萌死了!由於當年筆者努力到信和抄寫大量相片及遊戲放到站上,很快就傳遍香港成為頗知名的 BBS,還成為了 Yo!net 的 Mail Gate 之一。(開站的 ASCII 筆者已遺失,如果有讀者曾是會員又有保存的話,請跟筆者聯絡!)
其後 Internet 興起後BBS 也開始沒落,當年筆者沉迷上網 ( 因 pnet 費太貴被家人痛駡一頓),在星光留言版 (Notice Board)認識了一堆好朋友、雖然那是留言版,但用來作聊天室之用,時常跟他們去 bar 飲酒、泡女生、留連卡拉OK ,呵呵!這也許是筆者最「壞」的年代了。筆者暫時跟各位分享到這裡,有空再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