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是不能逆轉的問題,政府統計署預計,不足 30 年後,全港每三人入面便有一名 65 歲或以上的長者。屆時,社會對公私營醫療的需求將進一步提高。長者身體較虛弱,而且因為不便勞動,很多時都需要人幫忙,可惜仔女各自成家,又要返工,未必可以長時間在家中照顧長者,不少人就會選擇聘請私家看護。最近,本地有團隊就開發了一個護理配對平台 Kare Angels(護使),可以快速配對合適的人手幫助照顧家中有需要的人。創辦人鍾兆華(Edward)希望以 Kare Angels 為護理配對中介帶來改革,建立一個透明度高、有質素保證的護理配對平台,成為「護理界的 UBER」。
護理中介令人失望 決定自組解決方案
Kare Angels 的兩位創辦人鍾兆華(Edward)及林敬業(King)原本均不是從事護理或醫療相關的行業,訪問當日,Edward 一身白恤衫及西褲,打扮得官仔骨骨,更在傾電話時操得一口流利英語,小編還以為自己去左傾生意。他表示自己於美國的大學唸商科,回港後一直從事金融服務業,但因為幾年前一位上了年紀的親戚中了風,需要聘請一位護理人員來長時間照顧他,但當時的中介公司服務不夠完善,令他萌生要改革這個行業的念頭。
「當時我四出向中介公司打聽,要找個護理人員幫忙,但我感覺他們只想儘快 close file,用最快的速度分配一個人給我,不夠熱心去解決我的需要。當我想了解更多有關護理員的資料,睇下合約的時候,他們卻遲遲不想理我,浪費了很多時間在溝通上。」 Edward 更表示,在經歷找護理人員幫忙的過程中,發現很多資料都不清不楚,例如護理人員的資格證明、履歷、價格基準等等,全部是中介公司一言堂,難以對比及評選。
護理市場規模達 3 億美金
於是他拿著這個改革護理中介的想法,向結識超過二十年的好友林敬業(King)諮詢。King 之前任職國際電子科技公司,於其美國總部工作,初時他已覺得科技可以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所以給 Edward 一些科技上提議。與此同時,Edward 亦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搜集行業相關資料,了解到香港的護理市場規模可達 3 億元美金,所以他說服了 King 回港合組公司,成為 Kare Angels 的 CTO(技術總監),一起建立一個平台,配對有需要人士及護理人員。
傳統中介公司多以「call centre」形式經營,打個電話去中介,他們就會替你物色一名護理人員。Kare Angels 透過網上的形式,由揀選、決定到付款都在網上或手機 App 上進行,省卻人為上的溝通問題。
開業一季已有過千護理人員登記
由於兩位創辦人都沒有護理行業的背景,他們第一時間為團隊請來護士,方便應對不同方面的查詢,卻在招聘的時候誤打誤撞同時找來一班有豐富護理經驗的人士,於是同時招攬他們登記加入平台。靠口耳相傳,現時 Kare Angels 的平台上已經有過千名護理人員,剛畢業的醫護行業新鮮人及至擁有豐富護理經驗的人都有。
他們平台上的護理人員均需通過 Kare Angels 設計的考核,了解他們的臨床經驗及相關知識(如老人及小朋友的照顧方法),亦規定需要提供資格證書,以給用家信心。護理人員的收費亦與坊間中介公司的抽佣方式有所不同,收費由護理人員自訂,Kare Angels 不會從中抽佣,只會向用家收取額外的行政及手續費,確保護理人員不會被壓榨。
注重用家體驗 多方得益
而為了解決傳統中介公司透明度不夠高的問題,用家可以在平台上一覽護理人員的資歷及收費,自行判斷開價的合理度。而他們平台上亦運用了大數據方式分析用家的需要,用家提供愈精準的資料,系統就會按需求排出合適的護理人員讓用家挑選。Edward 表示,「希望成為護理行業中的 UBER,提供有質素又效率高的配對服務。」
Kare Angels 現時提供的一對一護理配對服務,也有陪診服務、抽血化驗、陪月、育兒等,用家可以按需要在平台上找到最適合的護理人員。
後記:
小編留意到,Kare Angels 的網頁一打開,與一般中介公司的網頁明顯不同,反而更像是創科公司網頁,而且介面是以英文顯示,令我一開始以公司是外國人經營。 Edward 笑說他們的團隊都是香港人,一心想服務香港的社區,但他亦留意到很多時在港的外國人會被忽略需要,所以也希望能照顧到他們。不過,全球不少發達國家均有人口老化的趨勢,鄰近的台灣、日本、新加坡亦正面對這個問題,相信要衝出香港擴展業務,也應該是他們的計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