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zer 在更新 Blade 13 及 Blade 15 兩款電腦後,亦全面翻新 Blade Pro 17 ,把它打造成目前最高階的機型。在外觀上,它維持一貫的風格,但機身就變得更輕,方便外出攜帶。而在內置硬件上,它的散熱系統則被重點強化,提供更穩定的表現,並升級至 i7-9750 處理器,配上 NVIDIA GeForce RTX 20 系列的顯示卡,打造成主流電競筆電的規格。
▲外觀上使用上一向的經典黑色
17.3 吋 144Hz 屏幕
Blade Pro 17 的螢幕為 17.3 吋,解析度為 1920 × 1080,而且有 144Hz 的畫面更新率,對於一眾有玩射擊遊戲玩家而言是一大優勢,可以減少殘影的出現,令移動感覺更加流暢,不過部分玩家可能不滿它未能達至 4K 的規格。至於在邊框設計,Blade Pro 17 的左右邊框大約為 6mm,而螢幕上方因為有網絡攝影機所以邊框會相對上較大。
▲螢幕上方有 720p 及 Windows Hello IR HD 網絡攝影機 ▲屏幕尺寸為 17.3 吋,解析度為 1920 x 1080 及 144Hz 畫面更新率
背光鍵盤設有 1,680 萬種顏色
在黑色的鍵盤上,雖然設計並不是走電競風格,也都支援防按鍵衝突功能。每個按鍵亦有用上 Razer Chroma 獨立背光模組,具有 1,680 萬種色彩與多種發光效果,玩家可以自由選擇,鍵程的話則不算深。此外,Blade Pro 17 使用了觸控板設計,使用了 13×8cm 的一片式玻璃觸控板,在鍵盤兩側則有立體聲揚聲器,並支援 Dolby Atmos 音效。
▲發光效果多達 1,680 萬種顏色▲用家可以自己調整顏色▲鍵盤兩側設有喇叭,音量筆者覺得亦頗大
多個連接插口
Blade Pro 17 一共有兩組 USB 3.2 Type-A,並採用了跟自家品牌標誌一樣的綠色,其餘還有 USB 3.2 Type- C、Thunderbolt 3、HDMI 2.0、網路插口,以及 UHS-III SD 讀卡機,配置亦稱得上齊全,如果玩家希望打造多螢幕輸出的話亦不成問題,購買時包裝內亦配備一個 230W 的變壓器。
▲右側插口有 HDMI 2.0、USB 3.2 Type-A、Thunderbolt 3 以及 UHS-III SD 讀卡機▲左側插口有電源、網路插口、USB 3.2 Type-A 以及 USB 3.2 Type-C
強化散熱功能
Blade Pro 17 用上新的散熱結構,除了 CPU 及 GPU 的雙風扇設計之外,兩邊在今次再加上散熱板,並於下方再加入一對迷你的風扇,機身背蓋新加入的導引設計則可以令冷熱空氣以最佳散熱方式進行流動。整體而言,在散熱方面表現的確不錯,風扇亦不會產生很大的噪音。
▲機身底部的設計相當簡潔▲底部有兩個大風扇▲下方加入了一對迷你的風扇
評測效果
為了測試 Razer Blade Pro 17 在運行不同遊戲時的跑分以及CPU 和 GPU 的溫度,我們特意使用了數款遊戲以進行評測,檢查它在運行時的溫度以及效能,一起來看看測試結果。
▲ CPU 用上 Intel Core i7-9750H▲ Single Thread 及 Multi Thread 的跑分分別為 491.4 及 2746.0
▲在休閒的情況下溫度大概維持在 50 度
▲而在 Stress 模式大概十分鐘後核心溫度大概在 70 度
▲ Gaming mode : 1305 MHz (Boost Clock),1080 MHz (Base Clock)▲起初溫度大概為 48 度 ▲Full Load 狀態溫度大概維持在約 77 度
▲在 1080p 的情況下測試,四款Benchmark及遊戲的測試結果(分數越高效能越高)
總結:遊戲體驗良好但電池壽命太短
與之前版本的 Razer Blade Pro 17 一樣,今年更新後的確有很多值得關注的地方,但亦有一些方面令人失望。值得一讚的地方在於它輕薄及散熱功能良好,亦用上了一些更好的遊戲組件,令到它在評測的分數也略高同級機種,可是它的電池容量亦不大,意味著在外出時使用會十分不便,經常要連接電源。然而,在性能上的提升亦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它的售價會更高,以我們測試的 Full HD 144Hz GeForce RTX 2070 Max-Q 512GB SSD 而言,售價高達 $23,399,雖然確實得到了一款超薄電競筆電而且不是很多競爭對手可以匹敵的,但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價錢偏為昂貴。
查詢:Altech Compu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