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6 月政府在九龍灣和觀塘安裝多支智慧燈柱,引來監控市民的懷疑,為數 50 支燈柱及後在 8.24 遊行期間遭示威者破壞。日前政府的智慧燈柱技術諮詢專責委員會提出多項建議,放棄採用自動車牌辨識系統(ALPR)、藍牙車速探測器和監控鏡頭,並以光學雷達(LiDAR)、熱能探測器等取而代之。
上述建議在昨日舉行的委員會會議上,獲得運輸署、地政總署、環保署等多個部門的接納,確保智慧燈柱技術不會紀錄市民私隱或個人資料。之前被指侵犯私隱的 ALPR 車牌識別系統、可以取得裝置 MAC 位址的藍牙車速探測器,還有極具爭議的監控鏡頭,全部屬運輸署負責,當局表明因應社會關注個人私隱問題,決定放棄採用相關技術。
委員會建議改用 LiDAR 光學雷達監察路面汽車流量,這技術不會顯示詳細車種和車齡;而監控路面突發情況則改用只會攝錄黑白影像、無法辨認車牌和人臉的熱能探測器取代。政府原本打算利用智慧燈柱鏡頭打擊非法棄置活動,現在因為棄用監控鏡頭,需要另覓其他方法替代。雖然作出了多項改變,不過並不會影響以智慧燈柱作為 5G 基站的功能。
委員會一致同意採用其他科技方案以爭取市民對智慧燈柱的支持,政府亦會繼續推動計劃,尤其是 5G 通訊快將投入服務。委員會亦建議日後在智慧燈柱加入新裝置前,需確保符合國際認可私隱和保安標準,同時通過第三方審視和評估。政府亦會先諮詢包括立法會和當區區議會後,才開始安裝工作。
至於之前被破壞的 50 支智慧燈柱,已經全數修復並只提供一般照明功能,而原定在今年底於油尖旺地區安裝的 11 支智慧燈柱,則在政府採納委員會建議後,需要重新調整燈柱設計,最快明年年初才會交予區議會討論和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