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積極推動人工智能(AI)產業發展,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2025 年財政預算案》中宣布多項措施,包括預留 10 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籌辦首屆「國際機械人大會」、優化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運算能力,以及推出多項產業資助計劃,以提升香港在全球科技產業中的競爭力。
10 億元成立人工智能研發院 推動技術研發及應用
為促進本地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及產業應用,政府將預留 10 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數字政策辦公室(數字辦)負責規劃研發院的發展方向,重點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上游研發、中下游技術轉化及應用場景拓展,以加速香港成為國際人工智能技術樞紐。
政府自去年 10 月推出的「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已批出 5 個由本地大學及科研機構主導的研發項目,涵蓋大語言模型、新材料、合成生物學等領域,加快本地人工智能技術發展。
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提升運算能力 促進技術發展
香港在發展人工智能的基礎建設方面亦持續優化。數碼港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已完成首階段設施建設,並正式投入運作。今年內,該中心的運算速度將提升至每秒 3,000 千萬億次浮點運算,預計每小時可處理約 100 億張圖像,為本地人工智能研發提供更強大的運算能力支持。
相關文章:
【財政預算案2025】「兩蚊搭車」優惠月限 240 程 車費 10 蚊以上兩折 【財政預算案2025】 3 億資助裝 3000 高速充電樁 6.05 億資助巴士的士業購電動車 【財政預算案2025】香港代幣化債券發行恆常化 第三批代幣化債券正籌備發行
促進產業發展 微電子與智能製造並行
香港微電子研發院於去年 9 月成立,聚焦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技術研發,並結合大灣區的完整製造業產業鏈,以加快科研成果商品化。政府計劃於今年內在元朗微電子中心建設兩條中試生產線,並預計於明年正式投入運作。
在智能製造方面,政府去年優化「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支持本地生產商轉向智能製造。至今香港已建立超過 100 條新智能生產線,涵蓋生物科技、納米纖維材料、新能源等行業,總投資額約 13 億元,其中 9.3 億元來自私人企業投資。
政府去年推出「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為企業提供配對資助,首宗獲批項目將投入 6 億元建設生命健康科技領域的智能生產設施,當中政府資助額約 2 億元。今年政府將推出「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預留 1 億元,為 400 家企業提供資助,以加速工業升級。
舉辦國際機械人大會 吸引全球頂尖專家
為促進國際人工智能技術交流,政府將舉辦首屆「國際機械人大會」,邀請全球頂尖科技企業、學術機構及投資者參與,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及應用,進一步提升香港在科技領域的國際影響力。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亦將籌辦「國際人工智能青年科學家論壇」,探討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及應用,包括 RISC-V 開源芯片的設計及應用,推動香港成為人工智能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的中心。
資料來源:財政預算案 2025
相關文章:
【財政預算案2025】「兩蚊搭車」優惠月限 240 程 車費 10 蚊以上兩折 【財政預算案2025】 3 億資助裝 3000 高速充電樁 6.05 億資助巴士的士業購電動車 【財政預算案2025】香港代幣化債券發行恆常化 第三批代幣化債券正籌備發行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