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研究顯示,人工智能(AI)在癌症早期診斷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開創了醫療領域的新局面。由孟加拉水仙花國際大學(Daffodil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澳洲查爾斯達爾文大學(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與澳洲天主教大學(Australian Catholic University)聯手開發的 AI 模型,成功將子宮內膜癌的診斷準確率提升至 99.26%,超越當前醫師的診斷準確率(僅為 78 至 81%),顯示出 AI 在重大疾病診斷中的巨大潛力。
AI 模型突破診斷局限
這款名為 ECgMLP 的 AI 模型,通過深度學習與影像增強技術,能夠精準地分析組織切片圖像,並對影像中最關鍵的區域進行精細分析。與人類醫師類似,AI 並不是直接「看」到癌細胞,而是透過模仿人腦神經運作的數學模型,學習並辨識出影像中的異常細胞。
在傳統醫學診斷中,醫師面對成千上萬個細胞的顯微影像,容易因時間、疲勞或其他原因而遺漏某些細節。相對地,ECgMLP AI 模型能以超高效率聚焦於影像中可能有異常的區域,並進行詳細分析,進一步提高診斷準確度。AI 這項能力,特別是在疲勞或經驗限制下,能有效彌補人類醫師的判斷盲點,實現「一眼看穿癌細胞」的效果。
跨越癌種的靈活應用
這項技術不僅限於子宮內膜癌的診斷。研究團隊發現,這個模型同樣適用於乳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等其他癌症的早期診斷,準確率分別為 98.20%、98.57% 和 97.34%。這使得 AI 模型在癌症診斷領域的應用範圍極為廣泛,並且顯示出其高度的靈活性和跨領域的應用潛力。
資料來源:Technews.tw, 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