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 技術席捲創作界,不少網民都用 ChatGPT 來製作吉卜力圖片,有些網民就愛用 GPT 來生成「公仔」。但好多網民都是生成公仔「圖片」來玩玩便算,而近日就有一位網民實踐將 ChatGPT 結合 3D 模型技術,以極為便捷的方法,製作出一系列個人化公仔,不但造型細緻生動,AI、3D 打印的輔助下整個製作流程大幅提速,引起網民熱議。這位網民的例子展示 AI 輔助創作在實體製品上的潛力,實現從構思、繪圖、建模至列印的完整流程。
這位名為「Model work」的網民在 Facebook 專頁「ChatGPT 4o + Copilot and ALL AI 生成式藝術小小詠唱師」發文,詳細分享其創作過程,強調 GPT 模型強大之處,令公仔設計不再困難,只需簡單五個步驟即可完成 3D 成品。他的創意與執行力,獲得眾多網民讚賞。以下為他的五大關鍵流程解析:
一、用 ChatGPT 協助生成圖像構想
他以 ChatGPT 作為起點,輸入想要的角色風格與主題,由 GPT 協助生成角色外觀草圖或描述,作為創作原型。這一步驟大幅減輕繪圖負擔,對無插畫經驗者尤為有用。
二、利用 Tripo3D 將圖像轉化為初步 3D 模型
接著,他透過 Tripo3D 工具快速將 2D 概念圖轉換成 3D 模型,實現初步的立體化,縮短建模準備時間。
三、Zbrush 精修與分件,輸出 STL 檔案
為讓模型更具細節與可列印性,他將 Tripo3D 的模型導入專業雕刻工具 Zbrush,進行精修與分件,再輸出 STL 檔案作為 3D 列印的標準格式。
四、使用赤兔切片軟件進行支撐設置
STL 檔輸出後,他選用「赤兔」切片軟件(Chitubox 類型工具)進行模型切片與支撐架設,確保列印過程中模型不會變形或倒塌。
五、進行 3D 列印並上色
最後進行實體列印,他展示多個完成品,包括戴口罩吃泡麵公仔、騎機車角色、戴耳機公仔等,動作與神情極具個性,更成功上色還原插畫風格。
不少網民看完後紛紛留言讚嘆這套流程「直接把玩具工廠搬進家」,也有人提到「上色先最難,ChatGPT 都幫唔到手」,但亦有留言者回應指出,目前若使用如 Tripo3D、Hi3D、Luma 等進階工具,其實已可生成全彩模型,只要配合全彩 3D 列印機便可省卻手動上色。
還有網民更直言:「所以可以輕鬆客製化公仔了」,點出這項流程的商業潛力與普及前景。
透過 AI 結合 3D 技術,這位創作者不僅展示出個人創意,更示範出新一代創作人如何活用科技工具改變傳統創作流程。此例子亦為未來 3D 公仔客製化市場提供極具參考價值的實踐模式。
資料來源:Facebook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