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創科展昨日在會展揭幕,展覽聚焦人工智能與數據應用,展示超過 100 項由政府部門、本地科技企業與學生團隊共同研發的創科方案。數字政策辦公室於場內設置「智慧香港展館」,分六大展區呈現多項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成果,期望向本地及國際業界推廣香港創科發展成果,並進一步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與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到場參觀。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介紹,數字辦正協助各部門透過創科手段改善城市管理與提升服務效率,冀能加快公共服務的優化進程,同時亦與本地創科界緊密合作,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地位。
今年「智慧香港展館」以六大主題劃分展區,展示來自 20 個政府部門、本地業界與學界的創科成果。當中涵蓋曾奪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亞太資訊及通訊科技大獎、「創客中國」香港分站賽,以及開放數據應用比賽的多個得獎項目。「智慧生活」展區重點展示「智方便」平台,平台整合超過 1,100 項政府與私營機構網上服務與電子表格,提供一站式數碼服務。其他亮點包括香港天文台採用人工智能技術預測天氣及熱帶氣旋路徑的系統,以及生產力促進局開發、可自動化包裝中藥散劑的智能系統。
「智慧出行」部分則介紹港鐵與香港科技大學攜手研發的地鐵數碼孿生系統。系統應用大數據模擬地鐵擁擠與服務中斷情況,讓港鐵更有效調整營運安排,方案亦奪得 2024 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全年大獎。「智慧環境」展出包括漁護署應用人工智能檢測魚翅物種的「快速鯊魚物種基因鑑定」技術,以及機電工程署研發的水上人工智能機械人,該裝置用於監察濕地並協助移除外來入侵物種。「智慧市民」主題展示多項專為城市管理設計的機械人方案。建築署展出可攀附外牆進行檢查的「爬壁機器人」,渠務署則推出可拍攝 360 度影像並以人工智能辨識問題的球形管道檢測機械人,此機械人亦獲得 2024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路政署則展示以人工智能與地理空間技術自動繪圖的測量系統。
「智慧政府」展區包括消防處的「虛擬火場事故指揮訓練系統」,可提供沉浸式模擬演練場景。警務處亦展出結合多媒體與模擬通訊技術的情境培訓系統,另有入境處展示「港澳通關互用二維碼」服務,加強兩地通關便利。「智慧經濟」方面,地政總署透過空間數據與地理資訊系統,提升無人機操作效率與安全性,以支援低空經濟發展。房屋委員會則展出獲獎的「智築目」平台,協助實現建築項目全流程數碼化管理,提升決策效率。
香港國際創科展今年以「創新・智動・起飛」為主題,涵蓋低空經濟、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網絡安全與智慧出行五大科技領域。活動免費開放予業界人士登記參加,詳情可於貿發局網站查閱。與此同時,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亦將於 4 月 14 至 15 日假會展舉行。今屆主題為「數智融合引領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會議聚焦 AI 大模型、數碼政府、數字金融與智慧生活等多項議題,預計吸引近千名來自國內外政商界、互聯網企業與學術機構的專家參與。
相關文章:
預覽 InnoEX 2025「智慧香港展館」 精彩內容帶你先睹為快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