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睇】Netflix 公開美版《死亡筆記》新預告片!死神流克造型首度曝光

提起鬥智鬥力的漫畫,相信不少人應該會即時想起大場鶫及小畑健的《死亡筆記》(Death Note),過去日本已推出過多套真人電影及劇集。至於去年 Netflix 在取得拍攝權後,亦宣佈會開拍美版《死亡筆記》,而來到今日官方亦終於公開最新一段預告片,當中除首次出現死神流克的造型外,同時亦公開了部份細節。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Netflix 停止 iOS 16 支援 新版程式僅對應 iPhone XS 以上機型
  •  
  • 正在開發 80 多款遊戲 Netflix 投入遊戲領域增加粉絲參與度
  •  
  • Netflix 開始取消「基本」服務 新客戶需改用「廣告支援」計劃
  •  

    環保、便宜、實用!荷蘭大學生研發出全球首部「甲酸」燃料巴士

    在今時今日事事講求環保的大前題下,近年市場上已相繼出現電動車及氫燃料電池車等環保交通工具。不過荷蘭一群年輕大學生則想進一步去改變世界,並成功研發出一款以甲酸(formic acid)為主的燃料,並將之應用在巴士之上,不但更便宜、實用及可持續性,而且入油的速度亦更加快捷。 (繼續閱讀…)

    訂閱新聞

    Razer CEO 陳民亮專訪:「香港有潛質攪好電競!」

    還記得小時候,父母一見子女打機(當時還是 C&C、超任 / PS 一堆遊戲的年代),就會拋出一大堆碎碎語:「打機無前途架!打機打得耐會壞眼架!畀心機讀書啦,唔係第日大個等乞米啦你!」不過近一兩年,電競風氣確實席捲全球,如果可以擠身專業電競選手,據說年薪甚至隨時達 50 萬港元,比做普通醫生、律師甚麼專業人士還要高人工!究竟電競熱潮在華人社區是否真能「發光發熱」?家長們是否仍覺得打機是「哂時間」?筆者就專訪了全球最大電競品牌 Razer 的 CEO 陳民亮,他覺得香港大有潛質成為電競運動中心!但要培育出世界一流高手:「今日就要開始了!」

    電競瘋靡全球!產業「錢」途無限

    電子競技運動(eSports)其實發展由來已久,早在 1972 年在美國已有舉行公開的遊戲比賽,不過真正稱為電競,確實是千禧年代的事。而在短短的十多年間,電技已由一般普通的遊戲比賽,發展成擁有超過 20 億遊戲玩家、無數專業電競選手、全球逾 2 億觀眾(2015 年數據)及年產 3.25 億美元收入(2015 年數據)的龐大新興產業,更有多達 7 成千禧世代年青人享受欣賞電競比賽,加上愈來愈多電腦品牌加入生產電競產品戰團及贊助大大小小不同的電競選手,令大眾均對這個行業趨之若鶩,甚至覺得是「錢」途無限。陳民亮表示,今時今日電競運動已可媲美傳統一般運動項目,而且每年在世界各地,均就不同遊戲,包括但不限於:League of Legends、FIFA、Street Fighter、Overwatch 等舉行國際性的比賽。陳氏更大膽地說:「電競行業在今日的規模,已是遠超傳統電影及音樂製作行業的總和,可見影響力確實已十分大,甚至可以說這是!」

    電競發展需基建、政府及家長支持因素配套

    談及近年的電競發展,大家從各大小型電競賽事已可見到,發展最好、團隊奪獎最多的國家,不外乎也是美國、南韓及中國,究竟一個國家要有甚麼元素,才可令電競行業健康、甚至如南韓般高速發展?陳民亮表示有 4 大因素:「最重要的是網絡基建,當中包括:寬頻、連線及相關服務等。此外,政府支持亦十分重要!」陳表示,很多人覺得電競是一盤生意,他卻對此嗤之以鼻:「這是完全錯的概念!電競並非一盤生意,而是一項講求激情的運動!」他認為,政府支持並非單純支持舉辦各大小型賽事那麼簡單,而是政府負責人要明白電競的本質。

    不過陳氏覺得更重要的,還是家長們的支持:「華人社會總是覺得年青人應該要多讀點書,未來才會有成就,打機是一種浪費時間的活動,因此當年青人走近電腦,希望開機玩遊戲時,家長們總是不太贊成甚至反對。但如果電競要在一個國家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家長們應該要明白電競與其他運動性質一樣,不是甚麼洪水猛獸,我覺得就連在學校,也應該像其他體育運動般,多鼓勵年青人參與電競訓練,讓他們可以及早接觸這項新世代運動。」


    相關文章:
  • 日本電競拉麵 e-Ramen 玩家可一邊打機一邊單手食拉麵
  •  

    「香港有潛質成為電競中心!」

    早前,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就宣佈電競將會成為 2022 年杭州亞運的獎牌比賽項目,而在 2018 年的印尼雅加達亞運,就會列為示範項目,作為 2022 年杭州亞運的試點,令電競首次在這個亞洲區最高水平運動會亮相,相信有助加促未來數年電競運動在亞洲區的發展。那麼在南韓、中國之後,陳民亮作為全球最大電競產品品牌的「掌舵人」,他又看好哪個國家將會成為第 3 個有潛質發展電競的國家,並挑戰到南韓、中國兩大電競大國地位呢?

    他就表示雖然不少東南亞國家已可預視未來數年均會大力發展電競產業,但他最看好香港極具潛質成為下一個電競中心!「香港有十分高速的寬頻網絡,一般人亦可以很容易買到相關電競遊戲。此外,香港政府對電競發展亦十分支持,甚至聽聞有不少政府官員會向我們(Razer)就發展電競行業取經。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在香港,家長們開始了解電競行業的本質,並對電競逐漸持開放態度,最少他們明白電競在香港有長遠發展規劃,而且打機亦不是甚麼壞事呀!」他更舉出電視上的暴力場面作例子說明:「很多年前,有些家長會覺得電視是洪水猛獸,因為會有暴力場面,但現在不要說電視,每個都市人也會上網、玩智能電話、甚至隨時隨地玩遊戲!電視在今時今日亦沒有了當年的那種可怕感了。」

    陳氏更重申,Razer 作為全球最大電競產品品牌之一,他們會繼續在香港投資電競產業並開辦各種比賽,希望電競這項運動可以在香港落地生根,長遠健康地發展。

    本土國際冠軍電競隊?「現在就要開始培訓!」

    既然香港有潛力成為電競運動中心,是否代表香港絕對有能力培訓出具競爭力,甚至可挑戰世界冠軍的電競選手或電競隊?陳民亮十分認同:「之前都提及 2022 年的杭州亞運,電競運動將會首次成為獎牌運動項目,現在離 2022 年還有 5 年時間,看似還有很長時間,但如果香港要產出更多可與世界頂尖電競選手 / 電競隊爭一日之長短的電競人才,現在就要開始培訓了!」他認為,培訓目標並非要產出一個半個、一隊半隊可爭冠軍的電競選手或電競隊,而是要吸引任何對玩遊戲有熱情的人加入成為電競選手,而且是多多益善,再加上香港政府、民間及電競品牌的贊助及支持,配合合適的訓練項目及鼓勵他們多以香港名義參與世界各地大小不同的電競比賽,才能有機會在 2022 年的杭州亞運,與南韓、中國甚至其他亞洲國家爭奪首塊亞運電競運動獎牌!

    (圖片來源:Red Bull)

    電競非年青人專利!「年紀大亦有優勢」

    不少運動,像足球、籃球等均有年齡限制,作為職業運動員,往往去到三、四十歲就因為體能不足而要退休。電競這項新興運動情況又如何呢?早前我們 unwire 就訪問過本地女子電競隊 PandaCute,她們也表示電競選手的黃金發展時期為十多到廿多歲,比講求體能為主的傳統運動,在年齡限制上還要大!究竟事實是否如此?陳民亮就覺得未必:「在電競比賽中,年齡較大的參賽隊伍擊敗年青人隊伍,並不是少數!年齡較大的選手,他們在心理質素、策略思考上往往會比年青人全面得多,加上參賽經驗往往更多,他們亦有一定優勢。」

    很多人覺得為了參與電競運動,甚至走上職業化之路,年青人就要被迫放棄學業,但陳氏就覺得未必需要這樣。「學業我當然覺得是重要的,他們可以讀完書後,才考慮是否加入電競這個產業圈,畢竟除了作為選手,電競產業還有很多範疇是需要人才的,包括:評述員、直播人員、團隊訓練及管理人員等,這些均不一定是年青人才能參與。任何人只要對電競這項運動有熱情,即使年紀大一點點,也是可以隨時加入的,這正是電競運動相比傳統運動的吸引之處。」當然,對於毅然放棄學業,在十多歲就踏上電競專業選手之路的年青人,陳氏是絕對尊重他們的決定:「但他們要好好想清楚是否立志以電競作為終生事業,畢竟選手退休後,仍可以當個評述員、直播人員、管理一隊電競隊、甚至加入我們(Razer)這種電競產品公司,協助研發及測試未來的新產品,發展前景也是十分好。只要不後悔,又已經想清楚確實對電競行業充滿激情,why not?」

    不需主動發掘選手!「很多職業選手已在用 Razer」

    筆者有時欣賞電競比賽直播,在選手身上往往很容易找到 Razer 的「三頭蛇」標誌的蹤影,本以為 Razer 是找冠軍選手洽談贊助事宜,誰不知原來早在他們贊助這些選手前,他們已在用 Razer 的電競產品,在選手當中,已獲得三次 League of Legends 世界賽冠軍的 SKT-T1 團隊的 Faker 正是一個好例子。陳民亮更表示,今時今日已有不少專業電競選手使用 Razer 作為備戰及參賽的裝備,而 Razer 的角色,只是在他們身後全力支持而已。「我們(Razer)已經無需透過贊助(電競)選手增加在電競產業的影響力,因為我們已是電競運動中的最大贊助商!」


    相關文章:
  • 日本電競拉麵 e-Ramen 玩家可一邊打機一邊單手食拉麵
  •  

    「MR 打機吸引!但引入電競言之尚早」

    觀乎近一兩年的遊戲業界,除了電競運動外,另一個冒起甚速的技術,就是 VR / AR,甚至 Microsoft 由去年已提倡的 MR(註:MR,即是 Mixed Reality,VR 及 AR 均屬於 MR 範疇,簡單來說,較接近看到虛擬世界的為 VR,而較多看到現實世界的就是 AR)。既然 MR 如此盛行,甚至有走向普及之勢,究竟 MR 未來會否引入到電競運動呢?陳民亮對此不以為然:「當然,MR 的到來甚至普及是我們樂於看到的,而且以 MR 玩遊戲,那種刺激感確實很誘人。至於引入至電競運動,我覺得是有潛力,但現在說是言之尚早,畢竟發展電競運動本身及令它普及才是重要事,所以 MR 電競比賽進入國際賽事,我暫時未見到普及的時間,但 MR 這種令觀眾有更大臨場感的技術,我覺得可以先在評述員界引入,這會是 MR 進入電競運動的一個好開始。」

    不滿市場盡是抄襲!再多品牌也是徒然

    說回產品,早在 1999 年,陳民亮已為 Razer 開發出第一件電競產品:Razer Boomslang 電競滑鼠,及至 2005 年,更伙拍 Robert Krakoff 在加州 San Diego 成立 Razer 這間電競產品品牌。時至今日經歷 12 年,Razer 已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電競產品品牌,除了電競週邊產品,例如:鍵盤、滑鼠、滑鼠墊、耳機外,還在 2013 年推出號稱為「全球最薄電競手提電腦」的 14 吋熒幕 Razer Blade,正式成為擁有電競系統而非單純推出電競週邊產品的品牌。

    隨著電競運動愈來愈受人注目,愈來愈多品牌加入推出電競系統的戰團,除了一貫已有相關產品的 Alienware(即是 Dell 的電競系列)、MSI 微星及 ASUS ROG 外,Acer、HP、Lenovo、甚至 Samsung 亦相繼在過去年半推出自家的電競手提電腦,令電競產品市場突然多了十分多選擇。陳民亮覺得這現象對整個電競運動是有好處的,但他亦有一大憂慮:「沒錯,推出電競系統的品牌確實愈來愈多,但當中究竟有多少品牌會自家研發出體貼 gamers 的新功能或設計?我膽敢說,包括 Razer 在內,只有一、兩個品牌有這樣的打算,其他的也是不停抄抄抄!舉個例子:我們開發出新一代的 Chroma 電競滑鼠墊,不用多久其他品牌又推出極度相似的產品,這是不健康的現象。我夠膽說一句:Razer 的口號『For Gamers. By Gamers』並非浪得虛名,因為只有我們只是專心設計電競產品,不像其他品牌般,既推出辦公室用的手提電腦,又推出平價平板電腦等,這亦是 Razer 與其他電腦品牌相比的最大不同之處。總括而言,我是樂見更多品牌加入電競產品戰團,但首要條件是能夠設計出為 gamers 而設的新產品,而非不停地在抄襲。」

    專門店非為「賣嘢」!旨在宣揚電競文化

    近期 Razer 在香港確實動作頻頻,除了與和記在黃埔合辦《香港競 XP》,亦在早前於銅鑼灣開設了香港首間 Razer 專門店。但開設專門店,用意何在?多一個銷售點?陳民亮即時否認:「Razer 專門店雖然可以買到我們的產品,但這絕對不是設立專門店的目的,任何人走進店內,亦肯定不會感受到那種銷售員 hard sell 產品的難受感。我們是希望為 gamers 們提供一個落腳或者聚會點,令他們可以互相認識及交流參賽或玩遊戲的心得,甚至在舖內打番幾場都無問題!在外國,我們每個週末都會在專門店搞活動並邀請所有打機愛好者參與,這活動未來亦會引入至香港的 Razer 專門店,希望可以透過這些聚會點,宣揚電競運動文化,令更多人認識電競。

    公司文化:超草根打機愛好者!每年資助 US$120 同事買 game 超吸引

    前文都有提及,陳民亮在 2005 年創立 Razer,而在創立 Razer 前,作為新加坡人的他本身也是超級遊戲愛好者,可以說是「紅褲子」出身。加上 Razer 公司中,無論是研發人員或者其他部門的職員,未必每一個也是熱愛打機或者是前電競選手,但對遊戲行業肯定是十分熱愛,「這是入職 Razer 的唯一條件!」正因如此,陳氏在訪問中一直強調 Razer 是十分「草根」的,因為很多員工也是熱愛遊戲,自然明白 gamers 們需要甚麼,從而再就他們的喜好及需要,提供最適合他們使用的產品。陳民亮更提及一個作為 Razer 員工十分吸引的福利:「每個員工每年均有 US$120(約 HK$937)的買遊戲基金,他們可以用此金額購買任何他們喜歡的遊戲,以在公司內鼓勵他們接觸遊戲世界的文化。」在公司內部尚且如此,他們的員工熱愛遊戲,他們的產品「For Gamers. By Gamers.」,相信都沒有太多 wire 民反對吧?


    相關文章:
  • 日本電競拉麵 e-Ramen 玩家可一邊打機一邊單手食拉麵
  •  

    30 年後重出江湖!Sony 明年起於日本再次壓製黑膠唱片

    近年在懷舊潮流興起之下,不少懷舊產品都開始重出江湖,當中就連音樂亦不例外,現時越來越音樂發燒友都再次追捧黑膠唱片。而有鑑於黑膠唱片銷售已經漸漸復蘇,因此 Sony 已經準備好在明年再次重返這個市場,並將會在日本廠房再次壓製黑膠碟,並會邀請當年的工程師傳授生產知識。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評測】Sony ZV-E10 II 拍片機影相一樣得  毋須調色直出別具風格相片
  •  
  • PSN 全球服務大故障 約 8 小時無法運作只能玩離線遊戲
  •  
  • PS5 Pro 30 周年版日本防炒家新招 買家須於開放訂購前曾 PSN 上網 30 小時
  •  

    質量冇保證!中國製藍牙指尖陀螺接連發生爆炸起火

    若然大家有留意開近期的潮流,相信應該會發現指尖陀螺(fidget spinner)已成為新一代舒緩壓力的小玩意。雖然指尖陀螺可以自創出不同玩法,但單是在指尖上轉動又似乎有點單調,因此最近有不少廠商就將之改良,並加入藍牙技術可以通過內置的喇叭去播放音樂,只是一如其他電子產品一樣亦可能會存在一定風險。 (繼續閱讀…)

    曼聯 Class Of 92 現身撐 英超挑戰盃/國際球會盃 Now TV 全程直播

    足球迷以往在暑假都是「回氣期」,但隨著現時各大球會安排的熱身賽日漸頻繁,再加上國際賽事如正在舉行當中的洲際國家盃,就像足球從沒有離開過一般。在洲際國家盃即將完結之時,本地收費電視台 Now TV 就宣佈將會全程直播兩大熱身賽:英超亞洲盃及國際冠軍球會盃,並邀請曼聯 Class Of 92 5 位名宿現身撐場,介紹全新即時互動足球遊戲 App《Ballr》,令即將踏入的 7 月依然充滿足球氣氛!

    7 月直播兩大矚目足球熱身賽 + 香港桌球大師賽

    7 月 19 至 22 日再度在香港大球場上演、早前掀起一片熾熱搶飛潮的英超挑戰盃,連同由多支歐洲頂級球隊參與,於美國、新加坡及中國 3 國舉行共 19 場的 ICC 國際冠軍盃,Now TV 屆時均會全程直播,可視之為歐洲 4 大聯賽正式揭幕之前,各大名牌球會實力的最後檢閱。

    除足球賽事之外,Now TV 亦將會直播由香港桌球總會舉辦的首個國際桌聯認可的賽事「香港桌球大師賽」,除結集當下世界排名前 8 名的球手沙比、希堅斯、奧蘇利雲,近兩年佳績不斷的本地球手傳家俊亦會主場出擊。另外,另一香港之光「四眼 cue 后」吳安儀,亦會於香港桌球大師賽中,與兩位經典桌球手韋德及亨特利合演表演賽。

     ▲ Now TV 今日宣佈將會在 7 月全程直播英超亞洲盃及國際冠軍盃兩項最重要的季前熱身系列賽。

     ▲ 本地球手傳家俊亦會主場出擊、7 月 20 至 23 日舉行的「香港桌球大師賽」,亦是由 Now TV 全程直播。

    ▲ 「四眼 cue 后」吳安儀亦會出戰表演賽,與兩位經典桌球手韋德及亨特利切磋球技。

    Now TV 夥拍最新即時足球手機遊戲 Ballr  訂戶有機會獲贈「技能包」

    至於五位曼聯 Class Of 92 名宿傑斯、史高斯、畢特及尼維利兄弟現身香港,其實是以全新足球手機遊戲 App《Ballr》代言人身份為該 App 作宣傳,而 NowTV 亦已與《Ballr》成為合作夥伴,旗下訂戶只需於新球季下載該 App,就會有機會獲贈「星級技能包」,令玩家在排名榜上更具優勢。

    《Ballr》將於 8 月 12 日正式在 Apple App Store 及 Google Play 推出,現時則屬公測階段,是一款全球化即時互動足球遊戲,玩家可每 5 分鐘選擇自己預期將會在場上有表現的心水球員,而 Ballr 就會即時根據球場上每個球員的各種動作如傳球、射球、攔截等作數據分析並評分,完成後就會將所選球員的表現分數整合,而這些分數的高低,就成為世界各地《Ballr》玩家的排名,得分最高的玩家更將會獲贈獎品,包括球星親筆簽名球衣。

    ▲ 五位曼聯 Class Of 92 名宿為《Ballr》擔任代言人,並親臨香港介紹該款遊戲。

     ▲ 《Ballr》玩家可每 5 分鐘選擇自己預期將會在場上有表現的心水球員,而 Ballr 則會針對該球員即時的傳球、射球、攔截等作數據分析並評分。

     


    相關文章:
  • 超級電腦預測下季英超成績 阿仙奴再做亞軍、利物浦新帥有驚喜
  •  

    IMAX+Atmos+D-Box+鐳射投影 UA Megabox 升級重生

    十年前,UA 院線於九龍灣 MegaBox 商場開設全新戲院 UA MegaBox,更是全港首度在港引入 IMAX 電影放映系統的戲院,令當時不少人都慕名前往,體驗「頂天立地超巨幕」的觀影享受。事隔十年,該戲院在去年 10 月就宣佈將會進行分階段裝修工程,並預計工程會維持到今年 6 月。

    橫跨超過半年的工程,當然是要來個改頭換面。UA 早前就正式宣佈,UA MegaBox 除會大革新 IMAX 影院之外,更會引入 D-Box、Dolby Atmos 及鐳射投影近年 3 大觀影新技術,並且設立 VIP 主題影院 Oscars Club,並定於 7 月中重新開幕!

    IMAX 換幕之餘 升級 12 聲道音響系統

    雖然艾域自己真的不是一位 IMAX 迷,但對於 UA MegaBox 升級後的 IMAX 影院,仍然十分期待。據該院線表示,UA MegaBox IMAX 影院將會換上全新的 IMAX 銀幕之餘,更會引入 IMAX 於 15 年發佈的新一代 12 聲道環繞聲效系統,追加一對側置聲道、一個上前置聲道及 4 組天花聲道喇叭,並經過 IMAX 總部專門技術人員作鐳射校準調校,號稱能夠加強聲音定位能力,並令每一個位置都是最佳的觀影「皇帝位」。

    1 院、6 院加裝 Dolby Atmos  後者改用鐳射投影

    至於另外 6 間戲院方面,1 院及 6 院將會加設 Dolby Atmos 物件導向環繞聲系統,分別設有 35 組及 41 組獨立喇叭,其中 6 號院更會同時用上鐳射光源投影機,是繼金鐘 AMC Pacific Place 之後,另一間用上鐳射投影的戲院。另外,共設 43 個座位的 2 院,雖然與 3 院、5 院與及採用情侶座椅設計的 VIP 影院 Oscars Club 一樣,僅用上傳統的 Dolby Surround 7.1 系統,但 2 院將會是全港唯一在全院均裝設 D-Box 動感座椅,座椅更是專為亞洲人身型而度身設計,熱愛 4D 體感觀影的戲迷又可以多一個選擇了。UA 院線將於 7 月下旬安排傳媒導覽,屆時艾域將會分享 UA MegaBox 更詳細的資訊,各位有興趣的 Wire 民記得留意。

    ▲ UA MegaBox 各影院設施及座位數目一覽。

    Qualcomm 熒幕指紋感應器有缺陷?解鎖速度比傳統慢 5 倍

    自從大屏佔手機陸續登場後,由於機面除熒幕外並沒有太多其他空間,因此廠商必須好好考慮指紋掃瞄器的擺位。而日前 Qualcomm 在上海舉行的 2017 世界移動大會上就終於提供解決方案,並發表了一款可嵌入熒幕內的超聲波指紋感應器,而手機生產商 Vivo 亦將會使用。不過留意相比起傳統指紋掃瞄器,這種新技術或會帶來一些問題。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評測】vivo V40 開箱評測
  •  
  • Qualcomm 與 Epic Games 合作 將 Unreal Engine 帶到汽車市場
  •  
  • 網傳 Snapdragon 8 Gen 4 成本上升兩成 旗艦手機價格或因此調高
  •  

    英軍最大航母伊利沙伯女王號正式下水!採用 Windows XP 或面臨風險

    經過接近 20 年籌備及 8 年興建,英國皇家海軍有史以來最大的航空母艦伊利沙伯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昨日終於正式下水,並會於年底前全面運作。不過在正式執行任務前該艘航母已出現隱患,而這並非指船身構造脆弱容易被擊沈,反而是來自內部運作問題,因為有參觀者發現航母所採用的電腦系統竟然是 Windows XP。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教學】iPad / iPhone 運行 Windows XP 實試 PC 模擬器玩《小朋友齊打交 2》
  •  

    毋須駁手機電腦!VRotica VR 裝置專為睇 VR 成人動作片而設

    近年 VR 市場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不少大型廠商已相繼推出各款 VR 裝置,部份廠商如 Google 及 HTC 等更準備推出獨立 VR 裝置,無需連接手機及電腦。至於英國初創公司 Hologram 就已經率先推出相關產品,不過其作用並非用來打機及睇「正經」電影,反而只能用來觀看 VR 色情電影。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Meta 放棄與 Apple Vision Pro 競爭 轉移重心開發低成本 VR 裝置
  •  
  • 安坐家中 Vision Pro 雲端試車 淘寶小米合作推虛擬小米 SU7 試車體驗
  •  
  • FevaWorks 兩大免費遊戲開發工作坊 掌握開發技能建立自家遊戲
  •  

    地上最強機神回歸!Nokia 3310 復刻版水貨到港

    在 MWC 2017 上,最引人觸目的竟不是各大品牌的旗艦新機,而是以下這部被譽為地上最強「機神」的 Nokia 3310 復刻版!Nokia 3310 最初在 2000 年推出,當時因著外型靚和 Nokia 一向造工好的優點,成功俘虜一眾粉絲;即使到了現在仍然受到不少人討論,更指其手機堅硬程能擋子彈。相隔了 16 年半, Nokia 推出了這部 3310 復刻版,而最近它終於都正式到港了!各位 wire 民又有沒有興趣入手一部呢?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評測】HMD Global Skyline 開箱評測 機身設計吸睛
  •  
  • Nokia 死忠收藏 3615 款手機  成全球收藏手機款式最多的人
  •  

    OnePlus 5 重現 iPhone 4「天線門」

    昨天是初代 iPhone 開賣 10 週年的日子,不少外國網站都在回顧 iPhone 的發展史,當中 iPhone 4 的「天線門」可算是 Apple 不想重提的事件。當年 iPhone 4 設計有問題,當用戶以左手握著手機,左下角被覆蓋的話就會出現接收不良的情況。

    (繼續閱讀…)

    新版 Chromebook 或加入 Google Assistant 專用鍵

    在上月舉行的 Google I/O,不少 Google 的產品都跟 Google Assistant 有關,事實上這智能助理不斷擴張,現在已經於家用智能揚聲器、Android 和 iPhone 手機上見到,未來 Google 正準備將 Google Assistant 帶到另一重點產品 Chromebook 筆電之上。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Google 更改鍵盤佈局 在 Chromebook 加入 AI 功能按鍵
  •  

    插入轉駁器 任天堂 Switch 可用 PS4 手掣

    任天堂 Switch 本身已經有兩個分拆式的 Joy-Con 手掣,但要有「專業級」的操控體驗,一個 Switch Pro 手掣是不少玩家的選擇。不過售價要 $500 左右,是否值得投資令玩家心大心細,如果想節省一點的話,或者可以考慮轉接器的方案。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任天堂施壓 Switch 模擬器 Ryujinx 下架 官網移除下載連結 + GitHub 顯示 404
  •  

    Google 新「三角」管理 Apps 使用流動數據

    沒有無限上網並非香港手機用戶的問題,很多國家的手機用戶都面臨同樣的困境。Google 最近就在菲律賓推出了 Android 軟件 Triangle,讓用戶可以針對流動數據作出管理。Triangle 比 Chrome 瀏覽器的 Data Saver 功能更加全面,提供更細緻的流動數據管理能力。

    (繼續閱讀…)

    訂閱新聞

    Instagram 引入 AI 遮蔽不良留言評論

    和很多社交平台一樣,Instagram 亦充斥著冒犯他人和垃圾言論,不過 Instagram 的用戶人數眾多,無法以人手逐一監控刪除。最近 Instagram 就宣佈引入機器學習,利用人工智能不斷更生過濾器,將有問題的留言或言論在源頭直接過濾。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WhatsApp 直接加入 Copilot 教學 輕鬆與 Microsoft AI 助理對話
  •  
  • 【教學】Midjourney 網頁版免費試玩 無須再連 Discord + 生成圖片全部有紀錄
  •  
  • 【教學+實試】Apple Intelligence 7 大實用功能 一鍵校對英文文法 + TLDR 長文總結 + 錄音即時轉文字
  •  

    分析師:Apple Glass 將會成為 Apple 下一殺手鐧並逐漸取代 iPhone

    不經不覺 iPhone 已經面世十年,至今仍然是手機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產品,相信當年應該沒有人會想過它會有如此強勁走勢。不過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已走向頂峰,iPhone 未必能永無止境地受歡迎下去,因此 Apple 必須尋找更多新產品去維持業務,而有分析師就指出其下一款重要產品將會是 Apple Glass 智能眼鏡。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
  • M4 MacBook Pro 開箱影片流出 3 個 USB-C + 標準 16 GB RAM + 跑分結果
  •  
  • 【教學】iOS 18 延長電池壽命幫到手 一個設定保養電池
  •  
  • 【教學】iOS 18 八大必用新功能 Face ID 程式鎖 + 超型深色底 App 圖示
  •  

    香港 DJI 航拍集體禁飛 習總訪港 官方直接鎖你機

    之前據民航處表示由今日(6 月 29 日)上午 9 時至 7 月 1 日下午 6 時為止,維多利亞港一帶將設立臨時飛行限制區,限制所有航空機器進入,當中包括飛機、直升機及無人駕駛飛機系統(即無人機或航拍機),並同時限制其他各類型飛行活動。而從Facebook的航拍群組中亦見到有DJI用家表示,這段期間曾飛行失敗,會自動回航,亦有用家表示圖傳也失效,對於此問題,本網直接向DJI方面查詢,並已收到詳細回覆,現更新各位讀者。

    ▲此範圍為香港民航署指定的禁飛範圍。

    DJI是根據香港民航署的指引,以及因為安全性問題而將香港維港兩岸所需範圍設定成航拍機的臨時禁飛區,明確列出灣仔會展、維港、尖沙咀及上環一帶已成為警告區域,禁飛範圍如下圖所示。

    DJI特殊禁飛區Q&A

    1. 於新成立的特殊禁飛區內,DJI航拍機起飛會如何?
    經過DJI GO App操作的DJI航拍機,一律都會不能起飛,亦即是封鎖了飛行能力。

    2. 於非特殊禁飛區內成功起飛後,如進入特殊禁飛區,又會如何?
    經過DJI GO App操作的DJI航拍機,若飛行時接近特殊禁飛區,航拍機會不能再向禁飛區方向飛行,只會定在原位,用家可以自行將航拍機返回起飛地點。

    3. 圖傳性能會受到影響嗎?
    不會影響的,圖傳性能都會如常。

    4. DJI什麼機種會受影響?
    Phantom系列包括Phantom 3及Phantom4系列、Inspire 1及2系列,Mavic Pro,Spark,即所有經過DJI GO而操作的航拍機都會受到限制。

    5. 特殊禁飛區會至到何時呢?
    我們是根據香港民航署的指引而設立,所以特殊禁飛區的時限也是由6 月 29 日上午 9 時至 7 月 1 日下午 6 時為止。

    ▲而問及有關Facebook群組提及的圖傳失效問題,DJI方面則表示暫不知道該機主的飛行確實地點,有齊資料後他們才能回應是技術方面問題還是受到特殊禁飛機的影響。

    呼籲用家遵守法律不要亂飛

    另外,DJI方面也強調,希望各位用家能遵守香港民航署的指引及飛行限制,跟從飛行App DJI GO的提示,注意四周的環境是否安全,不想有任何用家在此段期間,利用任何的方式將航拍機飛進了香港民航署指定的禁飛區,如胡亂操作航拍機而觸犯了香港的法律,或對任何人或財產造成安全問題,操作的用家也必須要對他們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當然他們也絕不想見有此期間有類似事情發生,希望各位飛手飛得開心又放心。


    相關文章:
  • 美國 DJI 禁令餘波 內政部表示禁令對機構運作構成負面影響
  •  
  • DJI 無人機幫珠穆朗瑪峰清垃圾 運送物資節省人力更安全高效
  •  

    香港禁飛情況不嚴重…鄰近地區才是重災區

    雖則香港的維港兩岸幾乎已被列為禁飛區,可能有飛手會感到強制限飛很不爽,但對比起鄰近的澳門、深圳、廣州、珠海、東莞、惠州等地區,已算是比較寬鬆了,看看圖便知道那些區域的禁飛範圍有多大吧!

    ▲整個澳門已禁飛了…

    ▲對比起其他鄰近地區的禁飛範圍,香港算是比較寬鬆了吧?

    元朗用家不能起飛

    於截稿前,小記見到航拍群組傳出有用家於元朗區不能正常起飛的情況及圖片,也給了DJI方面看,他們回應如下:

    DJI:這個情況我們暫不能確定是什麼原因導致,該用家請帶同航拍機到香港DJI的維修中心,向我們詳細說明什麼情況下發生及讓我們檢查。


    相關文章:
  • 美國 DJI 禁令餘波 內政部表示禁令對機構運作構成負面影響
  •  
  • DJI 無人機幫珠穆朗瑪峰清垃圾 運送物資節省人力更安全高效
  •  

    水哥被綁上癮?!IT人減壓玩繩縛

    工作極繁忙,日日做到無停手,壓力大到爆燈既IT人,水哥我也是其中之一,一向尋找新方法解壓,又想有點新鮮刺激感,到底有什麼好玩意?近日見到網上有流傳一種繩縛減壓新招,什麼也試什麼也想玩的我,當然想試一試啦!

    「今天你的身體狀況如何?」、「以往身體有沒有傷患?」Rika 問了一連串的問題,十足醫生為病人診症一樣,但 Rika 不是醫生,「以往有沒有接觸過繩縛?」筆者回答:「沒有。」「那接受到整個人被吊起嗎?」Rika 再問。水哥再回答:「可以的,也想試試。」雖然有點緊張,但是親身上陣被綁,多少也有點緊張。

     

    Rika 是繩縛師,綁模 (繩縛圈裡負責做演示被綁的模特兒) 出身,學藝一年多。但她是女兒身,不像其他人認知一樣,綁人的都是男性,而被綁的都是女性。Rika 起初接觸繩縛,原來也是透過朋友引介到繩縛的聚會,試了之後,覺得好特別,可以感受怎樣用繩跟被綁者溝通,之後就沒有再停過了。

    ▲ Rika,繩縛師,學藝一年多。

    打破繩縛的刻板印象

    她指,繩縛圈內男性主導,女繩縛師很少,筆者親自被綁,也是打破了上述的刻板印象。但過程之中,沒有一點強逼的成分,反而事事都取得共識,務求大家真的享受繩縛的刻板印象。「呢一樣嘢 (繩縛) 最緊要係有三個原則,安全第一,安全嘅環境,安全嘅繩縛;第二就係同意,一個知情嘅同意,即係 consent (共識),雙方同意之下先進行;第三就係理性,呢樣嘢係知情情況下先會發生,唔係大家想像中咁被逼嘅,唔係禁錮咁,關埋房門不情願咁發生咗呢啲事。」故此,在被綁之中,Rika 也親自問我各樣的問題,就在文章開首已寫了出來。

    ▲ 其實每次繩縛前後,繩縛師都會詳細詢問被綁者的身體狀況、偏好。

    但怎樣改變身邊朋友的想法?她說,朋友都會直接問,而不會標籤你。「例如問,會唔會好痛架?會點架?係咪一定會有性嘅發生?有時我一日做幾次拍攝,如果係咁,我咪好忙囉。我會解釋俾佢地聴。」

     

     

    打破繩縛與性虐情慾的連結

    以往繩縛仍未成為一門手藝,主要用作逮捕犯人,或有懲罰的含義。二戰之後,開始演變成藝術形式,不只綁人,還可以將一件物件綁成藝術作品。但一般人,包括筆者,對於繩縛有著相當「膚淺」的理解,一定是與情慾、性虐有關。但 Rika 卻不以為然,「繩縛係會有佢情慾嘅一面,但可以視之為一個工具,可以加強情侶之間嘅閨房之樂,亦可能係好藝術嘅拍攝,展現力與美嘅感覺……咩人用咩角度睇果件事係好唔同,就好似攝影一樣。」

    ▲ 要安全地做到完全離地 (Full Suspension) ,需要承托力高的繩和扣。

    ▲ 不同顏色的麻繩,可以增強繩縛的視覺效果,尤其是攝影繩縛時可有更多配搭。

    但繩縛本身不代表一定要有情慾在內,這也是 Rika 建立「繩縛大同」的原因。「其他界別,好似易服、男仔、跨性別人士,未必享受到繩縛呢個藝術活動。」繩縛可以是一種令人放鬆的活動。

    ▲ Rika 指任何東西都不應阻止人們享受到繩縛的權利,這也是建立「繩縛大同」的原因。

    打破被綁與綁人的區分

    傳統上認為綁人就是強勢的、 是主導的 ((Dominance) 、施虐的;被綁的就是被動的、臣服於對方的 (Submissive)、受虐的。故此,綁人的多數是男性,被綁的多數是女性,與社會上對男女的刻板印象相合。

    ▲不知怎的,我就是愈來愈興奮,我就是按捺不住心底的歡愉…?

    不過,Rika 指出,其實西方也有另一種看法,是可以互換的 (Switch),「除左 100% 攻、100% 受,其實仲有其他可能性,個流動性係好大。」只要大家協商好,其實綁人的,也可以嘗試被綁,女的也可以綁男的,全按自己的喜好意願。其實再簡單一點,就等於一種共識,雙方是對等的關係。

    打破溝通的形式

    筆者一路傾談,猜測令 Rika 能夠全心推動繩縛的原因,其實就是溝通。「有繩模同我講,話我嘅繩縛上抒緩咗佢生活嘅壓力,亦有性小眾朋友多謝我,多謝你推動繩縛俾性小眾嘅朋友,因為未必有好多人關注佢地。」受到別人欣賞,確是十分滿足。Rika 也說繩縛令她在不開心的階段放低煩惱,她說繩縛未必是治療,但是能令她放鬆,也可以是認識朋友的方法。

    那麼,對筆者來說,這已經是治療了。她念茲在茲的溝通,除了在一開始大家互相了解,與事後跟進被綁者有沒有受傷,還有繩縛時感受身體的每一部分、繩索在身體的流動、繩縛師每個動作的力度,這種與身體、與繩縛師的溝通,是無語的,但也是親密而放鬆的。

    ▲ 繩縛師每次下繩前會考慮對方的承受程度,被綁者可從力度來感受繩縛師想帶出的訊息。

    被綁是怎樣?

    回到最後,筆者被綁成怎樣呢?雖然中間很多時候,我也不知道 Rika 綁成怎麼樣,但是她也在每次加大「難度」時,詢問筆者的有沒有被綁的喜好,詢問筆者的身體狀況,這才令我體會到「溝通」其實是雙向的。

    最後,筆者勇敢地嘗試了完全離地 (Full Suspension),整個人被綁起來,全身的力都壓在繩上,的確會有點害怕,而且還有一點累,但是筆者也頗享受離地的一刻,整個人從上而下俯瞰,身體卻沒有任何一點觸地,感覺很奇妙;後來鬆綁後,又有另一種難以而喻的舒坦快感,壓力一掃而空,有機會的話將來也想再試一次。(希望這不是上癮了吧??)

    ▲ 這些就是用來綁起我的繩子。

    相關影片:

    標籤: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