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咖啡廳、搞獨立音樂、9A狀元做車長,我們常常聽到的追夢故事,總是帶點青春氣息。新開幕的 F11 攝影博物館創辦人蘇彰德,演繹出另一個版本的熱血精神。是甚麼讓年近五十的他,放棄高薪厚職,全身投入民辦博物館?
非一時之快
蘇彰德與攝影結緣於中學,第一部相機是中五時由父親所贈,隨之開始攝影。直至 1997 年,太太送他第一部 Leica M6 相機,兩年後自己買下第二部,漸漸就迷上 Leica 相機,更一部一部儲起來,目前收藏大概有數百台。多年來,他認為香港缺乏結合器材和攝影作品的一站式博物館,一直希望可以推廣攝影作為藝術文化的一部分。
剛剛開幕的 F11 攝影博物館,今年年初開始有媒體報道,但蘇彰德說這是計劃多年的夢想。去年他在機緣巧合下買得這座位於跑馬地毓秀街的舊建築,攝影博物館的概念,終於夢想成真。「自小我在這一區長大,附近的舊建築,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以超過一億的成本,購買物業並進行活化翻新,他形容這是一次「將新生命帶入舊建築」的行動。
為理想起程
從業餘到全身投入,蘇彰德見證著香港人對於攝影的熱愛有增無減,令他更確信攝影博物館有其存在價值。決定成立博物館,他得離開工作十四年的香港賽馬會,「成立初期工作比較多,每事都想親力親為,所以需要全職去做」行業大轉型,他認為香港需要更多人和空間發展藝術文化,當中最大的動力是「覺得是時候為理想做些事」。
律師背景的蘇彰德,之前在馬會亦有參與慈善保育的工作,例如中央警署的項目。雖然如此,策展和經營博物館對他而言,仍然是新鮮的領域。開幕展覽 Elliott Erwitt 的「Best in Show」,他則與馬格蘭攝影通訊社 (Magnum Photos) 的 India Dhargalkar 合作策展。他憶述去年在紐約與Elliott Erwitt初識,便邀請他來港開相展。「當時 F11 尚未有硬件,只有一些概念,但 Mr. Erwitt 仍然答應過來,真的好開心、好榮幸,但現在回想起來,也的確很冒險。」
教育比賺錢重要
夢想啟航,蘇彰德已經計劃了首兩年的發展方向。除了攝影作品和相機展覽之外,他希望博物館能夠促進香港有志於攝影的人與到訪大師多作交流,亦會考慮舉辦技術性的課堂。為了讓參觀人士更深入了解攝影和建築,開幕初期只接受預約參觀,並安排相關的導賞服務。
夢想無論大小,追夢總是需要取捨。博物館暫時只有三名全職員工,但每月營運成本仍然超過十萬。如此一來,蘇彰德為理想,不但出力也出錢。問及未來會否參考畫廊拍賣作品,他一口拒絕,說:「如果拍賣主導,整個策展方向就會很不一樣。不管甚麼,只求有市場,我不想 F11 變成這樣。」
相關文章:
【評測】小米 14T Pro 開箱評測 單手操控表現佳 + 夜攝表現出色 + 熒幕顯示亮麗 + 電量超「長氣」可用足一天以上 + 超抵玩旗艦效能手機 慶祝 Leica M 相機 70 週年 紀念版套裝與限量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