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LG 就正式在香港發佈 G5 以及它的一堆 Friends 配件,事實上 G5 首創手機可換模組設計,確實頗有新鮮感。但用上手感覺又如何?就讓 Edward 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金屬手感但維持輕身
上代 G4 採用了皮革機背設計,在物質而言確實特別,手感亦十分好;去到今代 G5,LG 再次轉換機身物料,一改用了金屬物料設計,手感與上代十分不同,最少確實有金屬那種少許冰冷的感覺,但又未去到 HTC M 系、Apple iPhone 那種 hard-core 金屬感,手感可說是介乎金屬與塑膠的中間。而這種設計,令 G5 擁有金屬手感,但又能保持輕身,使用起來手感班實很好。
▲LG G5 改用了全金屬物料製造機身。
▲但 G5 的金屬物料與 iPhone、HTC M 系的金屬物料,手感有點不同,筆者覺得界乎金屬與塑膠之間。
▲就連下巴蓋也是金屬來的。
▲G5 機身顏色有 4 種選擇。
▲但筆者覺得最漂亮也是這個粉紅色(官方稱為冰晶粉),女士們一定喜歡!
▲LG G5 亦改用了 USB Type-C 插槽。
▲3.5mm 耳機插孔設在機頂,G5 亦同樣有紅外線傳輸埠,可將手機當作遙控器。
可能有讀者會問:那麼為什麼 LG 不加重機身的金屬感?據 LG 官方表示,如果要一整塊金屬製造一體化金屬機身,就需要預留位置作為天線位,因為天線訊號是不能穿過金屬物料的(iPhone 就是這個原因所以機背有兩條白色帶)。而 LG 今次採用這種金屬,就毋須預留天線位,可以一整塊金屬物料製造機身,但又不影響天線穿透能力,這就是為何不用金屬感更重物料的原因。
▲單手操控算是舒服。
▲但機背邊位拿著時會有少少界手。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機頂位置是有少少向下弧的,對於想貼玻璃貼的用家要留意了。
▲支援雙卡雙待功能或單 SIM + 最高 2TB microSD 記憶卡擴充儲存功能的設計。
另外,它配備 5.3 吋熒幕,邊框亦頗窄,所以單手操控上算是頗舒服,筆者手不算大,但拇指仍可到達熒幕大部分位置。
抽起部分 Rear Key 使用需適應
筆者由 G3 年代一直在用 LG 手機,當中經歷過 G4、V10,早已習慣了機背按鍵 Rear Key 的功能,感覺真的十分方便,亦十分符合人體工學。但去到 G5,Rear Key 功能竟然抽起一大半!開關鍵 + 指紋辨識器這個按鍵仍然保留在機背,但音量控制鍵就移回機身左側,對於早已習慣音量及開關 / 指紋辨識鍵在機半鏡頭下方的筆者來說,實在是需要時間習慣。
▲由 G2 一直沿用至 V10 的 Rear Key 設計,在 G5 上就只剩下開關鍵,而音量鍵就搬回機身左側,使用上(尤其是 LG 手機的 G 系用家)要點時間適應。
據 LG 官方表示,這個改動原因是他們收到不少過往用家表示 G2 及 G3 的開關鍵太細,有時會按錯音量鍵;而 V10 的開關鍵大了,但開關鍵及音量鍵均採用扁平設計,所以亦有機會按錯。再加上機背採用了雙鏡頭設計,如果開關 + 指紋辨識鍵要大,音量鍵又要大,再加上如此佔空間的雙鏡頭,機背實在放不下,所以才唯有將音量鍵移回機側,這樣既不會按錯,亦可勉強保留部分 Rear Key 的特點。不知道大家聽完 LG 如此解釋,又是否收貨呢?筆者就覺得用了一兩天後,還算 OK 的。
換模組唔算難幾新鮮
除了金屬手感外,LG G5 另一特點,就是市場上首部採用模組式設計的智能手機。筆者就借來可插進機身的 Cam Plus 及 Hi-Fi Plus with B&O Play 兩個模組,要拆下及組裝也不算太難,只是要點「力」而已:要點力按下機身左側下方的退出鍵,裝上模組後亦要點力將模組按實在機身上。至於電池拆除及安裝方面亦有點技巧:由於電池右下角與「下巴」底蓋有個小扣扣實兩者,所以在拆除時,要先拉出電池的左下角,然後再取出電池;而安裝時,就應先將電池右下角勾在「下巴」上,之後再完全插入電池,就可以了。
▲要換模組都唔難,只要按下 G5 機身左側下方的小按鍵,按下時要點力度。
▲未按下時,可見「下巴蓋」與機身是緊密連在一起的。
▲按下後,就見到一條小空隙。
▲然後就可抽出電池。
▲此時可看看電池容量為 2,800mAh。
▲拆電池亦要有點技巧,先拉出電池的左下角。
▲然後電池、下巴蓋及機身就完成分體程序了。
▲要裝上模組亦十分簡單,以 Hi-Fi Plus with B&O Play 為例,先將電池右下角勾上模組。
▲然後將左下角也插進去,完成後將模組放入插槽內。
▲完成!大家最好就用力點向內壓機頂及機底,確保模組已穩妥安裝好,然後才再開機。
而 LG G5 推出模組式設計擴充 G5 本身功能,筆者覺得既有新鮮感之餘,亦是十分聰明的做法:假如未來兩、三代均採用這種設計,最少配件買回來即使換機都仲用得番,而且據 LG 表示,未來還會推出更多不同功能的模組,以擴充 G5 功能。筆者自己就好想 LG 推出具備光學變焦鏡頭的模組啦,應該對於影相成像應該會大有幫助呢!
CAM Plus 有點雞肋用落一般
講起模組,筆者亦順道講講兩個模組用落感覺如何吧。筆者在此文先講 LG CAM Plus,它本身擁有 1,100mAh 容量電池,加上本身 LG G5 的 2,800mAh 容量電池,令手機電池容量合共達到 3,900mAh,確實很適合成日煲劇睇戲打機的用家。不過手感上,CAM Plus 就令機身下半部厚了很多,不但令手機不能平放在檯面,拿起來影相時,筆者個人就覺得手感只算一般:按影相、拍片制還算 OK,但右上角的滾輪,筆者覺得十分難「碌」,而它的功能就只是用來 zoom in 或 zoom out 而已。加上它未有任何鏡頭在上,換言之對於 G5 本身成像方面沒有幫助,所以用起來,CAM Plus 這個模組確實有少許雞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 CAM Plus 接駁 USB 線充電時,CAM Plus 上的按鍵是不能使用的,而 G5 本身的電池及 CAM Plus 內建的電池會一併同時充電,只要大家看到手機上電量顯示為 100%,而 CAM Plus 上亮起綠燈,就代表充電完成了。
▲這就是其中一個模組 LG CAM Plus。
▲安裝亦十分簡單,先拆出本身 G5 的下巴蓋及電池,然後按前文的指示,將電池裝上 CAM Plus 上。
▲完成電池安裝!
▲之後將已裝好電池的 CAM Plus 模組插進插槽,再用力按實機身頂及底部,確實模組已插穩。
▲完成安裝!
▲裝上 CAM Plus 後,機身底部即時厚了一倍有多!
▲如橫向拿著 G5 + CAM Plus,右邊有一個拉制,是可以開關相機的。
▲頂部就有拍照鍵(較大的一粒)及拍片鍵(較細的一粒)。
▲而這個滾輪就是用來在拍照時進行 zoom in 及 zoom out 的。
▲滾動時可以看到 zoom 的控制欄。
▲裝上 CAM Plus 後,感覺確實較像拿著一部相機的。
▲但這個相機開關拉制十分難用,筆者寧願按下熒幕上的相機 APP 圖示開啟好過。
▲影相及拍片制是好用的,尤其是想用主鏡頭自拍的時候就更加有用。
▲但 zoom in / zoom out 的這個滾輪,筆者覺得不太好用,它不夠凸出導致很難滾動之餘(除非大家有少許長度的指甲),亦沒有「一格格」的感覺,沒有什麼手感。
▲另外要提提大家,充電時 CAM Plus 的實體按鍵是不能使用的。
至於另一個模組 Hi-Fi Plus with B&O Play,我們的影音專家艾域已在另文詳講,對該模組有興趣不妨點按此閱讀。
鏡頭質素不錯!單鏡近攝雙鏡廣角影風景
至於鏡頭方面,LG 在 V10 上在前鏡應用了雙鏡頭設計,方便兩個鏡頭同時用,更多人 groupie 時可以被影得到。而去到 G5,LG 就將這個雙鏡頭移到機背,而拍照時大家可以選擇用單鏡或同時使用雙鏡拍攝,最 wide 可以影到 135 度超廣角相片。
▲之前 V10 的雙鏡頭設於前置頭位置,但去到 G5 就搬回機背主鏡頭,一個主力影近物,另一個就拍攝廣角。
筆者就測試過 G5 的鏡頭,發覺拍攝較接近的物件時,如果使用雙鏡,可能會出現對不到焦或失焦的情況,據 LG 表示因為用雙鏡時,難以使用多點對焦功能,只能是單點對焦,但筆者發覺就算手動選擇對焦點,如果鏡頭離物件少於 30cm,仍然有可能對不到焦。所以筆者建議大家拍攝近物或人像時,不妨只使用單鏡(其實像素亦較高,達到 1,600 萬像素);而當拍攝風景照片或拍 groupie 時,才用上雙鏡頭拍攝,這樣就會較理想了。
▲使用單鏡頭拍攝時,相片可有 1,600 萬像素,而且可以用到多點自動對焦功能。
▲但在雙鏡頭模式中,雖然可以拍攝更廣角照像,但就只能使用中央對焦或點按單點對焦功能。
▲如果拍攝近物用廣角鏡頭,可見即使按了對焦點在最接近的紫菜卷物位置,但實際卻走了去背後的火灸三文魚的位置……
▲但一用回單鏡頭模式就完全無問題了,多點對焦亦好幫到手。
▲而拍攝照色方面,看看上面相片就可看到使用雙鏡頭的優勢:確實十分廣角,拍出來的照色亦感覺更具氣勢,但可看到邊位會有少許變形。
此外,G5 的相機功能亦加入了不少趣味元素,例如:相片拼貼、實時特效等都一一有齊,亦有善用雙鏡頭拍攝兩張相片,再拼合成一張的效果,十分特別。不過之前 V10 獨有的手動拍片功能,在 G5 上就沒有了,只是保留手動影相模式,看來 V10 在拍片上仍然是有它的優勢。
▲G5 的相機 APP 加入了不少趣味拍攝效果,像這種就是可以影到「相中相」,點按左上角 3 點圖示按鍵旁的兩個框按鍵,就可以選擇不同效果。
▲而下方的項目就可以按用家需要選擇,想全部揀哂都得。
▲實際效果就是這樣(選擇了暈影及鏡頭模糊)。
▲另外亦像 V10 一樣,有相片拼貼模式,用盡 3 個鏡頭(前置鏡頭及後置兩個主鏡頭)拍攝不同東西。
▲相片拼貼效果。
▲G5 亦有其他趣味拍攝模式,例如:圖中這個就是模擬不同菲林拍攝出來的效果,而且可以即時看到不同模式出來的效果是怎樣。
▲另外亦與 G4 及 V10 一樣有手動模式,亦可以拍攝 RAW 相片,但就不能像 V10 般有手動拍片模式。
試相區(單鏡頭)
試相區(雙鏡頭)
首部抽走 App Drawer 的 LG G 系手機
另外,當第一次開機時,筆者就發現了一件事:一向在不少 Android 手機均有的 App Drawer,即是程式目錄,在 G5 上完全消失!即是話,它變得好像 iPhone 介面般,將所有程式均放在桌面!當然,Android 手機還加上可以在桌面放入不同 widgets 小工具,所以大家如果入手了 G5,就要花點工夫整理一下桌面了,例如:將程式歸類在文件夾、或者將不同類的程式放在不同頁面等。不過 G5 亦有體貼設計,就是桌面 icon 可以最多以 5 x 5 格式排列,令大家每頁可以多放點 APP,而且更可以讓用家選擇隱藏無需使用的 APP 圖示,這總算沒有犧牲 LG 一向容讓用家按個人需要自行設計桌面的優點,值得一讚!
▲初看介面上與 G4 及 V10 差不多。
▲但再看真點其實是抽走了 APP Drawer 程式目錄的設計,所有下載了的 APP 會統統放在桌面。
▲不過在設定中的顯示–>桌面中,大家仍可以選擇以什麼方式排列桌面的 APP,亦可選擇每頁每行顯示的 APP 數量,最多每頁可以放 5 x 5 = 25 個 APPS!
▲更好的是可以讓用家選擇是否隱藏部分少用的 APPS,雖然坊間亦有 3rd party APPS 做到,但內置有此功能,而且連內置 APPS 都可以隱藏,著實值得一讚!
熒幕偏冷色細緻度高
至於熒幕方面,LG G5 採用了 5.3 吋 2,560 x 1,440 QHD 2K IPS Quantum 量子熒幕,熒幕細緻度十分高,無論是睇片或者是瀏覽桌面版網頁的細字,銳利度都一流,尤其是睇細字,不用放大都睇到細位,而大字的邊位亦沒有任何化開情況,睇起來十分舒服。另外可視角度亦十分高,這就是 IPS 熒幕的優勢!不過欣賞影片時,感覺顏色就似乎較濃,味精感有點重。另外它始終不是 OLED 材質熒幕,所以黑位仍是有點灰,這是本身物料上的原生缺點,實在沒辦法了。
▲LG G5 的 5.3 吋熒幕採用了 QHD 2K IPS Quantum 量子材質物料。
▲無論是睇流動版還是桌面版網頁,都不用放大也可看到細字,而且大字的邊位都很銳利。
▲不過如果瀏覽桌面版網頁的話,筆者覺得「橫度」睇好像會比較舒服。
▲至於睇片方面,顏色偏鮮艷,味精感有少許重。
▲不過由於是採用 IPS 材質的 Quantum 量子熒幕,所以可視角度都頗高,側面睇都未有降低亮度或變色情況。
筆者其後再用專業熒幕測試工具 Spyder5 測試 G5 的熒幕,白平衡讀數達到 8598K,似乎確實有偏冷效果。可惜 G5 不像 Sony 手機般,內建設定可讓用家自行調校熒幕色溫,所以如果在較暗環境下使用,建議大家將熒幕亮度調暗一點,雙眼會感覺較舒服。
▲使用專業熒幕測試工具 Spyder5 測試 LG G5 熒幕的白平衡數值。
▲得出的結果是 8598K,有明顯偏冷色情況。至於亮度方面,最光也只是 318.34cd/m2,可說是中規中矩。
至於 Always-On 熒幕顯示,對於晚上關了燈後,想看看時間或有沒有最新訊息、電郵等,亦算有用,反正它不是太耗電,筆者覺得是值得開啟的功能。
▲G5 具備 Always-on 熒幕技術,可以熒幕長亮顯示時間、日期及有否新訊息等功能。其實它十分省電,為方便筆者覺得長開無妨。
▲出來的效果就是這樣,夜晚關了燈在床上想睇時間,就不用再看鬧鐘了。
指紋反應快速!登記無 Nexus 5X 快
至於 LG G5 的指紋功能,筆者都有試過,基本上它的反應與不少其他具備指紋解鎖功能的手機差不多,都是頗為快速,而且好處是筆者不用按下開關鍵,只要用已登記的手指輕碰按鍵表面,不用 1 秒已完成解鎖程序,十分滿意。不過同樣地,登記指紋上似乎沒有 Nexus 5X 般方便,要按下 10 幾 20 次才能完成,所以大家登記時就要有少許耐性了。
▲G5 的指紋辨識器位於機背開關鍵內,使用起來與 V10 是一樣的。
▲從側面看起來指紋辨識器是完全沒有凸起的。
▲登記指紋比 Nexus 5X 麻煩,要按下十幾廿次(Nexus 5X 只須按下 6 次即可完成登記一隻手指的指紋)。
▲但實測效果卻十分滿意,基本上不用按下按鍵已可感應到指紋。
▲LG G5 的指紋與不少具備同類功能的手機一樣,同樣可以鎖定熒幕及內容(G5 可鎖定的內容是媒體匣及 QuickMemo+ 中的內容),G5 如下載了 PayPal APP 作網上購物付費,亦可以指紋作身份認證。
效能超高運作爽到爆
最後就讓筆者講講 LG G5 在效能上的表現如何吧。LG G5 採用了最新的 Qualcomm Snapdragon 820 四核心處理器、Adreno 530 圖像處理晶片、4GB RAM 及 32GB 內置儲存空間(可插卡擴充,最高達 2TB),效能基本上十分強勁,平常操控亦未見有任何窒的情況出現,玩任何遊戲亦十分暢順,最難得是機背即使用上金屬,但仍可長期保持冷靜,筆者從安兔兔評測的資訊中,看到機身內部溫度大約只是 30 度左右,完全不用擔心會辣手。
▲用上最新的 Qualcomm Snapdragon 820 四核心處理器。
▲內建 4GB RAM,與去年推出的 V10 一樣,基本上都好夠用。
▲機身溫度都是大約 30.2 度左右,基本上是不會辣手了。
至於效能方面,以安兔兔評測跑分,結果達到 130,508 分,效能與 Samsung Galaxy S7 edge 差不多(因為規格幾乎相同),這個表現相信大家用來睇 4K 影片都唔洗驚唔夠力了。
▲安兔兔評測獲得 130,508 分,與之前 Samsung 推出的 Galaxy S7 edge 得分相若,基本上用來做乜都唔會點窒了。
▲最後講講配件,今日記者會亦有展出部分 G5 配件,這個就是兩用充電器。
▲它可以為 G5 的電池充電。
▲充電器上亦有一個 USB 大頭,當放入電池後,它就是一個外置充電器,可以反向幫手機充電呢!
▲連收藏電池的小盒都十分 tight fit。
▲同場亦見到不同的 G5 Quick Cover 智能保護套,而且同樣與機身一樣,有 4 色俾大家選擇。
總結:模組設計值得期待
筆者試了數日 LG G5,感覺是中上評價。雖然筆者仍然較喜歡去年 G4 + V10 那種皮革機背的手感體驗,畢竟肯用皮背的手機著實不多,所以用起來會比較有新鮮感,但今年推出金屬機身的 G5,最令筆者覺得有期待的反而不是機身手感,而是它的模組式設計,因為這代表了,未來 LG 隨時不用推出太多手機,只需要保持一年出幾個模組(就像相機廠商一年會推出幾支新鏡頭一樣,但同一系列的相機就未必會年年出新款),就可強化手機本身的功能,這是一個十分聰明的舉動!
筆者在記招後,亦有向被稱為 LG G5 之父的工學博士禹籃燦了解過,他表示這個模組式設計在未來的 G 系手機上肯定會沿用最少兩、三代,而今次推出的 CAM Plus 及 Wi-Fi Plus with B&O Play 只是第一批發佈的模組,未來還有更多模組會陸續推出。據禹氏表示,就算未來機款不是採用 G5 這種「抽下巴」設計,但模組式設計仍會存在,他們亦會有辦法令新推出的模組,可以對應與較舊支援模組式設計的 LG 手機使用。
至於模組方面,未來推出的方向會是 PLAY,即是玩樂為主,所以為工作而生的模組,例如:投影器、雷射筆等,就應該不會出現在 LG 上了。筆者覺得,如果 LG 可與大鏡頭廠商合作(例如:LEICA、蔡司等),推出具備變焦功能鏡頭的模組,強化 G5 或後續機款的拍攝功能,那就真的十分吸引了!
售價:$5,698(LG G5);待定(LG CAM Plus)
查詢:LG(3543 7777)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