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昨日公布,而創新及科技局今日就召開記者會,闡述 2018 至 19 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有關創科的措施。參與官員有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創新科技署署長蔡淑嫻、資訊科技總監楊德斌、創新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卓永興。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首先介紹政府在今個財政年度在創新與科技項目上的港幣 500 億元預算項目。當中包括 200 億元落馬洲河套區、100 億元注資創新及科技基金、100 億元改善科學園設施與加強支援園內公司、100 億元醫療科技創新平台、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2 億元加強支援數碼港初創企業以及利用 1 億元發展電子競技。
楊局長:500億元用得其所
市民最關心的是今次 500 億元預算能否用得其所。今次預算案中有 200 億是運用在落馬洲河套區發展,楊偉雄指出今次撥款的 200 億元利用在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第一期,實際要用的開支,預計在 18 個月內顧問公司作出具體與詳細的估算,目前已就前期工程與設計排期申請撥款。而河套區交由科學園全資附屬公司,以現時科學園 20 年行之有效的方式來管理。局長又認為河套區將會是10年以上的長期投入項目。
▲落馬洲河套區預留200億元作土地平整與第一期發展之費用
很多市民不了解創新科技的發展,局長就解釋了創新及科技局的運作,簡單歸納了今次預算案中關於創科的內容。局長指創科是跨局的工作,必需要有人帶頭。在政策上已有突破,例如科研扣稅。以往香港以資訊流通、制度來吸引投資,但現時感到單靠這兩點行不通,局方要提供發展平台、提供誘因,例如簡化輸入科技人才的程序,令各大小企業輸入人才更暢順。河套區發展已講了 10 多年,現在可落實興建,以及籌組由香港科學園的附屬公司正式運作。特首在早前公布智慧城市藍圖,當中有70多項措施。總括來說,眾多投資希望可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令年青一代可以搵到好工。
局長:任內推動創科漸見成果
局長指出目前他們是 58 人的篇制,是政府中比較小的部門,而未來將會加入人手至 180 人。局長指出他在任內香港對創科的投資 GDP 比率由 0.73% 提升至 0.79%,另外任內產生「獨角獸」公司(公司市場估值大於10億美元),另外還有多家「準獨角獸」公司,而對創科的整體投資的氛圍亦比他上任以來好。
局長又指創科局的創立是迎頭而上,追趕其他鄰近國家地區。而政府一各都有清晰的方向、路向,以及實行方式。局長指希望在 2020 年之前,香港對於創科的總研發投入GDP比率從 0.73% 提升至 1.5%。
▲香港科學園獲得100億預算,30億用於建設基礎設施,70億用於支援初創
局長:政府有短期、中期、長期投資
有市民指目前的投入大多是長期投資,是否遠水不能救近火?局長指科學園與數碼港有資金發展創新技術、支援公司發展,對一般公司的資助從 33 萬提升至 50 萬,另外支援企業聘請 2 名博士生員工為期兩年,另外亦有資助公司員工接受關於工業4.0的訓練,對於中小企來說已是不錯的支援。政府亦正推行科技券計劃,放寬科技券計劃申請資格,本地企業不論規模大小及營運年期長短,均可申請,讓更多中型企業和初創公司受惠。總括來說政府有短期、中期與長期的目標。在河套區、醫療、人工智能方面,由很初步的階段發展,到看到成績需要時間,但這些投資同樣是相當重要。
局長:電子競技以產業發展為先
有指電子競技今次只獲得 1 億的撥款,而且數碼港距離市區偏遠,未顧及實際需要。局長就指根據研究報告所交的提議,電子競技首先作為產業來發展,是否以一個體育項目來發展要再討論。局長指現時由政府牽頭,期望企業可以參與共同發展這項產業。局長指雖然他很認同電競屬於競技活動,需要多加發展,但稱如要以體育方式發展,就需要交由奧委會等機構決定。局長又認為數碼港有其優勢,其高速上網連接等配套合適培育電競選手,而他亦歡迎在其他地方搞電競活動。
至於特首林鄭月娥提到的智慧城市藍圖在今次預算案中未有提及。局長指智慧藍圖在上年已預留了 100 億,暫時毋須預留款項。
非牟利機構與中小企都同樣照顧到
有指預算案當中有相當大的預算只支助非牟利機構,是否應該更多撥款支援牟利的小型企業。局長指出今次除了有 100 億元注資創新及科技基金、100 億用於建立醫療科技創新平台、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之外,科學園都有 70 億用於牟利機構例如中小企的支援。科學園有設立用於研究科研的實驗室等配套設施,對企業都很重要。這 70 億將會給科學園租戶與初創企業發展,而政府亦會參考外國的做法,吸引尖端的非牟利機構,這方面要做很多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