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早前就舉行了發佈會,宣佈推出新一代的旗艦手機 Xperia 1 IV。這部在 5 月底將會正式推出的新 Sony 旗艦,近日 Edward 就取得手機真身,測試多日後,現在就為大家帶來詳盡的開箱評測報告吧。
包裝跟大隊走簡約環保路線
在包裝設計上,Sony 推出今代 Xperia 1 IV,與上代 Xperia 1 III 最大的不同,就是與不少大品牌一樣,包裝改用簡約環保設計。包裝盒體積比以往細了很多,主要原因是 Sony 不再隨機附送充電火牛及 USB-C 線,盒內只有機身及說明書兩項物件,極為簡約。對於以往已習慣使用 Android 手機的用家來說,其實問題也不大;但如果有用家由 iPhone 轉會到使用 Xperia 1 IV,就需要自行另購充電火牛及充電線了,這就有一點點麻煩,不過市面上優質兼支援快速充電的火牛及充電線選擇很多,所以其實影響不算太大。
▲這就是 Sony 最新推出的旗艦手機 Xperia 1 IV 的包裝盒了,目測已見到是順應近年潮流大家縮細了。
▲與去年推出的 Xperia Pro – i 的包裝盒(右)比較,Xperia 1 IV(左)的包裝盒確實細了一半以上。
▲一打開盒就見到 Xperia 1 IV 真身,值得一提的是連貼在熒幕上的包裝也是採用紙材而並非像以往用膠袋包裝。
▲而手機下方就只有一張簡單的說明書,充電火牛及 USB 線一概欠奉。
▲另外,Xperia 1 IV 的機身設計雖然與上代幾乎相同,但也有些微分別。筆者拿來上代的保護套套在 Xperia 1 IV 機身上,套上時已感受到十分緊,不過還算勉強套在機身上。
▲不過一看機背,大家就可見到 Xperia 1 IV 的鏡頭位置比上代是向機邊移動了少許,就是這少許的改動,大家就要另外為新手入手新保護套了。
磨砂機邊設計更「利」質感更佳
至於機身設計方面,Xperia 1 IV 與上代基本上分別不大:機面機底均採用了強化玻璃物料,而機底的強化玻璃同樣加入了磨砂工序,而且仍然採用修長的 21:9 長闊比熒幕機身,所以拿在手上十分舒服,單手操控亦十分舒適。值得留意的是,Xperia 1 IV 的機邊相比上代,加入了質感更明顯的磨砂設計,摸上去手感更實在。不過機邊設計比上代更方角更利,如果用力緊握機身,相比上代會有更明顯的「界手」感覺,但 Xperia 1 IV 採用了修長機身,所以不用緊握都可以輕鬆操控,所以對使用上的體驗,影響不算大,大家不用擔心。
▲Xperia 1 IV(右)與上代 Xperia 1 III(左)採用相同尺寸及規格的熒幕,機身設計風格亦相同,所以正面看起來新舊兩代幾乎是一樣。
▲不過如果細看,Xperia 1 IV(綠)的機邊角位比較 sharp,與上代 Xperia 1 III(紫)微圓的邊角有一點分別。
▲當手掌緊握手機時,大家就會發覺到 Xperia 1 IV 的機邊是有一點點界手的。
▲厚度方面,新舊兩代幾乎是一樣。
▲機背兩代同樣是採用磨砂玻璃設計,只是今代加入了全新像粉綠的冰白色,視覺感覺比之前的「王牌」紫色更勝一籌。
▲而從新舊兩代機背來看,大家可以見到 Xperia 1 IV 的鏡頭明顯是向機邊移近一點點。
▲至於機身設計上,機頂新舊兩代 Xperia 1 是完全一樣,也是設有 3.5mm 耳機插孔。
▲至於機身右側,新舊兩代同樣設有音量鍵及相機快門鍵,以及內含指紋辨識器的開關鍵。不過上代設於開關鍵及快門鍵中間的獨立 Google 助手按鍵,在今代就取消了。
▲取而代之的是只要按住開關鍵,就可呼叫出 Google 助手。
▲不過以後就不能按住開關鍵叫出關機 / 重啟手機的功能了,需要同時按住開關鍵及音量增加鍵才可做到。
▲另外,上代的 SIM 卡槽位於機身左側,而今代 Xperia 1 IV 就移至機底位置。
▲至於機底的 USB-C 插槽,位置就沒有改變。
▲由於仍然採用修長形的機身,所以單手操控依然十分舒服,只是單手拿機時,要按到較近熒幕頂部的位置就會比較困難。
▲不過一般情況下,單手操控仍然是十分輕鬆的,即使單手拿機時打字亦無問題。
▲橫向拿機時亦算舒服。
▲修長機身亦令大家無論是以左手還是右手拿機,都可以輕鬆透過指紋辨識開啟手機。
▲介面設計仍然採用一貫 Xperia 手機的風格。
▲不少設計亦已升級至 Android 12 元素及風格。
▲另外,部分程式如果按住桌面快捷圖示不放,更可以叫出快速目錄,點按就可直接進入指定功能。
▲程式切換介面亦加入了全新的快顯視窗功能。
▲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用全熒幕顯示一個程式的介面,再以浮動視窗顯示另一個程式,這樣就可同時操控兩個程式,十分方便。
▲當然,一向也支援的 21:9 多視窗模式,讓用家將熒幕顯示一分為二,並各顯示一個程式介面的功能,在 Xperia 1 IV 上仍然被保留下來。
▲Xperia 1 IV 亦加入了不少體貼的功能,例如這個「Heads Up」功能,就會在大家在馬路上邊行路邊玩手機時,定時提醒大家要留心路面情況。
相關文章:
【評測】Sony ZV-E10 II 拍片機影相一樣得 毋須調色直出別具風格相片 傳 PSP 第二代 GPU 性能等同 PS4 可遊玩 PS5 及部份 PS4 遊戲 調查指 90% 玩家認為 PS5 Pro 售價過高 外媒:只有 15% 人想買
遠攝鏡失焦問題已解決
當然,Xperia 1 系列最重點的功能,肯定在於相機,所以今次拿得真機,筆者亦進一步測試 Xperia 1 IV 的拍攝功能表現如何。首先就是它的全新遠攝鏡,之前筆者初步測試時,曾經發現遠攝鏡出現失焦情況,但去到實機上手,這情況就未有再發生,似乎已獲得解決,喜歡以 85 – 125mm 焦段拍攝的用家就不用再擔心了。
▲上代 Xperia 1 III(左)與今代 Xperia 1 IV(右)乍看鏡頭上分別不大,仍然是配置了主攝鏡、超廣角鏡及遠攝鏡,而且均是 1,200 萬像素。
▲但實際上最大分別就在於最底的遠攝鏡,上代 Xperia 1 III 只設有 70mm 及 105mm 兩個焦段,而兩者之間的變焦只是數碼變焦;而今代 Xperia 1 IV 就改為 85mm – 125mm,而且兩個焦段之間均是採用光學變焦。
▲當然,Xperia 1 系最代表性的設計:相機快門鍵,在 Xperia 1 IV 上仍被保留,加上按鍵仍設有格仔花紋,拍照時的手感與在用相機分別不大。
▲一般拍攝,可以使用一般的拍照模式,當中 x0.7 就是超廣角鏡,x1.0 就是主攝鏡,x3.5 及 x5.2 就是遠攝鏡,當中 x3.5 代表 85mm 焦段,而 x5.2 就代表 125mm 焦段。
▲當然,如果大家平常也是使用 Sony 相機,它與上代 Xperia 1 III 一樣,也是設有與 Sony 相機介面近乎相同的 PSM 拍攝模式。
▲當中 P 模式中,只要點按左方的鏡頭按鍵,就可以在 3 個鏡頭之間進行切換。
▲大家可以見到,當選擇 85mm – 125mm 遠攝鏡時,中間的焦段是黑色實心加白框的,代表這焦段全部均採用光學變焦;而其他沒有白框的焦段,就是數碼變焦。
▲數碼變焦最遠可達到 375mm,比上代 Xperia 1 III 的 300mm 更要遠上一大截。加上 Xperia 1 手機的相機,支援 AI 超高解析度縮放,可使用 AI 功能,令數碼變焦拍出來的相片,可比一般情況要好。
▲相片支援以 JPEG 或 RAW 格式儲存,或兩者同時儲存。
▲Xperia 1 IV 仍然支援臉孔及眼部對焦功能,而且不只人物,動物亦可支援。
▲至於拍片方面,除了一般模式外,用家亦可使用 Video Pro 軟件拍片,當中亦支援物件追蹤功能,用來拍攝快速移動的人或物件,有助加強被拍物的清晰度。
▲至於專業拍片軟件 Cinema Pro 在 Xperia 1 IV 中仍然有被保留。
▲至於前鏡方面,Xperia 1 IV(右)就由上代 Xperia 1 III(左)的 800 萬像素提升至 1,200 萬像素,與機背 3 個主鏡睇齊。
▲之前在 Xperia 1 IV 的測試機上,筆者發現它的遠攝鏡出現失焦 / 走焦情況,去到實機到手後筆者再度測試,發現這問題已完全解決,上面就是分別以 85mm 及 125mm 焦段拍攝的日間風景照,大家可以見到顏色自然,與人眼看到的顏色效果相若,而且影像亦十分清晰,對焦十分準確。
▲再在日間以 Xperia 1 IV 的 85mm 及 125mm 焦段拍攝街景,大家可以看到招牌上的文字十分清晰,已再不見有失焦走焦情況。
▲即使以 85mm 及 125mm 焦段拍攝夜景,Xperia 1 IV 拍攝出來的相片同樣十分不錯,顏色自然得來有些許鮮艷,影像亦清晰,雜訊抑制亦十分理想,令筆者感到驚喜。
▲筆者再嘗試以 Xperia 1 IV 拍攝 375mm 數碼變焦的超遠攝相片,雖然效果不及光學變焦焦段時的效果,但以手機的數碼變焦拍出來的相片,相片的清晰度已是十分高,效果十分理想。
▲那麼與上代 Xperia 1 III(第二張)拍攝的相片比較起來又如何呢?筆者會以 Xperia 1 III 的 70mm 為基礎比較(Xperia 1 IV 的 70mm 焦段為數碼變焦),大家可以見到 Xperia 1 IV(第一張)以 70mm 焦段拍出來的相片,效果自然沒有 Xperia 1 III 那麼好,但相距亦不遠,表現合格有餘。
▲至於 105mm 焦段又如何?Xperia 1 IV(第一張)的 105mm 焦段位於光學變焦焦段範圍,拍出來的效果與 Xperia 1 III(第二張)以相同焦段拍出來的相片,質素基本上十分相近,這亦可見到 Xperia 1 IV 在遠攝上的威力。
▲再在日間街景場合,以 Xperia 1 IV(第一張)的 70mm 數碼變焦焦段拍出來的相片,與 Xperia 1 III(第二張)的 70mm 焦段拍出來的相片比較,兩者成像質素分別不大,當然以 Xperia 1 III 的好一點,但相距只是很微。
▲當使用 Xperia 1 IV(第一張)的 105mm 光學變焦焦段,與 Xperia 1 III(第二張)的 105mm 焦段拍出來的相片比較,大家同樣可以見到兩者的成像質素基本上沒有分別,都是十分理想。
▲至於使用 Xperia 1 IV 遠攝鏡拍攝淺景深人像相片,現在也同樣沒有走焦問題,效果亦算不俗。
至於其他鏡頭,整體表現仍然不俗,加上手機設有獨立的快門鍵,拍照上亦十分方便,手感亦與相機十分相似,總括來說相機成像表現,初步看來是滿意的。
▲筆者拿來 Xperia 1 IV(第一張)、Xperia 1 III(第二張)及 Xperia Pro – i(第三張),同樣以 16mm 超廣角拍攝日間維港風景,大家可以見到 3 部 Xperia 手機的成像都算不錯,不過可能處於少許逆光的環境,所以 Xperia 1 IV 的測光似乎有少許 under,令相片看起來偏暗一點點。
▲再以 Xperia 1 IV(第一張)、Xperia 1 III(第二張)及 Xperia Pro – i(第三張)的超廣角鏡頭拍攝街景,當非處於順光環境,大家可以見到 3 張相片拍出來的相片效果十分接近,但如果真要吹毛求疵,作為手機界的「小黑卡」的 Xperia Pro – i 始終略勝一籌。
▲今次進行夜景測試,今次以 Xperia 1 IV(第一張)、Xperia 1 III(第二張)及 Xperia Pro – i(第三張)的 24mm 主攝鏡比較拍出來的效果,大家可以見到 3 部機成像都算不俗,但 Xperia 1 IV 在雜訊抑制幾可與 Xperia Pro – i 媲美,亦比上代 Xperia 1 III 出色,由此可見 Xperia 1 IV 在夜景拍攝上,確實不錯。
▲筆者再以 Xperia 1 IV(第一張)、Xperia 1 III(第二張)及 Xperia Pro – i(第三張)的 24mm 主攝鏡拍攝風中搖曳的芒草,當中風有一點兒大,但 3 部機的相機對焦速度也十分快,都很容易拍到風中搖晃的芒草。當中大家可以見到,Xperia 1 IV 與 Xperia Pro – i 拍出來的效果最為出色,兩部機拍出來連芒草上細微的尖葉都可清晰看到,反而 Xperia 1 III 相比之下就不夠清晰。由此可見 Xperia 1 IV 在拍攝效果上相比上代 Xperia 1 III,確實有一點進步。
▲至於在室內較暗的環境中,筆者再以 Xperia 1 IV(第一張)、Xperia 1 III(第二張)及 Xperia Pro – i(第三張)的 24mm 主攝鏡測試 3 部機的成像,大家可以見到 3 部機的成像均算不錯,但如果真要排起來,肯定是以 Pro – i 較出色一點,Xperia 1 IV 雖然只排行第二,但其實與 Pro – i 拍出來的效果不算相差很遠。
全焦段無縫變焦效果不算完美
其次重點測試的新功能,就是拍片時的全焦段無縫變焦。無疑,Xperia 1 IV 的全焦段無縫變焦確實令大家拍片時取景更具彈性。不過實際測試時,這功能無疑是十分方便,但似乎 Sony 方面未有將 3 個鏡頭的色溫都調校至統一,筆者試過由超廣角的 16mm 一直縮放到最遠的 375mm 遠攝,轉換鏡頭時不但有極短暫的停頓,就連色溫也改變了,筆者試過無論是自動白平衡模式,還是鎖定某一種白平衡參數,都會出現這個問題。當然,這未至於令影片的拍攝效果差了很多,但如果用家對影片質素要求較高,Xperia 1 IV 以全焦段無縫變焦拍出來的效果就似乎不太完美了。而重點是,這應該是硬件上的問題,未必能以軟件後天方式解決,所以這缺點似乎就只能期待下一代推出時才作出解決了。
▲在相機的 Basic 模式中,只要開啟拍片功能,預設就已開啟了全焦段無縫變焦功能,大家可以見到 3 個鏡頭的焦段之間均有虛線連著可見一斑。
▲在 Basic 模式中使用全焦段無縫變焦,效果十分暢順,不過變焦速度也比較快。
▲至於在 Video Pro 程式中,用家就需要在選用鏡頭中點選「無縫縮放」,才能使用全焦段無縫變焦。
▲在 Video Pro 程式中使用全焦段無縫變焦,大家可以見到感覺較像拿著攝錄機慢慢變焦的效果,仍然十分暢順,但變焦縮放速度就較慢,適合拍攝較具電影感的影片。
▲最特別的是,即使在拍攝影片時,也可以用到全焦段無縫變焦,最多可縮放至 375mm 焦段。
▲不過 Xperia 1 IV 的 3 個鏡頭,在色溫上似乎未能做到統一,令大家使用全焦段無縫變焦拍片時,不同鏡頭拍出來的影片,色溫也有不同。筆者試過無論使用自動還是鎖定某一白平衡設定,也有同樣的問題。
▲從試片中,大家可以看到當轉換拍攝鏡頭時,不但會出現極短暫的停頓,色溫亦改變了。
▲筆者就擷取了使用 16mm(第一張)、24mm(第二張)及 85mm(第三張)焦段下拍攝影片的色溫,大家可以看到 3 截不同的色溫成像,確實不夠統一,希望下代可以改善一下吧。
無縫變焦不支援 4k60p
除了 3 鏡色溫未能統一外,另一個使用全焦段無縫變焦做得不夠完美的地方,就是它最多只能支援至 1080p60 或 4k30p,如果想拍攝 4k60p 的影片,就不能使用全焦段無縫變焦這個功能了。這某程度上限制了大家拍攝高解像高質素影片時的題材,4k30p 拍攝較靜態一點的畫面會比較理想,但如果用來拍攝寵物、小朋友或運動、競賽場面,4k60p 一般會有較暢順及連貫的視覺享受,但這情況下大家就要在取景彈性上作出讓步。要如何取捨,大家就只能自行決定了。
▲當使用 Video Pro 程式並以全焦段無縫變焦拍片時,是不能拍攝 4K60p 影片的。
▲如果要拍攝 4K 片,最高只支援至 4K30p。
▲如果要拍攝流暢一點的影片,就只能拍攝 1080p60 了。
過熱問題算已解決
另外,之前的首測中,我們曾經發現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拍片後,系統仍然會出現過熱問題,會令部分功能,例如:人眼傾測、人臉對焦等用不到,甚至嚴重時需要強制停止拍攝。而今次實機詳細測試中,筆者就發現機身發熱情況問題仍在,大約拍攝了 3 分鐘左右 4k60p HDR 影片後,機身已開始出現微溫,而拍攝了 7 分鐘左右,系統就出現過熱警告,不過拍攝仍然能夠持續,功能上亦未有因過熱而暫停,直至拍攝了 10 分鐘都未有出現強制暫停的情況,相比之前測試機,實機在過熱問題上似乎有一定改善,最少可讓大家拍完手上這一段影片無需暫停,達到「get the job done」的目的。但要留意的是,當要拍攝下一段影片時,就需要等系統溫度回復正常後才能繼續了。
至於一般使用情況下,除非大家玩像《原神》這類對圖像處理要求達到「變態級」的遊戲,否則基本上以「效能優先」設定玩不同遊戲,一般也只是令手機溫度上升至 37 度左右,只是微溫未去到「焫手」的程度,不算很明顯有過熱問題,至於一般欣賞影片、上網、玩各社交平台,就更加沒有問題了。
相關文章:
【評測】Sony ZV-E10 II 拍片機影相一樣得 毋須調色直出別具風格相片 傳 PSP 第二代 GPU 性能等同 PS4 可遊玩 PS5 及部份 PS4 遊戲 調查指 90% 玩家認為 PS5 Pro 售價過高 外媒:只有 15% 人想買
直播功能方便但易過熱
另外,Xperia 1 IV 在拍片上,今次新增了直播功能,讓用家透過內建的 Video Pro 程式,就可以直接進行直播。而且設定十分簡單,只需要將用家的 YouTube 頻道連結複製到設定中,之後就可以進行直播,十分方便。筆者就此亦測試了一下,使用起來確實很方便,基本上設定完成後,再點按右下角的按鍵,就可以開始直播。至於效果方面亦十分不錯,筆者使用電腦瀏覽直播內容,效果亦算不俗。不過有一點大家要留意,就是直播時機身溫度會短時間內上升,而當出現過熱時,系統就會自動停止直播。基本上每一次都是做到幾分鐘直播就會被迫暫停,令筆者十分苦惱。還望官方在下一個韌體推出時,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令大家可以順利用 Xperia 1 IV 做到較長時間的直播節目吧。
▲以 Video Pro 進行 YouTube 直播,步驟不算複雜。首先進入設定,然後點選「網絡」中的「連線到」,之後點選「YouTube」。
▲然後點選「YouTube 帳戶」,之後點選 YouTube 標誌,再登入希望用來直播的 YouTube 戶口。
▲之後再點選「YouTube 直播活動」選項,再選擇一項直播活動,大家可以選擇預先建立的直播活動,或者直接在手機中建立新活動,之後就輸入直播詳情,之後點選「儲存」。
▲然後在「網絡」設定中點選「數據串流模式」並選擇「開啟」,右下角的按鍵就會由 REC 變為上圖的綠色直播按鍵。之後點選它,再點選「開始」進行直播,直播就正式開始了。
▲進入 YouTube 活動版面,就可以看到直播正在進行中,直播設定成功。
▲不過筆者發現以 Video Pro 進行直播,十分容易出現過熱問題,而當出現機身過熱時,直播就會中斷,十分頭痛。
▲訊息會提升裝置溫度提升導致某些功能關閉(包括直播功能),而介面亦會出現過熱的黃色警告標示,提醒用家手機會比較燙手。
▲以 AIDA64 瀏覽一下,就可以見到機身溫度提升至 42 度以上,確實有過熱問題。
可能大家會問:如果習慣使用的直播平台不是 YouTube,是否就不能使用這功能?其實不是,就算是 Facebook 或其他平台,只要在設定中的「RTMP 數據串流 URL」中輸入直播影片的連結,就同樣可以做到一樣的效果。
▲至於接駁其他平台進行直播,步驟亦不困難。筆者以 Facebook 為例,首先大家要在 Facebook 中建立直播活動,而視像來源就選擇「串流軟件」,然後大家要記著兩組代碼,分別是「伺服器網址」及「串流金鑰」。
▲之後在「連線到」設定中,選擇「RTMP URL」選項。
▲然後將之前建立 Facebook 直播時的「伺服器網址」及「串流金鑰」,分別輸入到設定中的「RTMP 數據串流 URL」及「RTMP 數據串流金鑰」兩個欄目內,並點選「確定」。
▲之後同樣點選「數據串流模式」並選擇「開啟」,之後再點選右下角的綠色直播開始按鍵,再點選「開始」,就可以將視像串流畫面傳輸到 Facebook 直播活動中。
▲此時大家就可以在「影片」一欄中看到實時直播畫面,之後點選「開始直播」,直播節目就可以開始了。
▲另外,大家直播時可以選擇僅以 Wi-Fi 進行,但如果想用 5G 網絡進行直播,就要點選「任何網絡」。
▲至於影片品質方面,大家是可以點選「高(6Mbps)」的,但筆者試過如果點選「高」,基本上做了十數秒直播,就因為機身過熱而需要停止。所以如果大家要避免太快出現過熱問題,建議使用「中」影片品質進行直播會好一點。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透過 Video Pro 進行直播,無論是接駁 YouTube 還是其他平台,最高的影片質素也只能設定為 1080p30,不過對於一般用家來說,有這個質素的直播效果已算不錯,雖然未算完美,但還算可接受吧。
▲直播只支援至 1080p30 質素,但一般來說都已夠用,影像亦算清晰。
Music Pro 表現不俗但未夠專業
除了相機外,上一次首測未能為大家測試的,就是全新推出的 Music Pro 功能。據官方表示,Music Pro 這個軟件,讓用家可無需使用任何外置咪高風,就可以在 Xperia 1 IV 上錄製及編輯人聲。另外,它亦內建 Studio tuning 功能,讓用家可以將錄製了的音樂微調至像在錄音室中使用電容式咪高風錄製的效果,同時可減少噪音及消除殘響。這功能,看起來對於喜歡自彈自唱的 busker 來說,確實是十分好用的功能。
▲Music Pro 使用亦算簡單,進入程式後,先點選「新專案」,之後輸入專案名稱並點選「確定」,之後就點選新增曲目類別,可以是純人聲、純結他聲、或者兩者均有,用家亦可匯入儲存在手機的錄音檔案。
▲選擇後大家就可以開始,如果大家有接駁 3.5mm 有線耳機,可以點選耳機圖示選擇耳機監聽選項,而右方的圖示,大家就可以加入拍子機功能。當完成錄音後,點選正方形圖示按鍵停止就可以了。
▲之後點選「編輯」,就可以編輯錄音,如果大家是單純錄音,此時就可以匯出了。
我們亦就此測試了一下,使用起來確實十分簡單方便,出來的效果整體而言算是不俗,而經過 Studio tuning 後,雖然仍能聽到少許背景雜音,但不算明顯,消噪效果算是不錯。另外,錄製及經過 Studio tuning 後,人聲及樂器聲兩條音軌確實可以分離,這亦是值得一讚的地方。
▲如果大家想使用 Sony 的 Studio tuning 服務,在編輯介面中,就需要點選「Studio Tuning」,之後用家可以選擇調音選項,包括:可以將音訊分離及消噪、消除混響、話筒模擬、甚至模擬錄音室錄音的效果亦可以。選好調校選項後,就可點選「執行」。
▲之後 Music Pro 會先將錄音上傳到他們的伺服器中,而大家可以在軟件中,或者透過訊息提示知道進度。
▲之後系統會在雲端進行全自動調音,完成後就會將成品下載回大家的手機,整個過程都是全自動化,沒有任何位置可供大家進行手動微調。
▲完成後,大家可以見到人聲及音樂聲兩條音軌已分離。
▲用家不但可以選擇只匯出指定音軌,即使要全部匯出,也可以自行設定每條音軌的音量。
▲之後大家可以選擇希望選用的音軌,然後在設定中點選類型、立體聲還是單聲道,以及取樣率,之後點選「匯出」。
▲經雲端全自動調音的成品就完成了。
不過筆者之所以說它未去到專業程度,是因為 Studio tuning 的原理是將錄製了的音樂上傳到 Sony 自家的伺服器進行即時調整,因此整個程序都是自動化,而出來的效果,雖然確實做到消噪效果,但有些輕音、氣音,系統可能會誤以為是呼吸聲,亦自動將它們過濾走,但真正的呼吸聲,如果不是太明顯,反而未有濾盡。同時間,由於整個 tuning 程序都是自動化,不設任何手動微調的空間,這就令調校後的音樂變得有點兒怪怪。加上 Studio tuning 功能是需要付費才能使用(過了一個月試用期後每月 $40),付了錢但效果未達完美,始終是令人感到有點遺憾。
總括而言,Music Pro 的整個概念是值得讚賞的,但如果能設計得較人性化,最起碼能加入讓用家手動微調 Studio tuning 後的音樂效果,以免出現系統錯誤辨識問題,就會最為完美了。
有線耳機聽歌音效不俗
另外,Xperia 1 系列一直也有一個優點,就是它仍然保留了現今旗艦級智能手機「碩果僅存」的 3.5mm 耳機插孔,去到 Xperia 1 IV 上仍然保留這個優點。當然,支援 Hi-Res Audio 及 Hi-Res Audio Wireless LDAC 亦是它的優勢。筆者就拿來 Sony 最新推出的 WH-1000XM5 配合 Xperia 1 IV 測試一下,在使用 3.5mm 有線接駁下欣賞慢歌,耳機的音色會比較開揚,當中中高頻會更加突出;而當使用無線連接及關閉耳機的降噪功能下,音色會偏向緊湊,中高頻此時效果會較收緊,低頻效果就會較突出。總括而言,用耳機配合 Xperia 1 IV 聽歌,表現整體而言都算不錯。
▲仍然保留 3.5mm 耳機插孔,在現今旗艦手機中確實很難得。
▲以 3.5mm 耳機線接駁 Sony 最新的 WH-1000XM5 欣賞音樂,效果十分不錯。
▲Xperia 1 IV 亦支援不少音效格式及技術,不但支援 Dolby 音效及 DSEE Ultimate,更支援 360 Reality Audio,甚至設有 360 Upmix 功能,讓大家即使正在欣賞立體聲的音源,也可以獲得近似 360 Reality Audio 那種猶如親臨其境的空間音效。
▲用家亦可在「效果優先順序」中設定音樂欣賞軟件,加入清單後,Xperia 1 IV 會先看看能否支援 360 Upmix 或 DSEE Ultimate 功能,如果不能才會考慮啟動 Dolby 音效。
至於內置立體聲喇叭方面,整體表現就只屬一般,始終不及使用耳機那麼好,不過中高頻聲音仍然比較立體,只是間或會出現破音情況,不過情況不算嚴重,日常應用效果算是滿意。
熒幕質素依然出色但有一缺點
至於顯示方面,Xperia 1 IV 仍然內建了採用 21:9 長闊比的 6.5 吋 4K 解像度 120Hz 更新率 OLED 熒幕,這與上代 Xperia 1 III 的熒幕配置是相同的。所以顯示質素來說,Xperia 1 IV 的熒幕依然十分出色,加上採用 OLED 材質,所以色彩鮮艷豐富之餘,光位及暗位細節都能清晰見到,配合耳機用來睇戲,就更加是一流的視聽享受。當然,Xperia 1 系一向支援的「原創模式」,在 Xperia 1 IV 中仍可使用,這樣大家睇 HDR 影片時就可以透過 BT.2020 色域及 10-bit 色深的 HDR 規格,欣賞到幾乎是導演級的「原汁原味」影片視覺效果,對於追求高質影音享用的用家,Xperia 1 IV 應可給予大家十分不錯的享受。
▲Xperia 1 IV 內建了 6.5 吋 OLED 熒幕,與上代 Xperia 1 III 的規格是一模一樣。
▲熒幕仍然是採用幼邊框設計。
▲熒幕解像度為 3840 x 1644 4K,而且支援 120Hz 高刷新率。
▲開啟 120Hz 高更新率後,即使快速翻頁,也可以清晰看到細字,效果十分不錯。
▲一如既往,Xperia 1 IV 的熒幕除了支援標準的 X1 for mobile 影片影像增強模式外,如果喜歡欣賞「原汁原味」影片效果的話,也可以選擇「原創模式」。
▲熒幕質素方面,無論是瀏覽文字還是影片,效果都十分出色,加上支援 4K 解像度,瀏覽文字清晰度之高,令用家看得十分舒服。
▲另外由於採用了 OLED 材質熒幕,所以可視角度亦十分高,從側面看也未有對顯示質素有所影響。
不過筆者在測試時,發現 Xperia 1 IV 的熒幕有一個缺點,就是在熒幕閒置較長時間後,當筆者按下指紋開啟手機熒幕顯示時,有時需要等一段時間才能顯示內容,有時甚至會有半截熒幕出現黑屏情況,需要回到主頁再進入程式才能解決問題。筆者估計這應是軟件問題,希望 Sony 在下一個韌體更新時,可以解決到這個問題吧。
相關文章:
【評測】Sony ZV-E10 II 拍片機影相一樣得 毋須調色直出別具風格相片 傳 PSP 第二代 GPU 性能等同 PS4 可遊玩 PS5 及部份 PS4 遊戲 調查指 90% 玩家認為 PS5 Pro 售價過高 外媒:只有 15% 人想買
效能達旗艦級足夠作主力機
最後效能方面,Sony Xperia 1 IV 內建了最新旗艦級的硬件配置,包括採用: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1 處理器、Adreno 730 圖像處理晶片、12GB RAM 記憶體、256GB / 512GB 儲存空間等,這個硬件配置令整體操控十分暢順,無論是日常生活玩社交平台、瀏覽網頁、聽歌睇戲甚至打機,Xperia 1 IV 都有十分不錯的效果,加上它支援 5G 網絡,亦支援雙卡雙待功能,作為主力機亦無問題。至於電量方面,Xperia 1 IV 內建了 5,000mAh 容量電池,相比上代 Xperia 1 III 的 4,500mAh 電池,今代微增了 500mAh,增加不多,而經筆者試用數日,基本上在一般使用情況下,用足一日問題不算大,大家就不用擔心了。
▲Xperia 1 IV 屬於旗艦機級別,所以內建了旗艦級的硬件,包括: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1 處理器、Adreno 730 圖像處理晶片、12GB RAM、256GB 內置儲存空間及 Android 12 作業系統。
▲先以 Geekbench 5 測試處理器表現,結果單核及多核運算分別獲得 1,166 分及 3,183 分,算是理想。
▲再以 3DMark 的 Wild Life 及 Wild Life Extreme 測試它的打機表現,結果分別獲得 8,916 分及 2,005 分,由此可見用 Xperia 1 IV 打機,效果一般都會很理想很暢順。
▲最後使用 PCMark for Android 及 Geekbench 5 – OpenCL 測試整體系統效能,結果分別獲得 9,789 分及 5,370 分,由此可見整體表現確實屬於旗艦級,足夠應付日常絕大部分需要(包括打機),作為主力機使用絕對無問題。
▲Xperia 1 IV 的 SIM 卡槽設於機底,而且仍然設有小坑槽,用指甲就可以取出,無需使用 SIM 卡匣取出針,十分體貼。
▲另外,SIM 卡匣與 Xperia 1 III 相比,大家可以見到改為採用底面設計,有別於上代長條式設計,放入 SIM 卡會更方便。
▲大家可以見到面層是 SIM 1 槽位,而反轉底層就可放入 SIM 2,或者放入 microSD 記憶卡擴充儲存空間。
▲當然,去到今時今日,作為旗艦手機的 Xperia 1 IV,自然可以支援 5G 網絡。
▲筆者放入中國移動香港的 5G SIM 卡,並在沙田進行測試,獲得 102Mbps 及 11Mbps 的下載及上載速度,算是頗為理想。
▲今代 Xperia 1 IV 內建了 5,000mAh 容量電池,比上代輕微增加了 500mAh,筆者試過一般情況下,基本上都可以用上一日,問題不算太大。
▲最後想提一提的是,今代 Xperia 1 IV 在遊戲增強器中加入了更多功能,除了保留上代的所有功能外,最明顯的就是不只可使用「收錄」將遊戲過程錄影下來,甚至可直接進行串流直播。
▲在「收錄和串流」功能中,用家可直接連結 YouTube 帳戶,並開始遊戲串流直播,甚至用家可以在手機設定縮圖、串流編排、私隱畫面、話筒串流、音量等功能,十分方便。
▲它甚至支援將手機接駁至外置擷取卡,之後用其他裝置(例如:電腦)進行串流直播,令直播更加專業。
總結:集中火力強攻攝錄功能
總括而言,今次 Sony 推出全新的 Xperia 1 IV 旗艦手機,仍然貫徹 Sony 一向「提升在細節中」的設計方向:整體外觀設計未有太大改變,最多只是機身改改顏色而已。但內在的提升確實不少,而且不少都集中在 Sony 的強項:攝錄功能上,包括:光學變焦 85-125mm 焦段遠攝鏡、全焦段無縫變焦拍片、甚至可以 Video Pro 程式做直播,這些功能也令 Xperia 1 系的攝錄強勢進一步拋離競爭對手,亦令產品的市場定位更加明確。另外,過往幾代優勢十分明顯的多媒體播放功能,在 Xperia 1 IV 上仍然見得到,總括來說,如果說到集視聽多媒體於一身的旗艦手機,Sony Xperia 1 IV 確實是不可多得的選擇。
唯一要考慮的,就是今代 Xperia 1 IV,定價進一步比上代提升了數百元,尤其是 512GB 版本突破了 1 萬關口,雖說全新的遠攝鏡成本提升了,間接導致定價亦提升了,而且升幅亦屬合理水平,但畢竟定價由 4 位數字升至 5 位數字,是否能令大家覺得「值得」,就視乎 Sony 這個品牌在大家的心中價值有多少了。
相關文章:
【評測】Sony ZV-E10 II 拍片機影相一樣得 毋須調色直出別具風格相片 傳 PSP 第二代 GPU 性能等同 PS4 可遊玩 PS5 及部份 PS4 遊戲 調查指 90% 玩家認為 PS5 Pro 售價過高 外媒:只有 15% 人想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