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業發展成社會的大趨勢,不論是現屆政府還是特首候選人都有計劃投放資源,鼓勵業界發展。香港科技園公司上周六舉行第七屆「科學園職業博覽 2017」,提供 1000 個職位空缺,吸引逾 5000 人到場參觀。主辦機構對於創科業的前景充滿信心,但指由於業界所需的人才非常專門,不少求職者都未必了解自己的技能是否切合職位。主辦機構期望透過是次活動讓業內公司有機會接觸求職者,解釋公司的業務及職位要求,以促進配對,解決人才荒的問題。
中小初企求才若渴
「科學園職業博覽 2017」今年繼續以創新及科技為題,逾 100 間公司參與,當中八成為本地公司,主要是中小企及初創企業。公司範疇涵蓋資訊及通訊科技、電子、生物醫療科技、物料與精密工程、綠色科技等行業。招聘職位包括軟件工程師、應用程式開發員、數據工程師等,亦有銷售及市場推廣及會計等空缺。
博覽招來專門人才
科學園培育計劃的畢業公司 Joy Aether 連續 3 年參與職業博覽,創辦人雷立基表示,由科學園舉辦的博覽已預先篩選了求職者,因此前來的求職的人士大多對創科行業有興趣。他認為博覽對於中小企來說十分有用,因為不少求職者都不太了解中小企的業務及職位工作內容,博覽正好提供一個平台介紹公司。金山電池國際有限公司助理人力資源總監王國勳則指,公司首次參與博覽,招請 40 多個職位,包括管理層及初級工程師的職位,認為反應超出預期,「今日收的 CV 好豐富,前來的求職者都係主要集中在技術、資訊、工程有關,好中我地要的人,來年會繼續參加。」
▲ Joy Aether 創辦人雷立基(左)表示,不少求職者對於初創企業及中小企都不熟悉,博覽是個好機會讓人了解業務性質。
相關文章:
第二屆《城市創科大挑戰》結果出爐 「山人」自有妙計 藉 AI 協助管理營地
求職者搵工搵資訊
前來博覽的求職者有在學人士、即將畢業的學生、亦有在職人士。於中文大學就讀機械工程的 Evelyn 即將畢業,她表示去過不少職業博覽都不及科學園是次活動,因為與學科相關的公司較集中。而已任職應用程式開發員兩年的陳先生則前來了解行業前景,準備跳槽,他表示是次活動讓他發現不少工作機會,可以做足準備。另外,亦有正於港大就讀生物科的同學 Jeffrey 前往找尋暑假實習的機會,不過認為博覽中與生物科相關的公司不多,比較適合就讀電子工程、機械等的學生。
▲ 於中文大學就讀機械工程的 Evelyn 認為工作前景比福利更重要。
職位改名先有人睇
根據記者觀察,如公司開設的職位名稱比較「大路」,如應用程式開發員、軟件工程師等,其攤位就會有較多人前往;如果職位名稱特殊,如 Computational Scientist、DevOps Continuous Delivery Engineer 等,求職者一般都比較卻步。有公司笑說,他們一般在外登招聘廣告都會為職位改名,變得較「平易近人」,才會有求職者願意了解。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指,這亦是業界難於請人的其中一個原因,因為技術人員的職能分得十分仔細,導致很多時候學生不太知道自己的知識是否能學以致用,因此他期望職業博覽能為業界,尤其是中小企製造機會,讓他們親身接觸求職者,說明公司業務及職位需求,以促進配對。
▲有公司表示要為職銜改名才有人應徵,如將 Computational Scientist 改做 Data Scientist,會較易明工作性質。
▲亦有公司不擔心職銜名稱會「趕客」,認為只要是內行人就會懂得術語,不會特別擔心。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認為業內對於 Data Scientist 的需求甚高,寄語畢業生要靈活變通,學懂將自己的知識,轉化為工作能力。
講座、工作坊、諮詢服務一應俱全
職業博覽當日同場亦設有多場不同主題的職業講座,分享行業資訊及招聘要求,亦有人力資源顧問公司提供面試心得、撰寫履歷技巧,更安排專業顧問即場為求職者提供修改履歷服務。
▲ 場內亦有初創企業分享工作文化。
▲ 有不少求職者排隊找尋履歷表建議。
相關文章:
第二屆《城市創科大挑戰》結果出爐 「山人」自有妙計 藉 AI 協助管理營地